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幀香定律」!論FPS遊戲收割戰場的正確姿勢

2021-02-14 微型計算機

目前,熱衷於FPS遊戲的玩家幾乎無一例外地追求遊戲中的高幀率。在他們心目中,60fps已經過時,144fps甚至更高幀率才是流暢遊戲標準。為什麼電競玩家會熱衷於高幀率,不同幀率下的遊戲體驗究竟有何差別,高幀率能否成為FPS玩家收割戰場的遊戲利器呢?我們不妨一起來探究一番。

從原理上來講,在我們玩遊戲的時候,從按下滑鼠或鍵盤發出相關遊戲指令,到最後通過顯卡的視頻輸出接口傳輸到顯示器上進行顯示,這其中有一個比價複雜的處理過程,完成整個過程這段時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延遲」。對於遊戲玩家來說,這段「延遲」越短,玩家在遊戲中完成相應操作就越快,所以玩家們自然希望延遲更短甚至無延遲。

那麼如何才能縮短延遲呢?想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將延遲產生的整個過程拆開看看。不妨就以FPS遊戲的開槍射擊為例,玩家按下滑鼠左鍵之後,滑鼠會將這個操作轉化為機器指令輸入到電腦,並交給遊戲引擎處理,然後再由DirectX的渲染器編譯該操作的渲染指令並傳遞給GPU渲染生成畫面,最後通過顯卡的視頻輸出接口傳輸到顯示器上顯示。要知道,在《使命召喚:戰區》等3D遊戲中,遊戲引擎、DirectX渲染器和GPU都具有同步的延遲。這也就意味著GPU性能越強,完成上述3個渲染過程所花費的時間就越少,玩家在顯示器上看到圖像刷新的反應時間就越快。正因如此,GPU的性能在某種程度上就成了減少延遲的最重要因素。那麼問題來了,顯卡性能的高低對玩家的遊戲體驗究竟有多大影響呢?下面我們就來測試一番。

▲系統延遲是指從玩家作出操作(滑鼠點擊、滑鼠移動、鍵盤輸入)到顯示器給出響應所用的時間

技嘉RTX 2070 SUPER顯卡+電競顯示器助陣

本次測試中,我們請來技嘉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WHITE 8G顯卡和AORUS FI27Q-P電競顯示器助陣。技嘉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WHITE 8G的正面裝甲和一體式金屬背板都採用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白色塗裝,相比黑色塗裝的技嘉GAMING系列顯卡,白色塗裝更為吸睛,同時在視覺上也更具活力。這款顯卡在細節設計上仍然沿襲技嘉GAMING系列顯卡的經典設計,而且還搭載風之力三風扇散熱系統。這3個風扇採用的是可有效提升散熱性能的正逆轉氣流導向設計。將這款顯卡拆解之後我們看到,其散熱器內部配備多達6根軟磁粉複合式熱管和大量散熱鰭片,而且供電電路和顯存部分也配備導熱貼片進行降溫處理,可見這款顯卡的散熱設計非常紮實,並能給玩家提供非常穩定的遊戲體驗。

AORUS FI27Q-P顯示器傳承了「獵鷹」家族式的外觀設計,中間支架上的獵鷹Logo,顯示器背部兩側搭配有「翅膀」,再加上支持可自定義設置的RGB燈效,這款顯示器在點亮之後宛如一隻展翅翱翔的「獵鷹」。AORUS FI27Q-P還支持技嘉RGB FUSION 2.0燈效系統,可與支持該燈效系統的主板、顯卡、散熱器等硬體實現燈效聯動。AORUS FI27Q-P搭載27英寸IPS面板,其解析度為2560×1440,最高可支持165Hz刷新率,並且擁有1ms(MPRT)響應時間。在色彩表現上,Spyder X的色彩分析結果顯示,這款電競顯示器能夠覆蓋93%的DCI-P3和86%的Adobe RGB色域。此外,在色彩準確性方面,AORUS FI27Q-P色準最小值(最準確)為0.23,最大值(最不準確)為2.76,平均值為0.7。不論是從最大值還是從平均值來看,AORUS FI27Q-P的色彩準確性都相當出色,而且達到了萬元級的專業顯示器的水準。

顯卡:技嘉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WHITE 8G

          GTX 1070 Ti

          GTX 1060 6GB

顯示器:AORUS FI27Q-P

處理器:英特爾酷睿i9-10900K

‍主板:Z490 AORUS MASTER

內存:DDR4 3600 8GB×2

SSD:技嘉UD PRO 512GB

在測試環節中,除了前文中提到的技嘉GeForce RTX 2070 SUPER GAMING OC WHITE 8G顯卡以外,我們還將GTX 1070 Ti和GTX 1060加入到參測顯卡的行列中來,從而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不同性能的顯卡對遊戲體驗究竟有何影響。在參測遊戲的選擇上,我們選用的是當下較為流行的兩款FPS遊戲——《絕地求生:大逃殺》和《使命召喚:戰區》。在測試中,我們統一將這兩款遊戲的解析度設為2560×1440(下文簡稱2.5K),並將遊戲畫質調至最高。為了讓測試成績更具對比性,我們在這兩款遊戲中分別選擇了同一場景進行測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RTX 2070 SUPER、GTX 1070 Ti和GTX 1060給玩家帶來的遊戲體驗究竟有何區別。


從我們的測試中可以看出,在2.5K解析度和最高畫質設定下,RTX 2070 SUPER運行《絕地求生:大逃殺》的遊戲幀率明顯更高,其平均幀率達到128fps,並且其最低幀率也能達到120fps。在相同設定和測試場景下,GTX 1070 Ti運行《絕地求生:大逃殺》的平均幀率為91fps,並且最高幀率也僅為95fps,這顯然不能滿足FPS遊戲玩家對高幀率的要求。下面我們再來看看GTX 1060的測試成績。在2.5K解析度和最高畫質設定下,GTX 1060運行《絕地求生:大逃殺》的平均幀率僅為63fps。

需要注意的是,在測試過程中,其最低幀率跌至56fps,此時的遊戲畫面已經出現比較明顯的卡頓現象。特別是在對狙或掃車的過程中,不夠流暢的遊戲畫面會嚴重影響玩家的命中率。而在玩家正面「剛槍」時,哪怕是一毫秒級的卡頓都會讓你錯失取勝的良機。因此《絕地求生:大逃殺》的K/D數據難看或許並不完全是因為玩家的實力不濟,「這口鍋」偶爾還得性能羸弱的顯卡來背。


在《使命召喚:戰區》中,我們得到了和《絕地求生:大逃殺》相似的結果。在2.5K解析度和最高畫質設定下,RTX 2070 SUPER運行《使命召喚:戰區》的平均幀率達到119fps,整個測試過程中的最高幀和最低幀分別為129fps和114fps。可見這款顯卡在《使命召喚:戰區》中能給玩家提供非常流暢的遊戲畫面,並且遊戲過程中也不會出現任何卡頓現象。我們的測試結果顯示,GTX 1070 Ti在上述設定下運行《使命召喚:戰區》的平均幀率為87fps,整個測試過程中的最高幀和最低幀分別為94fps和81fps。從我們的主觀體驗來看,GTX 1070 Ti運行《使命召喚:戰區》的畫面流暢度明顯不及RTX 2070 SUPER,並且在快速拉槍或點射移動目標的過程中,GTX 1070 Ti運行《使命召喚:戰區》的遊戲畫面還偶爾也會出現短暫的卡頓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玩家在遊戲中的發揮。

從我們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到,在運行《使命召喚:戰區》時,RTX 2070 SUPER和GTX 1060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後者在2.5K解析度和最高畫質下運行這款遊戲的平均幀率僅為52fps,並且其最低幀跌至47fps。在測試過程中我們就能感覺到遊戲畫面出現非常明顯的卡頓現象,而且在跳傘和駕駛車輛的過程中,左右兩側的場景也變得更加模糊。看到這裡,相信很多玩家已經意識到一張高性能顯卡的確能幫助自己在《絕地求生:大逃殺》《使命召喚:戰區》這類FPS遊戲中有更好的發揮。那是不是入手一款高性能顯卡就夠了呢?其實不然,如果想要完全解鎖你在FPS遊戲中的真正實力,擁有一臺擁有144Hz或更高刷新率,並支持G-SYNC的電競顯示器也同樣重要。

對於正在使用60Hz刷新率顯示器的遊戲玩家來說,即便你的遊戲幀率能達到144fps甚至更高,如果關閉垂直同步,由於顯示器刷新率和遊戲幀率不匹配,遊戲畫面仍然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撕裂現象,這自然不是玩家們想看到的。然而,如果開啟垂直同步,遊戲幀率的上限就只能與顯示器的刷新率保持一致,即最高只能達到60fps,這無疑是浪費了顯卡的性能,而且也無法享受到高幀率對遊戲畫面帶來的助益。如果你搭配擁有144Hz以上刷新率的G-SYNC顯示器,上述問題就能得到解決——既不會有畫面撕裂帶來的糟糕遊戲體驗,而且還能讓幀率保持在144fps的高水準。因此,為高性能RTX顯卡搭配一臺擁有144Hz或更高刷新率,並支持G-SYNC的電競顯示器就顯得尤為重要。

就拿我們本次測試選用的AORUS FI27Q-P電競顯示器為例。這款電競顯示器擁有高達165Hz刷新率,並可開啟G-SYNC功能,當它搭配參與測試的這款技嘉RTX 2070 SUPER顯卡時,能夠充分發揮這款顯卡的性能。不僅如此,相比刷新率為60Hz的普通顯示器,後者搭配技嘉RTX 2070 SUPER顯卡還能為玩家提供更加流暢、重影更少,延遲更低的遊戲畫面。遊戲畫面更流暢、系統延遲更低、重影更少,這便是高幀率+高刷新率G-SYNC顯示器在遊戲中的優勢所在,同時也能讓玩家在FPS遊戲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遊戲畫面更流暢、系統延遲更低、重影更少,這便是高幀率+高刷新率G-SYNC顯示器在遊戲中的優勢所在,同時也能讓玩家在FPS遊戲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

前文說了這麼多,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總結一下144fps+144Hz為何成為流暢遊戲的新標準。當遊戲幀率達到144fps,並搭配144Hz刷新率的G-SYNC顯示器時,玩家將看到更加流暢的遊戲畫面,並能遊戲中更容易進行目標追蹤,這對玩家在FPS遊戲中進行瞄準和射擊移動目標至關重要。此外,144fps+144Hz能有效減少畫面重影,這幫助玩家避免注意力被分散,並時刻保持最佳遊戲狀態。不僅如此,144fps+144Hz下的系統延遲更低,這能幫助玩家在遊戲中更快發現對手,從而在激烈對抗中掌握致勝先機。

不可否認的是,FPS遊戲水平的高低仍然與玩家的個人實力有直接關係,但高性能硬體帶來的高幀率和高刷新率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玩家在遊戲中的發揮。因此,MC推薦玩家們選擇NVIDIA GeForce RTX顯卡,以及擁有144Hz或更高刷新率並支持G-SYNC的電競顯示器,從而解鎖你的真正實力。

相關焦點

  • 144fps+144Hz告訴你結果「幀」香!
    那麼,更高的幀速率和更低的延遲如何就意味著您在大逃殺遊戲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呢?從前面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為玩家們做一些總結:★更高的FPS意味著您可以更快地看到下一幀並可以響應它。★高刷新率顯示器上的高fps遊戲幀率將會使遊戲圖像看起來更平滑,移動目標更順暢,更容易瞄準。
  • OnePlus 8系列上的90 FPS PUBG體驗[遊戲評測]
    PUBG Mobile已開始專門為OnePlus智慧型手機提供90 fps(每秒幀)的遊戲。OnePlus宣布PUBG Mobile現在可以在選定的OnePlus設備上以90 fps的速度播放。隨著90 fps的到來,很多人問90 fps到底有什麼區別?它是否比標準fps(通常為30 fps或60 fps)更快或更佳?它支持OnePlus以外的智慧型手機嗎?
  • 遊戲中的FPS是什麼?FPS越高越好還是越低越好?
    玩過英雄聯盟和其他大型遊戲的玩家都會見過FPS,一般後面都會加上時刻在變動的數值,那麼FPS是什麼意思呢?玩遊戲時FPS低怎麼辦?FPS指的並不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 是圖像領域中的定義,是指畫面每秒傳輸幀數,通俗來講就是指動畫或視頻的畫面數。
  • 發售1個多月就打75折 首款1000幀遊戲《毀滅戰士:永恆》僅售149
    自從3月20日正式開賣以來,《毀滅戰士:永恆》的口碑、銷量還不錯,這還是首款1000fps遊戲,id Tech 7引擎優化很好,首席引擎程式設計師Billy Kahn此前表示「在id Tech 6上,我們將其最大幀率提高到每秒250幀。如果您擁有足夠的硬體,這款遊戲每秒可以達到1000幀。這就是我們所能達到的最大值。」
  • 首款1000fps遊戲《毀滅戰士:永恆》PC配置需求:最低i5+970顯卡
    據悉,在最低配置下,玩家們能以低畫質選項,1080p/60fps運行遊戲;推薦配置下,玩家們將能以高預設,1440p/60fps運行遊戲。如果擁有足夠的硬體,這款遊戲每秒可以達到1000幀。「而且實際上沒有上限,我在本地有一些硬體是我們為測試而構建的,我們的場景以每秒400幀的速度運行。所以擁有144hz顯示器的人,甚至更新顯示器的人,都能物盡其用。這款遊戲將持續很多年,將為你提供真正令人難以置信的測硬體的機會。」他說。
  • 遊戲快滿幀,865旗艦2698起,還有什麼是iQOO Neo3做不了的?
    這說明了iQOO Neo3在我們日常安裝應用、打開應用、運行遊戲等操作時,有明顯「提速感」,縮短了等待時間。遊戲高幀+144Hz高刷,體驗怎一個爽字了得如此高的跑分,相信誰也不會質疑iQOO Neo3的性能實力。但如果說到實際體驗的話,那還是要進行遊戲實測,以最直觀的遊戲幀率來判斷性能強弱。
  • 提升穩定器拍攝效果的秘訣是…用30fps拍?
    比如今天這個標題,告訴你提升穩定器拍攝效果的秘訣是將攝像機設置為30fps,看起來就非常無釐頭。其實這個觀點來自Daniel Schiffer,他的原標題還要標題黨,叫One tip to INSTANTLY improve your gimbal shots(一招讓你立即提升穩定器拍攝)。為什麼呢這招偏偏是30fps的幀速率設置呢?
  • 60Fps、4K是什麼?哪些設備支持?看這篇就夠了!
    看到這裡不禁有人會問:為什麼要以 60fps 的速度拍攝 4K 視頻?視頻的標準播放是 29.7fps,那麼為什麼要以 60fps 的速度拍攝?本質上,因為它為您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以 60fps 拍攝的素材可讓您以 29.7/30fps 的速度更流暢地播放,還可以選擇製作慢動作素材。
  • 只有RTX 3090才能實現60幀4K光追!23款在售主流顯卡鏖戰《賽博朋克2077》
    另一種是多幀超解析度,比如我們常見的老視頻、老電影的高畫質化處理。多幀超解析度不像單幀超分那樣需要填補不存在的信息,它往往是用多幀合成高解析度圖片這種算法,其中包括了相對於當前幀的未來幀。這也決定了多幀超分沒法直接用在遊戲上,因為實時渲染對延遲有要求。DLSS利用了遊戲渲染的時域連貫性,也就是說幀與幀之前大概是連續的,高頻變化的概率很低。
  • PS5上虛幻5僅能跑30幀、RTX 2080筆記本能跑40幀
    根據遊戲媒體的報導,EPIC表示他們的目標是最終的遊戲畫面與演示畫面一致,並希望能夠達到60fps的性能,但EPIC也承認PS5上的虛幻5實際上只有30fps,目前為止他們還不算成功。考慮到是1440p解析度的,PS5的30幀其實也不錯了,但PC顯然會略勝一籌。
  • 為什麼電影24幀就行 但遊戲要60幀?
    而PAL/NTSC/SECAM三種電視信號規格,把幀數定在每秒25幀和30幀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不同地區的供電頻率不同(50Hz和60Hz)……為了方便計算,採用NTSC制式的美國和日本,在遊戲中很自然地了沿用了每秒30幀的習慣(NTSC制式為29.97幀)。但為什麼看24幀的電影毫無違和感,但30幀,甚至60幀的遊戲中也會出現卡頓?
  • 完全不是一個遊戲!畫質顯著提升!《黑暗之魂2》PS4版將為1080p+60fps
    預計到貨時間:2015.4.3發售日到貨,或是晚一天4號到店~來自PlayStation官方博客的消息:動作RPG《黑暗之魂2》的次世代終極版
  • 電影的24幀和遊戲的60幀有什麼區別
    因周星馳的《喜劇之王》這部電影,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了電影一秒有24幀。但同樣是24幀,玩遊戲就會非常卡,這是為什麼呢?24幀的視頻,在跑步等快速動作時,如果你此時你按了暫停鍵,就會發現畫面是模糊的,再加上人眼有腦補的想像畫面,所以連續播放時,察覺不到卡的狀況。
  • 經典科普:為什麼電影24幀就行,但遊戲要60幀?
    為什麼電影每秒24幀不覺卡?但遊戲沒30幀就得卡成汪星人?雖然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回答,但很多都不盡科學不夠全面,所以筆者還是來全面科普一下吧。 生理基礎而PAL/NTSC/SECAM三種電視信號規格,把幀數定在每秒25幀和30幀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不同地區的供電頻率不同(50Hz和60Hz)……為了方便計算,採用NTSC制式的美國和日本,在遊戲中很自然地了沿用了每秒30幀的習慣(NTSC制式為29.97幀)。但為什麼看24幀的電影毫無違和感,但30幀,甚至60幀的遊戲中也會出現卡頓?
  • 為什麼電影每秒只有24幀,但遊戲30幀就卡成狗?
    為什麼電影每秒24幀不覺卡?但遊戲沒30幀就得卡成汪星人?雖然網上有各種各樣的回答,但很多都不盡科學不夠全面,所以筆者還是來全面科普一下吧。而PAL/NTSC/SECAM三種電視信號規格,把幀數定在每秒25幀和30幀的原因,其實只是因為不同地區的供電頻率不同(50Hz和60Hz)……為了方便計算,採用NTSC制式的美國和日本,在遊戲中很自然地了沿用了每秒30幀的習慣(NTSC制式為29.97幀)。但為什麼看24幀的電影毫無違和感,但30幀,甚至60幀的遊戲中也會出現卡頓?
  • 十代酷睿VS三代銳龍實測看誰更適合玩遊戲?
    AMD三代銳龍平臺,最高畫質平均:49fps、最高:75fps、最低:26fps    英特爾十代酷睿平臺在平均幀,最高幀表現上優於AMD三代銳龍平臺,最低幀表現上不如後者,整體表現優於AMD三代銳龍平臺。
  • 復古遊戲丨經典二戰題材FPS遊戲——榮譽勳章
    雖然那時候的遊戲畫面很粗糙,但我們總是能狂熱地玩個不停……那麼我們覺得老遊戲經典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其經典好玩,還是因為我們小時候可選擇的遊戲少,所以才認為那些遊戲是我們心中的經典呢?所以趁著B站最近買下《拯救大兵瑞恩》版權之際,來聊聊那款二戰題材的經典FPS系列遊戲:《榮譽勳章》。
  • 論寫作的正確姿勢,妹子絕對第一名!哈哈哈哈
    1、當睡懶覺被老婆推下床,且在床下有很多夾子的時候2、憑什麼先給它呢,先來後到懂不懂3、論寫作的正確姿勢,妹子絕對第一名!哈哈哈哈!
  • 開啟Hyper Boost立刻暴走,OPPO R17 Pro秒變遊戲神器
    Hyper Boost的核心工作原理是讓應用程式與系統資源「實時雙向對話」,讓應用和遊戲更高效地匹配相應的系統資源,不同場景和用戶行為匹配不同的資源。這樣硬體資源能被更好地利用,讓應用和遊戲響應更迅速,系統運行更加流暢。在生活中,手機用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人,一類是愛玩遊戲的,一類是不玩遊戲的,兩個極端。有沒有偶爾玩遊戲的呢?很有意思的是,這一類人非常少。
  • 索尼960幀每秒慢動作視頻詳解,大法請收下膝蓋!
    它可以快速拍攝照片、視頻解析度高達4 k,和——也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慢動作視頻的錄製,達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960幀每秒(fps)。與這同時,最慢的慢動作的手機不超過240 fps。現在,我更好的融入這些數字的情況下,還不清楚他們是什麼意思。簡而言之,視頻序列圖像/多幀改變速度不足以使運動的錯覺。傳統上,電影是每秒24幀,除了一些例外像《阿凡達》或《霍比特人》48幀/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