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香檳的酒標上看到「Brut」字樣,那是什麼意思呢?
「Brut」是法語,意為「天然幹」,所謂的幹,是指酒中的殘留糖分很低,嘗不出甜味來,天然幹是當今最流行的香檳風格。
但不甜的香檳並不是有史以來的一貫風格。過去釀造香檳時,在二次發酵結束後總會添加額外的糖分來調節甜度,以迎合當時人們的口味。直到19世紀中葉,法國一家叫巴黎之花(Perrier-Jouët)的生產商,才開始嘗試不加糖,但當時並沒有什麼人氣,直到30年後由伯瑞香檳(Pommery)起頭,讓這種風格大紅大紫。
今時今日的香檳,從幹型到甜型各種風格都有,標籤上標註了「Extra Brut」、「Brut」、「Sec」等,一共有6種,按殘留糖分含量由低到高排序為:
◣1. Brut Nature(自然幹):含糖量最低,殘留糖分只有0-3克/升;
◣2. Extra Brut(超天然幹):殘留糖分為0-6克/升(0.6%糖分);
◣3. Brut(天然幹):嘗不出甜味,殘留糖分不超過15克/升(1.5%糖分);
◣4. Extra Dry(極幹):極幹聽起來好像比天然幹還要幹的樣子,但實際上它稍甜一點,殘留糖分為12-20克/升(1.2-2%糖分);
◣5. Sec(幹):能嘗出一丁點甜味,殘留糖分為17-35克/升(1.7-3.5%糖分);
◣6. Demi-sec(半乾):嘗得出甜味,殘留糖分為33-50克/升(3.3-5%糖分);
◣7. Doux(甜):比較甜,現在十分稀有,殘留糖分在50克/升以上(糖分超過5%),比汽水還甜,夠格當甜品了。
天然幹香檳具有蘋果、梨和柑橘味,在溫暖的年份表現為桃子和杏仁味。二次發酵後會產生新出爐的麵包香和奶油般的質感,以及更重的酒體。
天然幹香檳與食物百搭,其高酸度和活潑的氣泡抵消了食物的油膩感,給味蕾帶來清爽,可搭配魚子醬、海鮮、鹹味飯菜、薯條、鹹乳蛋餅、洛克菲勒焗牡蠣、以及煙燻三文魚等。
■ | 產自法國以外、標為「Brut」的都不能稱為天然幹香檳,只能叫幹型起泡酒。
■ | 在西班牙叫做「Cava」,價格實惠,一般9-15美元一瓶;在美國叫做「Sparkling Wine」,最低20美元起;
■ | 而法國香檳區以外的其他產區,都叫做「Cremant」,價格不等,18美元到幾百美元都有。
法國香檳區真正的香檳是價格最高的。基礎款無年份香檳就要30美元一瓶,通常口感清新爽脆,有蘋果、梨、酵母和新出爐的麵包味。中等級別的如凱歌皇牌香檳要40-50美元一瓶。
天然幹香檳的價格取決於葡萄的種植地、生產商、葡萄是來自同一年份(更貴)還是混合了好幾個年份(更常見)、以及品牌效應(唐培裡儂,水晶,庫克,巴黎之花之類的大品牌更貴)。
嚴格來說,香檳僅僅指在法國香檳區釀造、只採用三大葡萄品種:霞多麗(Chardonnay),黑皮諾(Pinot Noir)和莫尼耶皮諾(Pinot Meunier)釀造的起泡酒。
除了標有「Vintage」(年份香檳)的,其他都是由不同葡萄和葡萄園混合的產物。平均要用45種不同的靜止酒調配,才能製成一瓶香檳,每家香檳生產商的配方都不同,各自都有獨特的招牌風味,而且每年基本保持風格不變。
Pol Roger
寶祿爵
Bollinger
堡林爵
Pommery
伯瑞
Laurent-Perrier
羅蘭百悅
Piper-Heidsieck
白雪
Charles Heidsieck
哈雪
Veuve Clicquot
凱歌
Louis Roederer
路易王妃
Taittinger
泰亭哲
Nicolas Feuillatte
麗歌菲雅
Mumm
瑪姆
Perrier-Jouët
巴黎之花
Billecart-Salmon
沙龍帝皇
Moet & Chandon
酩悅
Krug
庫克
Dom Perignon
唐培裡儂
Cristal
水晶
編譯 | 夏凡
編輯 | 辣油兔子
來源:thespruce
關於樂酒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一個倡導快樂喝酒、快樂學習的媒體社交平臺
長按二維碼 關注lookvin
請加樂酒客Lisa的微信:516389957
點擊"閱讀原文" 【查看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