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萬物私家歷史欄目
第 2 期
由原點出品 ,周更
4月中旬,天氣漸熱的時節,女生們的大腿終於不能再被捂下去了!大腿們開始掙脫絲襪的束縛,以自由的姿態擁抱著每一條大街和小巷,城市也因此多了一道風景線。
但,在滿街的大白腿中,卻很難再見到一種別樣的風情。這是一種被遺忘的高階性感,它叫做「吊帶襪」。但你可知道,這性感的「吊帶襪」,和英國米字旗上的聖十字還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且聽萬曆君慢慢道來。
或許是太過於性感,貼著大腿沿的那兩條帶子被現在的人們視為情色的象徵。的確,還有什麼比這兩根直指裙擺深處,貼合在絕對領域上的裝飾物更有吸引力呢。比起完全裸露的大腿,妹子穿著「吊帶襪」多了一分束縛和緊緻的誘惑。
在許多男人心裡,「吊帶襪」所勾起的束縛畫面就能引發一種欲罷不能的快感。幻想著撕扯掉這兩根帶子的人估計也不在少數。
事實上,有一種「吊帶襪」,還真是用來被撕掉的。或者說,是吊帶襪上的吊帶本體(有點拗口)——婚裝吊襪帶。(注意是吊襪帶!)
14世紀的西方,尚未完全走向文明的歐洲人還和現在的中國人一樣,熱衷於在婚禮上做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男人們相信,在婚禮中搶到一片新娘子的衣服碎片能夠帶來好運。於是,新娘總是會被賓客侵犯,婚服被喝了酒後狂躁的男人們撕得七零八落。
沒轍,傳統不能變,彩頭總不能不給人家,於是新娘們想到一個主意,將衣服上的一個物件作為替代品給參加婚禮的男人們。也不知道她們怎麼想的,可能是圖方便吧,總之栓在衣服上的吊襪帶就成為了這個「幸運碎片」(lucky piece)。
還有一種說法,婚裝上的吊襪帶是夫妻圓房的象徵。當新郎取出了新娘的吊襪帶,則代表她失去了童貞。所以他們的親友會將吊襪帶看作是夫妻倆進行了性交的證明、這同樣是一個好彩頭,就好像中國人會將墊在新娘底下的一塊白布(落紅)看作證明一樣。
這兩個古老的習俗導致人們熱衷於從新娘身上拿走吊襪帶並送給某個參加婚禮的人。而到今天,拿走吊襪帶這一習俗已是新郎的專利。婚禮上,新娘會首先將花束拋給在場的女嘉賓,而之後新郎會當著所以賓客的面去除新娘的吊襪帶,並將它扔給人群裡的單身漢。
拋吊襪帶和拋花束差不多,大意都是無論是誰接住了吊襪帶,他都會成為下一個結婚的幸運兒。值得一提的是,故事在一個美滿的結局中結束——到最後,接到吊襪帶的男子會將它送給那位接到花束的女人。
在這一古老習俗流傳的年月裡,吊襪帶還單純只是兩個附帶金屬扣子的布帶,是束腰和襪子之間的一部分,吊襪帶和絲襪還沒有合二為一,也稱不上現代意義的「吊帶襪」。所以,結婚禮服上的吊襪帶和現代「吊帶襪」的性感還沾不上邊,但從這個古老的習俗中可以看出,吊襪帶的功能性早已有之。
追溯到希臘羅馬時期,由於襪子(應該是長襪)的出現,吊襪帶就已應運而生。那個時候的襪子是工人階級或者奴隸的保暖用品,所以,到中世紀時,吊襪帶仍然是男女通吃。但中古時期的吊襪帶只是用於固定容易脫落的長襪,所以它基本上是拴在大腿的綁腿,或是衣物和襪子之間的簡單連接物。接下來這則故事,則是吊襪帶便於裝卸的實例。
1348年,在英國埃爾特姆宮殿裡舉行的一場王室宴會上,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正和一位索爾茲伯裡女伯爵(可能指的是Joan of Kent,國王未來的兒媳婦)翩翩起舞。但就在全場賓客正high的時候,女伯爵的吊襪帶突然脫落了。周圍的人見狀紛紛開始竊笑,這令女伯爵感到十分羞恥。這個時候,愛德華開始裝得一手好逼地展現他的紳士風度——他彎下腰撿起那根吊襪帶,系在了自己腿上,然後大聲用法語向全場說出了一個金句:「Honi soit qui mal y pense.」("Shame on himwho thinks ill of it" 大意是「心懷邪念者蒙羞」)。然後,當即設立了一個以藍色吊襪帶為標誌的嘉德勳章(Order of the Garter),作為英格蘭最高榮譽的象徵。由此,「心懷邪念者蒙羞」也就成為了這枚「吊襪帶」(Garter 即 吊襪帶)勳章的格言。
不過,這只是嘉德勳章由來的一個版本。在另一個傳說中,從前的英國國王理查一世在參加十字軍東徵時,受到基督教先賢聖喬治的啟發,把吊襪帶綁在騎士們的腿上,從而獲取了一場戰鬥的勝利。而某一天愛德華三世心血來潮,想起了這段讓英國人感到自豪的往事,畢竟,聖喬治是英格蘭守護神,於是他決定設立這一以「吊襪帶」命名的皇家勳章激勵後人(真是會取名字啊……)。
這樣看來,英格蘭守護神,聖喬治也算是吊襪帶的發明人之一吧。時至今日,飄蕩在大不列顛領土上的白底紅十字的聖喬治旗幟,估計也傳承著吊襪帶的戰鬥精神。
不管來自哪種傳說,這枚勳章都是為了獎勵擁有真正吊襪帶騎士精神的人。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騎士勳章。只有極少數人能夠獲得它,其中包括英國國王和至多25名活著的佩戴者。而且,更加特殊的是,與其他勳章不同,只有國王可以授予嘉德勳章,首相無權建議或者提名受勳者。
可以肯定的是,1348年秋愛德華三世曾穿過一套帶有此吊襪帶的衣服。而國王在14世紀的這一穿,離「吊帶襪」拉開黃金序幕就非常接近了。因為,很快真正意義上暴露在外的「吊帶襪」就要流行於歐洲的上流貴族圈子裡了。誰能想到,是男人們首先發揚光大了這一性感。
歐洲開啟黃金年代之後。經歷了殖民時期歐洲貴族們要錢有錢、要地位有地位,於是他們開始在更高階的、追求文藝的道路上一去不返。在當時的貴族圈子裡,奢侈華美的服飾成為競相標榜炫耀的無聲武器。而「吊帶襪」也佔據了一席之地。「吊帶襪」的褡相精緻講究,一度成為紳士品味的象徵和身份的代表。
男人們在長筒襪的襪口點綴上蕾絲,襪帶上繡上金銀珠寶,並且還在膝蓋的外側打上蝴蝶結。看到這裡千萬不要以為貴族們的取向有問題,人家屈原還自比香草群芳。在當時,物以稀為貴,繁複的花紋設計和講究的做工所需要的開銷,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才承擔得起。
伊莉莎白時代的時尚中,男人們身著長筒襪,吊著吊襪帶用以炫耀。在莎翁的《第十二夜》中還專門用了「cross braced garters」這樣一個詞作為笑柄進行諷刺。到了19世紀,身著西裝,下穿吊帶襪,通體散發著荷爾蒙的男性仍然是時尚主角。
所以,「吊帶襪」作為性感的象徵之一,天生就是和男性以及奢侈的魅力捆綁在一起的。
而女性「吊帶襪」的發展,則走了另一條暗線——緊身束胸衣。
束胸衣的原型是塑胸衣,它出現於古羅馬時期。塑胸內衣多以厚帆布製作,用鯨魚骨支撐起來,自胸部以下直到大腿部分。所以說,不只是楚王,全球人都好細腰。畸形的審美要求導致女性不得不承受被壓抑的苦難。15世紀中晚期之後,在西班牙誕生的金屬束胸衣很快成為全歐的時尚。而「吊帶襪」,在歷史中和束胸衣結合在一起,成為女性時尚的標配。
束胸衣就像緊身衣一樣,目的是要令女性的腰線更纖瘦完美,而「吊帶襪」則有保護雙腿的作用。當時,女生一般喜歡穿長裙,更會加上「吊帶襪」作搭配。由於沒有獨立的吊襪帶形式,系襪口的搭扣都附在繃緊的束腹衣下擺,成為是束腹衣內衣單品的一部分。一開始「吊帶襪」被藏在裙簾底下。但隨著風氣的開放,原來那種大大的蓬蓬裙開始消失,女性的裙裾逐漸變短,長筒襪便全部露在了外面。這樣,「吊帶襪」也逐漸進入公眾的視野。
男性吊帶襪和女性吊帶襪的命運終於在20世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於19-20世紀初男性長褲的流行,絲襪被取代,男用吊襪帶從此消失。
一戰後,女性的地位開始提升,全新的生活方式被引入,束胸衣作為傷害女性的舊傳統被擯棄。「吊帶襪」的款式也跟著被改變。於是,沒有了束胸衣的「吊帶襪」由連身內衣變成兩截式,吊襪帶再次出現,而且變得更加簡單直接。有的只是綁在腰間的一根帶子,有的則是束胸衣的縮短款。這樣的設計讓女性自大腿根部到膝間的肌膚更多地被暴露出來,展現出更多女性特質。對男性來說,這簡直是最隱秘直接的誘惑。
到了20世紀20年代,穿著「吊帶襪」的女性形象立刻風靡大街小巷。無論是哪一個階層的女性都可以輕易擁有一件「吊帶襪」。在當時的招貼畫、海報和掛曆中,「吊帶襪」都是絕對的主流。戰爭期間,美國製造的戰鬥機和炸彈,也都被塗裝了「吊帶襪」的形象,以向己方和對手輸出這種性感爆棚的聯想力量。
在色情產業的推動下,「吊帶襪」愈加被打上性感迷人甚至挑逗的烙印,但這絲毫不影響「吊帶襪」的風靡,這股潮流一直持續至70年代初。
但流行的更替總是來得這麼突然。
就好像是iPhone因為革命性的設計取代了活在功能機時代的諾基亞一樣,尼龍纖維的發明徹底取代了傳統「吊帶襪」。更舒適的穿著體驗和緊緻的線條感讓尼龍纖維絲襪一舉佔據了市場。因為大眾的選擇,生產廠家便拋棄了「吊帶襪」,轉而生產尼龍纖維絲襪了。
從此,吊帶襪盛極而衰,永遠成為一個象徵意義的符號。它不再是女性的必需品,只是會在復古單品中偶爾回潮,但每一出現,都給人留下驚鴻一瞥。
網易原點出品,未經授權不可轉載。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