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大家購買各類物資的進程也在加快,為除夕之夜豐盛的晚餐做著準備。這些食材中,多數以肉類為主,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平常這些肉製品大家也經常食用。但是年節這一天不同於往日,一定要做的豐盛一些,一般都是最少6個菜打底,如果人口少就做8個菜,人口多就做12個菜,16個菜,或者18個菜。其實不管人多少,做的菜多麼的豐盛,年三十這一天晚上食用的量都很少,因為太油膩了根本就吃不動,反倒是一些青菜類的比較受歡迎。
在這豐盛的晚宴上必不可少的要有雞和魚,因為雞和吉同音,魚和餘同音,它們分別代表著大吉大利和富貴有餘。所以在這一天必須有一至兩樣雞和魚的菜餚,一般人家在做雞的同時,可能也會帶上雞爪子,所以在這一天很多人家的餐桌上都會見到雞爪子做的菜餚。
對於題主的問題,農村集市上雞爪子15塊錢一斤,有的只賣7--8塊錢一斤,差價如此之大,能吃嗎?農村現在集市上確實有一種非常便宜的雞爪子,它們的售價往往低於十元錢,前幾天看到一份出售的只有六塊錢一斤,但是這種是極少數。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些雞爪子,會發現這些雞爪外皮比較幹,而且發白,有的雞爪內部呈現黑色。
那麼為什麼這些雞爪子賣得如此便宜?因為這些雞爪子都是一些陳年貨底,就跟往常大家所提到的殭屍肉是一個道理。 在東北地區冬季非常寒冷,進入11月份以後,外界基本上就變成了一個天然的大冰箱,一些凍貨開始陸續上市,這些凍貨一般會一直出售到年節過後。
在春節過後,由於年前大家儲備的物資比較充足,基本上在正月十五之前,都很少會購買這類凍貨。所以在新年過後,很少能看到賣凍貨的。 在新年過後之最商家很少出售,除了購買量低,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氣溫逐漸轉暖,一凍一化之間,肉製品很容易出現風乾變質。
那麼商販所剩下的各類肉製品凍貨怎樣處理呢?這些剩餘的肉製品,都會被存放入冷庫,或是低價批發給一些店家。因為在整個冬季出售的過程中,各種凍貨基本上也所剩無幾,所以即使成本價出售前期也已經把錢轉出來了,根本不會不虧,賣多賣少都是利潤。
如果剩的過多都會租冷庫或是放入自家的冷庫,氣溫保持在零下30度左右,如果在夏季有機會就出售一些,如果沒有機會就等到來年的冬天再出售。 正常存放的,在第二年冬天出售,雖然說品質上比新鮮的差一些,但並沒有過多的變質,也是可以食用的。
但有一種情況就會嚴重影響到它的品質,那就是斷電。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們,很少體會到斷電的感覺,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由於各種原因斷電在所難免。 如果這一地區正好有冷庫,在連續斷電後凍貨就會出現緩解的現象。如果次數多了,也就會出現嚴重的變質,也就是我們這裡老百姓俗稱的已經有了「哈拉味」。
這些肉製品在烹飪的過程中和烹飪後,會散發出很大的氣味,非常的難聞,而且食用後對人體並不好。所以大家如果在購買這類肉製品的時候,我們發現商家售賣的價格非常低,就要提起高度的警惕之心了,很有可能就是這類肉製品。
這些肉製品由於本身就具有安全隱患,所以很難走向一些正規的銷售渠道,只能流向一些早市和集市上,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形象。現實中我們確實也能看到一些人在購買,但畢竟是極少數,平時大家只要不貪圖便宜,基本上就可以避免買到這類肉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