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註定是會被人牢記的一年,為了最大化的控制疫情,全國的中小學生和大學生們破天荒的採取網上開學、網上授課的形式,「停學不停課」不僅生生地把老師們逼成了網紅,也把家長們逼成了老師。
雲開學一周後,我們粉絲群裡開始陸陸續續有家長問:孩子一天網課8小時,需不需要買個藍光眼鏡戴一戴呢?
關於藍光眼鏡是否有必要買其實我們已經寫過一篇文章了,這兩天又查了一番資料更新了一下知識儲備,所以我打算再來一篇。
藍光眼鏡有必要買麼?
沒必要!!!
視界眼科研究領域的權威美國眼科學會(AAO,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認為:因為缺少證明其有效的證據,所以不推薦使用防藍光眼鏡。
我們的觀點跟AAO一致,原因有以下幾點:
電子產品的藍光
不一定會傷害眼睛
賣藍光眼鏡的商家說藍光是高能可見光,它進入眼睛後會對視網膜細胞產生不可逆的破壞,電子產品中的藍光會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段位高一點的商家還會引用發表在科學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報導作為背書。
的確,Scientific Reports曾刊登一篇文章,該文章研究了藍光可能對視網膜產生的影響,作者發現藍光會損害感光細胞,這會引起黃斑變性,從而導致永久性視力喪失。
然鵝,這就能說明電子產品會導致近視和失明麼?還差得遠呢!
文章裡用的實驗材料是Hela細胞(這是生物學與醫學研究中常常使用的一種模式細胞,源自一位美國婦女海瑞塔·拉克斯),實驗方法是用445nm波長的藍色雷射對細胞進行照射,跟實際用眼情況有很大差距。也就是說該研究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而不是在人眼上進行的研究,更不是在人眼長時間暴露於電子產品的光源中做的研究,很難說明電子產品對眼睛的實際毒性和潛在的致盲性。
AAO認為:過度暴露於太陽下的藍光和紫外線會增加眼睛疾病的風險,但是沒有數據證明,來自數碼產品的少量藍光會對我們的眼睛造成任何傷害。數碼產品導致的眼睛疲勞不是由藍光引起的,而我們在看手機、iPad的時候會不自覺的減少眨眼的頻率,才是導致眼乾和視覺疲勞的主要原因。
忍不住插句嘴,藍光對皮膚確實有實錘的影響,不過這個不在今天的討論範圍,咱們以後找時間再詳細解釋一下。
藍光的重要性
事實上,藍光對於健康至關重要。研究表明,藍光可縮短反應時間,幫助記憶和認知功能並改善情緒。醫生會用光療法還來治療季節性情感障礙(SAD),這是一種與季節變化有關的抑鬱症,其症狀通常始於秋季,持續到冬季。該療法的光源發出明亮的白光,其中就包含大量的藍光。
此外,藍光對於調節晝夜節律非常重要。白天暴露於藍光有助於維持夜晚良好的睡眠。
太陽光中含大量藍光,一些研究表明,陽光照射不足會影響兒童視力的發育,也會增加青少年患近視的風險,所以有的家長為了防藍光,讓孩子長期佩戴帶有防藍光功能的近視眼鏡,沒準兒對孩子的視力會起反作用。
防藍光眼鏡質量難保證
因為防藍光鏡片沒有強制的質量檢測標準,市面上的藍光眼鏡質量難以保證。武漢市質監局層公布防藍光眼鏡片風險監測抽檢結果,有一半被檢樣品沒有防藍光效果。
另外,能不能防藍光用藍光筆簡單照照是不行的,需要用能發出特定波段藍光的專業儀器進行檢測。
如何科學護眼
1.20-20-20法則
意思是每看20分鐘電子產品(或者書本),讓你的眼睛看20英尺(6.1米)以外的事物,大於20秒的時間。
所以網上學習的課間。一定要提醒孩子通過窗戶遠眺哦!
2.用人工淚液舒緩眼睛乾澀
用電子產品的時候常常會讓人忘記眨眼而引發眼睛乾澀、視覺疲勞。
這時候可以提醒自己增加眨眼頻率,如果還覺得乾燥可以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比如,以下這兩個:
3.保持距離
眼睛距離屏幕約25英寸(約一個手臂的距離),並調整電子設備高度,讓孩子略微向下看。
4.減少眩光和亮度
研究表明,夜晚過多的接收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失眠。
調整屏幕的亮度和對比度;調整色溫;調整屏幕附近的光線;開啟手機夜間模式;下載防藍光app;安裝屏幕過濾器等操作,可以降低晚上看電子產品對睡眠的影響,減輕眼睛疲勞。
5.摘掉隱形眼鏡
如果您戴隱形眼鏡,會增加眼睛的乾燥和刺激感。為減輕這些症狀,請在長時間使用計算機時,嘗試把隱形眼鏡換成普通框架眼鏡。
6.多吃富含葉綠素/玉米黃素的蔬菜
其實,我們的眼睛本身就自帶防護功能。富集在我們的視網膜黃斑區(也就是藍光會照射到的區域)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以過濾藍光、消除藍光引發的自由基傷害。這兩種元素可以通過食材獲得,菠菜、花椰菜、玉米都是不錯的選擇。
寫在最後
天天被困在家裡的孩子看電子產品的時間肯定會增加。家長們可以準備一個定時器或者用手機,給孩子規定好使用時間。
每20分鐘,提醒孩子向窗戶外遠眺放鬆雙眼。
網上有很多瑜伽、健美操、hiit的視頻,天天帶著孩子一起練,沒準兒等到「出關」的那一天,你們已是健身小達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