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觀音》: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2020-12-13 花生的書桌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血觀音》

2017年的金馬獎上,《血觀音》擊敗《大佛普拉斯》,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多項大獎,還獲得了觀眾票選最佳影片,《血觀音》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

懸疑片的設定讓《血觀音》開篇就布下一盤大棋,古董商棠夫人掌控著全部局面,通過官商勾結、利益交換、犧牲至親等手段,幫助情人馮秘書長擊敗王院長當選主席,同時賺得炒地皮的錢。

影片投射出來的政治鬥爭、人性黑暗、官商利益,都非常具有深層含義,除此之外,電影在諸多表現手法上都獨具魅力,不管是臺詞還是道具,每一個細節都值得推敲。今天我就以臺詞、畫面空間、象徵意義這3個維度,帶你一起領略這部金馬獎最佳影片的魅力。

01 通過獨特的臺詞表現手法,塑造人物與故事,更加深刻地詮釋影片立意

一位影評人曾說過,「有好臺詞的電影不一定就是好電影,但一部好電影必有精彩的臺詞貫穿其中。」《血觀音》通過獨特的念歌說唱的表現手法,以上帝視角來解說故事,更深刻地詮釋出故事主旨,同時,通過人物對話間充滿隱喻的潛臺詞,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①傳統「念歌」臺詞:用說唱的方式解說故事,詮釋立意的同時給觀眾帶來更深的思考

影片的一大特色,是請到了臺灣的國寶大師楊秀卿進行念歌說唱,以說唱人的視角來講述故事,第三視角的說唱角色來回穿插在主線故事中,能夠很好地給觀眾構建懸疑,來引出故事,同時能代表導演來詮釋故事的主旨,讓觀眾抽離故事,去做出更深的思考,給了影片更多的戲劇張力。

構建懸疑,引出主線故事影片伊始,兩位說唱人通過「離奇故事」來引出主線故事,臺詞中給觀到觀眾「殺人、鬼魂顯影、戀愛未果」等元素,構建了多年前這宗案件的懸疑,吊足了觀眾胃口之後,正片正式開始;同樣在馬場一群人和林夫人互相吹捧之時,說唱人畫面再次出現,通過念歌說唱引出林議員一家的滅門慘案。

通過這樣的表現手法,能夠很好地通過臺詞給到觀眾線索,讓故事的進展變得順理成章,讓影片的邏輯結構更加完整。

表達立意,詮釋主旨念歌說唱的臺詞具有很深的寓意,如影片開頭的那段「海棠斷枝不見血,鳥巢倒扣北風吹,寡母孤女心未齊」揭示了故事的主旨,即一家人遭遇的浩劫,究其原因是母女的心不齊;而在棠寧和棠夫人撕破臉,棠真逐漸變壞的銜接處,說唱臺詞再次點破了一家三代的命運真相:「冤沉大海是心不願,為何母女徘徊三途川,待我觀來,原來是骨肉相殘結大怨,真是因果輪迴歹循環。」

導演通過第三視角的說唱人來講表立意的臺詞唱出來,恰到好處地表達出影片所傳達的深遠立意。

轉換視角,讓觀眾更加中立地思考念歌說唱的形式會把沉浸在主線故事情節中的觀眾拉回到現實,有不少觀眾會覺得破壞了觀影的節奏感,但其實這樣的表現手法更能夠達到和觀眾交流的目的,讓觀眾和說唱人一起用更中立的視角來審視故事,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影片所帶來現實啟發。比如說唱臺詞中的那句「善報惡報,早報晚報,善惡終有報「能夠讓觀眾更直觀地從故事抽離,來將故事寓意代入到現實。

導演楊雅喆在一次採訪中講道,通過這樣念歌這個古老的形態,可以給年輕人更多的親切感。通過這樣念歌說唱形式,更能深刻地展現「因果輪迴,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主旨,是一次成功的嘗試。

②充滿隱喻的潛臺詞:用臺詞豐滿複雜的人物形象、鋪墊劇情氛圍

除了念歌說唱的臺詞,影片中人物交談中所吐露出的臺詞,很多都非常具有深刻的隱喻,導演用臺詞進行劇情的鋪墊,同時深刻的潛臺詞又豐富了人物形象、給整個故事增添了反諷的意味。

鋪墊劇情林議員一家拜訪時,棠夫人說「今天一塊錢去買,明天一百塊賣出去,這麼迷人的遊戲,誰不喜歡?」這句臺詞看似在說某一件物品,其實是在暗示林議員參與彌陀計劃能夠賺得高額差價,引出這場利益遊戲;送給王夫人的觀音斷手時,棠夫人說「菩薩為夫人擋在」,其實在暗示之後一系列慘案的發生。

導演通過影片中人物的潛臺詞,來一層層鋪墊劇情的發展,給懸疑劇帶來了更加生動的觀看體驗。

豐滿人物形象影片裡棠夫人的多處臺詞,都非常具有深意:

在去畫展的車上棠夫人對棠真說:「先和解的人,不是因為他怕輸,而是因為他珍惜。」 旨在教導棠真不要在意剛才林家人的言行;在媒體報導林翩翩醒來後,棠夫人對棠真說:「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當你聽到恐怖的聲音,只要你勇敢面對,它就會消失。」旨在教導棠真學會心狠手辣,於是有了棠真對林翩翩的見死不救。

每一次看似不經意說出的臺詞,都豐滿了棠夫人心狠手辣的人物形象,而頗有深意的臺詞隱喻,也暗自引導了棠真成為接班人。

增添反諷意味王夫人前來求情時,棠夫人握著手說 「愛,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上臺後的馮院長問棠夫人如何補償她,棠夫人看似淡然地說了一句「我們到了這個年紀什麼都看淡了,可是心裏面沒有狠過一回,哪來的淡。」

棠夫人嘴上說著看淡、說著愛,卻為了利益殺死了親生女兒,做著各種殘忍的事情,這樣的臺詞給整個事件增添了反諷的意味,也更加凸顯了棠夫人的人設以及之後棠真黑化的原因。

02 通過空間隱喻,補充人物性格特徵,暗示人物命運走向

《血觀音》在空間隱喻上也非常具有特點,在影片的敘事空間選擇上,除了棠府作為主要的事件發生地,更是用花房、火車等空間場景來作為重要的隱喻,豐富人物的性格特徵,也暗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命運。

①棠府:庇護的鳥巢,卻成了權力與欲望的交易之地

「家宅」的本意是每個人溫暖庇護的港灣,棠府的日式建築以及裝修風格,在諸多日本影視中都是一家團聚的象徵。但在《血觀音》中,棠府的功能卻不再是溫暖團聚的港灣,不再是能夠自由行動的「家」,而是官商社交的場所,棠寧和棠真也不是可以自由活動的「家人」,而是無時無刻都在受著棠夫人控制。

影片中很多交易與賄賂的場景都拍攝於棠府:林議員一家的拜訪道出彌陀計劃的利益、畫展晚宴、小清流的賄賂交易、王院長夫人的求情……幾乎大部分官商交易的場景,都出拍攝於棠府。

棠寧從小到大在這個家中被棠夫人培養成迎來送往的交際花,在必要時還要出賣肉體來為棠夫人謀取利益;天真無邪的棠真也被培養成端茶送水的接班人,偷窺各類交易和談話。棠府成了棠氏一家三口罪惡的起源之地,「家」本該有的溫暖團聚的功能屬性早已被取代,三代人的畸形關係也在這個空間裡展露無遺。

②花房:隱秘的角落,是棠寧與棠真的自由與隱蔽之地

巴什拉在《空間的詩學》中對於家宅之中的「角落」形象進行了分析:「角落首先是一個避難所,它為我們確保了存在一個基本性質:穩定性。」

與承擔著會客屬性的家宅不同的是,充滿綠色生機的花房是棠夫人幾乎不涉足的角落。花房內棠寧畫畫、和段氏兄弟偷情、慵懶地睡在浴缸裡,這是唯一不受棠夫人操控的地方,是棠寧內心的自由之地,在這個角落裡獲得的庇護能夠暫時性地彌補棠寧從小缺乏的安全感。

而棠真則通過在花房外偷窺,完成了性啟蒙,此外在馬場的花房,棠真偷聽林翩翩和Marco調情,花房也成了棠真偷偷隱藏欲望的角落。之後Marco被捲入兇殺案之時,花房也成了棠真藏匿「愛人」的隱蔽場所。

花房這個隱秘的角落,成了棠寧尋找安全感的精神寄託,也成了棠真隱藏青春秘密和欲望的角落,這個空間的隱喻在為補充兩個人物性格時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火車:看似通往幸福之路,卻是幻想毀滅之地

火車作為一種現代文明的表徵,經常被賦予一定的象徵意義。

不管是在騎馬的花房裡還是在林翩翩的日記中,都反覆出現了火車的站名:「 多良、香蘭、太麻裡..... 過了黑黑的隧道,那裡就是太平洋。 」因此在棠真的內心,火車開往Macro家鄉,就是通往幸福之路,此時的火車是幸福的符號象徵。

因此在棠真最後送別Macro,再次聽到熟悉的報站時,安奈不住內心的衝動,衝上車抱住Marco擁吻,原本以為閨蜜死後她能擁有屬於她的幸福。結果棠真反而被Macro侮辱和強暴,在狹窄又無法逃離的火車隧道中,棠真徹底絕望和崩潰,幸福的幻想從此破滅,內心的惡徹底被激起,這也讓她正式地走向了棠夫人的路途,長大後變成了和棠夫人一樣狠心的人。

影片通過棠府、花房、火車這三個空間的隱喻,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這一家三代的生長環境,以及人物的性格與命運的變化。

03 通過重複蒙太奇,用特定物品表達特殊的象徵意義

重複蒙太奇是指讓一些重要的物件、一定寓意的鏡頭、場面反覆出現在影片中,從而造成強烈的對比、呼應、渲染等藝術效果,《血觀音》中有多個具有象徵意義的物品反覆出現,每一次重現,都更加突出了故事轉折、人物命運、心理的變化,將故事主題達到進一步的升華。

①斷手觀音:象徵著每一個經手之人即將遭遇的厄運

觀音象徵著慈悲與眾生平等,但在《血觀音》中反覆出現的觀音像,卻被用於官商之間的行賄道具。影片中的斷手觀音每一次出現,都預示著不同的人捲入棠夫人一手布下的大局之中,每一個接手的人都難逃最終的厄運。

第一處觀音:觀音第一次露面,出現在王夫人的畫展上,棠夫人將觀音送給王夫人時觀音斷了手,棠夫人用一句「菩薩幫夫人擋災了」搪塞過去,然而王夫人反問「我會有什麼災呢?」此時的棠夫人,早就知道接下來會發生怎樣的事情,這裡的伏筆也預示著王院長一家最終的落馬以及一系列慘案即將發生。

第二處觀音:棠寧會見營建署官員小清流,用200萬買通小清流讓他爭取將彌陀計劃落到秀山村,小清流便將這座象徵著財神的觀音像請回了家,然而不到半年他便遭到了殺害。

第三處觀音:棠寧將觀音像送給警局的廖隊長,美其名曰可以幫助奇蹟破案,讓署長升官的案子就是靠這尊觀音像破案的,其實是在暗示棠家對於警署的照顧;最終棠寧色誘正直的廖隊長,並且將「罪證」拍下寄給廖隊長,暗示著廖隊長最終也只能投降於棠夫人的布局之中。

第四處觀音:廖隊長將觀音送回棠府,而此時棠寧跟隨段義逃跑的船剛駛出海面就爆炸了,念著心經的棠夫人念起了往生咒,此處的觀音像暗示著棠夫人為了利益不惜出賣女兒。

觀音像作為重要的道具,是整個影片的暗線,有著深惡的隱喻,同時這尊佛像在官商之間不斷交易,也諷刺了對於宗教的褻瀆。

②紅蘋果:象徵著罪惡的傳承

蘋果在西方文化中是罪惡之果,代表著犯罪的誘惑,影片中多次出現紅蘋果,預示著漸漸走向罪惡,棠真兩次將滾落在地上的紅蘋果撿起,說明了她正式交接了棠夫人的「血性」。

第一處蘋果:棠真看護病床上的林翩翩時,回憶起在花園裡調情的林翩翩和Marco,幻想著自己取代林翩翩成為Marco的女友,而此鏡頭一轉,蘋果滾落到棠真的腳下,棠真撿起時林翩翩甦醒,撿起罪惡之果的棠真也走向了罪惡:看著林翩翩掙扎後死去而不去救人,這一切棠夫人都看在眼裡。

第二處蘋果:第二次蘋果滾落,是長大後的棠真拒絕棠夫人安樂死,而是要讓她忍受病痛的折磨,坐在病床前的棠真撿起滾落的蘋果,象徵著罪惡的因果輪迴。

此外,在銜接第二處落地蘋果時,說唱藝人在唱著「冤沉大海是心不願,為何母女徘徊三途川,原來是骨肉相殘結大怨,真是因果輪迴歹循環。」畫面移動到說唱人身後的一排紅蘋果,暗示著那段說唱臺詞,母女三代罪惡的因果輪迴。

③三人畫像:陰影的變化,象徵著母女兩人命運的輪迴

電影海報中的一家三口自畫像,在影片中出現多次,每次畫像中人物被投射的影子都有著微妙的變化,預示著三個女人的不同命運走向。

第一處畫像:電影開場,說唱藝人在講述完故事開篇後,畫面轉到一家三口的合照上,而此時一個陰影投向棠寧的畫像,象徵著之後的故事走向中,棠夫人一直把棠寧作為她的人頭來謀取利益。

第二處畫像:在棠寧和棠夫人大吵徹底攤牌後,棠夫人已對棠寧失望透頂,此時畫面再次切換到三人畫像,黑色的影子從棠寧投向了棠真,象徵著棠夫人把接班人從棠寧轉向了棠真,也預示著棠真罪惡的開始。在緊接著的情節中,棠真對林翩翩見死不救,故事走向開始轉為棠真的接班人視角。

04 黑色主題下的《血觀音》,留給我們的是這三點現實思考

《血觀音》不僅影射了90年代臺灣政壇的黑暗,更通過這段荒誕又黑暗的故事,諷刺了人們對於宗教的褻瀆、以愛之名進行綁架的親情以及人性的貪婪欲望,非常具有現實意義。

①被褻瀆的宗教:觀音成了貪念的象徵,但最終依然逃不出因果輪迴的報應

《血觀音》中的觀音像成了官商交易的道具,修佛的王夫人卻因為貪念而加入彌陀計劃,嘴裡念著佛經的棠夫人卻總是幹著違背社會道德標準的事情……所謂的宗教,最終變成了人們貪慾的象徵,佛教所倡導的空無、放下貪念,在這裡成了諷刺。

但最終,正如念歌說唱裡的那句臺詞所說的:「善報惡報,早報晚報,善惡終有報」,所有人的所作所為,神明都看在眼裡,所有捲入彌陀計劃的人都遭到了報應,即便是大贏家的棠夫人在晚年時也求死不能。

海棠斷肢,觀音斷手,這段沉重的故事背後,帶給我們的更多的是因果輪迴、善惡報應的思考。

②被扭曲的愛:以愛之名的控制,只會把對方變成「更壞的人」

影片中棠家三個女人都說過這句臺詞:「我是為你好」。棠夫人以「為你好」的名義,來控制著棠寧,把她作為自己利益交換的工具,棠寧以「為你好」來綁架棠真帶她坐船逃命,棠真的那句「為你好」,其實是在反問所有人,究竟是為誰好呢?所謂的「愛」,究竟是在愛誰呢?

《血觀音》中一家三代扭曲的愛,建立在棠夫人以愛之名的控制之下,所謂的愛也只不過為了換取更大的利益,親情可以隨時犧牲。棠夫人給棠寧的「愛」,讓她成了隨時可以替換的「名牌包」,棠夫人給棠真的「愛」,讓她褪去純真,逐漸成為罪惡的接班人。

這樣被扭曲、被控制的愛,是極其可怕的。大人以愛之名做的可怕的事,最終得以回報的,只會讓孩子離他原本的樣子越來越遠,甚至變得越來越壞。影片結尾長大後的棠真拒絕棠夫人安樂死,而是讓她忍受著痛苦求死不能,一句「祝你長命百歲,萬年富貴」道出了棠真內心的陰暗和對棠夫人的恨,把棠真的」壞「刻畫地淋漓盡致。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那無愛的未來。」結尾的這一段字幕,道出了這段扭曲的親情的代價。

③被利用的人性:一切報應皆因欲望

弗洛伊德認為,欲望雖可被壓制,但卻無法徹底根除,它最終會找到一個突破口。

《血觀音》中沒有多少鏡頭的馮秘書長最後取得了勝利,不是因為其手段有多高明,而是人性的貪婪和欲望,王院長、林議員、小清流,每一個捲入案件中的人,皆因為其無法被壓制的欲望,而去動了邪念,棠夫人布下的局,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他們一個個走入欲望與罪惡的深淵。

《血觀音》演繹的是一個沉重且陰暗的故事,拋開故事背後的歷史背景,我們可以看到影片想給我們傳達的關於人性慾望的反思:一切罪孽皆因欲望,一切報應皆因貪念,所謂被惡人下了圈套,也只不過是對方利用了你人性的弱點。

結語

電影結尾,鏡頭給到躺在病床上的棠夫人特寫,隨著「早起滿樹翠碧,暮時隨風吹落地」這句唱詞,電影落幕。早年時滿樹都是生機盎然的翠綠,到了晚年時卻樹葉隨風飄落,這句唱詞形容棠夫人再合適不過了。機關算盡擁有了權力與富貴又如何?沒有了愛,犧牲了所有親人,到了晚年還不是連個安樂死都求不得,一切因果,終有輪迴。

看完電影,我深思了許久才能平復心情。在我看來,《血觀音》之所以如此有魅力,是因為其背後折射出的對於人性的思考、對於家庭關係的反思、以及沉重的歷史背景,每一個方面都值得我們去再思考。期待看完電影的你,也能夠有不同層面的啟發。

相關焦點

  • 《血觀音》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眼前的刑罰 而是那無愛的未來
    看到好電影我會習慣寫出來分享,身為一個暗黑類型片愛好者我當然是不吐不快,看完《血觀音》這部電影的我又來了!從小就覺得鬼神說很神秘的我來說,這部電影的開頭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主角一家的畫像莫名的很詭異,但是又叫人很感興趣!不懂政治的我在這就不對電影裡的政治方面多說,大概講得政商勾結黑暗不為人知的事,這裡只講主角一家的愛恨情仇!
  • 豆瓣8.4《血觀音》世上最可怕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無愛的未來
    影片《血觀音》講述了一家三代祖孫、母女之間,「以愛之名」相互利用,左右時局的故事。片中象徵善良美好的觀音像也成了行賄道具與權錢交媾的信物。甚至以「彌陀計劃」如此神聖的名稱,策劃著一個爾虞我詐的投資局,以求獲得最終的利益。
  • 《血觀音》:戴上假面,再揭開便是鮮血淋漓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同身受,有多少披著愛的外衣下,藏著極端的控制,看似愛的背後,做著最可怕的事。電影《血觀音》臺灣導演楊雅喆執導,惠英紅、吳可熙、文琪等主演,本片向大眾揭示了在政商勾結的陰謀之下,人性的扭曲和陰暗。
  • 全員惡女系列,這部《血觀音》你真的看懂了嗎?
    《血觀音》這部影片由楊雅喆編劇導演,惠英紅、吳可熙、文淇主演。講述了一家三位女性,通過高超手腕及柔軟身段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生存取利,卻因為一樁滅門懸案而捲入彼此的愛恨情仇中的故事。棠真在陸地的那頭親眼看著自己的母親被炸死。並在最後棠夫人與王夫人的交談中露出了詭異的笑容。這一番鬧劇最後殺手是緬甸人 背後的黑幕無人深究,不了了之。媒體有故事可講,普羅大眾和往常一樣,被蒙在鼓裡。馮秘書長則是棠夫人「背後的男人」成了最大的贏家,如願的當選了主席之位。
  • 血觀音:一個比朱朝陽還可怕的小孩,姐姐竟是生母,全員惡女
    一個14周歲的小女孩黑化的程度到底是有多可怕,她自己看著自己親生的母親被炸死,之後慢慢的黑化,沒有一個好人,也沒有一個愛心的人,只有一些機關算盡的女人。這部《血觀音》的編劇導演是楊雅喆主演是由惠英紅、吳可熙、文淇這部影視在17年的時候就已經上映了,在中國的首次上上映節也叫《修羅花》本片獲得了54屆的金馬獎,當時的女主角慧英獲得了最終女主角獎,在14歲的文淇獲得了最佳女配獎,這一部電視劇可以說是這幾年來最好看的一部臺灣的電影。
  • 電影《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
    2017年10月13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一個多月後,《血觀音》上映,兩部類型相似,內容雖不同,卻同樣精彩的電影不約而同地被看過的影迷拿來做比較。《血觀音》:無愛的未來棠府住著3個輩份不同但同樣懂人心的女人。棠夫人月影主持大局,靠著高超手腕穿梭在權貴之中,在複雜的政商關係中遊刃有餘生存取利;棠寧就像是母親的公關,雖不情願但為求得母親對她的肯定竭盡全力去配合;棠真話語不多,服從的同時更多是在察言觀色中積累學習。
  • 《血觀音》:向陽而生,你為自己而生
    今天為大家分享電影《血觀音》中三個主人公的故事,希望我們都能在故事中找到價值的平衡。《血觀音》是楊雅喆導演,由惠英紅、文淇、吳可熙主演,2017年上映的作品。該片獲得了臺灣電影金馬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等8大獎項和提名,以及香港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提名。
  • 看電影《血觀音》
    我終於看了這部第54屆金馬獎的最佳劇情片《血觀音》。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且少有的女性電影,每看一遍又有不同的感悟。三人之中最有血有肉真性情的人莫過於棠寧了,她不像棠夫人和真真她們喜怒不形於色,把愛憎寫在臉上,時常一副不滿又不屑的神情。真性情的人,往往愛自由。
  • 《血觀音》:在利益面前的人性底線
    當然跟著一起被大家發現的還有惠英紅主演的各種電影,其中就包括這一部,讓人摸不著頭腦又十分詭異的《血觀音》。光是聽這部電影裡名字,就足夠勾起人的好奇心。"血觀音",一看就是個恐怖題材的電影。在看電影的海報,三個女人圍躺在一起,顯得詭異又可怕。
  • 《血觀音》:一場錢權色的大戲,母女三人的無間地獄
    它既可以讓人在短短兩個小時之間,忘掉生活當中的一切不愉快,沉浸在光怪陸離的新世界裡;也可以揭露人心最黑暗之處,讓人如臨深淵。《血觀音》顯然屬於後者。傳奇女星加盟如果在知乎搜索:"如何評價惠英紅?"更可怕的不是計劃本身,而是為了這個計劃的實施,這群人直接殺掉了所有攔在路上的人。所謂法律,所謂道德,通通得為了利益讓路。工具人女兒能夠主導這一場權與利的遊戲,棠家實力之強不容小覷。但和其他所有家庭不同的是,在這個家裡,父親的角色是空缺的,手握大權的只有棠夫人。
  • 《血觀音》——觀音系列的又一部成功之作,金馬最佳影片實至名歸
    距離看過《血觀音》已經過去十天了,看完之後就忍不住打開電腦,想要安利給大家。但越在意就越不敢下筆,十天裡寫寫停停,每次下筆,都情不自禁地再一次陷入電影裡,更怕自己的隻言片語會讓它打折。我個人感覺,我們電影電視中的「觀音」相關總是成功的多。2003年孫儷和佟大為主演的電視劇《玉觀音》、同年許鞍華導演的電影《玉觀音》、2010年李玉導演的《觀音山》、2017年楊雅喆導演的《血觀音》,整體來說都是很十分優秀的作品。仿佛沾了觀音就沾了成功的氣息。
  • 無性和無愛哪個更可怕?
    我三天發了一篇怎麼安慰男人的文章後,一位女粉絲就來私信了,聊得也挺多的,最後說因為經常的矛盾,二人已經開始了「無性」生活,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始「無愛」了,她非常害怕事情再往下發展會變成什麼樣子。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不少人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據某些調查顯示:37歲以後「無性生活」的比例佔大部分,那麼「無性婚姻」跟「無愛夫妻」哪個更可怕呢?
  • 《血觀音》:棠寧是更聰明也更絕望的葛薇龍
    在《血觀音》中,棠寧更極端。她乾脆成了滿足棠夫人政治目的的色慾工具。
  • 因為《血觀音》,我愛上了文淇!
    《血觀音》用一種復古和精緻,來揭示了一直以來臺灣社會骨子裡那種追求利益無所不用其極的本質。只不過,因為主角是女子,顯得婉約而克制而已,但是骨子裡,那種陰狠和決絕,卻完全不輸與男性,頗有一種巾幗不讓鬚眉的當仁不讓!
  • 中年夫妻最心酸的,不是無性無愛,不是出軌離婚,而是…...
    】而最讓中年夫妻心酸的,不是夫妻之間無性無愛,不是出軌離婚,而是:明明在婚姻裡受盡了委屈,在愛裡受盡了傷害,還是得隱忍將就,想離離不了,想過又過不好…… 在婚姻這場旅途中,沒有退路,也看不到未來,只是在荊棘叢生的路上,苦苦掙扎著。
  • 《惡意》:東野圭吾,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
    《惡意》:東野圭吾,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而是人心第一次讀《惡意》是在一個盛夏的下午,細細閱讀至一半時後背竟生起一層細細密密的冷汗,手臂上也冒起雞皮疙瘩,甚至會時不時神經質一般地看看身後,仿佛背後有一雙眼睛冷冷地盯著我。
  • 開到荼靡花事了,觀音斷臂斷紛擾 | 血觀音
    最明顯的,就是在海報上,血紅的彼岸花就盛開在三位主角的背後。《血觀音》的原名為《修羅花》,可能更切合一些,而修羅花就是彼岸花。修羅花也一語雙關,直接映襯三位女主角。只是「血觀音」這個名字更宏觀一些,格局也更大,用的也挺好。
  • 《血觀音》唯一的傻白甜女生,是結局悲慘的她?
    《血觀音》作為近年來難得一見的佳片,棠家三女的故事讓觀眾拍手叫絕,後怕連連。隱藏在陰謀與算計下的野心欲望,棠夫人、棠寧與棠真的掙扎與抉擇也透露出人性的可怕。《血觀音》相比於棠家三女,林家滅門案倖存下來的林翩翩戲分不多,但結局卻是悲慘異常。綜合她的表現來說,在這部片子裡,她可以說是片中唯一的傻白甜。
  • 聊起看完之後如鯁在喉的電影,讓我想起了《血觀音》
    被極端化裹挾的某馬獎雖然不是東西,但臺灣電影《血觀音》確實是一部難得的佳片。一場官商勾結的「大生意」,牽出了一系列關於欲望、利益、親情與仇恨的陰險大戲,在這個充滿"肥肉"的「牌桌」上,每個人都有背景、有實力,看起來屬實不好惹,為了眼前的利益,所有人都不惜一切,做起事來一個個心狠手辣,最終卻敗在了看似被動挨打的棠夫人之手,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
  • 文淇憑《血觀音》摘金馬最佳女配
    未來也願意繼續參與臺灣電影的演出。」早前文淇接受鳳凰網娛樂獨家專訪談金馬兩項提名表示:不想背負壓力,會繼續努力。而談到電影《血觀音》中的表現,她則說角色經歷太離奇,會被陰暗的情緒影響。在出徵金馬獎之前,文淇作為史上年紀最小的嘉賓,接受了鳳凰網非常道的採訪,本文截取她談及金馬獎兩部入圍影片的部分,來一窺她走向金馬的創作歷程。雖然在電影裡,文淇奉上了超齡的演技,但是生活中的她依然還保有孩童的稚氣,而兩岸文化對她的影響,也成為她未來繼續演員之路的資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