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的日子,如果有人陪著喝上一杯咖啡,聊聊那些未完待續的梗,會是低溫的日子裡最好的心靈雞湯。緣起,呼應。感謝閨蜜。
\(^o^)/YES!
就近原則,我們選擇了蘇寧的靈意咖啡。複式、透明玻璃窗、復古自然的軟裝以及標配的主題設計,小資慢調,讓人不禁接踵而至,尤其是在夜幕降臨的時候,你且看它,就會明白「靈·意」的妙趣。
靠窗的位置都滿了,2樓靠旋轉樓梯一張藍色的方桌吸引了我們,說真的,我愛死了這個顏色,復古奢華又異常摩登。閨蜜說,它和我一個挎包顏色很像,難怪如此深得我心。
翻翻菜單,有茶有酒有咖啡,還有主食和點心,我們點了兩杯湊足了最低消費(60元),然後開始了各種頭腦風暴,閨蜜說,我的節操已然粉碎。
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開始猖獗。比如說,這邊廂「活動策劃」開始吸粉,「內容為王」跟著留粉,「付費推廣」擴展覆蓋率、「媒體運營」提升轉化率,其中,還有成本、預期目標、結果等等。
線下活動策劃,我們只用一句話來概括它,就是「它是什麼?如何開展它?」
它是什麼?
首先我們要開始塑造「框架」,根據預算和需求,擬定一個「活動主題」,確定了「時間、地點、主辦方、承辦方」,接下來就是豐富「活動內容」 去開展它:)
那麼,如何開展呢?
首先, 我們要準備「物料」,開始前期的工作,就像我們參加展會一樣(小冊子、需要的工具等);然後同步線上「擴散」影響力的工作,選擇的平臺要羅列好,比如微博、微信、官網等等。
舉個例子:「2012年SZ服交會——what『s your attitude?」那年我剛好擔任童裝品牌網的主編,隨著老闆和幾個同事一起出差到深圳參展,那時候比較簡單,事前預定了展位,準備了物料、名片、錄音筆、相機等等,除了對現場參展合作客戶的採訪,還有出展會一些相關的新聞稿,白天在展館,晚上就在賓館加班。其間,聽了郎鹹平的論壇講座讓我記憶猶新,話題敏感就不多說了。但晚會現場,還是講一講吧。
(工作人員和我)
上面我們說到準備好物料以及設定好前後期的工作,那麼「現場」又該如何解決呢?首先我們要知道,現場,該怎麼布置,活動具體該怎麼進行,需要注意什麼,危機公關怎麼做?有沒有主持人?
我們就拿晚會現場來說吧,人潮準時地在禮儀小姐的引領下有序地入場落座,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擺放名牌和礦泉水的位置慢慢坐滿了人,安保在四周維護著秩序,各媒體的長槍短炮早已蓄勢待發,講臺鮮花、燈光、麥克風、投影儀等等也靜候一旁,圍繞服交會主題,主持人開了話匣,接著請領導上臺發表了演講,中間穿插有序,直至晚會結束,嘉賓退場。
這裡面,我們說的就是一個「現場安排」,它可以是1、2、3、4。。。這裡面的人員安排在前期準備的時候就要考慮進大綱裡面,然後落實到現場,最後還得備好第二套方案應急,如果設備壞了或者缺少人員怎麼辦。
線上任何關注轉發贏獎品,不管以什麼形式出現(答題、遊戲、紅包等等)都是為了吸粉,做引流。你可以想一個主題,然後設定活動規則,希以通過豐富的內容描繪吸引讀者,達到目的,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賣點。當然,活動出來啦,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呢?這就要靠推廣了。
這就要看筆者功力了,好文美文是塑造品牌形象的基礎,但有時候不及一些低級趣味的東西更加增加點擊和轉載,線上一些無釐頭或搞笑的有時候是10000+,但從長遠來看,做好內容,可以結合熱點、動漫、時事、新聞、正能量、故事、知識等等多角度塑造品牌形象,結合推广部門去深化它,媒體運營去轉化它。我想,廣告的核心價值,應該如此。誰也不想提起這個品牌就滿腦子低級趣味。
付費推廣有些只保證覆蓋率,不保證轉化率和點擊的,比如,某些大V大咔。網上很多都是明碼標價的,具體收效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然,一條微信除了通過轉發,還麼渠道可以提高轉化率?據悉,天涯會自動屏蔽了二維碼,而某些門戶網站可以帶連結的,但不是偏僻就是收費甚高。
說了那麼多,SEO之類的也只能放下回再頭腦風暴了。有時候,一個人的咖啡香是空曠而獨享的世界,那麼,有人聆聽且相互碰撞的咖啡香又是另一番鮮活的感悟。
回家的時候,在路上我突然想起一個句子,__?__的時候,來一杯咖啡~~由不同人造它,應該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