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擬重新定義家暴行為,凍餓禁閉孩子或將犯法

2020-12-21 中國商報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彤旭)4月29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以下簡稱實施辦法)提請二審。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行為界定為家暴,此類管教行為或將違法。次日,相關話題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超過9000萬,引發網友熱議。

資料圖 中國商網製圖

凍餓、禁閉等管教行為或違法

此次廣東省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六種行為界定為家暴。擬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支持全國推廣,有的家長慣用餓肚子、關小黑屋管教孩子,現在要把握好尺度了。對孩子進行諸如此類的冷暴力不僅會對其身體造成傷害,更會對心理造成嚴重創傷。」家住北京市海澱區的王女士表示,自己在小時候就曾經歷過被母親趕出門外和關小黑屋,有時也不讓她吃飯,作為不聽話的懲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將家庭暴力界定為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但現實生活中,部分父母不採取激烈的管教方式,而是採取「冷處理」。對此,北京市家理律師事務所律師金增玉認為,此次廣東省對家庭暴力定義範疇的擴大,相當於增加了冷暴力的範疇,足見對青少年兒童心理的重視程度和人文性,也體現出了對精神暴力層面的重視。

但金增玉進一步表示,為保護孩子的心理健康,本質上不鼓勵以關禁閉式的方式教育孩子,但有的孩子短暫被關五分鐘、十分鐘的情況比較容易出現,此類行為是否觸犯法律,目前還不好界定。

「共同生活人員」責任人群被細化

近期,社交媒體上一則「黑龍江女童被虐打」的新聞牽動著無數網友的心。據三江公安微警務微信公號通報,因女童於某茜多動、淘氣,有時大小便不能自理,其生父於某龍同居女曲某某為發洩不滿先後多次用拳頭毆打、用開水燙、抓住被害人頭髮向牆上撞等方式傷害該女童。共同生活期間,於某龍也曾用手、數據線、笤帚毆打於某茜。目前,犯罪嫌疑人於某龍、曲某某因涉嫌故意傷害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女童現所就診醫院在4月29號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該女童有生命危險,仍處於昏迷狀態。

對於非婚情形發生的家庭暴力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明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法規定執行。

而廣東省此次提交的實施辦法中,對家庭成員之外「共同生活的人」的關係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規定家庭成員以外具有監護、撫養、寄養、同居等關係的共同生活人員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辦法規定執行。

「留守兒童的監護人經常不是家庭成員,可能是叔叔、姑姑、姑父或是在寄宿在他人家庭中情況。他們對留守兒童富有監護責任,但如出現暴力行為,這類兒童的權利就難以保障。以前是泛泛的規定,廣東省對家庭成員之外監護人的界定更加細化,能更有效地保護兒童尤其是這部分兒童的權益」。金增玉表示。

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力度

4月11日,上市公司高管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一案刷遍網絡,事件在眾多網友關注中持續發酵,鮑毓明被曝出對養女展開近四年的性侵和控制,不讓其上學、禁止其與外界接觸。

而鮑毓明事件並非個例,有知乎網友匿名留言表示,自己從幼時開始被父親猥褻十多年,三年級被強姦,六年級的時候才學會了反抗。」我從小就怕黑,經常做噩夢,最多的時候一天做了四五個噩夢。這是我一輩子的陰影,童年的記憶想忘都忘不掉,傷痛一生都無法撫平。」該網友如此表示。

對於強姦罪的認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6條規定,強姦罪是指違背婦女意志,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行與婦女發生性交的行為,或者故意與不滿14周歲的幼女發生性關係的行為。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認為,未成年人自我保護能力不強,發生在家庭內的性侵行為僅靠刑法保護力度不夠。考慮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依法辦理家庭暴力犯罪案件的意見》已將針對兒童的性侵害行為列入家庭暴力犯罪行為,建議將這類行為納入家庭暴力行為,可以使受侵害的未成年人得到強制報告制度、撤銷監護人資格等一系列反家庭暴力工作機制的保護。

此外,對於目睹家庭暴力對未成年人的精神傷害,廣東也已先行重視。目睹家暴對未成年人的上傷害巨大,甚至可能影響日後的戀愛和婚姻選擇。2019年11月27日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的《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中對這一群體予以重視,創新性地將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納入保護範圍,明確規定目睹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也是家暴受害人。

相關焦點

  • 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廣東擬將6種行為界定為家暴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凍餓、禁閉、性侵未成年人行為界定為家暴。 根據實施辦法,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主要包括:毆打、殘害、凍餓等故意傷害行為;捆綁、禁閉等限制人身自由行為;恐嚇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人身安全的行為;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跟蹤、騷擾、經常性謾罵、誹謗、散布隱私等精神侵害行為;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家庭暴力行為。
  • 廣東擬擴大家暴定義,包括凍餓、禁閉、對未成年人的性侵……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廣東擬立法將「凍餓」「禁閉」列為家暴行為
    該草案修改稿提出,將「凍餓」「禁閉」等行為列為家暴行為。據介紹,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對《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進行了審議。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制定這個條例很有必要,同時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和建議。在立法調研、徵求意見等基礎上,廣東省人大法制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對草案作了進一步修改,形成了草案修改稿。
  • 「凍餓」「禁閉」擬界定為家暴行為
    29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二審,繼此前將謾罵、誹謗等語言攻擊以及網絡暴力納入後,我省對家庭暴力的定義再次作出擴大,擬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凍餓」「禁閉」等侵害行為,以及對未成年人的性侵行為都界定為家暴行為。
  • 廣東擬將凍餓禁閉等界定為家暴,摒棄「清官難斷家務事」
    此次提交審議的實施辦法對家暴的定義進行了調整,擬將6種行為定為「家暴」,建議增加「強姦、猥褻未成年人等性侵害行為」作為家庭暴力行為;為明確區分各種類別的家庭暴力,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建議對家暴行為區分不同類型作分項表述,並結合實際增加「凍餓」「禁閉」等行為。
  • 餓肚子、關禁閉、性侵未成年人……廣東擬將這些行為界定為家暴
    29日,《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修改稿)》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二審,對家庭暴力的定義作出調整,擬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凍餓」「禁閉」等侵害行為,以及對未成年人的性侵行為新增界定為家暴行為。
  • 義烏家暴查詢範圍不僅限夫妻,虐待老人也算家暴
    登記查詢範圍不僅僅限於夫妻之間,還包括家庭成員之間以及同居期間發生的家暴行為。即使沒有結婚的人,如果有虐待老人實施家暴的,或者有兄弟姐妹間的暴力行為,都包含在內。如何查詢?周丹瑛介紹,查詢不需要攜帶婚戀對象的身份證,只需要提供具體的身份證信息。這樣做的初衷是希望查詢人自己就可以去婚姻登記處進行查詢。在婚姻登記處會有專門的窗口、專門的工作人員開展查詢工作。
  • 女子手機自拍錄下被家暴全過程,警方通報:丈夫已刑拘!
    視頻顯示,一位身穿白色短袖、紅色短褲的女子正在架設攝像設備,其身旁還站著一個一兩歲的孩子。而就在女子調整攝像設備時,其身後房間內突然出來一個身穿短褲的男子腳踹該女子。期間該男子不顧旁邊大哭的孩子,多次拳打腳踢該女子,時間長達40多秒。視頻發布後引發網友極大憤慨,隨後有網友稱視頻中女子疑似說潮汕方言。
  • 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只是第一步
    作者:王軍榮  日前,一則「廣東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定義」的消息引發關注。消息稱,廣東組織起草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其中不但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對家暴的範圍更加明確,同時還將目睹家暴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認定為受害人。
  • 反家暴小課堂: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嗎?
    今天,由省婦聯公職律師、《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起草組成員王曉翠以《你眼中的「家暴」就是法律定義的「家暴」?》為題,為您理清家暴認知中的誤區。姐妹們,還等什麼趕緊轉載收藏,學法懂法用法保護自己及身邊人!
  • "賺錢不給老婆花算家暴"的背後
    9月27日,許多媒體都刊發了關於將於11月1日施行的《哈爾濱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的一條消息,稱其中規定:「除打罵外,精神恐嚇、禁閉、凍餓、經濟封鎖等都屬家庭暴力的範疇。」「經濟封鎖」算作家庭暴力的說法,引發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 家暴離婚的流程,做好以下準備用法律保護自己
    一、家暴離婚訴訟程序第一,寫離婚起訴狀(一)在開頭寫明被告和原告的基本情況,具體是指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二)寫明訴訟請求,一般在起訴離婚中會涉及如下幾個方面的請求:1.請求法院判決離婚;2.有關孩子的撫養問題,包括由誰撫養,撫養費的多少以及探望孩子的時間和方式等;3.有關財產分割方面的請求;(三)書寫事實與理由
  • 沒結婚是否算家暴?家暴如何取證?
    根據《反家庭暴力法》規定,「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該法案第37條明確,家庭成員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間實施的暴力行為,參照本規定執行。  「不僅家庭成員之間,共同生活的情侶之間的暴力行為也是家庭暴力,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 「老公打了我一耳光,算是家暴麼?」什麼才是家暴?怎樣處理家暴
    家暴,對於一段婚姻來說或者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簡直就是噩夢,如果你在面對家暴之後不知道怎麼處理,那麼你將會在噩夢中永遠無法醒過來。一場噩夢總要有睜眼的時候,你睜眼的時間決定你噩夢的長短。孩子做錯了事,很多家長都會採用「打孩子」的方法來教訓或者教育孩子,這並不算家暴,家暴是指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不管家長以「打孩子」的方式去教育孩子是對是錯,他們並沒有對孩子進行傷害和摧殘,因此這算不上家暴。也可以看出毆打和單純的「打」所涉及的程度是不一樣的。
  • 丟掉「TA會改」的幻想,打破精神家暴的沉默堅冰
    文 | 圳論評論員 謝仕亮近日,一則「廣東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定義」的消息引發關注。消息稱,廣東組織起草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草案)》(以下簡稱《辦法》),其中不但將精神暴力納入家暴範疇,對家暴的範圍更加明確,同時還將目睹家暴行為的未成年人也認定為受害人。據全國婦聯統計,全國2.7億個家庭中,有30%的已婚婦女曾遭受家暴,並且有70%的施暴者不僅打妻子,還打孩子。由此可見,反家庭暴力依然任重道遠。
  • 棍棒教育和家暴到底差在哪?
    當然,大部分農村家長打小孩行為都是為了教育孩子。特別是在農村地區,家長沒有多少文化,只能通過武力和權威來震懾孩子。在農村流行這樣一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時候這樣的棍棒教育的確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同樣存在很多以教育為藉口,實際上把自身情緒宣洩在兒童身上的暴力行為。
  • 經歷過家暴的孩子,如何走出陰影?|圓桌風暴
    在廣東,7歲男童小偉豪遭父親菸頭燙致滿身傷疤,雙手感染壞死面臨截肢。這類兒童遭受家暴、虐待的事件近期屢屢進入公眾視野,引起廣泛關注。與成年人遭受家暴相比,兒童遭受家暴的傷害更為隱蔽,無法反抗、無法發聲、更難獲得及時的救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等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範圍內,每年有二分之一的2-7歲的兒童遭受某種形式的暴力行為。
  • 家暴受害者超90%不會報警,反家暴為何這麼難?
    文|《財經》記者 王麗娜 實習生 徐辰燁 編輯|魯偉因無法懷孕,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山東女孩方洋洋經常被公婆和丈夫以打、凍、餓、禁閉等手段摧殘,最終被虐待致死時,她只有60斤。禹城法院一審認定,方洋洋的公婆和丈夫,經常對方洋洋以打、凍、餓、禁閉等手段摧殘肉體和精神,致使其死亡。謝樹雷回憶,表妹結婚前體重在160斤-170斤之間,聽說去世時瘦成了一把骨頭,身上留下多處傷痕。方洋洋生前遭受的家暴看似「隱蔽」,但並非無跡可尋。
  • ...廣東規定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暴受害者;「超齡」女工工作中...
    03市場監管總局將打擊網絡直播營銷中「刷單炒信」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就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公開徵求意見。04廣東規定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暴受害者廣東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7月29日全票表決通過《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該《辦法》將於今年10月1日起實施。
  • 對家暴說「不」!7月1日起,這些行為可以涉嫌精神家暴被起訴
    《湖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獲通過,男性納入家暴保護行列看過電視劇《都挺好》的觀眾,應該對劇中蘇大強的角色印象深刻。他曾經因藏私房錢,而被老婆打耳光、罰跪,遭受老婆的各種語言暴力、行為暴力……在一般人印象中,只有男人打女人才算家暴,其實不然,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是家暴的直接受害者。蘇大強就是其老婆家暴下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