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海螵蛸你不知道用處:「內能固腎精、外可斂瘡癰」

2020-12-26 養生巷子

沿海地區的人們可能對海螵蛸非常熟悉,因為中藥海螵蛸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烏賊的骨頭,沿海捕魚的人們經常會遇到此物。但是對於大部分內陸地區的人們來說,幾乎很少有人知道海螵蛸是何物。

海螵蛸研磨成細粉之後有很好的止血之效,比如在沿海一些地區,當人們因為偶然創傷皮膚導致出血不止的時間,就常會用些海螵蛸的粉末外敷,有明顯的療傷止血之功。

其實在傳統中醫裡面海螵蛸可不單單是一味止血藥材,還有很多其它的大用處。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下關於海螵蛸你不知道的用處。

海螵蛸帶有一種天然的鹹腥之味,微微泛澀,藥效溫和,內服的話有助人「固腎精、止胃酸」等作用;而若是將其研磨成細粉外用的話,不僅有較好的止血之效,對於皮膚上面常見的溼疹溼瘡、瘡癰潰爛等情況也有較好的緩解之效。

海螵蛸的相關應用

1、怎麼用海螵蛸固腎精?

海螵蛸味鹹而易走腎,偏澀而善固斂,加上其性溫補助陽,故而對於腎中之精氣有較好的補養之效。

很多男士朋友因為年紀原因或者消耗過度等原因會出現腎氣不足的情況,還多伴有精遺、精滑等症狀,對於此類病情以海螵蛸同山茱萸、菟絲子、懷山藥、芡實等配伍使用,有固腎澀精之良效。

倘若是身體虧虛已久,進而伴有腰痛酸軟、肢體乏力等情況,則還可再加一些杜仲、續斷、巴戟天、淫羊藿等同用,更能起到助人強筋骨的效果。

2、怎麼用海螵蛸止胃酸?

現在對於胃酸這種情況,我們常會直接吃些偏鹼性的西藥緩解,但是在古代人們可沒有這麼先進的方法,一切都要依賴於中藥。

古人在緩解胃中泛酸等胃病的時間,就常使用海螵蛸來解決。比如中醫裡面有一個方劑烏貝散,就是用的海螵蛸和浙貝母,對於胃酸頗有良效。

而若是胃中泛酸,且胃病日久導致出現胃痛之症,則還可以再加一些延胡索、沉香等藥材;還有胃病日久導致的消化道黏膜出血等較為嚴重的情況,同白及研磨成細粉內服也是有效的。

3、怎麼用海螵蛸療瘡癰?

海螵蛸的收澀性較好,而若是將其研磨成細粉外用的話,不僅能幫助人們緩解溼疹溼瘡,還有促進皮膚排膿生肌的作用。

對於瘡癰較輕者,直接以海螵蛸粉末外敷即可;而若是溼疹溼瘡日久,且已經潰爛伴有出水,則可以將海螵蛸同爐甘石、黃柏、煅石膏、冰片等一同研磨成細粉外敷,頗有助人斂瘡生肌的作用。

海螵蛸雖然在助人固腎澀精、制酸止痛、收溼斂瘡等方面用較好的效果,但是此物的收澀性偏重,若是長期使用的話很容易收澀腸道內的津液,進而使人出現腸燥津枯、大便不暢等情況。

所以在中醫裡面需要長期內服海螵蛸的話,醫者也常會搭配一些潤腸通便的中藥材同用,以免出現傷津之弊。

相關焦點

  • 中藥科普———海螵蛸
    故事一個30多歲的婦女,突然患了崩中的這個病,就是突然下血,然後特別多,這時候馬上就請張錫純來,張錫純來了以後一看,這人已經到了什麼程度了呢,身體都涼了,然後躺在床上已經說不出來話。張錫純一看,他說這個時候我前面已經用過這個海螵蛸和這個茜草了,這回我可別猶豫了,趕快開方子,他就開了個方子,叫固衝湯。
  • 海螵蛸品種分析
    海螵蛸別名:烏鰂骨,烏賊魚骨,墨魚蓋,墨魚骨;概述:本品為烏賊科動物無針烏賊或金烏賊的乾燥內殼。臨床用名有海螵蛸、烏賊骨。
  • 【每日一藥】海螵蛸(烏賊骨)
    【現代炮製方法】1、海螵蛸: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清水漂洗至無顯著鹹味,乾燥,去硬殼。砸成小塊。2、炒海螵蛸:取淨海螵蛸小塊暨勢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生海螵蛸擅於制酸、收斂,多用於胃吞酸,出血證。制後增強收斂止血,澀精止帶作用,多用於血崩,赤白帶下,溼疹瘙癢。
  • 中藥介紹之【海螵蛸】
    1、海螵蛸: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用清水漂洗至無明顯鹹味,乾燥,去硬殼。砸成小塊。2、炒海螵蛸:取淨海螵蛸細塊,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3、醋海螵蛸:取淨海螵蛸加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顯微黃色,取出,放涼。每海螵蛸100kg,用醋10kg。具有固精止帶,收斂止血,制酸止痛,收溼斂瘡的功效。
  • 海螵蛸,婦女帶下崩漏之聖品!
    海螵蛸即烏賊骨。其味鹹澀,性微溫,屬補益藥範疇。海螵蛸能入肝腎之血分,有通血脈、活經絡而補肝血、祛寒溼之功,並能止血止帶、固精而制酸之效。
  • 【中藥學堂】海螵蛸
    (4)溼瘡溼疹,潰瘍不斂。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 研末,每次1.5-3g。外用:適量,研末敷。使用注意本品能傷陰助熱,故陰虛多熱者忌服,大便秘結者慎服。張錫純一看,他說這個時候我前面已經用過這個海螵蛸和這個茜草了,這回我可別猶豫了,趕快開方子,他就開了個方子,叫固衝湯。
  • 張錫純治女科創立了調衝五方,但大部分人只用過固衝湯
    張氏所擬調衝五方,旨在調理人身陰陽氣血之偏勝,補不足,損有餘,正合《內經》「別其陰陽,調其氣血,使不相乘,以平為期」之治則。調衝五方,依主治症與藥物配伍,可分為補破理衝,補斂固衝、補火溫衝三類。
  • 婦科良方 固衝湯
    18g) ,龍骨煅搗細八錢(24g), 牡蠣煅搗細八錢(24g), 山萸肉去淨核八錢(24g), 生杭芍四錢(12g), 海螵蛸搗細四錢(12g),茜草三錢(9g),棕邊炭二錢(6g) ,五倍子五分,軋細,藥汁送服(1.5g)。
  • 每日學一方【固衝湯】
    白朮炒一兩(30g) ,生黃芪六錢(18g) ,龍骨煅搗細八錢(24g), 牡蠣煅搗細八錢(24g), 山萸肉去淨核八錢(24g), 生杭芍四錢(12g), 海螵蛸搗細四錢(12g),茜草三錢(9g),棕邊炭二錢(6g) ,五倍子五分,軋細,藥汁送服(1.5g)。
  • 瘡癰腸癰浸淫瘡病十八
    【方證】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方解】這是腸癰膿已成的治法。膿已成,肉腐成膿,溼熱鬱結未去,陽分陽氣隨著血瘀化膿而虧虛,故用附子辛溫溫陽散結,薏苡仁甘寒利溼排膿,敗醬草苦寒蕩滌溼熱,破血行瘀。溫振陽氣,清利溼熱,活血化瘀。本方扶正託膿。2.
  • 周末分享:金匱要略釋義與方解(35)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
    金匱要略釋義與方解(35)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王東海【原文】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注釋】癰者,壅也,氣血壅塞而為腫;疽者,阻也,壅與腫一意也。癰由外感六氣之邪,因人之經絡稍壅滯客之而成。疽屬內傷臟腑,則經中氣血凝滯而招外邪相因而成,其因在內,其形在外,亦有在內者,名曰內癰;癰膿之成與否,以手掩癰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以熱能化物,寒不化物也。
  • 誦讀傷寒—讀胡老講解《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並治》第十八之讀書筆記
    脈數,振寒,是有膿的反應,這屬於古人所說的瘡熱的反應,身體哪個地方疼,哪裡就發癰,癰在內裡,外面不發熱(我的理解,內裡發癰膿,氣血湧向癰膿處以抵抗病邪,在體表的氣血相對較少,衛氣溫煦的功能不能正常發揮,所以惡寒)。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 李時珍取名肉棗,善滋養肝腎、固腎精,且陰陽均養,提正氣不留邪
    由此可見,腎是養生需要重點照顧的臟腑之一,而有一味養肝腎的中藥,李時珍取名肉棗,善於滋養安神、益腎氣、固腎精、添精髓、固元氣、且陰陽均可滋養,還提升正氣不留邪氣。山茱萸更大的特點是「溫而不燥,補而不峻」,而且對於陰陽均有利,正如《本草經疏》中記載「在陰能使陰諧而陽不潛,在陽能使陽秘而陰不耗」,因此山茱萸對腎中陰陽起到平補的益處。山茱萸還有提升正氣而不留邪的特點,正如《中參西錄》中提到「斂正氣而不斂邪氣,與他酸斂之藥不同」。
  • 海螵蛸(烏賊骨)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奇效,天然安全,無副作用
    為了健康之需求,認識一味名叫海螵蛸的藥物,便於養胃之用。吐酸水胃潰瘍,海螵蛸堪稱良海螵蛸,別名,烏賊骨,味鹹,澀,性微溫。入肝,腎之經。為烏賊科海產軟體動物之內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常用量十五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