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分組會議現場,與會人員熱議全會報告,圍繞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踴躍建言。
12月17日,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召開,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提出將佛山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的發展目標定位,開啟佛山高質量區域協調發展新徵程。
市委全會明確南海在區域發展大局中的方向,為南海在新起點上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閆昊波表示,南海將不負省委、市委寄予的厚望重託,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只爭朝夕、日夜兼程的狀態推進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國家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建設,重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在做大做強做優廣佛極點上展現更大作為,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扛大鼎」、勇挑重擔。
關鍵詞1
科學布局
「三生」空間
為全省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探路
市委全會報告明確提出,南海要高質量落實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重點任務,在推動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科學合理布局上率先探索、作出示範。
建設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是省委賦予南海的重要任務。圍繞佛山打造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發展定位,在推進城鄉融合實驗區建設方面,如何體現南海的擔當作為?
在17日下午的分組會議中,閆昊波表示,南海區將認真落實好省委全會和市委全會的要求,認真領會市委對南海寄予的厚望重託,以只爭朝夕、日夜兼程的狀態推進實驗區建設,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立健全城鄉用地、生態環境以及產業融合發展的結構性調整機制,推動城鎮、農村、產業和生態合理分區、相對集聚、協調發展,促進城鄉全面融合。
「特別是要在城中村改造、農村居民新型社區建設等硬任務上有更大的突破、爭取更大成效。」閆昊波表示,實驗區建設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希望在推進實驗區建設過程中能夠作更多新的探索,包括城鄉空間結構、產業結構、生態結構等方面的調整。
目前,實驗區建設的時間節點及任務目標已經明確。到2022年,南海城鄉空間布局將明顯優化,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包括實施20個城中村改造,建設10個農村居民新型社區;整合9萬畝村級工業園區,建成5個萬畝農業示範片區等。到2030年,南海將全面實現土地結構優化調整,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格局全面形成。
鄉村振興是促進城鄉高質量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路徑。閆昊波表示,南海將遵循鄉村發展規律,立足各個鄉村的資源稟賦,以融合發展的思路來破解難題,在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普惠共享、資源要素雙向流通等方面持續用力。同時,南海要學習好省內其他實驗區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做好改革的經驗總結,爭取在更大範圍內分享、複製推廣。
關鍵詞2
推動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
南海已拆除整理3.7萬畝土地
沒有村級工業園的升級改造,就沒有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全會報告明確,要在全市範圍內向村級工業園發起總攻,推動破舊低效村級工業園在「十四五」時期退出歷史舞臺。
於南海而言,村級工業園改造更是南海推進廣東省城鄉融合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今年,南海在村級工業園改造過程中的工作可圈可點。」閆昊波說。今年南海兩會提出,要加速推進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力爭年內拆除整理土地3萬畝。目前,南海已拆除整理3.7萬畝土地,提前完成村級工業園土地拆除整理任務。
此外,南海還將於近期出臺《佛山市南海區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項目扶持獎勵辦法》,將村改扶持資金總規模增加到30億元,通過村改項目認定、改造獎勵,進駐企業補貼、新增稅收獎勵等措施,擴大項目面積,推動連片改造。
閆昊波強調,南海要通過村級工業園改造,尤其是突出連片改造,打造一批千畝萬畝連片產業集聚區,建設一批承載大項目、大產業、大集群的專業化園區。
為加強標杆示範作用,南海區將重點打造20個千畝以上產業社區連片改造示範項目,全力推動工業用地空間格局再造和產業集聚再造;在加快72個改造提升試點項目建設的基礎上,繼續認定並加快推進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項目,進一步擴大改造覆蓋面。
關鍵詞3
當好廣佛全域同城化先行者
在做大做強做優廣佛極點上展現更大作為
打造廣佛極點、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是佛山在全省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中的獨特優勢。圍繞佛山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地處廣佛極點核心區域的南海如何展現擔當作為?
毗鄰廣州的南海區,在197公裡長的廣佛邊界中佔95公裡,在「1+4」廣佛高質量融合發展試驗區中涉及3個片區。在推進廣佛全域同城化中,南海有著天然的區位優勢。閆昊波表示,南海要繼續在廣佛全域同城化當中當好先行者,當好排頭兵。
在區域合作方面,南海將繼續抓好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片區建設,打造廣佛極點示範性、標誌性平臺。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方面,南海將大力推進軌道交通、跨城公路、跨江橋梁等基礎設施與廣州的對接,打造一批標誌性的同城化項目。在產業合作方面,南海將推進兩地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廣佛合作共建先進裝備製造、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集群等四個萬億產業集群。
此外,南海還將加快推進廣佛新城、廣佛薈合作項目,實現「讓邊界變中心」的美好願景。據了解,目前,南海已經與廣州荔灣區進行了全面謀劃,在南海大瀝、桂城東部和荔灣西部共建佔地65平方公裡的廣佛新城,打造廣佛全域同城化的標杆區域。
關鍵詞4
堅持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全會提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全面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堅持把經濟發展著力點放在以製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市、數字佛山,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堅持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南海一直不遺餘力。「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是實現所有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南海區委副書記、區長顧耀輝表示,南海要堅持「招商引資」和「自身培育」兩條腿走路。
一方面,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打造主題產業園區、加快政府公共賦能平臺建設等措施,優化營商服務環境,加快引進和培育發展一批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另一方面,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南海確定以泛家居、建築、有色金屬行業為突破口,高起點規劃建設三大產業園,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顧耀輝表示,目前已經針對以上三大行業的不同特點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相關工作在有序推進中,並取得初步成效。
無論是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培育,還是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
如何讓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顧耀輝表示,南海將搶抓機遇,加快推進季華實驗室、仙湖實驗室建設步伐,爭取更多國家級、省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落戶南海,利用好這些科技創新平臺,真正做到「牆內開花牆內香」,同時要加快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
「南海在推動製造業智能化的同時,也要對基於網際網路的商貿和流通體系予以重視。」市委委員,佛山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宋衛東表示,南海具有商貿業發展基礎,應抓住機遇,推動網際網路產業與實體經濟互融共進。
關鍵詞5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
「在城市遊山玩水,在公園工作生活」
全會提出,要推動空間重構和形象重塑,加快構建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以「繡花」功夫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一針一線繡出城市形象品質。
要重塑城市的形象,需要「軟硬兼施」。顧耀輝表示,南海將從社會高質量發展、生態高質量發展、文化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入手,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質。
其中,社會高質量發展主要指通過「城市大腦」建設構建
社會治理綜合平臺,讓數據發生化學反應,作用於產業發展、社會治理。文化高質量發展是指加快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滿足不同人群對文化消費的需求。
生態的高質量發展主要指提升水環境、大氣環境,加快綠道公園的等城市設施建設。以水環境治理為例,「明年,南海將啟動四大流域治理項目,總投資也超過100億元,讓生態環境
變得越來越好。」顧耀輝介紹。
近期,桂城針對城市配套建設問題,大力實施公園城市戰略。12月4日,桂城發布「公園城市」戰略建設實施方案,提出10年內投入百億元資金用於「公園城市」建設,建成公園350個,實現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全覆蓋。「提升城市配套硬體建設後,桂城將實現『在城市遊山玩水,在公園工作生活』的目標。」桂城街道黨工委書記麥紹強說。
關鍵詞6
創建青年友好型城市
出「實招」吸引本地人才「回流」
全會提出,佛山要加快構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育才、引才、留才、用才、容才機制和人才品牌,創建青年友好型城市,為一切創新的力量創造更有吸引力的環境。
「人才是一座城市的希望和未來。」閆昊波強調,南海要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推動各項人才政策全面升級,讓更多優秀人才
選擇南海、紮根南海、圓夢南海。
顧耀輝也表示,南海基礎教育水平高,每年向各高校輸送大量人才,若不能及時吸引這些人才「回流」,就會出現「為他人作嫁衣」的狀況。如何在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團隊的同時吸引本地人才「回流」?顧耀輝透露,南海將在這方面進一步研究部署出「實招」,吸引本
地人才為家鄉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如果我們的城市形態和品質跟不上廣州以及佛山其他區的步伐,那我們對人才、資源的吸引力就會下降。」麥紹強表示,桂城將繼續通過拓空間、塑水岸、造公園、通血脈、管風貌、強治理等舉措,打造能夠引才、留才的城市形態和城市品質。
特寫
全會「熱詞」點睛佛山藍圖
在昨日召開的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上,市委書記魯毅代表市委常委會作報告,並就《中共佛山市委關於制定佛山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作說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也是佛山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高層次邁進的關鍵時期。起草好市委「十四五」規劃建議,事關全市改革發展大局,意義重大。
梳理昨日全會報告和《建議》這兩份綱領性文件,「發展」「創新」「改革」等高頻詞同步閃現,為佛山「十四五」期間發展和二零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劃出重點,也成為佛山藍圖的點睛之筆。
據統計,出現頻率遙遙領先的「發展」一詞在全會報告和《建議》中分別出現了157次和228次,彰顯佛山謀劃推動「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決心和奮鬥姿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緊隨「發展」之後的高頻詞包括「創新」「改革」「產業」「城市」「質量」「現代化」「製造」「打造」「安全」「文化」等,累計出現頻率均達到60次以上,乃至一百餘次。這些高頻詞都與全會上明確部署的重點目標任務等高度契合。
全會明確提出,今後五年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極點城市、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面向全球的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全會報告以單獨版塊論述「佛山將以新的更大作為持續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激發佛山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堅持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動空間重構和形象重塑,加快建設高品質現代化國際化大城市」等戰略部署中都可見高頻詞閃現。
文/珠江時報記者柯凌娜楊慧
圖/珠江時報記者廖明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