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方網評:吹響法治中國新號角 開闢良法善治新境界

2021-01-14 南方新聞網

全面準確貫徹《規劃》精神和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奮力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就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建設規劃事關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全局,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長遠發展的大事。制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於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規劃,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對新時代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快實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開創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為在新的起點上建設法治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在統攬偉大鬥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必須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保障性位置,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提升法治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效能。

  法治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不懈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託。」「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只有全面依法治國才能有效保障國家治理體系的系統性、規範性、協調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規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系統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成就和經驗,聚焦黨中央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著眼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未來五年的法治中國建設進行科學謀劃和周密部署,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築法治之基、行法治之力、積法治之勢,促進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貫徹落實好《規劃》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工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準確貫徹《規劃》精神和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奮力建設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國,就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南方網李建)

相關焦點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成為黨的歷史上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鋪展法治中國壯麗藍圖,使法治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引領、規範、保障作用越來越突出。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立善治之法 走法治之路
    連續通過4次主席令發布法律,對於推進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良法善治,法為國之重器。當前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良法善治的保障。此刻國家發布系列法令,為法治建設提供了有力武器。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題: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新華社記者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特別是2014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成為黨的歷史上首次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的中央全會,鋪展法治中國壯麗藍圖,使法治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引領、規範、保障作用越來越突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地評線】魯網網評:基層宣講要做好「後半場文章」 2020-12-14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崇法善治,法治山東底色亮麗成色更足
    崇法善治,法治山東底色亮麗成色更足——  山東紮實推進法治建設,持續夯實發展穩定基石    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立良法,就必須開門立法、問法於民。5年來,山東堅持網上徵求法規草案意見建議,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集中召開立法聽證會,創新試點「返場聽評、蹲點調研」立法工作方式,充分發揮立法顧問、立法研究服務基地「外腦」作用,確保了立法更好地體現民情、匯聚民意、集中民智。
  • 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在法治中國建設的蓬勃生機中,各地群眾不斷感受到更多的溫暖,收穫著更多的紅利。
  • 【地評線】南方網評:擴大開放讓中國呈現更美的模樣
    「十三五」這五年,因為開放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開放型經濟發展也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連續三年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服務貿易規模連續六年保持世界第二」「吸引外資規模穩居世界第二位」……一組組數據和排名,是彪炳史冊的開放成績單。所有的成績,都不是輕而易舉實現的,而是需要百倍的努力才能取得。中國之所以開放成果豐碩,是因為開放的步伐一直未停。
  • 新華每日電訊丨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 法治中國建設亮點觀察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顧小立、何欣榮、周楠、蘭天鳴、唐弢)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
  • 【地評線】南方網評:從「時」與「勢」中把握經濟發展新機遇
    從「時」的角度看,實事求是地講,突如其來的疫情,給一些行業企業和大眾消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GDP增長同比下降6.8%。同時,隨著疫情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蔓延擴散,全球跨境投資、貨物貿易、人員往來大幅減少,中國亦難獨善其身。從「勢」的角度看,疫情影響是暫時的,也是階段性的,機遇依然在我。
  • 學習新思想|怎樣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軌道」表述
    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法治軌道」的闡釋內容,準確把握其深刻內涵與重大意義,是把握新時期中國法治特色化、體系化與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基礎理論認識的再深化。法治軌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制度依託國家治理要基於法治,是堅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基本前提,也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保障。
  • 法制網評:弘揚憲法精神 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憲法的指引下,組成了以傳染病防治法為核心、以其他法律為支撐的疫情防控法律體系,為疫情防控提供了堅實有力、高效嚴密的制度基礎。實踐表明,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依憲治國,必須全面依法治國。具體來說,就是要以憲法為指引,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堅持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夯實法治中國的長遠之基
    在一般意義上,對法治是否有信仰,不僅決定了一個國家法治運轉的效率高低,還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個國家公民的正義觀:因趨利避害而守法用法,法治就只能淪為生產投機者的社會機制,而因法有理性和德性而守法用法,法治才真正成為維繫和引導「共同體」發展的正當性秩序。
  • 下周開啟冬訓 恆大即將吹響新賽季備戰號角
    新華社資料圖 如今,廣州恆大全隊的假期已進入尾聲,按照計劃球隊將於下周五在俱樂部基地展開冬訓,而球隊主帥卡納瓦羅近期也將返回中國。恆大新賽季究竟以怎樣的人員配置運行?這一切都需要在義大利人度過醫學隔離期並與老闆見面後才能見分曉。
  • 深刻認識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法治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法治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意義,進而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  道路問題至關重要。沿著什麼樣的法治道路前進,直接關係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敗。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法治模式。
  • 《求是》雜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 夯實中國之治的法治根基
    ,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了戰略部署,是指導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綱領性文獻。習近平總書記在領導法治中國建設謀新篇、開新局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性提出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推向新的歷史高度,為全面依法治國指明了正確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更加健全完善。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地位,把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寫入憲法,進一步強化黨的領導的憲法權威。
  • 以民為本 循法而行
    從湖南岳陽以良法善治保護「一江一湖」生態環境,到上海浦東依靠法治創新吸引大批優質外資,再到浙江金華「無證明城市」改革的不懈實踐,一樁樁鮮活的基層探索案例與群眾身邊事息息相關,標註著各地法治建設的新成果。 以民為本,循法而行。
  • 【地評線】北方網評:「志」存高遠跨江海 「願」以馬革裹屍還...
    【地評線】北方網評:「志」存高遠跨江海 「願」以馬革裹屍還 ——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 2020-09-30 10:27:22
  • 號角已吹響 奮鬥正當時
    號角已吹響 奮鬥正當時 ——市委十屆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開展現場觀摩活動
  • 賈莊鎮「三化三動」工作法 構建鄉村善治新格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瑋 通訊員 魏安然 濟南報導  近年來,賈莊鎮以組織振興為統領,探索實施「三化三動」新村融合工作法,通過網格化聯動一網到底、條塊化互動一線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