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中國傳統家具,其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華夏文明起源之時的一件叫做「俎」的器具,這種器具最早是祭祀禮器,承放祭品,有著桌子的功能,所以可將其視為桌這種家具的起源。到了明清,已經對桌有了明確的定義,就如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一書中對於「桌」是這麼描述的:腿足位在四角的為「桌」,但有個別品種例外。從此間描述可看出,對於明代及此後的年代,桌的主流外形都已基本一致,除了個別例外的品種,書桌、畫桌更是已經成為一種常識性的存在。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些品類奇特的桌。
上圖中的家具是一種桌,它的品名為酒桌。如若對古典家具有所研究的愛好者一會會感到奇怪,因為桌與案是兩種家具品類,正如其上所說,腿足位於四角的稱為桌,一般此種型制的稱為「桌形結體」,而案亦有「案形結體」,即腿足縮進在案面之下,兩端有弔頭。圖中的家具剛好符合案形結體,那為何被稱為酒桌?相傳酒桌在五代和北宋時期就已經出現,而且一般是用於酒宴上,雖說是案形結體,但匠師們多稱之為桌,又因其與飲酒相關,久而久之就稱為酒桌。酒桌也是古人常用的一種家具,雖無法與畫桌、書桌齊名,但也屬於明式桌案類的經典品類,特別是它的結構以及名字屬於特別的存在。
有人可能會覺得上圖中的只是一種圓桌而已,圓桌古時候稱為百靈臺,相傳帝王喜歡將收集的寶物放在圓桌上欣賞,故而得名。但實際上圖中的圓桌只是一種用法,主要特殊之處還是在於其可拆分性,實際上可分開使用,雖然一般成套,但單件亦可。這種桌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月牙桌,月牙桌是中國傳統家具之一,又因為它是由兩個半圓拼成的,所以也叫半圓桌。兩片拼合的圓桌被人稱為月牙桌是因為它合起來似圓月一輪,分開來卻像月牙兩半兒,故稱其為月牙桌。它的用處也很簡單,你想合二為一就當作一般的小圓桌使用,或者直接拆開,平直的部分與牆壁完美貼合,就成了一個合理應用空間的小几,可放置文玩器物,也可以當作花架或者香幾使用,可以說是很獨特的一種桌子,不要因為圓桌在現今屬於常見的家具,就認為其屬於一般家具,實際上月牙桌或者說是半月桌也是特殊桌子。
圖中的便是琴桌,一種與樂器搭配使用的桌具,它的特殊之處很明顯也是因為它的形,琴桌的外觀一般不像帶有四直足落地的長方桌,外形其實更像是一個幾,桌面與腿足的過度也並非直角或者有尖銳的角,而是以一個弧形平面為轉折,使得琴桌器型婉轉而下,平順自然。當天因為琴桌的獨特外形,所以琴除了置琴撫琴使用外,也可以作為客廳、書房或者臥室的陳設家具,以其精緻小巧的外形在明清之際頗為流行。
總的來說以上三種都屬於桌的「特殊品種」,大體是在外觀結構,以及用法上都有些許獨特之處。出名的「炕桌」也就是北方的床上桌,實際上較為普遍以及流行,外形結構也僅僅只是矮,遠沒有上述三種桌子顯得奇巧,故不納入特殊品類的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