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人生夢想插上翅膀?校長楊德仁院士開講大學第一課

2020-12-15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如何為人生夢想插上翅膀?校長楊德仁院士開講大學第一課

時間:2020年09月29日    編輯:林丹虹    來源:融媒體中心     瀏覽次數:次

芬芳的桂花香瀰漫在雨後的傍晚,就像2020級新同學們的熱情,洋溢在校園的每個角落。9月28日晚上6點半,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可珍講堂主會場和十二個分會場早已座無虛席。「很期待,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這次我第一次聽院士講課!」「希望能夠通過這次開學第一課的契機,學習到有用的知識,充實自己。」新生們懷著對大學生活的滿滿憧憬,期待著「開學第一課」的上課鈴。

在熱烈的掌聲中,中國科學院院士、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長楊德仁為同學們作「創新-人生夢想的翅膀」報告,從「創新的意義、主體、途徑、範例」為切入點,講述了創新的重要性,分享了自己「創新為弓,矽心似箭」的人生歷程,與現場的同學們親切互動,為全體師生答疑解惑。

「早在2002年,習近平總書記來我校調研,評價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校園建築很有風格,辦學環境不錯。浙江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學府,依託名校辦學,理工學院的前景一定非常廣闊。』」楊德仁向同學們介紹了當年習總書記親自指導解決學校發展重大問題,為學校發展把舵定向的歷史淵源,勉勵同學們珍惜大學時光,書寫精彩人生。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與浙江大學同根同源,自創建時傳承百年浙大文脈,弘揚求是精神。楊德仁拋出了竺可楨老校長的著名兩問,引領在場新生思考「來到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做什麼?」「將來畢業後要做什麼樣的人?」。

「新的起點、新的生活,初入大學的你們要樹立人生目標,追尋人生理想,為國家建設、為社會發展錘鍊過硬本領。學校的辦學目標是一流創新性應用型大學,如何實現這一目標,首要的是創新!對同學們來說,創新能力、創新思維也是不可或缺的。」

創新發展是國之大計,是大國競爭的核心力量,它能改變歷史,影響生存,創造未來。華為、抖音、微信,在宏大的國際視野裡,中國的創新成長由此引領著世界影響,無論國家需求、企業需求、個人需求,只有創新是民族生存之路。

作為擁有育人功能的大學,承擔著培養大學生創新素養的重任。楊德仁分享了中學時期比爾蓋茨通過創新獲得第一桶金的故事、手工縫衣針針孔變化的故事,告訴同學們要敏銳觀察生活,善於發現問題,放眼未來,進行創新的一定是當代大學生。

(部分分會場場景)

「此外,同學們要學會質疑,學會提問。質疑書本,質疑老師,敢於挑戰,敢問為什麼。」對權威的崇拜,對標準答案的崇拜是大學生培養創新精神的攔路虎。通過論文、專利、網絡等,博覽群書、確定新穎,世界不缺少創新,只是缺少發現。

為了讓同學們對創新精神有更加直觀的認識,楊德仁講述了自己的創新故事。

集成電路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作為集成電路基礎材料,直拉矽晶體更是重中之重。在國際都以高純氬氣作為保護氣進行生產的情況下,為打破國內沒有高純氬氣,無法生產高質量矽晶體的難題,闕端麟院士帶領當時還是博士的楊德仁另闢蹊徑,研究氮保護氣生長直拉矽晶體。因為與主流研究方向相悖,他們的研究遇到了不少困難,也不被人看好。在同行看來,這似乎是一條看不到希望的路,在闕院士帶領下,「氮保護氣生長直拉矽晶體」這一項目獲得了中國專利發明創造優秀獎、198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逐步得到國際上的認同。

後來,楊德仁團隊又開始了以矽為核心的納米半導體材料的研究。經研究,納米矽管具有優越和特殊的性能,可矽是非層狀的金剛石結構,製備納米矽管一直是國際難題。從模板製備納米矽絲、模板製備納米矽管、模板輔助化學氣相沉澱,楊德仁團隊在國際上首先製備出了納米矽管,並提出了兩種新的製備氧化物和硫化物一維納米半導體材料的普適方法及其機理,項目獲得了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並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接見。

「創新是民族發展的核心動力,創新素質的培養是大學的責任,創新的前提是好奇和質疑,創新的未來是你們!」楊德仁希望同學們在浙大寧理的四年裡學會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為實現人生夢想增添有力翅膀。

在交流中,同學們積極踴躍提問:「楊校長,我們該如何脫離傳統的拘束,提高創新能力?」「作為2020級專升本的新生,如何在課程安排很滿的情況下鍛鍊創新能力?」「工科學生要怎樣接觸到創新的前沿?」

楊德仁校長一一給出了建議。他說:「從問問題開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這也就是我希望你們在這四年培養起來的素質。」「學業首先是一個根本,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在做學業的同時,要把創新的意識放在自己腦海裡。」「去實習,到企業去了解他們現在的產業上面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只有知道他們不足的地方,矛盾的地方,你才會有創新的出發點。要儘可能的和實際產業企業去結合。」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馮建波在主持報告時講:「楊校長通過個人的經歷和研究領域的所見所聞,為大家介紹了創新的意義,了解了創新的方法,讓同學們更深的意識到,到大學來,究竟要成就何事,行至何處,成為何人。

近一個半小時的報告乾貨滿滿,同學們聽的意猶未盡。「今天很榮幸有機會向校長提問,校長的回答讓我對我以後的大學生活有了更明確更合理的規劃,正如校長所說我們國家現在是機械大國,但還不是機械強國。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生產力。想要變強就一定要創新。作為機械學子,在未來的學習中要腳踏實地,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做個追求卓越的浙大寧理人!」機制205班的羅明衝激動地說道。「這加強了我想要在大學,這個試錯成本最低的時期,多創新、多打臉、多進步,希望我能將『創新』貫穿我的未來每一天,希望未來的我也能為社會、為國家帶來便利。」國際經濟與貿易201班方雨婷表示受益匪淺。網新201的黃慶慧同學對楊德仁校長團隊堅持不懈的精神表示感嘆:「在國際不承認的大環境下矢志不渝,堅持自己的研究,這讓我感到由衷的敬佩。」法學202班孟伊曼則說:「在這四年,希望自己像楊校長所說的,激發好奇,發現問題,將生活聯繫科學,以科學創造生活。點起夢想之燈,邁向創新之路!」

相關焦點

  • 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科學的翅膀——北京市科協在行動
    圖:朱簡在實驗室北京青少年科技後備人才早期培養計劃自1996年啟動至今,發展已20餘年,形成了以北京市科協為樞紐,以相關大學、科研單位的重點實驗室、區科協、示範學校為基地的工作機制,培養了一批批熱愛科學的青少年,為國家和首都建設提供了重要的科技人才支撐。
  • 電子科大校長「開學第一課」:上大學 首先探求人生的意義
    清水河校區、沙河校區新生在線上、線下聆聽了校長曾勇的開學第一課。一如往常的淺切平易、語重情深,曾勇的講話從自己的大學生活講起,從自黑「椒鹽普通話」到深情祝福萌新們收穫大學友誼,從學習專業技能到探尋大學的意義,從不走尋常路到正視自己的不完美……曾勇用自己的人生經歷,世界優秀理工院校辦學理念,「不走現成之路」「不完美是我們的天堂」「教育是點燃一把火」等名言,啟發、激勵同學們,珍惜共聚成電美好時光。
  • 於金明院士為濰坊醫學院新生上開學第一課
    在熱烈的掌聲中,於金明院士作了題為《不忘初心 播種夢想》的精彩報告。他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奮鬥歷程,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勵志故事,以樸實的語言、深厚的哲理,推心置腹、毫無保留地和大家分享了成功的經驗和人生的真諦。
  • 楊瀾在抖音開講「最後一堂課」,為畢業生們送上入海第一課
    由央視新聞、抖音聯合百所大學共同發起的「雲端畢業季」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活動中,抖音特別設置「最後一堂課」內容版塊,邀請名人校友直播,與畢業生們一起分享青春故事,同時也用他們的人生經歷,為畢業生們指點迷津。6月19日下午16點,楊瀾作為「最後一堂課」的開講人,在抖音直播間裡與畢業學子們分享自己的大學時光。
  • 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為2020級研究生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研以律己,勇挑重擔」,體現無愧於時代的責任擔當——胡剛校長為2020級研究生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9月17日下午,南京中醫藥大學2020級研究生新生齊聚體育館,聆聽胡剛校長講授題為《「研以律己,勇挑重擔」
  • 「大學第一課」開講 大咖共話青春成長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13日晚,「時光不負、青春敢為」大學第一課主題演講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行。從科學院專家到名校教授,再到在校大學生,當日演講者的發言充滿對於青春成長的啟發與鼓勵。主辦方供圖七位嘉賓圍繞「青春」和「夢想」,結合自身經歷,與廣大學生共話成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一個民族之所以偉大是在面對困難和風險時從不放棄,不退縮,不止步,百折不撓地為自己的命運和前途奮鬥。」正如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新聞中心主任覃川所言。他強調,自強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底色,自強成就卓越,創新鑄就未來。
  • 開學第一課!重大校長寄語:用大學時光解答「志」「學」「勤」「友...
    重慶快新聞【開學第一課!重大校長寄語:用大學時光解答「志」「學」「勤」「友」四道題】9月10日上午,重慶大學在虎溪校區運動場舉行了2020級本科生開學典禮暨軍訓動員大會,6400餘名本科新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參加了此次典禮。開學典禮在全體師生齊唱《歌唱祖國》的歌聲中拉開序幕。
  • 「為夢想插上翅膀」積家雙翼手錶怎麼樣?
    積家雙翼手錶,「為夢想插上翅膀」,小工廠做出了大夢想。自從千禧年,積家加入瑞士奢侈品集團歷峰集團(Richemont),如虎添翼。藝術加上技術,天賦能夠有效地雜糅。積家601244J雙翼系列的風格和技術也很獨特,堪稱鐘錶踐行巔峰。它搭載的最新一代機芯結合了雙翅的新穎設計理念。
  • 鍾南山上三尺講臺為廣州的中學生上開學第一課
    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 , 特殊之年的 " 開學第一課 ", 不僅乾貨滿滿 , 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勤儉節約 " 美德教育等應有盡有 , 更有學校將親身參與過抗疫的戰士如鍾南山院士等請上三尺講臺 , 與孩子們分享他們的故事 , 充滿著濃濃的人文情懷。
  • 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安陽市第十中學中考動員大會隆重舉行
    為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安陽市第十中學中考動員大會隆重舉行五月中旬,雨後初晴。市一模考試之後,我校初三學生迎來了考前動員大會。考前動員教務處景主任對近段時間九年級學生奮力拼搏的精神給予肯定,並且對如何高效準備中考做出指導: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利用大聲回答問題來提高自信心;消除緊張心理;複習中要有全局意識;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善於思考總結提煉……「活出明媚的人生」,是他對初三學子的殷切希望。
  • 「雙語」為我的人生插上翅膀
    上初中的時候家中遭遇了重大變故,大哥出事離她而去,隨之母親也因病去世,因為家庭困難,母親都沒進過醫院,至死都不知道患得什麼病,而剛剛考上大學的四哥需要學費、生活費。這對一個孩子多、底子薄的農村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家裡已經沒有能力再供她上學了。或許是命運的不幸註定要將自己繽紛多彩的夢撞碎,或許是天地無情終歸要將自己夜以繼日的學業當做泡影放飛。
  • 「畫說人生」青少年培養計劃啟動啦!第一堂線上直播課即將開講,走...
    「畫說人生」青少年培養計劃啟動啦!第一堂線上直播課即將開講,走一個!疫情阻隔了面對面交流卻斷不了對藝術的熱愛小藝特邀藝術家羅陵君以線上直播課的形式講評作品,傳授技藝「畫說人生」青少年培養計劃還記得嗎?
  • 「時代楷模」張桂梅、為貧困學生點亮人生的夢想
    「一個人最偉大的夢想不是成就自己,而是為了給更多人插上「夢想的翅膀」。我們先來記住幾個數字:2008、2020、12、1804。2008年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建成開學,到今年2020年這12年間,這所學校讓1804名大山裡的女孩考上了大學。
  • 【開學第一課】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寄語學子:懷大愛之心 行...
    成都中醫藥大學校長餘曙光(圖片由成都中醫藥大學提供)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21日訊(記者 陳淋)秋分時節,6502名新同學在成都中醫藥大學開啟人生新篇章。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搏鬥中,成中醫憑藉中醫藥專業自信和專業功底,為疫情防控獻策獻計,向全世界提供了「成中醫方案」。
  • 在安理,成為更好的你——校長袁亮院士致2020年高考考生的邀請信
    安徽理工大學為我鋪陳了人生底色,在學校打下的知識基礎、培養的治學態度、形成的奮鬥精神、締結的師生情誼,對我產生了終身影響,把我從一名普通大學生培養成為「八十年代全國優秀大學畢業生」,逐步鍛鍊成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那些帶著夢想奮鬥的日子至今歷歷在目。作為學校建設發展的受益者、參與者和見證者,我深切地感受到,學校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攻堅克難的創業史、一部成績卓著的育人史、一部爭創一流的奮鬥史。
  • 這位院士曾立志娶個老婆煎雞蛋,卻逆襲成為985大學最成功校長?
    理想是一個人的指路明燈,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有這麼一個人,他的理想曾經只是娶個老婆煎雞蛋,這樣的理想聽起來讓人忍俊不禁。不過他卻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相繼成為中國煤炭部最年輕的司長,中國礦業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四川大學最成功的校長。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教授。
  • 《開學第一課》搶先看 來聽鍾南山張文宏講故事
    鍾南山「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在《開學第一課》的課堂上鍾南山講述了自己在父母影響下學醫從醫在「非典」時挺身而出以及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張伯禮「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在課堂上,張伯禮院士講述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疫情抗爭的歷史早在《漢書》中就提出將「隔離」作為防疫的重要舉措中華民族本著對生命健康的堅守在一次次磨難中迎難而上
  • 哈爾濱華德學院:「英才」戰略為夢想插上翅膀
    兩高:高質量教學、高層次就業,學校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英才班」培養計劃採用利於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成長的培養模式,在教師配備、教學管理、教學設計、考研指導、企業實習、就業指導、創新創業等各方面優先支持與保障。
  • 日照小學生插上「天使的翅膀」 始終保持一米距離
    老師給孩子們準備的「6個1」的驚喜為孩子們插上「天使的翅膀」校園生活快樂起航因為愛你 保持一米大眾網·海報新聞日照6月2日訊在東港區第五小學的校園裡,孩子們插上了「天使的翅膀」,每雙翅膀長度一米,因為愛你、保持一米。據了解,全校一年級290多名學生幾乎人手一副「天使的翅膀」。這一雙雙可愛的小翅膀是孩子和父母親手做的,旨在提醒孩子們學習、玩耍的時候始終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此外,以這樣的形式開學,也給孩子們的校園生活增加了快樂的元素,讓他們開開心心地回學校。
  • 穿漢服入學……特殊時期的廣州開學第一課 鍾南山院士分享抗疫故事
    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特殊之年的 " 開學第一課 " 不僅乾貨滿滿,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勤儉節約 " 美德教育等應有盡有,更有學校將親身參與過抗疫的戰士如鍾南山院士等請上三尺講臺,與孩子們分享他們的故事,充滿著濃濃的人文情懷。鍾南山在省實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