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購4千箱一次性手套部分已過期4年,廠家:願全部收回

2020-12-07 澎湃新聞

手套外包裝顯示保質期至2016年9月,已過期近4年。 本文圖片 受訪者提供

6月9日,山東青州的劉女士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www.thepaper.cn/consumersComplaint.jsp)反映稱,今年2月,她花55萬元購買了4000多箱一次性手套準備在自己網店售賣,卻發現外包裝上顯示生產日期為2011年10月,保質期至2016年9月,過期已近4年,部分手套有褪色、破損等問題。她以廠家銷售過期產品為由要求雙倍賠償,但被拒絕。

11日,涉事廠家山東藍帆新材料有限公司一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公司出售給劉女士的部分手套原本是用於出口的產品,在出售時忽視了生產時間問題,確實是過期產品,也存在一些小問題,這些在出售前已充分告知了劉女士。目前公司願意將貨品全部收回,並歸還貨款,但不接受雙倍賠償。

部分手套出現脫色、汙漬的情況。

據臨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劉女士所購買的一次性手套中,有1546箱為合格產品,641箱為B級品,其中B級品系出口PVC醫用手套,包裝上內容是根據外方的要求標註以符合外方法律,在國內作為一次性普通防護PVC手套(非醫用)銷售時,國家對保質期沒有作出強制性規定,不屬於限期使用產品,不應認定為過期產品。

手套過期近4年仍被售賣

劉女士的這批手套購買於2020年2月,當時新冠肺炎病毒肆虐,經營微商店鋪的劉女士打算批發一些一次性手套用於售賣。在熟人介紹下,她聯繫上了山東藍帆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帆公司」),一番溝通後,決定購買該公司的一次性防護手套。

2月1日上午,劉女士給該公司轉入10萬元貨款,訂購了三款尺寸的手套,共計4057箱,總費用為552920元,後續在發貨過程中陸續將尾款結清。

藍帆公司提供的《關於非正品銷售的告知書》。

在收到貨品後,劉女士檢查了其中幾箱,卻發現部分手套既沒有出廠標誌,也沒有生產合格證書。更讓她詫異的是,手套外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為2011年10月,保質期至2016年9月,已過期近4年。在打開包裝詳細檢查時,她發現因長久放置,部分手套出現了脫色、破損、汙漬等情況,有的手套因為發脆,一撐開就破了。

「我是做微商的,當時這些手套到貨後我就下發給了各地的代理銷售,發現這些問題後,只能緊急召回,而且要承擔代理銷售的所有損失。」儘管如此,仍有近500箱過期手套未能追回。劉女士說,因為售賣的一次性手套為過期產品,自己的信譽受到了極大影響,「毀了我經營多年的渠道」。

2月10日,劉女士聯繫了手套生產商藍帆公司反映問題。但此前聯繫她的銷售卻表示在購買前已經告知過部分手套存在質量問題,並給劉女士發來了一份《關於非正品銷售的告知書》(以下簡稱《告知書》)。

《告知書》中介紹稱,該產品(一次性手套)為非正常產品,嚴格區別於市場銷售的正品,在購買前需要確認好所購產品的狀況,並不得以不了解質量狀況為由進行索賠,產品狀況包括:產品的狀態、狀況、顏色、包裝形式、打包帶形式、貨架期(或者箱子上的有效期)等形式。其中還註明,該產品僅限本人或本單位內作為簡單防護使用,不能用於二次銷售,包括微信、專賣、電商等任何有銷售性質的渠道。

《告知書》上顯示的時間為2020年1月29日,但劉女士稱,在購買產品時,自己並沒有看到該《告知書》,是發現問題後,對方才發過來的,而且要求她籤字。

劉女士拒絕籤字,並要求退貨且賠償雙倍金額,雙方多次協商未果,至今3000多箱一次性手套仍然積壓在倉庫之中。

市場監管局:手套無保質期規定,不應認定為過期產品

澎湃新聞記者通過天眼查平臺查詢發現,山東省藍帆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9年,主要經營產品是PVC手套、丁腈手套、無紡布口罩、圍裙系列產品、PE手套等產品。

6月11日,針對上述情況,澎湃新聞記者聯繫了藍帆公司的相關工作人員姜本政。他介紹稱,出售給劉女士的部分手套確實為過期產品,也存在一些小問題,但在出售前已經充分告知了劉女士,「我們是低價賣給她的,她也是看這些手套便宜才買的,再以高出市場的價格出售,獲得高利潤。」他認為劉女士的投訴屬於污衊,並有擾亂市場的嫌疑。

但存在質量問題的過期手套,為什麼還會對外出售?姜本政稱,這批產品原本是生產用於出口的,後因各種情況積壓在倉庫,出售時公司忽視了生產時間的問題,從而造成了誤會。

臨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後出具的《答覆意見書》。

他告訴澎湃新聞,公司多次與劉女士協商,願意將貨品全部收回,並將貨款還給劉女士,但她拒絕溝通,並提出雙倍賠償,「我們被這件事也困擾了很長時間,希望她能夠儘早和我們見面協商解決,而不是通過微博這些不正常的途徑來得到不切實際的索求。」

此外,姜本政認為,劉女士頻繁通過媒體、微博等平臺對外宣稱藍帆公司售賣過期產品,已經嚴重影響公司形象,將會考慮通過法律途徑對劉女士進行起訴。

在雙方多次協商無果的情況下,劉女士向藍帆公司註冊地所在的濰坊市臨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進行投訴。5月14日,臨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山東省信訪平臺就此事作出《答覆意見書》。

《答覆意見書》介紹稱,經調查,劉女士所購買的一次性手套中,有1546箱為合格產品,641箱為B級品,其中B級品價格為合格品的一半,屬於半價處理,廠方在銷售時已經口頭告知(劉女士)所售產品的質量性狀。

對於生產日期一事,《答覆意見書》中稱,劉女士所購買的部分產品為出口PVC醫用手套,包裝上內容是根據外方的要求標註以符合外方的法律。廠家在國內作為一次性普通防護PVC手套(非醫用)銷售時,國家對保質期沒有作出強制性規定,不屬於限期使用產品,因此廠家將出口產品作的庫存尾貨以普通防護PVC手套B級品銷售時,不應認定為過期產品。

《答覆意見書》還指出,廠家在將出口產品的庫存尾貨在國內銷售時,應當符合《產品質量法》的規定,拆除或更換包裝,加貼中文標識。臨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已於2020年3月3日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責令廠家收回未加貼中文標識的產品加以改正。

針對劉女士的退貨和賠償訴求,《答覆意見書》中表示,由於劉女士的身份為經營者,不屬於消費糾紛的範圍,臨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無權管轄,雙方應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按照我國《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準(GB15979-2002)》規定,一次性使用手套也屬於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產品標識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規定,並在產品包裝上標明執行的衛生標準號以及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效期)或生產批號和限定使用日期。其中並未對一次性手套的保質期作出詳細規定。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蕪湖市抽查一次性手套10組、洗滌劑10組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5月11日,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20年蕪湖市疫情防控期間防護物資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通報。據通報,2020年疫情防控期間,蕪湖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蕪湖市一次性手套產品以及洗滌產品開展專項監督抽查工作,共抽查經營企業10家,抽查一次性手套10組,洗滌劑10組,20組產品全部合格,合格率為100%。
  • 一個賣「手套」的能有多牛?
    2017 年全球一次性防護手套4170億支,醫療級佔比約64.7%,醫療手套中72%為丁腈、乳膠手套。由於乳膠可能導致部分人群皮膚過敏及價格較高等缺點,PVC及丁腈在醫療領域的使用比例逐步提升,乳膠手套長期會減少,未來需求以丁腈手套為主。
  • 2020年一次性防護手套行業產業鏈及生產工藝分析(圖)
    中商情報網訊:一次性防護手套是用以保護手部不受傷害的用具。在醫療方面主要是用於醫療檢查隔離防護之用。主要有醫用檢查手套、無菌醫用手套、醫用X射線防護手套等。一次性健康防護手套按照材質不同可分為丁腈手套、PVC手套、乳膠手套和PE手套,根據品質等級和用途可分為醫療級和非醫療級,醫療級手套是指需要滿足目標國家醫療市場質量認證體系或準入標準的產品,主要用於醫療手術、醫療檢查、醫療護理等領域。
  • 一次性防護手套之丁腈與PVC 手套行業主要品牌(附報告目錄)
    4、中國已成為全球一次性健康防護手套的主要供應國丁腈手套方面,全球範圍內丁腈手套產能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我國丁腈手套生產則始於 2000 年初,近年來產銷量和市場佔有率持續增長。根據國家海關總署數據統計,2015 年,我國一次性丁腈及乳膠手套(以海關編碼 40151100 及 40151900 合計計算)出口量為 8.71 萬噸,2019 年已增長至 12.48萬噸,其中丁腈手套出口不斷增長,出口總量(海關編碼 40151900 口徑)由 2015年的 4.93 萬噸增長至 2019 年的 7.37 萬噸,呈持續增長趨勢。
  • 使用一次性丁腈手套手套7條技巧
    生活和工作中人們越來越注意保護自己的手,特別是女性朋友,在保護手部過程中,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戴手套進行工作或幹家務活,有些人甚至還會做一些手部的保養.現在一次性丁腈手套人們早已司空見慣,但還是有些人不懂如何挑選,蘭霍丁腈手套廠整理挑選一次性手套的7條技巧給大家:使用一次性丁腈手套手套7條技巧
  • 矽膠手套廠家有哪些?矽膠手套廠家排名推薦
    矽膠手套定做加工廠家有哪些?矽膠製品是使用越來越流行了。其中矽膠手套就是受歡迎代表之一。現在,矽膠手套的應用範圍廣,環保健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有效防止燙傷之類的。那麼想要採購矽膠手套的話,如何找矽膠手套廠家,矽膠手套定做加工廠家有哪些呢?今天,東莞偉順矽膠就跟大家詳細聊一聊。
  • 一次性手套行業格局重構
    疫情期間,作為一線醫護人員預防感染的關鍵屏障,一次性防護手套特別是高端的丁腈手套需求爆發式增長。《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僅在剛過去的這一周,國內一次性防護手套龍頭企業英科醫療、藍帆醫療相繼宣告要繼續擴大產能以滿足市場需求。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近期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生產商馬來西亞的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部分工廠停工,使得全球手套市場供應更加緊張。
  • 沃爾瑪出售過期溼紙巾 專家稱可向超市和廠家索賠
    超市負責人不露面 專家稱可向超市和廠家索賠  前天,馬先生在沃爾瑪大郊亭店購買10包溼紙巾,使用時發現溼巾已乾燥,所有產品過期。昨天,北京晨報記者採訪沃爾瑪大郊亭店時,值班負責人一直拒絕露面。律師認為,若無法確認責任,消費者可向超市、廠家要求賠償。專家稱,使用過期紙巾易引發過敏。
  • 樂清一美容院涉嫌銷售過期化妝品被查,部分2、3年前就已過期……
    近日,樂清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消費者孫女士的投訴依法前往柳市鎮某美容店現場檢查,現場發現10品種18批次共72盒化妝品均已超過有效期,其中部分化妝品在 2017 年、2018年等年份就已過期,產品貨值1.5萬餘元。
  • 一次性手套乾貨大盤點
    一次性手套在各個領域越來越常見,幾乎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如醫療行業、食品加工業、酒店、甚至是某些講究的家庭中。看似平常的一次性手套,卻有著許多豐富的小秘密。這次,我們來盤點下,一次性手套到底隱藏了多少乾貨:1.
  • 愛心人士送來的口罩手套全部派出
    【愛心人士送來的口罩手套全部派出】《西海都市報》「西海公益」欄目與甘迎新的送口罩和手套之路仍在繼續。2月20日下午,我們來到城西區城管局。甘迎新從車上抬下來800個醫用一次性口罩、200雙膠質手套和5箱牛奶。「我聯繫的那家超市,方便麵已經全部賣完了,我就把超市裡最後剩的五箱牛奶全部買上,給你們送過來了。」
  • 168箱醫用手套從荷蘭採買直運援鄂醫療隊
    168箱,近17萬隻醫用手套終於整整齊齊碼在上海瑞金醫院的一處角落。就在30小時前,這批手套還躺在荷蘭一家醫療機構的倉庫中。據悉,為了緊急支援上海瑞金醫院援鄂醫療隊,360公益基金會秉承捐贈資金方Wargaming捐助思路,速度決策。從確定採購開始,共用50小時就將這批援鄂物資送抵醫療隊手中。
  • 央視都在報導的一次性pvc的手套,拒絕「接觸性傳播」!!
    終於找到了一款一次性PVC手套,好戴好脫不粘手,輕薄敏銳的像人的第二層皮膚,戴著還能玩手機2、佩戴方便舒適,手套一體成型,不黏稠。3、用料上乘,方便安全,高分子一次性塑膠手套,不含任何天然乳膠成分,不會產生過敏反應。
  • 過期方便麵竟然專門賣給學生!!!
    趁老闆在收拾餐具,記者在旁邊的樓道中又發現了兩大箱過期方面便,日期為2016年2月。倉庫裡存放的五六十大箱方便麵全部都是過期產品,有的甚至是2015年生產,已經過期一年多。隨後,執法人員將這些過期方面便和麵包全部收繳帶回,問題貨物裝滿了一臺麵包車。
  • 北京部分超市開始提供一次性手套,消費者還不太習慣
    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議市民選購生鮮食品時不要直接用手碰觸後,家樂福超市率先宣布,從13日起,在其全國所有門店免費提供一次性手套,供顧客在購物時使用,防範接觸傳播風險。幾天來,一次性手套推行效果如何?記者探訪發現,隨著疫情平復,消費者挑選生鮮時不太在意戴手套防護,部分門店供顧客自取的免費手套遭冷落。
  • 【一次性食品級丁腈手套 實驗室廚房一次性手套
    4、浸水法。將塑膠袋浸入水中,用手按壓入水後,能浮出水面的為聚乙烯(PE),沉入水底的為聚氯乙烯(PVC)。一次性PE 手套材質:PE手套採用低(LDPE)、高(HDPE)密度聚乙烯材料,配以其它助劑精製加工而成。特性:從觸摸的手感來說,PE手套沒有彈性。
  • 端州區一次性手套價格
    端州區一次性手套價格挺過來的企業走上了正規合法運營的道路,熬不過來的只能關門或暗地違規生產。塑料之鄉」的塑料產業開始走向健康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道路。2008年「限塑令」的實施旨在限制和減少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桐城作為「中國塑料包裝產業基地,從包裝基材生產、製版印刷、包裝制袋、塑料吹膜、輔料耗材、產品銷售成龍配套,是名副其實的塑料大鄉。
  • 一次性醫用防護服滅菌是怎麼從兩周壓縮到一天的?
    已完成4批樣品檢測 有望3日內實現大規模生產目前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發展,快速的防疫或快速的治療是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但是,目前醫療器材特別是一次性防護服消耗過快,如何讓其產能及時跟上需求成為當前的主要問題。
  • 康隆達擬購華蘭科技 延伸醫用手套產業鏈
    據悉,華蘭科技系一家專業從事粉末丁腈橡膠、丁腈膠乳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的企業,其生產的丁腈膠乳是一次性丁腈手套的主要原材料。2019年,華蘭科技實現營業收入6857.5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340萬元;2020年前11月,實現營業收入7177.45萬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991.2萬元。
  • 一次性醫療手套遭搶購 龍頭企業忙擴產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近期全球最大的醫用手套生產商馬來西亞的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部分工廠停工,使得全球手套市場供應更加緊張。一次性手套行業的格局也在疫情影響下被慢慢重構。據Top Glove公司預測,2020年疫情後行業需求增速將從8%-10%增至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