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因素
(一)定價目標
任何企業都不能孤立地對產品進行定價,而要全面考慮企業的目標市場和企 業自身經營的戰略。定價目標是指企業要達到的定價目的,它從屬於企業的經營 目標。企業的定價目標是以滿足市場需要和實現企業盈利為基礎的,只有合理定 價,產品才可能被目標市場接受,進而使企業獲得利潤,維持正常運轉。不同的 企業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經營不同的產品,有截然不同的目標,因此在制定產 品價格時也會有不同的導向。 常見的企業定價目標有:利潤最大化目標、市場佔有率最大化目標、維持生 存目標、應對競爭目標、產品質量最優化目標和實現既定投資收益率目標。
(二)產品成本
成本是影響產品定價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若一款產品的定價不足以覆蓋其 成本,這樣的定價對企業的發展是毫無意義、甚至起到副作用的。產品的最低定 價一般不能低於成本,因此企業在定價時必須估算成本。成本分為短期成本和長 期成本。 短期是指在這個時期內,企業不能自由調整生產要素的投入和組合,不能選 擇各種可能的生產規模。因此,短期成本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 長期是指在這個時期內,企業可以自由調整生產要素的投入和組合,可以選 擇最有利的生產規模。在這個時期內,一切生產要素都是可以變動的。因此,長 期成本中沒有固定成本,一切成本都是可變成本。
1.短期成本
(1)總固定成本
總固定成本,又稱總固定費用,相對於變動成本,是指成本總額在一定時期 和一定業務量範圍內,不受業務量增減變動影響而能保持不變。固定成本通常包 括廠房設備的折舊費、租金、利息、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金等。即使企業停產,這 些成本也依然會發生。
(2)總可變成本
總可變成本,又稱總變動成本,是指在總成本中隨產量的變化而變動的成本 項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價值,當一定期間的產量增大時, 原材料,燃料,動力的消耗會按比例相應增多,所發生的成本也會按比例增大, 故稱為總可變成本。總可變成本等於總成本減固定成本。
(3)短期總成本
短期總成本是指短期內生產一定產品所需成本的總和。它是固定成本和可變 動成本的總和。短期總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增加,是產量的增函數。
2.短期平均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是短期內生產每一單位產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又可分為平均 固定成本和平均可變成本。
3.短期邊際成本
短期邊際成本是指廠商在短期內產量變動一單位帶來的總成本變化量。一般 情況下,邊際成本的變化取決於產量的大小。在產量增加初期,邊際成本往往遞 減,而在產量達到某一最優值後,邊際成本會隨產量增加而上升。 在短期競爭價格條件下,企業應特別注意兩個價格。一個是價格收入仍能彌 補成本支出的最低價格,在總成本曲線上,它是最低成本點,並且與邊際成本相 等。另一個是根據平均可變成本曲線上的最低點確定的價格,這種價格的總收入 不能彌補總成本支出。產品每賣出一個,就會產生一定量的損失,銷量越大,企 業損失越多。因此,企業制定的價格必須大於等於平均可變成本。
4.長期平均成本
長期平均成本是長期內廠商平均每單位產量花費的總成本。長期平均成本曲 線表示廠商在長期內按產量平均計算的最低總成本。在長期中,平均成本無論是 減少還是增加都變動較慢。這是由於在長期中全部生產要素可以隨時調整,從規 模收益遞增到規模收益遞減有一個較長的規模收益不變階段,而在短期中,規模 收益不變階段很短,甚至沒有。長期狀況下企業定價要注意兩點。一是長期與短 期邊際成本必須等於產品價格,並且此時的邊際成本必須處在遞減狀態。二是長 期與短期平均成本必須等於產品價格,並且此時也必然是長期與短期成本的最低 點。
二、外部因素
(一)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是指一定的顧客在一定的地區、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市場營銷環境和 一定的市場營銷計劃下對某種商品或服務願意而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可見市場需求 是消費者需求的總和。 1.影響市場需求的主要因素 消費者偏好、消費者的個人收入、產品價格、替代品的價格、互補品的價格、預期 2.市場需求的估算 確定目標市場→確定地理區域的目標市場→考慮消費限制條件→計算每位顧客每年 平均購買數量→計算同類產品每年購買的總數量→計算產品的平均價格→計算購買 的總金額→計算購買的總金額→需要考慮的其他因素
3.需求的彈性 需求的收入彈性 需求的收入彈性係數=需求量變動的百分比 / 收入變動的百分比 需求的價格彈性 是當所有其他影響買者計劃的因素都保持不變時,一種產品的需求量對其價格 變動反應敏感程度的一個無單位衡量的指標。 需求交叉價格彈性 表示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相對於它的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的 反應程度。或者說,表示在一定時期內當一種商品的價格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 另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化百分比。它是該商品的需求量的變動率和它的相關商品的 價格的變動率的比值。在營銷學上,為產品大類定價時必須考慮需求的交叉彈性。 產品大類中的某一個產品項目很可能是其他產品的替代品或互補品,因此,一款產 品價格的變動往往會影響其他產品項目銷售量的變動,兩者之間存在著需求的交叉 價格彈性。
(二)競爭環境
企業在為產品定價時,務必考慮該產品和整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環境。不同的環境 存在著不同的競爭強度、競爭方式、以及伴隨競爭所產生的機會和挑戰。企業應仔 細分析競爭環境,趨利避害,通過給產品制定合理的價格,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發 展。 (1)完全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是指競爭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礙和幹擾的一種市 場結構。在這種市場類型中,買賣人數眾多,買者和賣者是價格的接受者,資源可 自由流動,信息具有完全性。完全競爭市場全面排除了任何壟斷性質和任何限制, 完全依據市場的調節進行運行,因而可以促使微觀經濟運行保持高效率。
(2)壟斷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市場是指一種既有壟斷又有競爭,既不是完全競爭 又不是完全壟斷的市場,是處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一種市場。壟斷競爭市 場競爭程度較大,壟斷程度較小,比較接近完全競爭,而且要現實得多,在大城市 的零售業、手工業、印刷業中普遍存在。從總體上說,這種市場具有以下特點:廠 商眾多、互不依存、產品差別、進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產品集團。處在壟斷競爭 市場上的企業,一般來說,其壟斷程序高低與其經營效益的好壞為正相向關係。
(3)寡頭壟斷市場:在寡頭壟斷市場上,只有少數幾家廠商供給該行業全部或大 部分產品,每個廠家的產量佔市場總量的相當份額,對市場價格和產量有舉足輕重 的影響。寡頭壟斷市場是處於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一種市場結構。相互依存 是寡頭壟斷市場的基本特徵。由於廠商數目少而且佔據市場份額大,不管怎樣,一 個廠商的行為都會影響對手的行為,影響整個市場。
(4)完全壟斷市場:完全壟斷,又稱壟斷或獨佔,是指整個行業中只有唯一的一 個廠商的市場類型。完全壟斷市場主要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第一,完全壟斷市 場只有一家廠商,控制整個行業的商品供給,因此,廠商即行業,行業即廠商。
第 二,該廠商生產和銷售的商品沒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需求的交叉彈性為零,因此, 它不受競爭的威脅。
第三,新的廠商不可能進入該行業參與競爭。
完全壟斷廠商通 過價格和原材料的有效控制,任何新廠商都不能進入這個行業。第四,獨自定價並 實行差別價格。完全壟斷廠商不但控制商品供給量,而且還控制商品價格,是價格 制定者,可使用各種手段定價,保持壟斷地位。完全壟斷廠商還可以依據不同的銷 售條件,實行差別價格來獲取更多的利潤。如同完全競爭市場一樣,完全壟斷市場 的假設條件也很嚴格,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完全壟斷市場也幾乎是不存在的。
(三)法律約束
法律是所有產品定價中都不能忽略的因素。我國的價格法規定,企業定價在正常條 件下不能低於成本銷售。企業在定價過程中應遵守相關法律,以確保定價的合法性。
三、其他因素
在定價中還包括一些其他因素,如商業周期、地理位置、中間商情況、產品形象差 異化程度、企業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應綜合考慮,最終制定合理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