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店鋪想要生意好,往往不是開業之後再去想怎麼吸引顧客,吸引那一類的顧客消費,而是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對於這些老闆來說,開業活動其實比以後的促銷活動還要重要。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店鋪,在開業的時候就早早給自己打上標籤,這個標籤不是當下最火熱的標籤,就是老闆想要借這個標籤吸引特定的顧客。就舉幾個例子,前些年共享模式興起,一時間許多共享行業如雨後春筍,像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等。
然後到了現在,人人都有機會成為網紅,網紅的特點就是自帶流量,所以什麼網紅酒吧、網紅餐廳也紛紛冒出了頭。
有老闆會說,我不怎麼關心網際網路,不知道當下最火熱的標籤是什麼,那麼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化妝品店的案例,看這個化妝品店是怎麼做起來的。
【1】背景
在我們這邊海濱路步行街有許多化妝品店,一般的化妝品店之間,都隔了幾家服裝店或是其他店鋪,但是有這麼兩家化妝品店很有意思,兩家店挨在一起。
大家都知道同行是冤家,很多人就在想這兩家店挨這麼近肯定會影響生意,其實並沒有,這兩家店生意好得出奇,一條街的化妝品店就屬這兩家生意最好,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因為這兩家店的老闆其實是夫妻,年紀都在38左右,開化妝品店純粹是因為他們能低價拿到貨,一般的化妝品店是5折拿貨,但是他們跟這裡的經銷商是朋友,所以3.5折就能拿到同樣的貨。
大家可能會以為,是不是因為他們倆低價賣化妝品,導致其他店生意不好的呢?其實並沒有,相反他們的化妝品價格還要比這條街上的貴上一點,比如其他店228的面膜,他們這裡就賣248,然後贈送顧客一張禮券。這個禮券具體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他們這裡的價格貴上一些還能吸引到這麼多的顧客呢?
【2】結果
這對夫妻雖然要繳納兩個店鋪的房租,但是他們卻能吸引到自己的精準顧客,並且讓他們樂意在店裡消費,他們倆靠著買一個簡單的辦法,每年最少盈利80萬,這個方法究竟是什麼呢?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
【3】方案分析
上面我們說這對夫妻的化妝品店是緊靠在一起的,並且拿貨都只要3.5折,比其他化妝品店能拿到的折扣都低上不少,按理說他們應該是低價吸引顧客,但是為什麼沒有這樣做呢?
首先,降價促銷活動已經不適用了,大家逛街就會發現,有的店一年到頭都在打折,但是生意還是不如意,但是一些品牌店,只是偶爾過節才打打折,但是他們平常的生意也還算好,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顧客會覺得一直打折的商品,他的價值肯定不會太高,這次買了說不定下次還會降價更多。但是品牌店的商品,一是有品牌效應,比較保值,二是他們不輕易打折,也就保證了顧客買的商品不會短時間內降價太多,讓顧客不會覺得自己吃虧了。
所以降價打折促銷已經不太適用現在的生意了,偶爾拿出來用用還行,但是想要靠這個活動一直吸引顧客,無異於是痴人說夢。
回到這對夫妻,他們一開始就打好主意,他們的精準顧客就是年輕人,在24到30歲年齡之間的群體,這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活動能夠精準吸引到這部分群體的顧客,壞處就是將這個年齡段之外的潛在顧客拒絕了不少。
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利大於弊的,那麼他們是怎麼設計的這個活動呢?
首先他們兩家化妝品店雖然緊挨在一起,但是一家只賣男性化妝用品,另一家是只賣女性的。然後就推出了這個活動,無論是在男性還是女性專賣店買了化妝品,只用加20元就能獲得一張禮券。
這個禮券有什麼用呢?比如一位顧客在女性化妝品店買了500的化妝品,那麼她只需要多支付20元就能獲得一張500元的禮券,這500元的禮券可以隨意挑選價值500元的男性化妝品。然後加了一個限制,那就是同種類的化妝品只能選一樣。
這個方法是不是比一般的降價打折活動新奇許多,對於顧客來說只用多加20元就能再選同價值的商品,怎麼看都是賺的,但是對於這對夫妻來說,只要顧客覺得賺,來這裡消費,那麼他們才是賺的。
那麼這對夫妻是怎麼盈利的呢?
【4】盈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