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設置了734個回收點 快遞包裝別亂扔

2020-12-15 瀟湘晨報

泉州人一年平均要收發206個快遞,外包裝都去哪兒了——快遞包裝別亂扔 734個回收點在等它

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 李菁 通訊員 莊媛媛 文/圖)「雙11」的快遞都收到了,拆下的快遞箱怎麼辦?大家可千萬別亂丟,這兩年,泉州市一共設置了734個有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和回收箱,可以讓快遞包裝綠色循環起來。

高校裡的快遞包裝回收箱

「雙11」的快遞包裝去哪兒

「雙11」剛結束,黎明大學的同學們就迎來了泉州市發改委、泉州市城管局、泉州市郵政管理局宣傳綠色快遞的活動。了解了快遞行業的生態環保知識和政策後,同學們在參與綠色快遞的倡議書上簽名。

11月,泉州市快遞業務量激增,泉州多所高校的快遞件增長兩三倍。11月1日至3日,黎明大學的快件量由平日的5000餘件增至每天1.2萬件。快遞大幅增長的背後,是快遞包裝和垃圾的處理問題。快遞包裝的紙箱、塑料泡沫、氣泡膜、報紙填充物等屬於可回收範圍,塑膠袋、塑料膠帶等則需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裡。黎明大學在校園公共場所和各學生宿舍樓下均配置不同類別的垃圾箱,並明令禁止學生們將快遞包裝帶入宿舍。舍管員還負責引導和督促學生規範投放,並對投遞入桶的垃圾進一步整理歸類。

「今年『雙11』一共收到了42個快遞,其中大部分的外包裝是紙箱。因為家裡有雜物間,所以我們會把箱子拆開疊好,收集到一定數量後找廢品回收站來收。我們附近暫時還沒有看到快遞包裝回收站,如果社區能直接設置就好了。」市民林小姐說。

不過,不少市民可不像林小姐家一樣有地方儲藏快遞箱,只能將紙箱扔到垃圾桶裡,或者送給小區裡的保潔阿姨。

「拆完之後會放到門口,如果保潔阿姨看到了會拿走。物業也有提供廢品回收站的電話,不過家裡沒有地方放紙箱,大部分還是直接扔掉了。」市民蔡女士說。

泉州人均每年收發206件快遞

據統計,2019年泉州市攬收快遞12.1億件,派件5.95億件,快遞企業日均處理快遞近500萬件,相當於每個泉州人一年要收發206個快遞。

今年以來,泉州市郵政管理局全面推進「9792」工程,即到2020年底全市快件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00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切實推動行業綠色發展,開展行業塑料汙染治理工作。

2020年1-10月份,泉州市快遞業務量達13.01億件,其中電子面單使用率達99.93%,基本淘汰傳統4聯、5聯手寫紙質運單,一天能夠減少超過600萬張A4紙。按《快遞封裝》國家系列標準統一採購的包裝比例超過80%,按《郵件快件綠包包裝規範》規定操作封裝膠帶的快件比例達97.5%。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75%,總循環使用次數超過9000萬次,瘦身膠帶使用比例達到95.6%,減少膠帶使用量超過6000萬米。電商快件不再使用二次包裝比例達到72.9%,不再二次包裝快件約7.58億件。

同時,全市快遞業積極探索各項節能節電及循環回收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共配置20餘條全自動快遞分揀流水線,投入使用新能源汽車321輛,鋪設標準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734個,順豐處理中心全面鋪設屋頂光伏發電。

智能櫃將設快遞包裝回收站

作為全省首個推動明確推進快遞包裝回收和循環利用的城市,泉州市建立綠色網點及分撥中心,打造綠色包裝耗材採購中心,並明確將在智能快遞櫃、驛站、小區設置快遞包裝回收裝置。

通過探索快遞包裝回收和循環利用,普及快遞包裝回收理念,鼓勵在社區、快遞網點設置快遞包裝循環回收裝置,力爭到2021年底,全市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數量超過1000個。同時,繼續推動寄遞企業使用可循環中轉袋,提高循環使用次數,到2021年底,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0%,力爭基本實現全覆蓋。

同時,督促寄遞企業完善末端網點分揀、投遞工作流程和操作規範,避免暴力分揀,大幅減少被動式二次包裝和過度包裝。力爭到2021年底,電商郵件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

納入全市垃圾分類考核體系

今後,泉州市將落實塑料汙染治理及垃圾分類工作部署,快遞包裝治理工作納入全市垃圾分類統籌治理考核體系,推廣使用環保膠帶、包裝袋和填充物等,逐步減少不可降解塑料包裝袋、膠帶和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的使用。

同時,泉州市將推動寄遞企業建立優先採購使用經過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的包裝產品,並開展黑色包裝袋等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專項整治,力爭到2021年年底,按照規範封裝操作的比例、符合標準的包裝材料應用比例均達到95%以上。

同時,引導企業使用低重高強包裝箱,全面推廣應用「瘦身膠帶」和免膠帶紙箱,推行簡約包裝,有效降低郵件快件包裝平均用量。到2021年年底,泉州市將實現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以上,按規定使用膠帶的比例90%以上,全行業電子運單使用基本實現全覆蓋,一聯電子運單使用率達到40%,免膠帶紙箱應用比例達使用紙箱總量的10%以上。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讓快遞包裝「綠」起來 泉州市新增回收裝置332個
    泉州網10月10日訊(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陳遂益)昨日是世界郵政日,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泉州市從快件投遞多個環節發力,推動快遞「綠色」事業發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快遞包裝回收裝置332個,總數達到689個,集中在快遞末端網點。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 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雙11」後,海量快遞陸續抵達,隨之產生的快遞包裝物數量可想而知。其中,有紙殼箱、塑膠袋、膠帶、泡沫箱、冰袋等包裝物。資料顯示,僅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0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編織袋約53億條、塑膠袋約245億個、膠帶約430億米、封套57億個。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如何使快遞包裝更加環保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 回收快遞包裝 現在有哪些瓶頸?
    堆積的快遞包裝垃圾 何倩/攝在位於朝陽區的一家媽媽驛站(圓通快遞末端門店),記者觀察發現,部分消費者會直接在驛站將紙盒、紙箱拆開,並堆放在站點的門口旁。據驛站的工作人員介紹,每天大概有幾十個快遞包裝會被留在這兒,如果有人前來寄快遞,他們會從中挑選較為完好的紙盒進行包裝。
  • 共享快遞盒、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我上個月每天配送大概120單,其中用共享快遞盒的有10多單。」快遞員劉超告訴記者,共享快遞盒配送的大多是電子產品、生活用品等。根據商品的類型、形狀和顧客需求,快遞點會採用不同尺碼的共享快遞盒。今年6月,國家郵政局印發《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鼓勵寄遞企業使用可循環包裝,建設使用循環包裝信息系統和回收設施設備。
  • 雙12剁手之後,快遞包裝還在亂扔?你太OUT啦!
    這家菜鳥驛站專門設置了快遞迴收箱 顧客拆完的紙箱可以直接放到回收箱 等到有人寄快遞的時候 這些紙箱就可以再次被使用 實現二次利用 顧客寄件也無需多掏一份包裝錢 不僅是這家菜鳥驛站
  • 快遞包裝隨用隨取 拱墅這個「綠色回收箱」很「吸粉」
    近日,拱墅區湖墅街道香蘭名院小區垃圾分類專員于敏傑給居民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快遞包裝綠色回收箱,受到了不少居民的歡迎和點讚。這個快遞包裝綠色回收箱約半人高,內部共分兩格,一格用於存放紙箱,另一格則用於存放泡沫、塑料防震氣泡膜、塑膠袋等外包裝。「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有網購的習慣,我們也是在多次實地觀察並統計人流量後,選擇把回收箱放在這裡,箱體顏色也是精心挑選過的,就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
  • 當廢品賣了還是進回收箱?雙11快遞包裝都去哪了
    近日早報記者探訪發現,部分市民會通過各種方式將快遞包裝盒回收再利用,而青島郵政公司更是在全市125個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裝置。」一居民小區代收點的徐女士告訴記者,很多業主拆開包裝後,直接將包裝盒放在了代收點,希望留給他人發件用,這也從一定程度上讓這些包裝盒得以循環再利用。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800億件,越來越多的百姓獲得快遞業發展帶來的便利。快遞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數量龐大的快遞包裝應該如何處理?今年「雙11」,快遞包裝「綠色化」給了人們新的選擇。快遞包裝箱回收再利用在中國傳媒大學西門的快遞收發點旁,放著一個快遞包裝回收箱。
  • 出硬招實招 解痛點堵點 給快遞包裝添一抹「綠」
    推行可重複使用的循環包裝是實現快遞包裝源頭減量的重要途徑,也是目前國家政策鼓勵的發展方向。那麼目前有多少快遞企業提供了可循環快遞包裝呢?近日,《快遞企業包裝綠色化行動評價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測評了包括京東物流、蘇寧物流、順豐等在內的9家快遞企業於2018~2020年11月的包裝綠色化成效。
  • 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原標題: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據央視新聞報導,目前,中國紙質類快遞包裝材料
  • 廣州市民家裡有過期藥別亂扔 本月可一鍵召喚快遞員上門回收
    廣州市民家裡有過期藥別亂扔 本月可一鍵召喚快遞員上門回收金羊網  作者:陳澤雲  2019-03-13 金羊網訊 記者陳澤雲報導:3月13日,廣藥白雲山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在廣州啟動。據悉,3月13日至3月31日期間,廣藥將在廣州等全國200多個城市同步開展過期藥線下回收換藥。
  • 熱點: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首頁 > 熱點 > 關鍵詞 > 快遞最新資訊 > 正文 熱點:塑料快遞包裝99%不能有效利用 紙質類快遞包裝80%能夠被回收
  • 「用快遞包裝箱兌換禮物」,本季雙11鄭州部分快遞站重啟快遞箱回收
    但同時,紙質類包材被回收率相對較高,而塑料類包材由於回收價值低,99%得不到有效回收利用。現實中,鄭州市快遞站點對使用後的快遞包裝回收狀況究竟如何,民眾對快遞包裝留給別人用怎麼看?請看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調查。把快遞箱留給「下一位」!
  • ...紙箱,快遞,包裝箱,回收,環境汙染,包裝袋,劉宏彬,包裝,泡沫塑料...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內《快遞服務溫室氣體排放測量方法》的審查通過,作為包裝材料的消耗大戶,電商和快遞企業正在探路舊快遞包裝的新出路。今年以來,1號店、我買網等電商已率先鼓勵消費者參與,試水包裝材料的回收利用,或採用新型環保包裝材料等。不過,快遞企業在嘗試包裝材料二次利用之路上並不順暢。
  • 快遞公司設紙箱回收箱遇冷
    全國4萬個驛站、3.5萬個快遞網點將對快遞包裝進行分類回收、循環利用。消費者捐獻紙箱還有機會累積螞蟻森林綠色能量,植樹造林。  不過記者隨機採訪了10位消費者,至少有8位表示並不清楚快遞網點回收紙箱的事情。家住望京的肖女士說:「我從沒聽說過有網點能夠回收箱子,這個點兒在哪兒啊?為了環保,我願意專門跑一趟送紙箱。」市民王先生則告訴記者:「拆完快遞我一般就直接扔垃圾桶了。
  • 快遞包裝也要「持證上崗」,是時候讓快遞「減負」了!
    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與此同時,快遞包裝也在迅速增長。那麼,如何有效合理地回收快遞包裝?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愈演愈烈的購物狂歡節逐年刷新著快遞包裹送達時間與攬投總量的紀錄,其背後的「黑色垃圾」已成痛點。記者追蹤發現,儘管電商及快遞公司在包裝、配送、回收等環節開始採取「綠色」舉措,行業協會及頭部企業也開展了相應的綠色快遞計劃,但環保包裝材料價格偏高、快遞網點回收存儲流程不暢、紙質包裝重複利用率低等,仍是快遞「綠色轉型」路上需要破解的難題。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11月27日,長沙市凱樂國際城菜鳥驛站外,店主從貨架上取出貼著對應編碼的快遞包裹後,習慣性地提醒住戶將快遞外包裝留下。 在該快遞代收發點門口的白色塑料桶內,裝著填充物及各種型號的黃皮紙箱。「顧客寄快遞,優先從桶內選品相好的紙箱,驛站和顧客的花銷都會減少一點兒。」店主表示,驛站還將打包用膠帶寬度從50毫米縮短至45毫米,「別看這5毫米,對環保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 物流企業成本大、快遞箱回收難!快遞包裝「綠色化」還得邁過幾道坎?
    【2020年快遞包裝綠色化有三個關鍵詞】2020年,國家郵政局大力實施「9792」 工程,河南省郵政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國家對快遞行業的要求並非「禁塑」,主要工作重心放在「快遞業綠色包裝標準化、減量化和可循環的工作目標上,加強上下遊協同,注意節約資源,杜絕過度包裝,避免浪費和汙染環境。」
  • 八成人將包裝直接扔掉99億個快遞包裝箱誰來回收
    「雙十一」、「雙十二」火爆落幕,此起彼伏的敲門聲來自快遞小哥,除了家門口拿到想要的商品,伴隨而來的更是堆滿了半個陽臺的快遞包裝,而這些包裝材料正是環境的敵人,造成了巨大汙染。據統計,2015年全年快遞業使用包裝箱99.22億個,編織袋30多億條,膠帶169.85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