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能源棗礦集團田陳煤礦東煤場,一個龐然大物拔地而起。這就是該礦剛剛建成使用的混煤棚,被職工們稱為田陳「鳥巢」。7月21日,該混煤棚一次性通過棗礦集團驗收,正式投入使用,這標誌著該礦正式進入「採煤不見煤、出煤不見塵」的綠色礦山2.0時代。
「以前別人一說咱煤礦就會想到煤塵亂飛、滿臉煤灰。現在,咱們一樣可以當『白領』了。」田陳煤礦煤炭運銷科科長王春剛指著混煤棚說。
該礦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在井下,加大防塵治塵力度,全力打造「割煤不飛塵、掘進不揚塵、運輸不帶塵、巷道不積塵」的綠色生產。在地面,為矸石山覆蓋密閉網、加設抑塵網、安裝「噴淋設施」,現又開足馬力籌建了東煤場混煤棚。
為了建設既符合環保標準又節約資金的現代化煤棚,基建科科長邱向黨多次到兄弟單位了解煤棚建設使用情況,到有關廠家調研,最終採用了球形網架組裝杆件連接工藝,也就是人們熟知的「鳥巢」式結構。這種結構不但能減少焊接點,還能有效加大支撐力,有利於整體成型穩固,大大增加了安全係數。
「混煤棚工程總建築面積7060平方米,簷口高度為16.98米。主體結構為空間網架結構,鋼筋混凝土獨立基礎;外牆3米以下為鋼筋混凝土擋牆,3米以上為網架牆面。」邱向黨說。
在現場,記者看到,煤棚內部設有降塵噴淋系統、霧化灑水系統、強力排風換氣系統等現代化設施。為達到全天候、全時段安全使用,瓦斯、粉塵、壓力、溫度檢測監控系統和視頻安全監控系統也會陸續跟進,讓煤炭儲運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
據悉,田陳煤礦混煤棚可儲存煤炭約3萬噸,將有效緩解因市場變化而帶來的煤炭儲存問題,實現了煤炭從開採、轉運、儲存、裝卸的全封閉管理,讓「綠色礦山」成為現實。
(文章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