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醫生解析網絡成癮 籲列為正式疾病呼聲屢起

2021-01-13 環球網

臺灣桃園一對年輕夫婦沉迷在線遊戲,導致嬰兒餓死。檢警勘驗發現夫婦住處堆滿雜物。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6月15日電 據臺灣《蘋果日報》報導,臺灣桃園一對年輕夫婦沉迷在線遊戲,導致嬰兒餓死,臺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林朝誠認為,當事人應是罹患網絡成癮症;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網絡成癮症的特徵是無法克制地把大部分時間用來上網、玩在線遊戲,且「愈用愈兇,不用不行」,有人甚至玩到暴斃,這與酒精、藥物成癮類似,許多國際醫學會議均建議列為正式疾病。

林朝誠表示,網絡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的症狀包括一上網就心情愉快、忘卻煩惱,不上網就焦慮不安、易發脾氣。他提醒,成癮者多數不會自己就醫,若觀察到家人有類似症狀,一定要協助就醫。

楊聰財指出,在線遊戲玩家在計算機前暴斃的新聞愈來愈常見,他輔導過不少個案,尤以學生居多,成人較少見。曾有初中二年級學生沉迷在線遊戲,先是長期熬夜打電玩,最後乾脆曠課繼續打,父母介入管教後,孩子還會頂嘴摔東西。

他表示,網絡成癮症普遍發生在全球各地,近年許多國際醫學會議也都呼籲將它列為正式疾病。

相關焦點

  •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近年來,除了沉溺於「王者榮耀」「吃雞」「三國殺」等網路遊戲之外,觀看遊戲直播更使青少年難以自拔。「我要給這個遊戲主播刷飛機和遊輪(打賞)」「我以後當一名遊戲主播」……當深陷遊戲和網絡直播等問題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將對生活、家庭和個人健康產生難以想像的傷害。
  • 網絡成癮竟是精神疾病?對待「網癮」少年,家長該怎麼辦?
    其實現在好多家庭父母都對孩子的網絡行為表現得不怎麼在意,最終大多都會導致青少年或多或少有網癮的「習慣」。 2018年6月18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了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手冊,新增了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的診斷分類,並將其納入物質使用或成癮行為所致障礙環節。
  • 【熱點】遊戲成癮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你中槍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昨天宣布,把沉迷於網路遊戲或電視遊戲妨礙日常生活的遊戲成癮認定為新的精神疾病
  • 「再來一局」危害大,遊戲成癮其實是精神疾病……
    伴隨著電子產品越來越發達網路遊戲也在不斷花樣翻新遊戲本是讓人放鬆身心的娛樂方式但有一部分人卻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據英國《每日郵報》近日報導,數據顯示,疫情宅家期間,英國人用在打遊戲上的時間比以前多了19%。你知道嗎「再來一局」的後果嗎?
  • 「孩子通宵打遊戲,整天不出門」 警惕遊戲成癮
    暑假期間,像俊俊這樣的沉迷網路遊戲不能自拔的「熊孩子」,讓不少家長感到發愁。濟南遠大中醫腦康醫院戒癮專家郭樹傑主任告訴筆者,遊戲障礙(俗稱遊戲成癮)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成癮性」精神類疾病。在她接診的遊戲成癮患者中,出現情緒障礙、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焦慮、不典型精神障礙,還有精神分裂症等各種精神疾病症狀的不在少數。
  •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原標題:「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青少年遊戲成癮怎麼治  掛著一張張生活照的照片牆,歸類擺放著各類書籍的圖書閱覽室,跑步機、撞球桌等活動器械一應俱全的大教室,畫板顏料調色板齊全的畫室,能容納10餘人的卡拉OK室……從門診大廳經過兩道玻璃門和鐵門,記者來到廣州白雲心理醫院青少年成癮行為科,眼前的小屋看上去特別溫馨。
  • 明見說「網絡成癮」,聽網癮少年對父母說
    對於生理疾病,我們經常會強調預防的重要性,其實網絡成癮也一樣。沉迷於網絡並不就是網絡成癮。在網絡成癮之前,孩子們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條路上,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來自家庭的參與和關愛。成癮的孩子都明白成癮的後果,都嘗盡了成癮的危害。家長,不需要跟他們講大的道理,不需要以家長的威嚴再去傷害已經脆弱的內心。
  • 7月1日起,四川首家「成癮醫學門診」可預約診號!這種情況需就診
    6月28日,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正式成立了成癮醫學門診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物質依賴科主治醫師、心理治療師宋旭峰說,隨著網絡化、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依託於網絡發展起來的行為成癮逐漸進入人們視線,據第45次《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未成年網民已經達到了1.75億。「面對這樣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總覺得作為精神科醫生的我們有義務去做點什麼。」
  • 網路遊戲成癮癥結在哪裡?
    騰訊公司的這些舉措再次將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這一熱點話題引入公眾視野。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等官方機構聯合發布的《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19)》,網絡沉迷成癮已經與網絡違法侵害、不良信息影響、個人隱私洩露共同構成青少年網絡使用中最高的四個風險,預防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成癮任重而道遠。
  • 世衛組織:將過度使用社交網絡認作疾病為時尚早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世界衛生組織精神活性物質和成癮行為領域專家弗拉基米爾∙波茲尼亞克對衛星通訊社稱,將過度使用社交網絡認作疾病為時尚早。他指出,從2014年以來,進行了6次世衛組織年度專家會議,討論成癮行為對公共衛生的後果。
  • 心理解析:男女「出軌成癮」有何本質區別
    男女出軌,有何不同 一、心理解析:男女「出軌成癮」有何本質區別 出軌這種事,說白了就好比冰天雪地裡的一男一女抱團取暖的過程,無所謂誰比誰用心,而對於那些反覆出軌的人來說 男人出軌成癮,大多數是生理的需要。 除了個別的家庭不幸福天天被老婆暴打之外,99%的男人是解決生理需要。而女人出軌,70%和缺愛有關,在家裡得不到,只有出外尋找了。而對於那些出軌成癮的女人來說,她們也缺少愛,只是她們需要的這種「愛」已經背離了當初的想法,說到底她們只是需要一個男人來關心自己除了自己老公之外的任何男人都行。
  • 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最新民調顯示,他的呼聲最高
    為此不少人將目光放在了下一屆「大選」上,而根據新鮮出爐的臺灣新民調結果來看,顯然朱立倫呼聲最強。2024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最新民調顯示,他的呼聲最高。蔡英文行事做法引不滿在選舉結束之後,國民黨開始總結起落敗原因,因吳敦義引咎辭職,目前正敲鑼打鼓地進行黨主席補選,可以說國民黨是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任黨主席身上了,殷切盼望著有人能對國民党進行有效改革,重整待裝將國民黨未來發展方向定下來。
  • 颱風「苗柏」將影響臺灣 農業部門籲做好防汛準備
    颱風「苗柏」將影響臺灣 農業部門籲做好防汛準備 2017-06-12 11:45: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測一測】我該不會網絡成癮了吧?
    21世紀是網絡的時代,網絡高度的便捷性與可及性,使其幾乎融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人們在享受網絡便利的同時,也有一部分人逐漸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這部分人群在網上的衝浪體驗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對網絡的心理依賴,隨著每次上網時間的不斷延長,這種依賴越來越強烈。這種不自主的強迫性現象已被稱為「網絡成癮」。
  • 世衛組織將工作倦怠列為疾病 醫生們的倦怠病誰來治?
    近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工作倦怠」(burnout)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中,將於2022年1月生效。不同於在ICD-10中提到的工作倦怠(極度的疲憊狀態),此次世衛組織正式將工作倦怠列為一種疾病,且將其定義為「由於長期的工作壓力沒有得到有效管理而產生的一種綜合症」,症狀為:感覺能量消耗或疲憊,心理上對工作保持距離或對工作感到消極和憤怒,工作效能感降低。生病找醫生,這次恐怕不行了,因為在工作倦怠這條路上,醫生可能是病情最嚴重的患者。
  • 一一愛情成癮綜合症!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話題,要聲明的是,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並沒有把戀愛成癮症或者性癮症列為一種疾病或者一種「症狀」。戀愛成癮症只是對於一種在親密關係中固有模式的統稱。首先說下成癮的概念。成癮指的是,強迫的(無法停止的重複行為入持續的使用物質(藥物)或者使用行為來撫慰、平緩或者刺激感覺。即使知道這些物質或者行為可能造成不良後果,成癮者仍然會持續重複使用。近幾年來,感謝泰格伍茲,性癮的概念逐漸進入大眾眼球,大多數人都知道性癮是一種不自覺地、強迫地、持續地非常渴望被性喚起。戀愛成癮的定義要比性癮難多了。
  • 性成癮怎麼辦
    建議你這樣做        首先尋找性癮症的病因,若系內分泌疾病為患,則應及時就醫,消除了病根,性癮即可淡化,並逐漸消失。如果由心理障礙所致,則應求助於心理醫生。不少性癮症患者伴有焦慮症或強迫症,故積極治好這些心理疾患,常可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進而減輕性癮的程度。
  • 喜歡自拍可能是太孤獨 自拍成癮是病嗎
    一些專家擔心,自拍這種行為很有可能與心理疾病相關,但其他人則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解壓方式而已。  自拍成癮是病嗎?  2014年7月,中國各大媒體報導,美國精神病學協會將「自拍成癮」定義為強迫症,其特點是常常想自拍並將照片上傳至社交網絡,以彌補現實生活中自尊心的缺失。
  • 什麼是戀愛成癮?
    什麼是戀愛成癮?時間:2015-09-25 10:0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也許你只是對愛上癮而已 其實,和性慾過度一樣,戀愛成癮至今都不是一種可診斷的心理狀態;在精神病的診斷中,像戀愛成癮這樣的病態依戀仍然沒有公認的定義。
  • 美女吃「牙膏」成癮,一天要吃20支,醫生檢查後不淡定了!
    美女吃「牙膏」成癮,一天要吃20支,醫生檢查後不淡定了!牙膏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每天早晚都要依靠牙膏來清理牙齒,以便吃完食物後留在牙齒內的汙垢可以得到更好的清潔,防止得口腔疾病。因此,市面上的牙膏開始層次不窮,生產的包裝五花八門,口味也都不同,草莓味的蘋果味的藍莓味的應有盡有,味道還非常逼真,讓人想要忍不住吞下去,之前就有這樣一幕,國外美女吃「牙膏」成癮,一天要吃20支,醫生檢查後不淡定了!看完大開眼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