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長了骨刺怎麼辦?
很多患者去醫院拍片子檢查,發現有「骨刺」、「骨贅」、「骨質增生」等等情況,就會心情很不舒服,怎麼會有骨刺?
一、什麼是骨刺?為什麼會長骨刺?
當我們看到「刺」這個字的時候,總是會有些擔心!骨刺,是關節不穩定或者經常大量活動後,關節軟骨逐漸磨損、退化、破壞,彈性減小,而且軟骨血供差,所以就修復困難,但是在關節軟骨周圍地方血液供應非常好,會出現代償性軟骨增長,修補、硬化與增生,時間長了,增生的軟骨又出現鈣化,這是自然的老化現象,醫學上又叫退化、退變,這種退變就會導致骨質增生,進而形成骨刺。
骨刺則是各種骨質增生的表現形狀之一。骨質增生形態有很多種,除了形成刺狀形態外,因其存在的部位和產生的原因不同,還可以表現為圓形、波浪形、梭形和不規則形等形狀。
二、哪些人容易長骨刺?骨刺常發生在哪些部位?
一般來說,中老年人比一般年輕人更容易出現骨刺。不過,隨著生活條件以及工作環境不斷變化,一部分人必須久坐或者久站,當我們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尤其是不正確的姿勢)或者反覆使用某關節的時候,都可能會使該關節的軟骨及周圍軟組織過度磨損、退變,從而誘發骨刺出現,尤其是計算機族、家庭主婦、金融工作者、老師、工廠作業員等等工作人員,
骨刺一般常發生在活動頻繁的關節,包括膝關節、頸椎、腰椎、腳跟、肩肘以及手指等關節。一般出現骨刺就代表這個人骨骼進入退變階段。然而,骨刺並非老年入的專利,很多人因為工作原因或生活習慣,久坐、久站,再加上姿勢不正確,很容易在年輕時就出現骨刺。
三、長骨刺會有哪些症狀?
長了骨刺並不等於得了疾病,在大多數情況下,出現骨刺並沒有症狀,臨床症狀與骨頭的退化程度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
如果骨刺正好壓迫到神經、脊髓、影響關節的活動或者刺激周圍的軟組織產生炎性反應,就可能會有疼痛、紅腫、麻木、肌肉無力、關節形狀改變等情況。骨刺引起得退化性膝關節炎疼痛、神經痛、椎管狹窄鄭等情況,常常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四、如果長了骨刺要怎麼治療?骨刺一定要開刀嗎?
如果骨刺沒有明顯症狀,就不需治療,而且有些地方出現骨刺、骨質增生反而是好事,比如脊柱椎體前緣長骨刺可以增加脊柱穩定性。
其他部位的骨刺,如果只有輕微的酸麻或者疼痛感等症狀,大部分患者通過充分休息、服用消炎止痛藥、熱敷、超聲波電刺激等治療可以緩解症狀。臨床實踐證明,服用一些中藥治療骨質增生的效果是比較顯著的,比如吃些骨刺消痛液或骨仙片。但是吃藥也只是緩解病人症狀,活血化瘀、舒筋通絡、消炎止痛等目的,骨刺並不會消失,如果藥物治療、理療等治療都沒有效果,而且嚴重影響生活,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
尤其是頸椎、腰椎形成的骨刺,如果有壓迫到神經根或脊髓,可能會造成肢體的疼痛、麻木、無力、走路不穩、頭暈等症狀,如果症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就需要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避免症狀加重導致致癱。
五、如何預防骨刺的發生?
由於骨刺是骨骼退變增生現象,所以骨刺手術切除後,如果平時不合理運用關節,讓關節長時間過度負荷、勞動、姿勢不正確等,得不到休息,,當然還會再出現骨刺。
那麼如何預防骨刺的發生?
1.要想預防骨刺,平時可以適度遊泳、腳踏車或是輕度的有氧運動,增加大腿、臀部的肌力,減少關節的負荷,用中醫的藥氣燻蒸、在醫生指導下保健按摩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鬆筋骨,強身健體。
2.平時也可以通過穿背背佳等物品維持良好得坐姿及站姿,同時,保持理想的體重,減輕關節負荷,儘可能避免長時間久站、久坐,定時適時放鬆筋骨,減輕頸腰椎負荷,養成良好的規律運動習慣,比如適度瑜伽練習、健美操等。
3.日常的飲食也可以幫助預防骨刺的發生,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如:茄子皮、鮮姜、苔菜、茄子肉、洋蔥、大蒜、尖椒、彩椒、大蔥、西紅柿、油菜、大棗、芹菜,藍莓、龍眼、南瓜、木耳、苦瓜、獼猴桃等,這些食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可清除人體中的自由基,減緩炎症反應、加速運動受損組織的復原及增強膠質形成,有助於抗組織老化、防癌、抗癌,有助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以及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