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性崴腳?你可能在第一次做錯了這4件事

2020-12-23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

還記得那些年追的泡沫劇

男女主角的邂逅

總是從女主崴腳開始

似乎穿高跟鞋崴腳

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情」

但你是否想過

為啥走路容易崴腳

而不是崴膝蓋或者大腿呢?

為啥走路容易崴腳

稠州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顧德帥:

因為腳上的踝關節相對來說,是人體偏下的一個關節,這個關節相當於是最大的一個負重關節。同時,踝關節本身的股性解剖結構,骨頭是前寬後窄的,腳踝的韌帶比較薄弱,所以踝關節這個關節相對來說,是最容易發生扭傷的關節。

正常踝關節受力的峰值約為體重的4倍,而且比起大腿和膝蓋,腳踝距離身體中心較遠,更容易受傷。踝關節韌帶特別脆弱,一旦受到過度牽拉,就容易造成韌帶鬆弛甚至斷裂,導致踝關節越來越不穩定。

為了讓腳踝快點復原

很多人都會自行做一些處理

但可能一不小心幫了倒忙

熱敷、擦紅花油——加重腫脹

崴腳後不能馬上熱敷,早期的熱敷會加速組織的滲出,反而會加重腫脹;紅花油、黃道益等藥物基本上都有活血的作用,會促進組織再水腫,會讓你的腳腫得越來越厲害。

推拿——傷筋動骨

很多人覺得扭傷以後就去做做理療,做做按摩,其實早期這些處理都不合適,因為這些措施都會加重關節腫脹的發生,造成進一步的損傷。

過早活動——慢性損傷

腳踝扭傷以後不適合過早活動,腳踝需要一個休養的過程,如果過早去活動,很容易造成後期的關節不穩定的情況,容易再次崴腳。

正確處理崴傷

顧德帥醫生表示

只需要4步走

01

儘量少動

我們崴腳之後,如果腳能自如活動也不腫脹,就應該屬於輕度扭傷。這時最應該停止行走、運動,立刻坐下來,防止加重踝關節損傷。

02

儘快冰敷

我們可以把冰塊放到塑膠袋裡面,然後裹一層毛巾,把它直接冰敷在扭傷的踝關節處。通常來說,冰敷越早,消腫效果越好。每次冰敷20—30分鐘,每次間隔2到3個小時。

03

人為固定

在冰敷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適當進行加壓,使用彈力繃帶、打石膏等方式,把踝關節固定好,人為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04

把腳抬高

抬高有利於血液回流,能使腫脹消退得更快一些。一般腳抬高要求高於我們的心臟,可以平躺在床上,用被子稍微把腳墊高。

醫生提示

如果在崴腳之後,腳踝立刻腫脹,沒有辦法自主活動,可能是踝關節半脫位導致的。應該在固定好腳踝後,立刻去醫院就醫,千萬別自己處理哦!

來源 | 義烏市融媒體中心《生活真有味》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 楊超燕 何雅慧

編輯 | 金龍 楊雨苗 責編丨季媚瑤

編審 | 金洪斌

相關焦點

  • 崴腳小心骨折,可能成為「習慣性崴腳」。關於崴腳的這些...
    崴腳,是非常痛苦的事,但最痛苦的是一朝崴腳,朝朝崴腳,崴腳就像老朋友一樣,成了所謂的「習慣性崴腳」。如何判斷崴腳了?崴腳後不是骨折,就沒事了嗎?在所有的踝關節扭傷中,骨折僅佔15%,那其餘85%沒有骨折的情況。崴腳後如果醫生確認沒發生骨折,是非常幸運的,但這並不代表萬事大吉。沒發生骨折只是說明骨頭沒有損傷,但肯定有軟組織損傷,例如足踝部韌帶損傷。如果發生足踝部韌帶損傷,需要慎重對待。
  • 崴腳不是小傷,小心形成習慣性崴腳!
    這裡有專業的醫生為你講述健康知識、急救知識、以及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請點擊右上角「關注」哦~在大多數人眼裡,崴腳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可以說,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奇怪的是從那以後,我經常會崴腳。並且還是同一個部位。雖然沒有對我的生活帶來特別大的麻煩,但是時不時的崴腳也讓我心煩不已。因為經常崴腳,我去了大大小小的各種醫院,但基本都沒有什麼效果。醫生告訴我說,我這是習慣性扭腳,踝關節在受傷後力量不再堅硬,所以很容易再次崴腳。聽到這裡,我十分絕望。
  • 3個動作,遠離習慣性崴腳
    生活中,幾乎人人都有過「崴腳」的經歷——「下樓梯踩空、跑步時踩到小石子、打籃球踩到別人腳上……甚至沒站穩時都可能崴到腳。」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這是小問題,休息兩天就好了,卻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留下了後遺症:經常崴到同一隻腳,成了「習慣性崴腳」。
  • 第一次崴腳不好好處理,小心一崴再崴!
    相比較於其他人,自己崴腳的情況屬於頻發了,難道是第一次崴腳沒處理好的緣故?為什麼會出現習慣性崴腳,有這兩種原因:1、外韌帶鬆弛:如果在第一次崴腳後,就經常出現崴腳的現象,那很有可能是你在第一次崴到腳時,傷到了腳踝外側的韌帶,但是沒有治療或者治療不當。
  • 習慣性崴腳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天,我就告訴你,你這是習慣性崴腳。踝關節扭傷是最高發的運動損傷,約佔所有運動損傷的40%。同一個人同一隻腳經常崴傷,稱之為習慣性崴腳(踝關節反覆性扭傷)。在損傷嚴重時通常還伴有其他軟組織損傷、關節腔出血,此時表現為踝部充血腫脹、淤青或發紫,這種現象就是崴腳。支撐踝關節的韌帶主要有兩條,分別是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就像一根柱子,左右分別綁著兩根繩子進行支撐固定。當踝關節受過第一次傷後,某一側的韌帶被撕裂拉傷,踝關節的整體穩定性失衡,活動範圍變大。
  •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
    如何預防習慣性崴腳?下面就跟小編具體的來認識了解一下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吧。  腳踝扭傷腫了怎麼辦一、分清傷勢的輕重如果腳扭傷後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後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並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院攝片診治。
  • 崴腳之後的幾件「大事」,你做對了嗎?
    沒啥事,我一年總要崴幾次腳,起來繼續活動,沒問題! 快來看看上面這個對話 是不是你的心裡也這麼想過 很多人不重視崴腳 認為這是個小問題 不用處理,繼續走路活動 時間一長 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
  • 習慣性崴腳?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
    前幾天比賽時,腳又扭傷了,但這一次扭傷,小李同學的腳踝嚴重水腫,疼痛非常。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許多人認為崴腳只是小問題,為什麼會發展成需要手術治療呢?
  • 習慣性崴腳?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
    前幾天比賽時,腳又扭傷了,但這一次扭傷,小李同學的腳踝嚴重水腫,疼痛非常。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許多人認為崴腳只是小問題,為什麼會發展成需要手術治療呢?
  • 為啥你的花養不活?可能做錯了4件事,商家:我也很無奈
    不外乎以下4個原因,可能你做錯了4件事:光照:強光暴曬,不適應環境大家都知道,剛買回家的花卉,從一個栽培環境到另外一個環境,需要先適應環境,從通風環境、光照,以及溫度,各個方面都創造更為有利於花卉生長的條件。
  • 經常崴腳,說明你韌帶鬆了
    還沒等到韌帶完全康復,患者就再次讓踝關節受力,就導致了韌帶鬆弛,無法維持踝關節的穩定,所以會頻繁的崴腳(踝關節扭傷)。當然,除了韌帶損傷外,如果患有神經系統疾病、全身韌帶鬆弛症,也可能造成習慣性崴腳。經常崴腳與缺鈣沒有直接關係,但存在間接聯繫。例如,缺鈣如果造成了肌肉力量下降,可能會增加崴腳的機率。此外,經常崴腳不僅會造成韌帶損傷,還可能合併骨折。
  • 崴腳別忽視,當心發展為習慣性踝關節扭傷,引起慢性疼痛
    很多人在走路時,稍有不慎就會崴腳。有些女性平時喜歡穿高跟鞋,也會經常會出現崴腳的現象,導致踝關節腫脹,還伴有明顯的疼痛感。部分人崴腳之後,沒有及時檢查治療,適當休息後,腳踝沒有出現疼痛感,就不再注意,造成習慣性崴腳,使腳踝長期疼痛,影響正常的行走。
  • 經常崴腳也是病!被忽略的崴腳復健方法,趕緊來學學
    一般由踝關節內翻造成外側副韌帶撕裂引起,外翻則不常見,這與人體腳踝結構有關:外側韌帶和肌肉較薄弱;內側較寬厚。所以踝關節具有較差的穩定性,易受傷。崴腳後,由於人體外側三角韌帶(距腓前韌帶、跟腓韌帶、距腓後韌帶)生長分散,距腓前韌帶最為薄弱,最容易受到損傷。同時,人的皮下脂肪、關節囊、肌腱等踝部軟組織會產生挫傷,附近的毛細血管可能破裂。
  • 運動時經常崴腳,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上場的時候對面的大叔說:「這人好高啊。」對面一個穿黑色球衣的回一句:「再高都沒有用。」我這氣得,勞資一米七的身高在四川怎麼也是大中鋒。疫情之後第一次打球,好激動。連著蓋了好幾個這黑球衣的哥們。後來這哥們認真了,用身體懟我,也晃飛我好幾次。在一次追帽當中,一不小心踩他腳了。 這滋味,十幾年沒有遇到了。咔嚓響了一聲,疼得我嗷嗷直叫。腳踝腫得跟霍華德的肩膀一樣。
  • 崴腳了怎麼做,提醒:注意這8件事,幫助恢復
    崴腳之後的問題可大可小,處理不當也會影響日後的行走,想要快速恢復就要掌握一些方法,如冰敷或熱敷等,不妨嘗試下面的幾種方法。1、冰敷或熱敷。冷敷。可以減少傷口腫脹,但是冷敷之後不能馬上熱敷,以免加重受傷部位腫脹和疼痛。
  • 發燒時做錯這件事可能送命,你以前一定試過
    發燒時做錯這件事可能送命,你以前一定試過 2020-12-1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男子一次崴腳後竟成「習慣」!崴腳後千萬別盲目靜養
    龍頭新聞訊(記者霍營)對於熱愛運動的市民來說,崴腳是十分常見的情況。然而當崴腳發生後,卻很少引起足夠的重視。殊不知,如果崴腳後沒有及時處理,時間一長,會發展成慢性踝關節不穩,即習慣性崴腳。醫生提醒,崴腳後切忌盲目靜養,只有進行科學的處理,才會讓踝關節快速康復。
  • 我家孩子總崴腳怎麼辦?
    為什麼孩子總是崴腳?有時候走路走著走著都會崴腳,為什麼?生活中很多寶爸寶媽都會面臨這個問題,那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崴腳的事! 說下什麼是崴腳?崴腳在醫學上稱為「足踝扭傷」。主要是踝關節周圍的韌帶損傷,腳上的韌帶像橡皮筋一樣有彈性,崴腳就像猛地用非常大的力氣來拉皮筋,橡皮筋可能會斷裂,或者變細或變長。
  • 崴腳後不要做哪些事?這5個錯誤措施,可能會讓腳傷更嚴重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崴腳,在所有的運動損傷中,踝關節扭傷約佔40%。雖然常見,但崴腳這件事,許多傷者並沒有放在心上。有些時候因為傷情較輕,崴腳傷者只會用藥油自己塗抹過後就放任不管。殊不知,很多崴腳傷者正是因為崴腳後的一些錯誤處理方法,導致傷腳落下永久性的「腳疾」!崴腳後怎麼做可能會讓腳傷得更厲害?
  • 崴腳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原來很多人都做錯了!
    運動這個詞好像一直就和生活脫不開關係運動就有可能會受到傷害提到運動損傷相信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崴腳在不平整的地面運動或者穿著不合適的鞋子運動時都很容易扭傷而且多為腳踝外側韌帶損傷受構成腳踝的骨的結構腳踝周圍的韌帶強度及肌肉力量的影響當韌帶和肌肉薄弱或者損傷時崴腳的情況就極易出現了扭到腳可能是運動損傷裡面最高頻的一項了那小編今天就來告訴你一些這方面的小知識吧小張是一位35歲的女白領,平時喜歡穿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