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三周年,找到真我,成為王多多。
氪體 x Oriental Soar聯合出品,《真我王多多》解說王多多個人紀錄片出爐!
三年解說路,從「電競詩人」到「最受歡迎解說」,在一個個不斷快速變化的身份背後,標籤越來越多的他,究竟如何走上這條找尋真我道路的呢?
自述 / 王多多執筆 / 李想 編輯/ 郭陽
視頻 / 氪體 x Oriental Soar聯合製作
點擊下方播放鍵,收看完整版紀錄片▼《真我·王多多》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英雄聯盟職業聯賽,在這裡給屏幕前的各位召喚師們打個招呼,我是多多!」
是的,我是王多多,一名英雄聯盟職業聯賽的官方解說。
2017年的1月18號的一場英雄聯盟甲級職業聯賽(LSPL)是我第一場正式解說的電競比賽,到現在,已經整整三周年了。
三年的電競解說生涯其實不算長,尤其是和傳統體育行業的解說前輩相比。
從一開始在解說臺上「尬詩」,到現在逐漸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送給我「電競詩人」這樣的稱號,叫我一聲「多多老師」,很幸運的是,我走在了找到自我的路上。
三年前的第一次解說,猶在昨天
或許很多人都知道,在成為電競解說之前,我還有過一段歷時三年的銀行從業經歷。儘管看起來是風牛馬不相及的行業,但其實縱向來看,每一段履歷都會對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
畢竟人生是需要閱歷的,對吧?
01
結緣
我進入電競行業,或者說遊戲行業,其實還真有點陰差陽錯。
13年的時候我剛剛大學畢業,然後就去了深圳的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工作,從事的是人力資源方面的工作,和電競或遊戲基本一點關係也沒有。
但那時心裡的聲音是:我想要成為一名遊戲策劃。
在平安銀行工作的三年 ,也是我的寶貴財富
成為遊戲策劃——這個念頭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和很多孩子一樣,我也是從小就喜歡打遊戲,從《大富翁4》、《虛擬人生》、《三國群英傳》,到大學接觸的《魔獸爭霸》、CS、CF等等,幾乎各種類型的遊戲都玩過。
等到了大三、大四那會兒,恰好《英雄聯盟》剛剛興起。也是從那時起,我就開始接觸了這款遊戲,也很喜歡,不過那時也沒有想過,自己會和這款遊戲就此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
我打遊戲很喜歡鑽研,玩過的每一款遊戲都要研究地很透徹,或許還不足以做出一款很火熱的遊戲,但我覺得我能夠把握住玩家的心理,也許有機會做出一個很多人喜歡玩的遊戲。
所以我覺得,遊戲策劃對我來說是再適合不過的職業了。
不過,人生就是有很多偶然與必然。改變人生的那一日,很多時候相當沉悶和平凡。「在命運的巨變到來時,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當時的你啊,還以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當我走在成為遊戲策劃的道路上的時候,我突然收到了英雄聯盟官方邀請我去面試的簡訊。
那還是在16年9月,在打遊戲的時候,我看到了客戶端解說的召集令,順手就投進了簡歷,然後就完全忘記了這回事。隨後過了三個月,簡訊來了。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種「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但我在前後進行了三輪面試之後,幸運地通過了這次考核,正式成為了一名官方解說。
至於我為什麼能夠成功通過面試?事後回想,可能一方面是源自於我對遊戲的熱愛,另一方面也是我自己準備的比較充分吧。
雖然不是播音主持的科班出生,但我的普通話的水平還是很高的,然後平時又很喜歡閱讀文學相關書籍,所以在語言文字這方面,我的駕馭能力其實還是蠻強。
在我剛開始解說時,如何講好團戰其實是很大的挑戰。畢竟之前沒有從事過英雄聯盟相關的工作,缺乏實戰經驗,我只能不斷地在臺下練習,隨便打開一個視頻,找到團戰,然後不停地講,直到把團戰說的讓自己滿意為止。
還好,後來我走上了有王多多特色的團戰解說道路。
至於遊戲策劃的事情,也就沒了後續,以後也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人生嘛,說不準的。
02
出道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在2019年,我拿到了《英雄聯盟》年度最受歡迎解說主持的獎項,當然,這還要感謝我的粉絲,一票一票送我出道。
其實我本身性格相當內斂,這也是我一開始想要幹遊戲策劃的原因——這是一份幕後的工作。
不過,雖然會緊張,但我還是很願意在解說臺前去表達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我想通過我的語言和情緒去觸動更多的觀眾,影響他們。
如果追根溯源的話,那可能是源自於我從小對體育、足球和文字的一份熱愛。
足球是我除了遊戲外的另一大愛好,每次看足球比賽,我能都深切地感受到足球解說員的言語之中,蘊含著那種帶動觀眾情緒的巨大力量——對了,1月20日零點,我還會和好友苗霖、林夢鴿一起進行解說英超第23輪利物浦與曼聯的「雙紅會」。
其實你看,在傳統體育領域,很多老師都會附帶一些詩詞和形容詞,用自己的風格和內容去詮釋比賽,例如詹俊老師的「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賀煒老師的「此球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在電競領域,同樣可以用詩句的激昂頓挫去詮釋團戰。畢竟我覺得有時白話文可能還不足以真正地表達那份澎湃,適當的配上一句詩,能夠很應景的給觀眾傳遞這種情緒。
承蒙大家抬愛,送給我「電競詩人」這樣的稱號,在我看來這多少有些「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我認為,在解說的過程中穿插詩詞並不是一種風格,而是一種常態。它在體育中很常見,並非我的個人特色。
而且,無論是詹俊老師還是賀煒老師這樣的資深足球解說員,他們在語言上、文字運用上、渲染情緒上,對我的觸動都是很大的,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如今,當我真的坐上解說席,我也希望能夠通過我的文字、我的情感與情緒去觸動到更多的觀眾,儘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去影響他們。這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而最終能夠獲得這個獎項,說明有很大比例的觀眾是認可我的,這對我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激勵。
「豈不懷歸?畏此簡書」,雖然我比較內斂,但「在其位,謀其政」,坐在這個位置,我自然要把這個位置上的工作做到最好。
03
成人
91年出生的我馬上就要「三十而立」,在電競解說裡也算偏大的。
到了而立之時,我終於找到了自己熱愛的事業,這無疑是令人開心的事。
不過,在逐夢過程中,「未選擇的路」永遠都會存在於美好的想像裡。和很多人一樣,我也常常會想,如果我是一個播音主持科班出身的學生,大四一畢業就直接從事英雄聯盟解說,就一定能比現在做的好嗎?
不,不會。
我給自己的答案是否定的,我不認為我會比現在做得好。在我看來,平行世界裡「科班出身的王多多」不會比一個工作了三年銀行經理、半道出家的自己更好。
為何會有這樣的結論呢?
在我看來,無論是電競解說還是其他臺前的工作,因為要靠表達吃飯,所以需要腦子裡有思想性的東西,才能在嘴裡傳達出來,肚子裡有足夠的貨,才能表達其中的萬分之一給觀眾。雖然思想和表達總有偏差,但二者是掛鈎的。
年齡不意味著什麼,但思想和閱歷意味著很多,而這些都來源於你的工作與生活。因此,我非常感謝前幾年在其他行業的積累。
只有看夠了風景,才能積累足夠多的人生閱歷。
而我對語言文字的駕馭能力,同樣也來自於大量的閱讀積累。
這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你看過的每一本書,每一個段落,每個精彩的句子,都有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去構建出你的文學水平。
所以直到現在,哪怕工作很忙,我每天都會花上半小時左右的時間來看書,這會是一個陪伴我一生的愛好。
閱讀時,我也偏愛詩詞,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是我最喜歡的一句。
大概每個人,或者說至少在我身上,都會有「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情懷。而古人的「書生氣」,或許就是如今漫畫裡所謂的「中二期」。很多人或許都有看不慣這、看不慣那的時候。回憶起學生時代,我也算得上班裡面有名的「憤青」,有這樣的「中二期」、「書生氣」。
很多時候,當人到了一定年齡或者有一定的閱歷,就很難那麼豪放了。當一個人受了挫折,擔了驚,受了怕,他就狂不起來了。
能夠保持心中那份狂,要麼是我最喜歡的詩人——李白,要麼是想要做李白的人。我希望自己可以是後者。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是詩仙,我只是一介草民,肯定不敢相提並論,但是心中總還是有幾分仰慕之情,身不能至,心嚮往之。
如今,我依然很懷念自己「中二」的時光,依然想自己不被社會的其他面所侵染,保持那份「天不怕地不怕」的青春之心。
望向李白,希望我有朝一日也能閱盡千帆,依然保持一顆赤子之心。
「多多老師!」
聽到這樣的稱呼,我知道,從2017年到現在,整整三年的解說生涯,都染上了收穫的顏色。
「好為人師」在我看來不完全是一個貶義詞,「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自己的閃光點,從而在自己的領域裡達成傳道育人的效果。我想,如果不做現在的這份職業,我最想從事的職業應該就是老師了。很高興,現在有機會在電競的世界裡得到這樣的稱謂。
不論是熟人、粉絲、甚至是街上偶遇的一些路人,在看到我打招呼時,稱呼一聲「多多老師」,我就心滿意足了。
三年解說路,成為王多多。與大家一起走過了美妙的3年時光,真的獲得感滿滿。在有你們的未來,期待可以一起走過更多歲月,一起看到更大的未來。
掃碼添加派醬
ECO電競派粉絲群期待您的加入
世界電競產業的巨大市場,我們共同守護!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體育產業生態圈。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