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闢謠螃蟹和西紅柿同食產生砒霜的食物相剋理論,瞬間就使得食物相剋的理論再次在朋友圈火了起來,既然是謠言,為什麼大家對「食物相剋」這類的謠言依然深信不疑呢?或者說,為什麼這類謠言依然如此的佔有市場呢?
看到頭條問答出來以後,很快這麼多的營養師就針對問題給出了答案,作為熱點,陳大夫也就這樣的理論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為什麼「食物相剋」謠言經久不衰,而且大有市場?
其實主持人和農大的教授已經給出了合理的解釋!陳大夫就不厭其煩的總結如下,希望能夠給我們以啟示。
1.每一個謠言的背後都是痛心疾首的結果
「癌症、中毒、死亡......」,如果有心人總結的話,可以發現,謠言的每一個結果,都是讓人痛心疾首,不能接受的結果,也就是說,謠言以「最嚴重的結局」使得你不得不停下「腳步」去思考一下「這樣嚴重的後果,我怎麼能接受?」。所以,對於謠言的結局,是每一個看到謠言的人不能接受的結局,從而使得關注度不斷飆升,從而風靡朋友圈。
2.每一個謠言都有看似「科學」的理論支撐
砷和砒霜類似的例子有很多,每一個謠言的背後,都有著看似極其科學的理論在支撐,而且對於沒有接觸過類似學科或者專業的外行人來看,這一科學支撐又毫無破綻——至少這個讀者看不出來破綻,從而使得其可信度更高,更易在似懂非懂的民眾中大肆傳播。
3.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作祟思想
每個謠言的產生,都會有一大批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作祟思想在背後搗鬼,謠言的終止其實很簡單,但就是因為這些人的「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思想,使得不願意去查證的傳謠者更容易簡單的傳播出去。
4.「謠言止於智者」的說法反而成為傳謠的外衣
自古就有「謠言止於智者」的說法,使得一些在其領域或者再其朋友圈作為領袖的人物,一旦沒有識破其是謠言,就會成為謠言傳播的最好的代言人。會有其朋友圈的大多數人認為,你看看xxx,這麼厲害的人傳播出來的東西,絕對錯不了。從而使得謠言止於智者反而成為傳謠的合法外衣。
5.傳謠者的肆虐反襯出科普人的任務任重而道遠
謠言肆虐,正說明了在當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真正的科普的確失,每個正確的觀點被根深蒂固的植入到民眾中間,必須有大量的、長時間的正確科普作為鋪墊,所有的科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會為正確的知識、理念、觀點提供合理合適的傳播途徑和空間。只有正確的知識多了,錯誤的謠言才會越來越少。
所以,任何一個謠言的出現,都會有「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存在才能大肆傳播,而創造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可能正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所有人的確失。
謠言止於智者,希望不再是一句俗語,而成為真正的古諺,可能需要假以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