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基金投顧推七大策略,客戶盈利近...

2020-12-26 財聯社

財聯社(北京,記者高雲)訊,臨近2020年年末,距離7家券商基金投顧試點開閘已近10個月,業內高度關注業務進展。

中信建投證券作為行業巨頭,且是首次獲批基金投顧試點7家券商之一,其如何在基金投顧業務上施展拳腳?財聯社記者就此採訪了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

王寧表示,基金投顧業務潛力巨大,基金投顧業務代表未來的財富管理發展方向,將會進一步優化公司的收入結構。中信建投基金投顧策略根據客戶追求流動性、保值、增值、高收益四大類需求,推出7大策略。

截至12月22日,中信建投證券基金投顧業務累計籤約客戶近2萬人,存續客戶盈利佔比接近100%。

王寧稱,目前公司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通過科技賦能業務,重點打造基金投顧業務平臺和投資研究平臺,強化智能投顧在基金評價、基金篩選、策略輸出、組合優化、風險因子監控等方位的優勢,並結合人工對於基金以及策略的定性分析優勢,搭建「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投資大腦」平臺。

王寧認為,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標誌著中國「買方投顧」時代來臨,推進財富管理進程進入授權委託階段。對於新的階段,財富管理需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轉變:一是從賣方到買方(產品銷售為主到客戶服務)為核心的轉變;二是對於產品的服務能力的提升是一個轉變,客戶更關心機構的服務能力,而並不是銷售能力;三是反向推動客戶以及管理人更加關注長期投資業績。

以下為採訪全文:

財聯社:今年以來,公司基金投顧籤約客戶規模、盈利客戶佔比情況怎樣?

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中信建投證券採取穩步推進原則,逐步覆蓋試點營業部。截至12月22日,基金投顧累計籤約客戶近2萬人,存續客戶盈利佔比接近100%。

基金投顧逐步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痛點,從美國基金市場來看,約60%的美國公募產品通過投資顧問銷售或管理,基金投顧業務潛力巨大。

財聯社:公司有哪些基金投顧產品,基金投顧業務為公司收入貢獻情況怎樣?

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中信建投基金投顧策略根據客戶追求流動性、保值、增值、高收益四大類需求,推出7大策略,分別為安鑫添益(追求流動性類),稱心均衡短期、長期(追求保值類),步步為營、價值典範(追求增值類),勇攀高峰、全明星均衡(追求高收益類)。

起投金額1000元,為鼓勵客戶長期持有,採取了根據持有時間階梯式收費標準,持有時間越長費率越低,基本上權益策略費率1%左右,固收策略費率0.5%左右,目前管理費沒有折扣。

基金投顧業務處於展業初期,對公司收入貢獻有限,但是基金投顧業務代表未來財富管理方向,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的收入結構。

此外,為避免利益衝突中信建投證券成立了基金投顧業務中心,與基金銷售、託管、自營等部門進行充分隔離。公司總部基金投顧從業人員15人左右。

財聯社:金融科技是財富管理重要助手,公司在基金投顧方面是如何應用金融科技的,尤其是面對的投資者「千人千面」?

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目前公司持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通過科技賦能業務,重點打造基金投顧業務平臺和投資研究平臺,強化智能投顧在基金評價、基金篩選、策略輸出、組合優化、風險因子監控等方位的優勢,並結合人工對於基金以及策略的定性分析優勢,搭建「人工+智能」相結合的「投資大腦」平臺。

該平臺的定位是打造投研協作平臺,我們的理念是用發展和運動的眼光做投資研究,堅持開放的態度致力於集成公司內外投研實力,傳承投研方法,同時整合優秀投資者的投研思路,讓投資大腦不斷進化,同時科研成果直接賦能於一線投資顧問,充分發揮顧問端專業優勢。

長尾客戶以類標準化策略服務為主,富裕與高淨值客戶以個性定製化策略為主且加強一對一顧問端服務,提升基金投顧服務的立體感及體驗,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組合投資」的投資理念,讓老百姓保值增值不再困難。

中信建投證券堅持以客戶為中心,重點圍繞資產配置、理財規劃、策略定製、帳戶管理等業務場景為客戶提供服務。目前,也在積極洽談合作渠道,為渠道制定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包括從需求調研、系統對接到策略定製、建倉交易等各個環節,以保證服務質量和一致性。

財聯社:從行業歷史經驗來看,新業務出現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同質化競爭日漸白熱化,公司基金投顧服務有何過人之處?

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中信建投證券在基金領域投顧服務方面深耕多年。中信建投證券的前身華夏證券於2002年7月成為首批兩家獲得基金代銷資格的券商之一,在基金業務初始就實踐基金的投資顧問服務,期待塑造「基金理財好顧問」的品牌。

截至2020年05月,中信建投證券是代銷公募基金只數最多的證券公司。在中國基金報的公募基金20年英華獎評選中,獲得「最佳代銷券商」獎。通過多年實踐,逐漸組建了基金研究團隊,體系化的生產基金投顧內容,並廣泛應用於客戶服務的實踐中。

基金研究團隊自2014年起,從投資角度出發,按月獨立發布基金投資策略報告,並持續按月跟蹤基金備選庫和基金組合,供分支機構使用。除此之外,團隊還負責對新上線的基金品種進行分類標籤,將產品以投資角度分為「品質級」、「優選級」和「配置級」,在不考慮銷售利益的前提下輸出研究成果。

與此同時,中信建投證券多年深耕投顧領域,塑造了「找好投顧,到中信建投」的品牌,形成了行業領先的投顧生態。

中信建投證券除了投研端,非常重視顧問端的投入,團隊不定時發布投顧觀點,面向客戶提供基金配置報告、基金售後報告、診斷分析報告等服務。

中信建投證券是全國大型綜合券商,人才儲備雄厚,始終注重人才培養,本科以上人員覆蓋率超過90%。具有高質量的研究團隊,截止至2020年6月,公司研究發展部員工達177人,近三年來,多次在新財富、金牛獎等評選中獲獎,獲評「2019金牛獎最具潛力研究團隊」。

財聯社:基金投顧在財富管理業務上能發揮哪些優勢?

中信建投證券投顧業務負責人王寧: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對於行業發展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作為首批獲得試點資格的券商,對於我司財富管理轉型也是一次重要機遇。

中國居民可投資資產快速增長,理財投資品種呈現多元化趨勢。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規模統計預計為182萬億元,但從2019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構成情況來看,現金和存款類的比例為58%,定期投資為16%,股票為11%,還有一些定期的投資,基金和貨幣市場就更少了。

這樣的數據說明老百姓的投資結構是不合理的,當下老百姓理財是很不容易的,就核心問題來講。一是可信任的投資渠道非常少,產品的風險回報也比較低;二是老百姓自己投資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在市場大幅震蕩的時候,情緒化投資現象非常嚴重,直接造成追漲殺跌、沒有策略、頻繁交易,最後不及投資目標甚至嚴重虧損;三是投資品種琳琅滿目,單公募基金數量已近7000隻,絕大部分投資者根本就沒有能力去選擇優秀基金產品,更沒有能力去構建基金投資組合。

縱觀歐美成熟市場,財富管理發展從早期銷售產品起步,隨後過渡到組合資產配置階段,而今已經步入全權委託階段。

美國財富管理的發展表明,佣金自由化後,以客戶為中心,憑藉高性價比服務不斷降低對佣金的依賴,客戶規模不斷增長,客戶體驗不斷優化,資產管理規模不斷沉澱和做大,將盈利模式轉為以財富管理為主,實現了更為穩定的利潤來源。

帳戶管理業務是美國高層次的投顧業務,屬於成熟市場的最終發展形態。帳戶管理服務也是我國買方投顧業務的發展方向,基金投顧業務即參照這一模式。

從投顧服務、客戶關注度、收費模式這三個方面來看中國財富管理的發展路徑經歷了1.0產品導向、2.0組合資產配置階段和3.0全權委託這三個階段。

從投顧服務來看,其實老百姓會從簡單的單支產品的銷售走到大類資產和投資建議的組合的推薦,到最後通過深入了解客戶多元化的財富管理需求,制定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的投資理財方案。

從客戶關注度來看,產品導向的時代客戶更多關注的是產品的收益,到組合配置的時候客戶關心的是整個組合的收益和產品的挑選,到了全權委託時代,更傾向於整個財產的保值和增值。

從收費模式來看,1.0時代收取銷售佣金、2.0時代收取資產配置諮詢服務費為主、3.0時代是以資產管理為主的多元化收費模式。其實誰能夠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那麼它的品牌和能力實際上就走到了3.0的時代,就會有更多的收費模式來為投資者做財富管理。

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標誌著中國「買方投顧」時代來臨,推進財富管理進程進入授權委託階段。

對於新的階段,財富管理需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轉變:一是從賣方到買方(產品銷售為主到客戶服務)為核心的轉變;二是對於產品的服務能力的提升是一個轉變,客戶更關心機構的服務能力,而並不是銷售能力;三是反向推動客戶以及管理人更加關注長期投資業績。

基金投顧業務背後是長期投資理念,積極引導客戶堅持「優質標的+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與此同時,基金投顧選擇一定看中的是基金產品的長跑能力,對於客戶要堅守長期投資,對於基金公司要看中基金產品的長期業績表現,反向推動基金投資生態的變化。

相關焦點

  • 逐鹿基金投顧業務 券商財富管理打響轉型戰
    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標誌著我國「買方投顧」時代來臨,更帶來了券商在財富管理領域突出優勢、彎道超車的窗口期。試點券商投顧業務全部落地今年3月,證監會批覆首批7家券商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分別為國泰君安、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申萬宏源、華泰證券、中金公司、國聯證券。目前7家試點券商的相關業務已全部落地。
  • ...又一頭部券商基金投顧產品上線 1萬起投、最低費率0.3%,來看各...
    9月7日,中信建投證券正式推出基金投資顧問服務品牌「蜻蜓管家」,成為繼國聯證券、中國銀河、國泰君安之後第四家正式上線基金投顧產品的券商,距離其入選首批券商基金投顧業務試點,已過去約半年時間。作為基金投顧業務的初步探索,中信建投證券在策略安排上與同業保持一致,即根據客戶的投資目標來進行分類,圍繞追求流動性、追求保值、追求增值、追求高收益等不同目標生產不同的策略產品,投資門檻為1萬,投顧顧問費區間為0.3%—1.5%/年。
  • 基金投顧試點再擴容!銀河、中金、中信建投等7家券商和2家銀行獲批...
    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包括銀河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證券、國泰君安證券、申萬宏源證券、華泰證券、國聯證券等7家券商獲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這也是首批獲得該試點資格的券商。與此同時,券商中國記者獲悉,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作為首批獲批銀行,也出現在這一批基金投顧試點資格名單中。
  • 券商分羹基金投顧市場: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等宣布試點開展業務
    3月4日,國泰君安(601211.SH)、國聯證券(01456.HK)、中信建投(601066.SH)相繼發布公告稱,證監會對公司試點開展基金投資顧問業務無異議。此前的3月3日,華泰證券(601688.SH)、中國銀河(601881.SH)也公告了獲得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資格的消息。
  • 國泰君安積極推動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券商的基金投顧業務正起錨揚帆,作為首批獲得試點資格的券商之一,國泰君安積極推動相關業務落地。  國泰君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負責人張謙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基金投顧業務吹響了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號角,是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國泰君安入選首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 發力財富管理轉型
    截至2019年底,已有5家基金公司和3家第三方基金銷售機構先後獲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   據業內人士透露,此次入選首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包括銀河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中金公司、中信建投、   根據相關規定,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期限為一年,試點期間,應按證監會的要求審慎控制試點業務規模。展業一年以後,應當按照要求申請續展。   國泰君安表示,就目前獲批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四類機構來看,券商在渠道、客戶、投顧隊伍等關鍵要素上具有比較優勢,其投研能力、服務能力、獲客能力也相對更加突出。
  • 國泰君安基金投顧線上線下全面落地 主攻投後服務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盧丹)國泰君安作為較早正式推出基金投顧業務的券商,「君享投」基金投顧業務目前已經平穩運行2月有餘。 近日,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業務負責人、私人客戶部總經理張謙,深入了解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業務的運行情況和最新打法。
  • 銀行進軍基金投顧業務 公募強調智能化手段
    去年10月,基金投顧業務正式試點。一年來,公募基金、券商、銀行、第三方等機構積極參與,相關業務快速發展。近期,銀行的一系列動作引發市場關注。日前,交通銀行、中信銀行推出了各自的基金投顧服務平臺。基金人士表示,銀行擁有龐大的客戶群體和較強的銷售能力,他們的加入將為基金投顧業務帶來明顯變化。
  • 國泰君安成為首批獲準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證券公司之一
    中證網訊(記者 孫翔峰)日前,證監會正式批覆了獲得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資格的首批證券公司名單,國泰君安憑藉專業投研實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成功入圍,成為首批獲準開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的證券公司之一。這意味著券商以公募基金為突破點的「買方投顧時代」正式來臨,財富管理迎來跨越發展機遇。
  • 國泰君安: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
    日前,國泰君安相關業務負責人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正在全力推進基金投顧試點業務落地,根據監管要求以及業務落地實際,從系統設計及開發、業務模式設計、收費模式制定、策略研發、組合投資、配套法律文書、全流程合規風險管控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基金投顧業務落地。國泰君安相關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把基金業績變為投資者的實際回報,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我們提供基金投顧服務為客戶帶來的增量價值。
  • 華泰證券深度解析:秣馬厲兵深耕財管,基金投顧御風而行
    技術升級與線下減負的低成本策略效果顯著。根據中證協數據,2018 年,華泰證券平均一家營業部 實現代理買賣業務收入 2,709萬元,在頭部券商中,僅次於中信證券的 2,804萬元/家,在全部券商中 排名第 8。2018年公司經紀業務成本率為萬分之 0.98,在龍頭券商中最低(經紀業務成本率=經紀業 務成本/雙邊股基成交額)。
  • 國泰君安:財富管理邁入買方投顧時代,推薦華泰證券(06886)等頭部券商
    推薦更加受益政策紅利的龍頭券商華泰證券、海通證券(06837)、中信證券(06030)和中金公司(03908)。1.券商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正式開啟證券公司公募基金投顧試點正式開啟。2019年10月,證監會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簡稱《通知》),為公募基金投資顧問業務拉開序幕。
  • 銀基合作模式「升級」 銀行試水基金投顧平臺
    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報導公募基金投顧試點開閘已有一年,截至目前,已有3家銀行和多家基金公司、第三方銷售機構、證券公司獲得基金投顧試點資格。《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與申請基金投顧試點資格不同的是,已有銀行嘗試「新玩法」。
  • 國泰君安:基金投顧服務的重點之一是組合策略供給
    ,根據監管要求以及業務落地實際,從系統設計及開發、業務模式設計、收費模式制定、配套法律文書等各方面全力推進公募投顧業務落地。  基金投顧服務的重點之一是組合策略供給。顧問業務時,在系統開發建設上進行了高質量高水平的投入,建立起一整套行業領先的資產配置、組合策略、產品管理、產品評價系統平臺,可實現規模化的服務供給,個性化的千人千面,從而大幅提升客戶專屬服務體驗。
  • 金融界財富管理業務總經理孫小橋:決勝基金投顧 需要有溫度的投顧...
    在環節中與五位買方投顧的嘉賓進行討論的過程當中,孫小橋指出:基金投顧被認為是財富管理行業的新動能,經過一年的發展,基金投顧試點機構從首批的5家增加到18家,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對於基金投顧業務是否解決了廣大基民的問題,以及未來基金投顧業務又該如何發展等熱點話題,孫小橋對在場的五位嘉賓進行了認真細緻的提問。
  • 交行上線基金投顧平臺,一小步,也是一大步
    一旦投資者籤約了基金投顧業務,銀行及理財經理就沒有辦法主動引導投資者進行頻繁操作,贖舊買新,為行裡更快速的賺取更高的中收了,從短期來看,發展此類業務可能確實會對中間業務收入產生一定的即期影響,但當我們真正「將投資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讓客戶了解了,懂得了,愛上了,又怎麼不會帶來更多的增量和中長期平臺和客戶利益的共振和同頻呢?!
  • 「財富周報」募資失敗致多家產業基金夭折,中信建投因私募資管計劃...
    從八大策略收益表現來看,一季度券商資管產品中僅有管理期貨策略與固定收益類私募平均收益為正,分別為5.33%和1.19%。事件驅動策略收益墊底,股票策略跌幅1.19%,整體表現強於同期大盤。從投資顧問來看,在股票策略、複合策略、組合基金和固定收益類資管產品前十榜單中,國元證券與招商資管各有4隻產品以優異的業績入圍。
  • 基金投顧一周年的痛點與難點!「混戰」一觸即發 18家機構進展如何
    18家機構進展如何2019年10月24日,證監會機構部下發《關於做好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投資顧問業務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其中提及,基金投資顧問試點機構從事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可以接受客戶委託,按照協議約定向其提供基金投資組合策略建議,並直接或間接獲取經濟利益。
  • 基金投顧試點券商競爭深度拉開,國泰君安亮出四大優勢,2020加快...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管理型基金投顧服務模式在制度層面首次突破,填補基金組合配置收費模式監管空白。此次業務資質的獲取可充分發揮公司在產品端的專業積累以及資源稟賦,為財富管理轉型的戰略目標實施提供多樣化創新工具。
  • 巨豐投顧榮獲今日頭條「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稱號 內容專業性廣受...
    以周度、月度和年度為時間點,總攬全局,用心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助力投資者運籌帷幄;全面、深度、精準的策略報告被幾十家權威機構積極採用,並受到高淨值客戶的高度認可。中國銀河《資本市場內參》長期引用巨豐投顧對市場的判斷預測以及研究性的觀點,招商證券《臺港澳電子剪報》更是將巨豐投顧推向臺港澳同胞,助推巨豐投顧走上國際市場。 隨著券商傳統證券經紀業務佣金率下滑,加之IPO業務及承銷業務低迷,券商收入下降,業務轉型成為券商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