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建設規劃事關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全局,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長遠發展的大事。制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於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規劃,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對新時代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快實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創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為在新的起點上建設法治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在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必須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保障性位置,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規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就和經驗,聚焦黨中央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眼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未來五年的法治中國建設進行科學謀劃和周密部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貫徹落實好《規劃》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準確貫徹《規劃》精神和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奮力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就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南方網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