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春和同事們經常巡視賣場,確認蔬菜補貨品種 |
落實六穩六保
一線見聞
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探訪京城市場發現,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土豆、圓茄等10多種百姓「看家菜」,不僅自6月中旬以來保持價格不變,每斤售價均不超過3元,而且近日部分超市還呈現菜價回落的趨勢。保障首都穩定供應的背後,是一場輻射全國的蔬菜「大動員」。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為保障北京市場供應,作為全市連鎖商超的主力部隊——超市發積極協調全國各直採基地,緊急加倍調配蔬果貨源。從6月13日起果菜日配送量均超150噸,達到平日配送量的3倍。特別是6月16日一天就有40餘輛產地加長貨車進京,500餘噸蔬果入庫。
海澱區學院南路68號,這個不大的院子就是超市發果菜配送中心的所在地。每天都要有數十輛來自山東、河北、內蒙古、湖北等全國各地的大型農產品運送貨車進出這裡。送貨車到達後,工作人員以最快的速度進行卸貨、入庫、檢測,再進行分揀、裝車,最終送達北京的60多家門店。自從年初疫情出現以來、6月北京疫情反覆、新發地休市後,超市發果菜配送中心一刻也沒有停下,每天24小時不間歇運轉,保障著超市發門店貨品的不斷供。
平日,超市發果菜配送中心每天大約到貨70噸,來自產地的貨車只有二三十輛。但新發地休市後,不少市民從小菜店轉向大超市,超市發門店裡的蔬菜需求量比平時翻了數倍。往往在這個時候,商超的「基地採購」優勢就體現出來了,超市發每天的到貨量迅速增加到了500噸。
「老百姓的菜不能斷頓!」超市發果菜配送中心經理張雲春在員工全體會上這樣說。超市發6月12日凌晨5點召集全體管理人員開了緊急會議,宣布果菜配送進入晝夜不停的運轉模式,第一時間抽調車隊司機前往各個產地調集貨源,全天不間斷送貨以保障對連鎖店的全力供應。
將幾百個品種的蔬菜商品進行準確分揀、快速到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兒。配貨人員每天需要根據60多家門店的訂單,將相應數量的貨物運送到配貨站臺的對應區域裝車。一天下來,每個配貨人員至少走三四萬步。以前,果菜配送員工的工作時間主要是下午到夜裡,疫情發生後,所有人員連軸轉,已經沒有了白天、黑夜的區分。
不僅要保障蔬菜商品不斷供,還要讓顧客感覺到實惠。於是一份「價格承諾」出現在了超市發的門店中。新發地休市後,超市發承諾自6月17日起,15種市民餐桌上的常見菜保持一個月內不漲價。
儘管面臨貨量劇增的壓力,但超市發果菜配送中心所有環節都維持著正常運轉。經過十多天持續奮戰,經歷了持續的超量來貨、配送後,果菜商品的訂貨量穩定了、價格穩定了、採購量也穩定了,超市發果菜配送中心又恢復到了基本正常的運轉水平。張雲春和員工們也終於鬆了口氣兒:「這段日子裡,全體果菜員工沒日沒夜地堅守在保供第一線,也就是堅守在廣大顧客的身邊。」文/本報記者 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