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關注 | 每日精品咖啡文化雜誌咖啡工房
▲
點擊關注 | 專注烘焙7周年
更多精品咖啡豆請加私人微信號:
kaixinguoguo0925
導讀
如今拿著一杯拿鐵咖啡,你會認為奶與咖啡的交融理所當然。可在很久很久以前,咖啡還是咖啡,牛奶還是牛奶,這兩者交融可未曾想過。
咖啡與牛奶的故事可追溯到360年前,據說大約在1660年的時候,荷蘭駐印尼巴達維雅城總督尼賀夫最早將咖啡與牛奶混合在一起飲用,他根據英國茶加奶的習慣,當時17世紀的時候,茶葉都是東方運輸到英國,由於價格昂貴,所以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而當時貴族們感到茶澀而難入口,於是加入少量牛奶使茶喝起來更順滑。
尼賀夫根據茶與咖啡都有些難入口的共同特性,於是加入了牛奶進行調和飲用,這成為了流傳最為久遠的人類首次把咖啡與牛奶結合。
法國牛奶咖啡
來自印尼荷蘭人的牛奶加咖啡的喝法傳入法國時,受到法國人的青睞。法國人烘焙的咖啡豆會偏深,烘焙度僅次於意式烘焙。由此可想像一杯黑咖啡會多麼焦苦。而法國牛奶咖啡使用1:1的咖啡與牛奶比例,正確的製作咖啡方法應該是兩手同時拿著牛奶壺和咖啡壺,同一時刻將兩者注入到咖啡杯中,使咖啡與牛奶充分融合。
意式拿鐵咖啡
20世紀初義大利發明了半自動蒸汽加壓咖啡機,在萃取好的濃縮咖啡後加入蒸汽打發的牛奶,於是義大利人獨愛的卡布奇諾就這麼開始了,而當時並沒有卡布奇諾與拿鐵區分一說,「caffelatte」原所表達的就是咖啡(caffe)與牛奶(latte)相融合。
而我們現在的拿鐵咖啡可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在加利福尼亞州的伯克利市,一家名叫Lino Meiorin的餐廳老闆推出的一款拿鐵。而在20世紀80年代後,在美國西雅圖咖啡店興起,Jack Kelly首先拿鐵咖啡上拉出了一個心形圖案,也標誌著現代拿鐵咖啡的拉花開始。
關於精品咖啡是否加奶
其實有很多喜歡精品咖啡的愛好者對於在清咖啡中加奶會感到嗤之以鼻。前街認為縱觀牛奶與咖啡的交融史中,人們之所以往咖啡中加入牛奶是因為咖啡品質不佳導致苦澀味,為了更加容易入口而選擇了牛奶。那麼對於以高品質的單品咖啡中,應該就不需要加入牛奶以掩蓋其不良風味。
可咖啡是大眾的咖啡,也不能說單品咖啡就不能加入牛奶,在牛奶與單品咖啡交融中,要講究風味互補,以達到「1+1>2」。例如印尼的曼特寧加上適量的牛奶能增加咖啡的醇厚感,也會增加咖啡的香甜感。但也可能會「1+1<2」(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過如果想享受一杯單品咖啡的風味,還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帶有風味的物質比較好,僅配上一杯清水足矣。
免責聲明:本文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網站部分內容如圖片、我們會尊重原作版權註明出處,但因數量龐大,會有個別圖文未來得及註明,請見諒。若原作者有任何爭議均可與網站聯繫處理,一旦核實我們將立即糾正,由「咖啡工房」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本文意在傳播咖啡文化,若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