雙11已過
雙12說話就到!
一場快遞「洪流」接踵而至
大量的快遞包裝去向
也引起社會各界重視
在石家莊
一家菜鳥驛站的做法
獲得了不少市民的稱讚
原來
這家菜鳥驛站專門設置了快遞迴收箱
顧客拆完的紙箱可以直接放到回收箱
等到有人寄快遞的時候
這些紙箱就可以再次被使用
實現二次利用
顧客寄件也無需多掏一份包裝錢
不僅是這家菜鳥驛站
記者從菜鳥方面了解到
今年雙十一期間
石家莊新增了130個綠色回收箱
截至目前
全市綠色回收箱覆蓋超過400家菜鳥驛站
這只是包裹變「綠」的縮影
截至2020年
全國菜鳥已鋪設8萬個綠色回收箱
探訪:快遞迴收箱一天就變滿
11月28日,雖然已過了雙十一的快遞高潮,但石家莊尚賓城菜鳥驛站,每天取包裹的人仍絡繹不絕。「雙十一期間,每日包裹量大約在2000單左右,現在已是雙十一尾聲,包裹日單量也有上千件。」該菜鳥驛站站長王燕說。
記者注意到,這家菜鳥驛站門口擺放著一個綠色回收箱,不少顧客領取完快遞後,就將快遞紙箱放到裡面。「每當有客戶來取包裹,我們都會向客戶倡議將快遞包裝盒進行綠色回收,回收的快遞盒我們會給其他客戶寄件使用,而且不收取任何費用,讓包裝循環使用。」王燕指著堆滿不同規格的包裝盒的回收箱說,通過設置回收系統,不僅幫驛站節約了打包費用,還避免了紙箱浪費,如今站點包裝物的二次利用率達到了40%左右。
「今年雙11,在站點取完快遞,拆掉包裝物隨手回收,已經成為很多收件人的新風尚。」王燕感嘆地說,她從2018年開了這家菜鳥驛站以來,快遞包裹正在發生著變化,不僅是紙箱回收,電子面單也越來越小。「電子面單由最開始的五聯單到兩聯,再到現在變成了一聯。快遞膠帶也變窄了,過去打包常用48-55毫米寬膠帶,現在推廣使用小於45毫米規格窄膠帶。」王燕說。
聲音:能夠回收利用再好不過
不僅是王燕的菜鳥驛站,今年雙十一期間,石家莊新增了130個綠色回收箱,截至目前,全市綠色回收箱覆蓋超過400家菜鳥驛站。擺放在驛站的回收箱為快遞包裝循環利用提供了很好的支撐,也讓不少寄取包裹的市民稱讚。
網購資深達人王女士告訴記者,雙十一她大大小小的包裹加起來有數十件,凡是有紙盒的外包裝,她都放到了驛站的回收箱裡,有的即使是拿回家拆的,她還會再把包裝箱送到驛站,因為在她看來,這樣做既不浪費,還方便了自己。
「以前拆了的紙箱,放在家裡攢著賣,特別佔地方,後來不少包裹拆完之後我就直接扔掉了,但說實在話,還是覺得浪費了。」王女士說,郵寄包裹時,一個新的紙箱也是需要購買的,雖然價格不貴,但每每想到那些被她扔掉的紙箱,她就覺得有些可惜。「現在這些快遞盒子,能夠回收利用再好不過。」她如是說。
而今年從天貓購買了美妝的王女士也注意到,今年她收到的美妝外包裝都是個性化訂製的無膠帶紙箱。「不用費勁兒撕膠帶,紙盒有便捷撕條,這樣不僅方便了我們,也節省了膠條的使用。」王女士對此十分認同。
數字:電子面單「瘦身」,
雙11以來節省紙張超過22億張
快遞包裝帶來的環保問題不容忽視。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由此產生的包裝垃圾,成為生活垃圾最大的增量之一。據測算,每循環利用一個紙箱可以減少37克碳排放。「二次利用」作為減少快遞垃圾的重要途徑,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在市場各方的努力下,如今快遞業的「綠色行動」越來越廣泛、深入。從2017年,菜鳥啟動「回箱計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個城市全面開展快遞紙箱回收行動;2019年,申通、韻達等快遞公司與菜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共同發起「綠色快遞日」,在全國鋪設5萬個綠色回收箱,截至2020年,已增加至8萬個。
今年11月16日,來自菜鳥方面的數據顯示,雙11以來(11月1日至14日),得益於雀巢、薇諾娜、寶潔、海底撈、飛利浦、海爾、美的、小狗、Kindle、Vonmie等500多個品牌的聯合支持,菜鳥倉的包裹使用原箱或無膠帶紙箱發貨,減少的膠帶長度超過8600萬米。以此計算,減少的膠帶連起來可以繞地球超過2圈。
同時,在中通、圓通、申通、韻達、百世等國內主要快遞公司的協同之下,菜鳥電子面單一聯單廣泛取代了二聯單,雙11以來節省紙張超過22億張。
快遞箱的大小也有講究。為快遞包裹選擇大小合適的快遞箱,此前一直根據人工經驗,菜鳥自主研發的「智能切箱算法」,通過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的算法系統自動推薦最優的裝箱方案,減少「大材小用、過度包裝」,從而減塑、減包材。雙11以來,僅在該算法菜鳥倉內就「瘦身」了超過1200萬個包裹。
來源:燕趙都市報
統籌:劉志超
編輯:鄭嫻嫻
了解河北工運事業,盡在冀工之家訂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