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娃一句話,這對夫妻用185天帶娃環球去北極,你有這個膽量嗎

2020-12-21 神奇麻麻木小暖

1歲在額爾齊斯河上划過船,2歲在菲律賓和大海龜玩,4歲走過南極北極。

在土耳其、緬甸、寮國坐熱氣球、在南極看罕見的飛碟雲、在亞馬遜釣惡魔食人魚、在加拉帕戈斯群島吃龍蝦、在厄瓜多蕩世界上最高的鞦韆。

吃遍全球美食、和小企鵝是夥伴。

這是5歲的辛巴所經歷過的!

辛巴兩歲半時,指著繪本上的北極熊對爸爸說:「我要去看北極熊。」於是辛巴的父母義無反顧地帶著兒子騎著一輛三侉子出發了!

他們用185天,途經12個國家去北極看北極熊。

辛巴5歲的時候,又用146天,縱穿南美洲,去南極看企鵝。

曾有人質疑,這麼小的孩子不上幼兒園,會不會不適應校園的生活,上學跟不上呢?

辛巴的爸爸老極認為,辛巴正處於最重要的認知階段,很多孩子是通過電視機和繪本認識世界的,但是辛巴卻可以用自己的雙眼去認識更真實的世界,打開眼界,辛巴也可以體驗到課本上沒有的東西。

在這個過程,孩子鍛鍊了體魄,學會了多種語言,學會了與他人相處、

在這個過程,他看到了世界,看到了不同的人和風俗,學會了思考,開闊了眼界。

在這個過程中,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攝影,也擁有了20多個不同的夢想。

為什麼說見世面要行走在路上

古人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只有見過更多的風景,才能豐富自己的人生,開拓自己的見解,提高自己的格局,我國古代的詩人們就深諳這個道理。

譬如,李白就曾用27年漂泊四方,登了80多座山,跨了18個省,留下了眾多經典詩篇,詩風磅礴大氣。

見過世面的人,不拘泥於頭上一方小小的天地,而是放眼遠方和星辰大海。見過世面的人,會將讀過的書、看過的風景、學過的知識,回饋到自己身上,沉澱為自己的人生。

就如王家衛所講的那樣:「人生,就是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的過程。」

然而奧古斯狄尼斯說過:「世界是一本書,不旅行的人們只讀了其中的一頁。」

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早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共同體,誰也無法成為獨立的個體生存,「行萬裡路」不僅僅要看國內,更要看世界。

「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每個國家的地理地貌,歷史文化,都值得我們用腳步去丈量。讓孩子見世面,不僅僅是爬過高高的山,不僅僅是滑過日本的雪,不僅僅是看過海邊的日出,而是要讓孩子將一次旅遊內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這才是通過旅行開眼界,見世面的真正意義!

哈佛女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曾說:「當我們看到的世界大了,才能更加寬容,更加坦蕩。實際上,接受彼此的不同、尊重相互的差異,已經成為'了解世界'的重點。」

看世界,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孩子各種品行,提高了孩子的世界觀,了解世界已經是孩子們的必修課。

然而很多家長問,孩子上學沒時間,而且家裡也沒有足夠的物質條件支撐他去看世界,應該怎麼辦?

雨果獎得主郝景芳說過不是每個父母都能帶孩子到世界去,但我們可以把世界帶到孩子眼前來。

這套通識啟蒙繪本《環球國家地理繪本》,就將世界鋪陳在孩子的眼前,讓孩子在家就能遊遍世界,見世面。

這是一套「百科全書式的地理科普讀物」,體量大,知識點系統全面,非常適合給3-12歲的孩子作啟蒙讀物。

一、權威打造,官方推薦

權威團隊編著——中國地理學會主編,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中國地理學會、中國教育學會比較教育研究會、世界自然保護同盟國際教育委員會成員黃宇博士編著,確保了知識的專業和嚴謹。

官方推薦——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日本、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多國駐華大使館的點讚和特別推薦。

二、2000多個知識點,全面貼合學校教材

整套書介紹了70多個國家、200+個城市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自然景觀、人文建築以及文化生活。

內容編排精妙、框架清晰,先通過6幅七大洲、四大洋的手繪插圖,幫孩子建立起地球板塊劃分的整體概念。

然後按照亞洲、歐洲、南北美洲等順序依次介紹,從國家概況,一步步展開到地形地貌、人文風俗、歷史遺產等微觀處。

除了詳細介紹的國家,還添加了一些專題頁面,以合集形式將多個國家組合在一起進行介紹。

地理在中高考中已經是必考科目。全書2000多個知識點,其中很多知識點,在小升初考試,還有中學地理課本中都有出現。

即介紹了豐富的自然地理知識,又講解了多彩的人文地理知識。

採用的是時下最流行的「旅行手帳」式描述,。孩子們一邊跟著書裡的主人公環球旅行,一邊毫不費力地記住了2000+知識點。

三、這更是一套百科全書

這套書中,不僅僅講了地理知識,更包含了豐富的百科知識,延伸拓展到動植物學、歷史、文學、藝術等諸多學科,既保證了趣味十足,又能很好地幫孩子將知識串聯,搭建知識框架。

奧運會為何最初起源於古希臘?

墨西哥為什麼要有「亡靈節」?

四、溫馨的畫面+充滿童趣的文字

特邀9位國際插畫師傾力打造,對每個國家和城市,都選擇不同的色彩基調和風格手法去呈現,每個細節都經過了反覆打磨,重現當地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特色,

充滿童趣的文風,通俗易懂,「詞條」和「旅遊明信片」的獨特設計,即使是低齡寶寶也能輕鬆理解,激發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盛開櫻花的粉色日本,夢幻而美麗

藍白色為主色調冰封的極地,純淨而乾淨。

讓孩子一看到顏色,就能聯想到這個城市的主要特點。與其說是一本書,更不如說是一套藝術作品,帶給孩子藝術和美的啟蒙。

贈送30個旅行講解的高清視頻,視頻中有很多真實的場景照片,專業主播進行配音,帶孩子「走進」真實的國家。

贈送一本精裝大書——《影響孩子一生的環球100成長旅行地》,匯集了全球100個熱門旅行地,分成18個主題,帶孩子來一次「人文之旅」。

全套11本,10本《幼兒趣味世界地理繪本》+一本精裝《影響孩子一生的環球100成長旅行地》,12開超大開本,全彩精美印刷,頁數總計達480頁,重達2.36KG,捧在手裡都是沉甸甸的。

最重要的是,價格無敵划算,原價338.9元/套,現在驚喜六一價僅僅99元。

現在帶娃去吃頓肯德基都要100多,給娃隨便買雙鞋子都不止這個價格。11本沉甸甸的全彩繪本卻只要99元,真是抄底了!

不到100元,一套集專業性、嚴謹性、趣味性、實用性等於一體的地理啟蒙讀本帶回家,帶娃在家看世界。

不到100元,讓孩子走遍世界,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提高世界觀。

你說值不值!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幸運,叫姥姥帶娃;有一種虧欠,也叫姥姥帶娃!
    「我剛去醫院了,醫生說我得了風溼病,讓我住院一周治療。」「現在就得住嗎,能不能等兩天?」這是一段母女對話,母親因為關節痛,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風溼病,醫生建議母親住院一周進行治療。而她和女兒對話的時候,用的是小心翼翼的口吻,似乎在徵求女兒的意見。而女兒聽了後,並沒有關係母親的病情,而是詢問母親能否等兩天再去住院。
  • 姥姥帶娃有三大優勢,奶奶怎麼都比不上?過來人一句話揭示真相
    但是妮妮媽媽卻不同意,認為姥姥帶孩子可以減少婆媳矛盾,而且,在帶娃方面,有任何決定,母親都會先問自己,最重要的是,日常方便溝通,不用擔心隔閡。可姥姥卻表示自己「費力不討好」,堅決不願意繼續帶娃,無奈,妮妮媽媽只好送母親回老家。
  • 獨自帶娃去旅行,你以為光有勇氣就行嗎?
    我記得我和一群麻麻半夜趴在群裡討論到底該選哪個牌子什麼圖案的保溫杯時,我們糾結著糾結著就笑了,娃早已熟睡,人家誰管你買白雪公主還是麵包超人,人家又不懂象印和虎牌有什麼分別。說到底,還不是大人們在滿足自己的審美,以及支配空前龐大的選擇權。爾後還要說,我們對娃多麼認真負責,我們多麼具有審美和評測能力,我們是super麻麻。嘖嘖,大人真是矯情。
  • 爸爸帶娃和媽媽帶娃,有什麼不同呢?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爸爸帶娃,活著就好了。讓人感到非常啼笑皆非,爸爸帶娃真的有這麼誇張嗎?不談段子,爸爸帶娃,有哪些地方可以學習的呢?  圖片來源:新浪微博一、爸爸帶娃:抓大放小知乎有網友分享,自家老公和自己帶娃時的不同特點,作者認為,她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總是格外上心
  • 帶娃帶到崩潰?不想帶娃那麼累,那就要做個懶媽媽,給你5點經驗
    老實說,一個人帶娃真的很忙很忙,有時候忙到沒有梳妝打扮的時間,但個人認為真正能夠壓垮寶媽到崩潰絕不會是因為一個人帶娃,帶娃雖然艱辛,但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寶媽內心也會覺得自己的辛苦和付出是值得的。當了寶媽後,有了寶媽的圈子,在認識的眾多寶媽中,也有少數幾個寶媽說帶娃帶到崩潰,一番對話下來發現讓這些寶媽崩潰的真正原因是又要帶娃又要賺錢養家或和處理家庭關係,雖然網上沒少有「邊帶娃邊賺錢」的話題,但真正能夠持續邊帶娃邊賺錢養家的寶媽其實並不多,若有婆媳或夫妻關係不太好的家庭,寶媽的日子可能會很難過,甚至崩潰,也不是沒可能的。
  • 奶奶帶娃VS姥姥帶娃,到底有什麼不同?這4點問題很現實
    關於帶娃這個問題,在近幾年越來越受大家的關注。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孩子跟爸爸姓,孩子生下來大多數是由奶奶來帶,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舊的傳統也在慢慢改變,越來越多的姥姥也加入了帶孩子的大軍中。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大,為了維持生活開支,生完孩子後,夫妻雙方都要工作,無暇照顧孩子,請保姆不放心,同時又加大了經濟負擔。
  • 老人帶娃的家庭和自己帶娃的家庭,有何不同?這些優缺點你要知道
    當今社會,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結婚有孩子之後依然還得工作賺錢,所以不能在家全職帶娃的人有很多。為了減輕家裡負擔,把帶娃這個重任交給家裡老人的也不少。很多老人看見孩子就很開心,心想孩子在自己身邊熱鬧,也可以緩解下一代的經濟壓力,所以便很爽快答應幫兒女帶娃。但是只有當雙方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家庭矛盾有多麼的大。那麼,有老人幫忙帶娃的家庭和寶爸寶媽自己帶娃的家庭將會出現哪些不同呢?
  • 老婆說「帶娃太累了做不了晚飯」,於是我去驗證了一下....
    帶個娃就嫌累?我比你累得多了!」這麼想的男人一定不少。為了讓全世界的女性知道「所謂的帶娃累是矯情」,我利用小長假體驗了「媽媽不在,奶爸也能輕鬆帶娃」的全過程,以下是我的驗證結果匯報。【1】驗證的緣由&規則說明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這場檢驗的緣由,老婆成天喊累,讓我不禁疑惑:帶娃到底累嗎?
  • 為什麼一定要帶娃去日本?因為……
    帶孩子去旅行,不止是為了滿足孩子的新鮮感、好奇心,而是在這段旅程中陪伴著彼此,一起去看看有意思的遠方一起更好地了解彼此。1小時的時差,消滅帶娃出國的焦慮。02、帶孩子方便即便你的孩子年紀比較小,去日本也不用擔心,日本的細心體現在方方面面,完全不用因為孩子小而亂了手腳。
  • 老婆所謂的「帶娃太累了做不了晚飯」?檢證了下!
    1驗證內容:帶娃到底累嗎?  首先我想說明的是這場檢驗的緣由:  老婆成天喊累,讓我不禁疑惑:帶娃到底累嗎?  (以下是我們夫妻倆的聊天記錄,老婆就是這樣喊累的)    這樣的對話持續了兩個月!!我家兩個半月的兒子本來就很乖,完全不會有問題。  3單獨帶娃期間用手機記錄的內容
  • 「男不帶天,女不帶仙」,給娃取名為啥不能太大?有科學依據
    給孩子取名字,有沒有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呢?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家長給孩子起名時會儘量避開,這個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為什麼"給娃取名不能太大"?別不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閨蜜生了一個可愛的男寶寶,孩子古靈精怪,十分討人喜歡。
  • 「神經大條奶爸」散養式帶娃火了,娃:我媽已經3天沒打我爸了
    奶爸帶娃會是怎樣的體驗?相信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寶媽或者是長輩們都有話要說吧?
  • 有娃後夫妻感情好不好,從睡姿就能看出來,你家是哪種?
    這不,前段時間有寶媽在網上曬出來一家四口睡覺時的照片,放出來之後立刻在網上走紅了。看一家人的睡姿,小夫妻倆在一起睡覺,,兩個娃娃在一旁就像是打醬油的。網友直接調侃:這娃娃們一看就是撿來的,夫妻倆才是真愛!有娃後你們家的睡姿是怎樣的?
  • 25歲生娃和35歲生娃,哪種更有優勢,這兩點比年齡更重要
    當然也有人說,30多歲生娃好,因為夫妻經濟更穩定,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而且也有研究表明,30多歲的女性生育的孩子更加聰明。其實,25到35歲都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那麼,同樣都是最佳生育年齡, 25歲生娃和35歲生娃,哪種更有優勢呢?表妹小君:23歲結婚,25歲生娃。
  • 帶娃路上耍點「小心機」,讓寶爸輕鬆參與帶娃,新手媽媽要學學
    不僅自己看娃很厲害,還輕鬆讓寶爸跟著一起參與帶娃樂趣中,我真是太羨慕了。後來我就去找我姐妹取經,學到了一些讓寶爸輕鬆參與帶娃的小技巧,一起看看吧。照顧寶寶的任務適當分給寶爸 之前帶娃我總是一個人孤軍奮戰,什麼餵奶,哄寶寶睡覺,換尿布等等,都能令我精神崩潰,感覺寶寶離了我,都沒辦法生存了呢。
  • 奶奶帶娃挖土玩?爸爸稱天冷沒讓娃出去!一招帶你解鎖帶娃新姿勢
    如何順利帶寶寶出行,成了媽媽們冬季帶娃的一大難題。近日就有一段奶奶在家帶孩子「拆家」挖土玩的視頻在網上引起了熱議。其實就是因為冬天太冷了,帶孩子出去玩不管是對父母還是對寶寶,冷還是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凍得小手僵僵的那種。
  • 多帶娃去3種地方,長大後情商和眼界或更高,你帶孩子去過嗎?
    那些有學識、有遠見的父母,都捨得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上投資和下功夫,這樣家庭的孩子見過的世面、開的眼界也會多,這樣的家庭未必有錢,但孩子的內心卻是被富養長大的。多帶娃去3種地方,長大後情商和眼界會更高,你帶孩子去過嗎?
  • 冬天最適合帶娃去的好地方,不貴又好玩,只有1%的人去對了!
    冬天大家都會帶娃去哪裡玩兒呢?大多數人都想著去玩雪,但這段時間雪村人太多,北海道又太貴。可咋辦?這時候就不得不提一個小眾又便宜的好地方——俄羅斯。去掉機票錢,玩上大半個月人均還不到 5000 塊。最令人心動的一點是,能看到極光!
  • 「你不就是生了個孩子嗎?帶娃天經地義」丈夫的話,刺痛了妻子
    我婆婆一年365天從來不會煮早飯,現在中午也不會煮,都是讓我公公這個男的亂煮的,晚上甚至十一二點回家。他們一天可能會幫我帶十幾分鐘吧,就開始跟親戚說,累啊累,而我呢,是不會累的,因為習慣了啊。寶寶從小到大沒有給他買過一件衣服褲子帽子甚至襪子,也沒有出錢出力還有臉到處說爺爺奶奶對他真好。爸爸呢?爸爸是死的吧。
  • 媽媽和奶奶誰更適合帶娃?以上兩人不是最佳人選,這個人帶娃更好
    有專家表明,媽媽和奶奶其實都不是最佳帶娃人選,爸爸帶娃更好,帶出的娃更聰明。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爸爸帶娃有幾個得天獨厚的優勢,這幾個優勢媽媽和奶奶也無法彌補。爸爸帶娃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很多爸爸都是非常有創意的,爸爸在帶娃的時候總是愛和娃一起組裝玩具,鼓勵孩子自己去用另一種思維去想事情。媽媽帶娃的時候,總愛幫娃做事,但是爸爸帶娃的時候,大部分都會鼓勵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這樣一來,孩子的動手能力自然也能夠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