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基金投顧業務的進展,上周有一件刷屏的「官宣」想必很多人都關注到了,那就是交通銀行與首批取得基金投顧試點的5家基金公司中的3家進行了合作。
看起來,這只是國有大行與基金公司就基金投顧業務合作邁出的一小步。實際上,對於銀行和基金公司而言這一定都是會記入基金投顧發展裡程碑的一大步。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一步就代表著,對於銀行而言,從2018年開始提的財富管理轉型,為客戶的財富實現持續穩定的保增增值的目標有了更有利的抓手;而對於上線合作的基金公司而言,則預示著真正的邁出了與線下主流財富管理機構合作,「7分投,3分顧」和「3分投,7分顧」的1+1>2的新篇章。
01財富管理轉型,銀行業的一大步
12月8日,五大國有大行中的交通銀行聯手中歐財富等三家基金公司,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服務平臺!
目前大家已經可以在交通銀行APP體驗到,只需籤約並一鍵轉入資金,無需再費力選基擇時。中歐財富等公司的專業投顧團隊,將全權管理基金的買賣和調倉等。
為什麼要通過基金投顧業務來幫助投資者做選基、擇時、買賣操作,而不是把這些動作交給投資者自己做呢?
因為歷史數據已經表明了,就是因為過往投資者自己在做不恰當的一些操作,導致了他(她)們無法賺到基金產品本身的收益,產生了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甚至還虧很多錢的局面。
這不是危言聳聽,發布於2020年1月8日的《權益類基金個人投資者調研白皮書中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近39%的受訪者稱最近一年陷入虧損。虧損投資者中,半數虧損在10%以內,半數則超過10%。
這與近一年權益類基金的整體收益情況存在較大差距,要知道2019年可是中國基金史上收益最好的年份之一,普通股票基金指數漲幅達到38.70%。
而做為國有大行,本來尚未拿到基金投顧牌照,通過借船出海,強強聯合已經拿到基金投顧牌照的優秀基金公司的方式主動開展這一業務,足可見他們在試圖解決基金行業這一頑疾,改善投資者的賺錢體驗體現出來的誠意和下出的決心。
一個全新業務模式的落地,背後則實代表的是一種利益導向和全新的理念落地。
一旦投資者籤約了基金投顧業務,銀行及理財經理就沒有辦法主動引導投資者進行頻繁操作,贖舊買新,為行裡更快速的賺取更高的中收了,從短期來看,發展此類業務可能確實會對中間業務收入產生一定的即期影響,但當我們真正「將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讓客戶了解了,懂得了,愛上了,又怎麼不會帶來更多的增量和中長期平臺和客戶利益的共振和同頻呢?!
所以,這種全新理念的落地,尤其是在傳統的銀行體系當中,做為率先破局者,需要的是魄力和勇氣,並沒有那麼簡單。當然,我想交通銀行這一舉動勢必也會造成一定的鯰魚效應,勢必也會對整個傳統金融機構造成衝擊和影響,跟隨者和同行者勢必也會增加,值得為交通銀行點讚!
02基金投顧試點基金公司的一大步
而同樣,對於取得基金投顧試點的基金公司而言,能夠與實力強勁的傳統金融機構形成合作,也是邁出了自己的一大步。
就如同我們之前一直在公號上傳遞的理念,「行為改變態度,比態度改變行為快的多的多」。只有讓更多的人通過更多的場景更大的渠道進入到基金投顧的服務當中來,才能夠更快的加速這一模式的自我迭代和客戶感知,整個行業的發展才會更加快速。
就像在一開篇中說到的那樣,基金公司的優勢體現在「投」上,自身發展投顧業務,可能就是「7分投,3分顧」,而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的優勢體現在「顧」上,發展投顧業務,就是「3分投,7分顧」,兩者的結合就是發揮出彼此之間的優勢,形成1+1>2的合力。
以此次上線基金投顧平臺的交通銀行為例,交行代銷公募基金數量自2013年以來一直蟬聯銀行業第一。不僅擁有堅實的客戶基礎,投顧人員數量也非常多,可以進行針對性較強的服務。
而此次交通銀行選擇的3家基金公司在基金投顧業務特別是「投」上的積累和沉澱,也都非常豐富,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這其中又以中歐財富基金投顧為優秀的代表,我將其歸納成了三點:
01多年市場經驗可借鑑
中歐財富投顧,2016年便開始著手研發策略組合類產品,先後推出「水滴智投」、「水滴養老」等。2019年12月,中歐的投顧業務正式上線中歐錢滾滾APP,之後還上線了騰訊理財通、天天基金等多個渠道。
過去這一年的運行中,成績單還是很靚麗的。截至2020年11月6日,中歐財富投顧的客戶,93%以上的客戶盈利,留存率近90%,而且有75%以上的客戶嘗鮮之後選擇追加購買。(數據來源:中歐財富)。
如何進行豐富的組合設計,以及做好其他的投顧服務,獲得較高的客戶留存率,基金公司在這方面已經有了初步的經驗儲備。
02基金公司有強大的投研能力
最懂基金的,終究還是基金管理和研究者們。比起銀行自己去做調研,設計策略,管理組合,當然是藉助基金公司的投研力量更高效。
這次中歐財富上線交行APP的「超級股票全明星」和「經典股債均衡」兩款策略是在全渠道人氣較高的兩個策略。拿定位於全市場嚴選明星基金經理的長跑產品的「超級股票全明星」策略來說,近一年收益達到54.89%,超越業績基準30%以上,投資者堅持持有該策略組合2年,100%獲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還能達到48.31%(數據截至2020/10/31)。
03豐富的實戰經驗
一個基金組合的業績由3部分組成:資產配置、擇基、擇時。基金公司則擅長根據不同市場風格對基金倉位進行動態調整,以追求超額回報。
在年初疫情肆虐下,「超級股票全明星」組合先是在2月提高了醫療的比例,減倉了價值風格的基金;又在7月市場情緒高漲時,再次調倉,把一部分成長風格的基金換成價值風格的基金,讓配置更均衡。可以說,基金公司的專業投顧團隊對市場節奏的把握很到位。
並且,老大難問題「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原因之一是「波動率過大」。而基金公司的投顧團隊,通過對市場的研究判斷,做資產分散和風險規避,從而平滑波動,能更高提升基民的投資體驗。
03一切才剛開始
從去年的基金投顧試點落地到今天已經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在這一年裡,貌似雷聲大,雨點小,其實一個大時代已經悄然而至,一切變化都已正在發生。
曾經基金投資者們更喜歡「自己動手買賣」,如今正在轉變為更信賴專業人員。今年11月17日,中歐財富發布行業首份白皮書報告《試點一周年:公募基金投顧白皮書》中提到:現在國內的年輕人也很樂於通過基金投顧來進行投資。新生投資群體正在加速成長,同時也很可能更相信「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
而今天,國有大行開始和基金公司聯手,未來的市場空間也更具想像力。在一個存量市場中,大家是競爭關係。而在一個擁有巨大增量的市場中,無論是基金公司,銀行還是券商和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除了競爭關係之外,更是合作、互補關係,一起把蛋糕做大。
期待這個行業有更多的突破,大家結合各自在投研能力、科技研發實力及渠道資源等多方面的優勢,更上一層樓,為投資者帶來更好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