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蓮藕 清甜可口
質量提升行動助推湖北省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 郭芊廷 本報記者 張 華
「蓮藕、蓮子的種植技術概括起來就是14個字,即地平、泥活、水足、土肥、草淨、良種、良法……」10月16日,由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檢集團)承辦的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集群質量提升專題培訓在洪湖舉行,廣檢集團特聘農業專家進行水生蔬菜栽培、生產加工質量管理及蓮藕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專題講座,來自洪湖市種養殖和加工企業的200多名代表參加培訓。
「四處野鴨和菱藕,秋收滿畈稻穀香。」洪湖市地處長江中遊北岸,江漢平原東南端,是革命老區,素有「百湖之市」「魚米之鄉」的美譽。市內最大的湖泊——洪湖,是湖北省第一大淡水湖泊,水資源十分豐富,盛產魚蓮。近年來,該市以洪湖的資源稟賦和獨特歷史文化為基礎,按「基地規模化、模式優良化、生產標準化、過程產業化、品種特色化、品牌效益化」的模式,傾力打造「湖北第一,全國有名」的水生蔬菜特色產業,水生蔬菜面積達2.13萬公頃,年生產總值達28億元,水生蔬菜年產量、加工企業數量、加工產值均居全國縣市第一。
過去基於傳統生產方式,洪湖水生蔬菜產業大而不強,存在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區域品牌價值挖掘不充分,標準化生產程度不夠高等質量短板,嚴重製約了水生蔬菜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為切實幫助解決水生蔬菜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質量問題,我們在實地走訪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集群質量提升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廣檢集團武漢分公司總經理馬良介紹,《方案》重點突出6大舉措。一是開展質量調查分析。全面收集和掌握洪湖市水生蔬菜行業的質量現狀、主要問題、重點改進環節和發展訴求,組織專家深入有代表性的企業、農戶走訪調查,形成洪湖市水生蔬菜產業質量提升分析報告。二是開展質量提升集中培訓。邀請行業專家授課,提高水生蔬菜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和質量意識。三是打造質量信息化平臺。指導湖北省蓮產業發展協會建立微信公眾號,及時向廣大蓮農提供市場、技術信息。四是開展標準比對和創新。指導行業協會制定綠色藕帶、蓮藕、蓮子種植地方標準,以及排骨藕湯和泡藕片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啟動申報湖北省水生蔬菜農業標準化示範區。五是指導企業獲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開展認證現場診斷活動,解決各類不規範的認證行為。六是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從質量技術層面指導行業協會徵集「洪湖水生蔬菜」品牌故事,豐富品牌文化內涵。通過品牌價值挖掘和宣傳推介,提升該公共品牌價值,推動洪湖水生蔬菜成為全國同行業標杆,成為品質優良的代名詞。
洪湖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市有水生蔬菜加工企業32家,種植專業合作社55家,擁有洪湖蓮藕、洪湖蓮子、洪湖藕帶、洪湖菱角4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5個註冊商標、1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湖北名牌產品、3個有機食品、11個綠色食品,培育了「華貴」「蓮都」「晨光」等一批區域龍頭品牌,並成功入選國家9部委認定的「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隨著「洪湖蓮藕 清甜可口」這句膾炙人口的廣告語在央視熱播,以洪湖蓮藕為代表的洪湖水生蔬菜開始受到全國消費者青睞。6月6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北京市政府共同舉辦的「新消費·愛生活——北京消費季」系列活動上,湖北華貴食品有限公司展示的洪湖藕湯、洪湖藕帶、洪湖野蓮汁和洪湖野藕汁等蓮藕系列產品,被北京市民搶購一空。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