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起源、發展、練習目的和建議

2021-01-21 青豆的瑜伽教室
本篇分為「瑜伽起源和發展」、「瑜伽傳統練習目的」 和 「現代人練瑜伽」 三個板塊。
公元前3300 –19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時期(前吠陀時期)印度河流域文明 —— 本土的德拉威人,與從高加索地區遷移到南亞和北部平原的印歐人,經融合後創立的文明。其中,早期本土的德拉威教組成了非吠陀系印度教,而印歐人則把他們自己的語言先發展成了吠陀梵語,之後又進一步發展成古典梵語,並稱他們自己為「雅利安人」。早期文獻《梨俱吠陀》(印度雅利安人初期部落詩歌集)就提到了「瑜伽」。
一些學者認為,古印度人培養出的沉思或冥想的習慣,應該是雅利安人基因的一種自然延續,就像印度教把《吠陀經》當作獲得靈性知識的源泉一樣。《吠陀經》中描述的禁慾練習、專注練習和身體動作,應該就是「瑜伽」的前身。沙門運動時期(沙門傳統包括耆那教、佛教等宗教),人們已經開始系統地研究「瑜伽」了,其中的早期文獻包括《奧義書》(公元前600年的印度古代哲學典籍)。
公元前200年,瑜伽之父「帕坦伽利」編寫了《瑜伽經》。其中包括「王瑜伽」的練習,並將其編撰成了「八支分法系統」(阿斯湯加)。在那時,「瑜伽」的範疇和當今人們理解的還不大一樣,它也屬於印度六大哲學流派之一,有其獨立的認識論、本體論和玄學體系,並與數論派哲學緊密相關。公元11世紀,佛經Vimalaprabha,首次對 「哈他瑜伽」作了定義,並提到了其與「中脈」和「神性」等概念之間的聯繫。而之後的「哈他瑜伽」在發展上,又綜合了《瑜伽經》中的「體式」和「呼吸練習」。公元1450年,關於 「哈他瑜伽」 的古文獻《Hatha Yoga Pradipika》就分四個章節詳細編撰了「瑜伽體式」、「呼吸控制法」、「脈輪」、「昆達利尼」、「收束法」、「清潔法」和「瑜伽手印」等內容。有趣的是,在古文化中,印度並不是「哈他瑜伽」的唯一發現地,在哥倫比亞的聖.奧古斯汀同樣發現了「瑜伽體式」的古代石雕。公元17-19世紀,不同印度教派別、穆斯林精英和統治階級開始迫害瑜伽仕;之後,英國殖民時期,印度本土的「瑜伽」又再次遭到抵制。於是,斯瓦米·維韋卡南達(Swami Vivekananda)不得不向外表示,「哈他瑜伽」只是身體訓練,同時與重「靈修」的「王瑜伽」劃清界限。公元19世紀末-20世紀早期,斯瓦米·維韋卡南達將《瑜伽經》帶到了西方,並在西方開始獲得高度關注。《瑜伽經》中的「王瑜伽」就屬於「古典瑜伽」,其認為瑜伽的終極目的就是達到「三摩地」。古典瑜伽也涵蓋了其哲學體系,以及身心練習和戒律。佛教瑜伽涉及了相當廣泛的方法和練習,助其最終獲得「靈性覺醒」,甚至「超脫輪迴」。

耆那教瑜伽

耆那教涉及了嚴格的個人戒律,如「非暴力」(包括「禁葷」)、苦行和練習 耆那教瑜伽。耆那教瑜伽意在淨化身心,清除業力,獲得心靈解脫。


「一元論吠檀多」傳統中強調練習「智慧瑜伽」,意在幫助練習者覺知其內在靈魂和婆羅門(終極意識)。
密宗瑜伽,是公元9世紀到10世紀時,佛教和印度教中提到的練習。其包括瑜伽練習,和通過幾何陣列或圖案(曼陀羅)闡述「神性」,儀式,以及大量對「脈輪」和「唱誦」等元素的運用,幫助練習者獲得更長的壽命和心靈解放。哈他瑜伽,即主要通過練習「體式」,來增強身體機能和精神力量。
與「哈他瑜伽」緊密相關,但又被看作單獨的流派。其中「信仰瑜伽」著重冥想,通過傾聽內在的聲音,練習不同瑜伽手印等,喚醒體內的昆達利尼。而「昆達利尼瑜伽」則通過冥想、不同的呼吸控制法、瑜伽手印、唱誦和少量體式,來喚醒體內的昆達利尼。
到了公元20世紀,斯瓦米.庫瓦雷陽南達(Swami Kuvalayananda)與其學生提如麻來.克裡希那瑪查亞(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對哈他瑜伽做了一定調整,摒棄了其大部分靈性含義,轉而與體操練習相結合,並使體式練習更加流暢。其學生「克裡希那瑪查亞」也被稱為「現代瑜伽之父」。克裡希那瑪查亞的四個學生隨後又分別創立了現代主流瑜伽流派,他們分別是:
K.帕塔比·喬伊斯(K. Pattabhi Jois),創立了「阿斯湯加瑜伽」,即一套固定編排的串聯(Vinyasa)瑜伽,耗能較大;
B. K. S. 艾揚格 (B. K. S. Iyengar),創立了「艾揚格瑜伽」,配合輔具,著重「標準正位」;
英德拉.黛維 (Indra Devi),把「瑜伽」帶到了好萊塢,並讓瑜伽練習在美國更加流行。據說她也是「流瑜伽」的首創人,在美國教學「阿斯湯加瑜伽」的過程中,調整了其中的串聯和動作,幫助學員更好地適應流動練習,後來不同編排和風格的「流瑜伽"也漸漸變得流行了起來;T. K. V. 德斯卡查爾( T. K. V. Desikachar),克裡希那瑪查亞的兒子,創立了「維尼瑜伽」。
雖然在公元20世紀60年代後,西方國家逐漸將瑜伽商業化,發展成了健身塑形和減壓的運動。然而在印度傳統中,瑜伽不僅僅是一門體育鍛鍊那麼簡單,它的核心還是在於冥想和靈修。古文獻 《Hatha Yoga Pradipika》花了整個第一章節強調 「哈他瑜伽是走向『自我覺醒』的第一步,請學員們不要忘了這一點」 。
「Yoga」/「瑜伽」這個詞來源於梵語詞根yuj(大致意思:系上、連接、馬具、牛軛),與英文中的牛軛(yoke)是同根詞。但許多傳統文化評論員認為詞根「yuj samādhau」(專注)才是「瑜伽」正確的詞源。公元前一千年的後半段開始,印度神話首次賦予了「瑜伽」這個詞靈性含義。此後,《瑜伽經》中的哲學部分也闡述了其靈性意義,認為練習「瑜伽」的終極目的就是「連接宇宙意識」。
根據古文獻,練習「瑜伽」的目的有三:其一,長期練習瑜伽,尤其是「哈他瑜伽」(帶動作的瑜伽),再配合「呼吸控制法」,可平衡左右脈,並最終靜心進入「冥想態」;其二,當一個人自然而然進入「冥想態」時,他可能不自覺地就開始做一些瑜伽動作了,此時,從身體到心靈,都同時得到淨化和整合;其三,「阿育吠陀」(古印度醫)認為練習「瑜伽」可以預防和治癒一些疾病,即達到養生治病的目的。從靈性上看,「瑜伽」意味著連接脊柱底端的紅色靈力和頭頂的白色靈力;連接肚臍的太陽靈和頭部的月亮靈;連接「小我」和「高我」。從身體上看,「瑜伽」意味著連接身體中的「生命氣」和「下行氣」;連接中脈中的所有能量。從另一個角度,如脈輪與脈那篇文章提到的,「哈他」/「Hatha」中的"Ha"代表脊柱旁的「右脈」,即陽性脈;「Tha」代表脊柱旁的「左脈」,即陰性脈。那麼「Hatha」二字,或哈他瑜伽,就意味著合一這兩股脈的能量,使其流入「中脈」,並最終進入真正的「冥想」。
現代瑜伽的教學中,其實不同地區和學校都對瑜伽正位做了調整,以適應現代人的需要。比如「眼睛蛇式」在許多印度老師的教學中,下巴都昂得比較高,但這樣做就不太適合後彎不好的「頸椎病」一族,而生活在經濟較發達地區的現代人,又越來越傾向犯有頸椎病,還伴有肌肉弱和筋骨硬等特徵。因此,正位細節就會調整為「微收下巴」,「頭頂向上延伸」。當然,除此之外,不同國家和流派,甚至不同培訓中心,青豆發現在正位上,都有些許區別。不過不管您在哪兒練習,只要做到 「順其自然,不強迫」,其實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要分情況,如果醫生吩咐不能做特定的運動,比如之前做過手術或者得過某些疾病,那麼還是建議找私教,做點理療性康復訓練。如果練習者只是所謂的筋骨硬,或者體質較弱,那麼循序漸進地,練習一些瑜伽完整編排課,一點問題都沒有。畢竟青豆也是成年後才練的瑜伽,並且之前也是久坐筋硬一族。《The Ayurveda Encyclopedia》(阿育吠陀百科全書)總結哈他瑜伽中練習瑜伽的要點包括:不強迫做任何體式,因為「強制性」違背自然規律;不管做到何種程度,都請感到完滿;我們追求的不是體式完美,而是「滿足感」和「歸一感」。如果真的按古籍上說的做,任何人的練習都可以保證安全和穩定,也可以避免現代商業化氛圍下的「瑜伽病」。當然,在現代瑜伽中,人們對瑜伽也有了更多的期望,不僅對正位細節有了更多要求,形式上也變得多種多樣。我想「健身」、「塑形」和「減壓」是現代大多數人選擇瑜伽的原因,那麼青豆就這些年練習瑜伽的體會,提供一點小小的參考建議 :有一定經驗的瑜伽練習者都知道,一節瑜伽課其實參與了許多「用力」的練習,而不是一些人認為的僅僅「柔軟」二字。一塊健康的肌肉,往往需要兼具「力量」和「韌性」。實際上加強力量訓練,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安全有效地進入柔韌練習,保護我們的骨骼,也可以提高體能的耐力和持久性;另外,除「陰瑜伽」等特殊的被動練習外,一個安全且有效的瑜伽練習,往往需要相關肌肉啟動後,再帶動身體的「柔韌」。比如,剛開始練習瑜伽時,青豆但凡後彎動作都會腰疼,這除了與青豆當時「追求不可能」外,也與青豆不知道如何腿部發力,再帶動髂腰肌的伸展有關。因此,不管你選擇在哪兒練習瑜伽,請記得,瑜伽不是體操和舞蹈,你可能也不是青少年和兒童了,那麼就一定要注意老師在肌肉和用力方向上的引導。如果摸不清方向,就點到為止,不強迫做任何體式,循序漸進慢慢來。這一條主要是從脈輪的打開上考慮的 —— 一般前驅體式主要涉及我們的第一和第二脈輪,後彎體式涉及我們的第三和第四脈輪,而脈輪打開的順序,最好由下至上進行。一些古典瑜伽老師認為,如果前驅沒做好,就過早地深入後彎,性格也較大可能變得傲慢和自大,這與我們身體能量的非正常流動有關。當然,在一套正常的瑜伽練習編排中,參與適當適量的後彎練習是需要並且合理的。因此,只要保證練習的完整性和適度性,大家大可不必擔心這一點。先保證站穩了或坐穩了,再加深動作,加深到自己仍可以保持平穩呼吸的程度即可;可以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呼吸的流動,肌肉的啟動,或更加精微的感受上。瑜伽動作切忌急於求成,相反,平穩且持續的練習反而讓你進步更快。雖然青豆做了一些帶有「正位要點」的體式圖片,但並不意味著你第一次練就要100%做到標準深度。「正位要點」只是一個引導方向,真心不用「屏氣咬牙紅腮」地一次性奔向完美。標準體式圖片和正位只是給你提供一個引導,就比如「戰士二式」的標準前腿需要下降到平行於地面,但如果你覺得這樣保持過於吃力,連呼吸都變得艱難了,你當然可以把大腿稍微抬高一點。練多了,你就自然而然降下來了。「越做不到越想咬牙做到,看到別人做到了,自己更要拼命做到」 是現代人的通病,這一點我剛開始練習瑜伽時也容易犯。但瑜伽畢竟不是競技性的運動,之前的內容聊過,「瑜伽」最初是為「冥想」準備的,意在讓人心更加平靜,而非更加爭強好勝和浮躁。 如果練習都讓你感到「痛苦」和「挫敗」了,那更談不上「養生」和「健康」二詞了,所以最後我們還是回到古文獻中的要義 — — 不強迫做任何體式,因為「強制性」違背自然規律;不管做到何種程度,都請感到完滿;我們追求的不是體式完美,而是「滿足感」和「歸一感」。1. Yoga History Timeline -- https://www.sutori.com/story/yoga-history-timeline--JjCji6sfebXEyY3kwqL5g3Rf2. Yoga & Hatha Yoga -- Wikipedia.com3.《The Authoritative Guide to Ayurvedic Medicine - The Ayurveda Encyclopedia》, Revised 2nd Edition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量子級開心🍧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瑜伽的起源與發展
    瑜伽的發展瑜伽的發展與印度傳統的哲學和宗教關係密切。在瑜伽發展的初始階段,由於瑜伽所倡導的身心修持之術與印度各派哲學與宗教理念相近,成為當時一種比較流行的修行方法。瑜伽從出現到成熟經歷漫長的發展歷程,根據瑜伽發展過程中主要經典理論和修煉方法的出現以及瑜伽體系的建立情況,有觀點認為瑜伽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六個歷史時期:約公元前31世紀至公元前15世紀。比較缺乏文獻資料,主要是以靜坐、冥想、苦行等形式出現。
  • 瑜伽的起源和發展歷史
    小編輯經常與修習瑜伽的好友聊天,她講到一些在瑜伽修習或教學中遇到收穫的知識,在瑜伽練習時是否能做到在身體支撐過程中對自己完全誠實,例如不因偷懶疲憊將肌肉使用的力量壓制到骨骼上;是否可以不急於求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完成難度動作等等。
  • 瑜伽起源與發展,給你一個愛上瑜伽的理由!
    瑜伽通常被翻譯為「個人靈魂與宇宙靈魂的結合」即通過身體、精神和靈魂的統一而實現個人與聖靈的結合。練習瑜伽的人被稱為瑜伽修行者(在梵語中稱為瑜伽男修行者【陽性】或瑜伽女修行者【陰性】),儘管這些名稱實際上意指那些在通向瑜伽的道路上取得很大進步的高水平修行者。一、瑜伽的起源瑜伽的起源已無法在歷史中追潮。
  • 瑜伽的起源
    練習了這麼久瑜伽,瑜伽的起源你知道嗎?
  • 練習瑜伽風險很大嗎?
    不約而同,有一些對瑜伽不熟悉的朋友,還有幾個初學瑜伽的練習者傳了篇文章給我,提到了有關瑜伽練習存在的風險,與有瑜伽老師提早置換髖關節的內容,相信這些內容對已經在瑜伽圈子內多年的朋友並不陌生,但為了解開初學者或圈外人的疑惑,還是想要針對這部分表達我個人的一點淺見。
  • 瑜伽冷知識:瑜伽起源續篇
    《瑜伽冷知識》文案:七七 || 繪:Aug 繼續上回故事。瑜伽的起源於何處?瑜伽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我們現在練習的很多體式,都與溼婆的故事有關,比如「戰士式」是為了紀念由溼婆頭發生成的武士維拉巴德納。溼婆還是印度傳說中的舞蹈之王,他創造了一百多種舞蹈,有的沉靜而溫和,有的激烈而恐怖,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舞蹈是宇宙毀滅之舞。瑜伽體式中的「舞王式」就是獻給這位舞蹈之王的。 隨著長年累月的發展,這些修行者為人類的健康長壽作出了重大貢獻。
  • 練習瑜伽如何快速入門,給初學者的五點建議
    當我第一次開始練習瑜伽時,我幾乎不能碰我的腳趾。當我現在告訴人們這些時,他們通常認為我在開玩笑…… 但我真的沒有那麼靈活。我是踢足球長大的,當了 13 年多的競技運動員。我的肢體又緊又硬。我不能安靜地坐超過一分鐘,我的頭腦一直無法平靜。在我練習瑜伽的時候,我不得不克服自己內心的許多聲音,不僅是身體上的,還有精神上的。練習瑜伽特別令人驚奇的一點是,你永遠不會停止成長或學習。
  • 瑜伽冷知識丨瑜伽的起源來自古印度房中術?這幾種起源你知道嗎?
    而這也就是現在較為流行的熱瑜伽的起源(現在的熱瑜伽/高溫瑜伽就是為了還原瑜伽最原始的練習環境!) 正如世界各地所有傳承的古文明中,必然會存在神播撒文明種子的故事,而瑜伽的起源也存在這樣的影子。
  • 正本清源,瑜伽體位法的真正目的
    請注意,本文講述的體位練習是來自古典哈達瑜伽體系,是依據傳統的瑜伽練習方法和瑜伽經典來論述;和深受西方運動學影響發展出來的現代瑜伽體系,側重從人體解剖學來理解體位練習的方式是有明顯不同的。01首先我們重溫帕坦賈利的瑜伽經的八支瑜伽定義:持戒 ( Yama ):講求慈悲、不貪婪、正直、純淨、不受欲望束縛等。
  • 瑜伽的起源以及發展歷史
    在其最後一部經典中,將瑜伽作為一種自我約束的方法,以及一些呼吸控制的內容,當時是信奉神的教士們為了更好的唱誦而產生的。吠陀瑜伽修習的目標開始基於肉體練習來達到自我解脫,而過渡到證悟梵我合一的宗教哲學高度。
  • 【主題沙龍修度瑜伽公益課】瑜伽士薩古魯:生命的目的是什麼
    瑜伽,不僅只是一套流行或時髦的健身運動這麼簡單。瑜伽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能量知識修煉方法,集哲學、科學和藝術於一身。瑜伽的基礎建立在古印度哲學上,數千年來,心理、生理和精神上的戒律已經成為印度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代的瑜伽信徒發展了瑜伽體系,因為他們深信通過運動身體和調控呼吸,可以控制心智和情感,以及保持健康的身體。
  • 關於女性為何練習瑜伽的幾點剖析,深刻解讀瑜伽背後的益處
    因此,為了能夠讓廣大朋友更加清楚了解瑜伽,所以在本篇文章中將會對瑜伽進行深刻剖析,分別從起源、演變、發展以及現代應用,以及瑜伽背後所蘊含的現實意義、對人體帶來的健康益處等方面來闡述。瑜伽的起源瑜伽本質上是一門基於極其微妙的科學的精神學科,其重點是能夠促使練習者身體和諧。瑜伽是健康生活中的一門藝術和科學。「瑜伽」一詞源自梵語詞根「Yuj」,意思是「加入」或「團結」。
  • 練習瑜伽能減肥嗎
    核心提示: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就是「練習瑜伽會把你練成一個軟胖子」,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以為瑜伽就是一種單純的「拉伸練習」,堅持鍛鍊只可以讓大家的柔韌度更好,並不能減肥,究竟,練習瑜伽能減肥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看下面的介紹。 練習瑜伽能減肥嗎?
  • 瑜伽|練瑜伽,為什麼建議初學者,從站姿體式開始練習?
    剛開始練習瑜伽的時候,很多新人不知道應該從什麼體式開始練,肉眼可見的,所有的體式似乎都很難,似乎什麼都做不好,所以會顯得無所適從,但是,事實上來說,們大多數的瑜伽老師都會建議從站立體式開始,這是為什麼呢?
  • 你應該知道的清晨練習瑜伽的3大好處,吃早餐與練瑜伽的3個建議
    其實你可以嘗試一下在早上睡醒之後,就起來練一下瑜伽,動作強度也不大,還可以幫助身體慢慢活動起來,舒筋活骨,為接下來的一整天忙碌工作、生活做好精神和體力的準備。在早晨進行瑜伽鍛鍊可以給你帶來的3大好處:1.早晨進行瑜伽練習,可以調節你的每天睡眠節奏,早上醒了就馬上起床開始練習瑜伽,不給自己睡回籠覺的機會,遠離再睡五分鐘的誘惑,用瑜伽動作來輕柔喚醒我們惺忪的身體;2.早上進行瑜伽練習能夠增加我們的新陳代謝,加快身體的血液循環,讓我們更快地讓身體進入充滿活力朝氣的狀態
  • 瑜伽的起源 真的只有5000年歷史嗎?
    他們向他祈求,你似乎知道和體驗了一些我們無法想像的東西,請傳授給我們吧。於是就教給他們一些簡單的準備練習。    當地球轉入夏至日,太陽和地球的關係發生了變化。當這種變化發生時,瑜伽士們就會從內在做一些調整,因為這個時候身體會發生一些變化。
  • 瑜伽老師建議:把冬天當蟄伏期來練習瑜伽,這5點尤其要重視!
    冬天是瑜伽練習的蟄伏期,練對了能向前邁一大步!練錯了就會退步天氣越來越冷,在朋友圈看到很多北方城市已經開始下雪結冰了。當然這是我自己的一些體會和心得,分享出來供大家參考和借鑑,有不同意見的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1、練習時間。很多瑜伽練習者都習慣一大早就起來練瑜伽,來迎接一天的開始,練完瑜伽以後再洗漱上班開始一天的工作。特別是阿斯湯伽的瑜伽練習者在早上四五點鐘起床練習人比比皆是。
  • 練瑜伽,為什麼建議初學者,從站姿體式開始練習?
    初練瑜伽,很多新伽人不知道練什麼,感覺很多瑜伽體式都很難,什麼都做不好,不知道如何下手?#百裡挑一#事實上,對於初學者,大部分的瑜伽老師會建議從站立體式開始,這是為什麼呢?原因1:站立體式是瑜伽練習的基礎,它可以鍛鍊到全身,訓練耐力,喚醒腿肌,激活雙腳,增加身體的肌耐力、柔軟度和平衡感,可以為日後的瑜伽練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原因2:站立體式的練習,需要全身配合,它可以很好的檢測出身體哪些部位比較虛弱,哪些部位不穩定,哪些部位僵硬緊張,哪些部位過度伸展等等問題,為日後的練習找到方向。
  • 瑜伽的發展歷史,體系分類,哪怕練過瑜伽你也不一定知道!
    這是我們目前所知的關於瑜伽最早的起源。四、現代瑜伽的蓬勃發展期:公元2世紀一21世紀這是瑜伽的蓬勃發展期,這一時期早期,對現代瑜伽影響深厚的密教坦多羅(Tantra Yoga)瑜伽得到蓬勃發展,坦多羅瑜伽認為終極自由只有通過嚴格的苦行和冥想才能得到,利用對女神的崇拜,
  • 正念小練習之正念瑜伽
    如果我們把正念帶入瑜伽,一定會為你的正念練習增光添彩。那正念瑜伽與一般的瑜伽有什麼不同嗎?正念瑜伽與很多傳統的瑜伽最大的不同是不在於完成體式的質量,而是在瑜伽體式中覺知身心的變化。身體是練習覺知的一個重要的所緣,當我們不熟練時,我們經常覺察不到身體的感覺,觸覺或身體的動作,即使偶爾坐禪時,心也習慣性的想東想西,很少能夠專注到身體這個所緣。很多禪修者常常因此感到灰心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