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8,紀實性和長鏡頭下孩子那顆「孤獨的心」:《四百擊》

2020-12-21 睿創光影

長鏡頭作為一種電影拍攝手法,一種與蒙太奇理論相對的電影藝術表現手段,從被安德烈·巴贊作為一種新的電影美學理論提出並系統的闡釋,到法國新浪潮的電影中被不斷嘗試和實踐,再到被無數電影導演以自己獨特的個人影像風格所呈現,在長鏡頭的發展歷史中,它從一種嶄新的「電影美學革命」,到如今已經變成了非常普遍的拍攝手法,並常常脫離了它最初所要強調和追求的空間、時間、事件的真實性,成為了一種炫耀導演場面調度手法技巧的手段。

回到長鏡頭的濫觴,作為巴贊的養子、法國新浪潮最重要的導演之一,弗朗索瓦·特呂弗秉承恩師和義父的電影美學觀念,認為電影是「現實的漸近線」,只有生活片段應該在銀幕上流動,如果有戲劇也只是生活本身具有的戲劇。

弗朗索瓦·特呂弗

特呂弗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巴贊的紀實美學,「紀實同時是一種哲學、一種氣質

在他最著名的作品《四百擊》中,長鏡頭不僅僅是鏡頭長度的表現,也不僅僅是場面調度、景深的概念它力求呈現的是生活的原生態,追求生活、場景、情緒氣氛的真實性,它體現的是一種紀實的美感,一種詩意化的寫實,一種對人本位的最佳描摹

紀實主義的人性關懷

《四百擊》作為一部劇情電影,以紀實主義的手法和理念進行創作,講述的故事也是特呂弗本人的部分童年經歷和感受,帶有半自傳的性質。

故事以叛逆期的男孩視角呈現給觀眾,通過主人公極具共鳴的生活和成長變化及細膩的人物心理的外化表現,真切地呈現出了殘酷冰冷的社會現實。

十二歲的男孩安東尼所經歷的少年生活的苦痛,在實景拍攝的畫面中,在充滿寫實氣息的手持鏡頭的質樸呈現下,顯得那般的真切,毫無矯飾的真實將少年孤獨迷茫的情緒渲染得非常感人。

不論是尚且年輕的心靈,還是同樣經歷過成長陣痛的成年觀眾,都可以從中產生觸及心靈的共鳴

看完影片之後,相信很多觀眾都不甚理解為什麼影片的名字是看似莫名其妙的「四百擊」,其實「四百擊」來源於法文俗語「打四百下」,意思是對頑皮孩子要打400下才可以讓其走上正道。

然而,電影的主人公安東尼根本不算是本性頑劣的孩子,家庭關係的破碎與家庭情感的冷漠,父母對他學習表現不佳的過於粗暴的處理方式和少有的情感關懷,老師教育以及學校環境的刻板、嚴厲與簡單直接,導致了一個本性良好的孩子的一系列離經叛道的行為,從厭學逃學到離家出走,甚至逐漸脫離生活的正常軌跡。

紀實手法下的少年心理

新聞中對於青少年犯罪的描述,往往是標籤化、毫無人性關懷和深層探討的,但作為流落街頭、風餐露宿的孤兒,並且曾經也因為偷竊而被關進少年犯監獄的特呂弗,對於青少年的困境與成長的殘酷顯然有著個人獨特的經歷和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他的電影作品中,以紀實的風格和手法賦予了電影人物豐富立體的真實感,深刻地挖掘了人物的心路歷程與少年犯罪背後的環境、情感原因。

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另一部類似題材的電影——楊德昌執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雖然《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整體上是一種群像式的呈現,但最主要的人物小四的心理變化是同樣清晰而生動的,也同樣暴露出少年成長的孤獨與無助。

《四百擊》與《牯嶺街殺人事件》都描繪了龐雜的人物和生動的生活細節,不同的是《四百擊》更多的是對導致成長悲劇的周圍人和環境的譴責和控訴。

而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每個人都身處旋渦之中,既是受害人也是有意或無意的施害者,故事涉及大的時代背景和政治環境,敘事線索也較為複雜。

《四百擊》著重於描畫個體的經歷,其簡潔樸實的敘事手法,形成了這部電影「新浪潮」主義的鮮明特徵,主人公安東尼在最後逃出牢籠、奔向大海與未知時,衝破桎梏的激情和開放式的結局形成了電影給人以遐想和沉思的完美落幕。

鏡頭調度下的孤獨內心

《四百擊》中多處使用長鏡頭的拍攝方法,與巴黎街頭真實的場景與環境、搖晃的手持鏡頭相結合,形成了影片鮮明的紀實美學風格與時空連貫流暢、完整開放的長鏡頭美學

影片一開始,導演就選擇用流暢的長鏡頭來表現巴黎城市生活的街道景象,以參與者的視角從微仰到平視拍攝來展示街道,攝像機鏡頭始終平行於一個坐在車裡遊覽的觀眾的視角,在音樂的襯託下顯得細膩而憂鬱,營造了影片故事發生的環境氛圍和故事走向的情緒氛圍。

後來安東尼離家後深夜在街頭遊蕩的長鏡頭,更是強烈地突出了小男孩內心的孤獨與思緒的混亂,巴黎街頭破落蕭瑟的街景與同樣在深夜懷著不為人知的原因遊蕩的路人,真實地展示著城市生活的光怪陸離和人們情感的疏離冷漠。

《四百擊》的第一場「受罰」戲中幾乎所有的敘事都是由長鏡頭完成的

畫面從一個伏在桌子上寫字的男生近景開始,畫面中男生從抽屜裡拿出一張女人畫像往前傳,而攝像機鏡頭跟拍這個動作,以不同的景別和角度呈現著畫像的傳遞過程,直到主人公安東尼的手中。

老師在發現學生的小動作後讓安東尼把畫像交上去,鏡頭靜止,然後讓安東尼入畫走到講臺把畫像給了老師,老師罰他站到牆角,鏡頭隨著安東尼的走動橫移,在他做了一個鬼臉之後,鏡頭快速甩到講臺,老師站起身宣布考試還剩一分鐘,隨後走下臺,這個鏡頭到此結束。

在這個大概一分鐘的長鏡頭裡,導演完成了一系列複雜的人物和鏡頭的雙重調度,連貫而流暢地呈現出事件的全貌,以及過程的豐富細節,傳達出導演想要表現的孩子們的心思活泛與老師的教條主義和不問是非。

鏡頭美學營造強烈氛圍

影片最為人所稱譽的長鏡頭便是結尾時的三個一組的長鏡頭,少年不知所措但不顧一切地一路奔跑,導演精心設計,使用側跟拍的長鏡頭表現安東尼的奔跑過程。

他沿著河穿過樹林,超過田野,滑下陡坡,攝影機從搖拍到跟拍,然後是一個大全景,呈現此時安東尼所處的環境。

安東尼成功跑到象徵著自由、狂放不羈的大海邊,任海水拍打他的雙腳。

突然,他轉過身,向岸邊走來,最後滿臉迷茫的面部特寫,充滿複雜情感的眼神久久地凝視著觀眾,特寫鏡頭極具張力地傳達出人物迷茫惶恐的情緒畫面定格在這裡

長鏡頭中隨著主人公的逃離與掙脫,不斷上揚的情緒抒發出暢快淋漓與激情昂揚,卻在最後以下行的音調重重落下,砸在每個陷入迷思的觀眾心裡。

最後這組長鏡頭在時間與空間上同時展現出動作與事件的完整和統一,通過不斷變換的景物展現外部空間的真實,更通過事件過程的全局展現人物完整的情緒變化這種極其細膩的刻畫營造出一種強烈的戲劇氛圍與節奏。

這使得觀眾極其容易被帶入角色情緒中而產生共鳴,充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使其浸入和感受蘊含在影像之中的意義和力量,長鏡頭的美學價值與感染力在這裡得到了充分的彰顯。

導演特呂弗一生都在嘗試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拒絕陳規,正如安東尼衝破藩籬的出逃與奔跑,《四百擊》可謂是個人風格與影像風格的契合統一。

《四百擊》是特呂弗交出的法國新浪潮運動的開山之作,實踐和發展了巴贊的長鏡頭理論與紀實主義,在劇情電影的紀實美學風格與長鏡頭美學上都做出了開闢性的貢獻。

現今,後期技術,高科技拍攝設備,越來越先進的技術使得長鏡頭這種表現手法也越來越炫目,這是當代電影創作的優勢,但同時也是劣勢,極力追求獵奇和炫目,使得長鏡頭失去了它應有的真實性和人文價值。

而《四百擊》這樣的一些出自大師之手的長鏡頭理論開山之作,雖然在技術上遠不如今天,使其看起來質樸而略顯粗糙,但卻勝在更加高潮的藝術手法與人文內涵,其所形成的美學價值,賦予劇情片以紀錄片的真實質感與豐滿意境。

如今看來,更是一種粗糲的精緻

相關焦點

  • 問題少年對「父親」的終極致敬:特呂弗和他的《四百擊》
    01《四百擊》拍攝於1959年,是法國新浪潮發起人之一的弗朗索瓦·特呂弗的特呂弗的半自傳體作品,探討了一個13歲男孩的生活和內心世界。新浪潮時期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作者電影,也與特呂弗有著很深的淵源。母親的偷情、繼父的冷漠、老師的錯怪,學校和家庭都成為他時刻都想逃離的地方。影片採用的是「生活流」的方式敘事,全片沒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情節之間的聯繫也並不緊密,導演旨在通過一些零散生活片段的表現,來展示當時男主角所處的社會環境和心理變化。
  • 用電影展現最真實的生活,新浪潮開山之作《四百擊》的長鏡頭理論
    法國電影評論學家巴贊曾經提出了經典的長鏡頭理論。在他的理論中,導演並不應該為觀眾做選擇(對應蒙太奇),而應只表現所有真實的事物(對應長鏡頭)。1958年,巴贊去世,很遺憾沒能看到他的門徒特呂弗拍攝的新浪潮開山之作《四百擊》。而在這部電影中,特呂弗將巴贊的長鏡頭理論發揮到極致。
  • 王源:《四百擊》奏響成長的樂章
    這首歌的創意來源於一部叫做《四百擊》的法國電影,其中有一句俚語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經歷四百次打擊才能成才。但也許不需要四百下擊打,只需要給他鋼琴和筆。王源將這份從電影中體悟到的情感傾注到了歌曲《四百擊》中,以此來向我們展現了成長的蛻變過程。
  • 王源新EP《四百擊》到底有什麼含義呢?
    今日王源全新EP《四百擊》上線,王源微博發布同名MV並配文「總有一片海 適合我去看看」《四百擊》的名字,或許源自那句法國俚語,「一個淘氣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災難,驅除惡魔,才能成為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 《玩具總動員3》:豆瓣評分8.8,值得一看!
    《玩具總動員3》:豆瓣評分8.8,值得一看!《玩具總動員3》(Toy Story 3)是一部由皮克斯動畫製作,並由華特迪士尼於2010年發行的3D電腦動畫電影。由李·昂克裡奇執導,麥可·阿姆特擔任編劇,湯姆·漢克斯和蒂姆·艾倫聯袂獻聲。
  • 《血色將至》豆瓣8.5:奧斯卡影帝呈現的孤獨和人性喪失
    接著他意外摔斷左腿,靠一條胳膊和一條右腿的力量爬出礦井,爬到帳篷,帶著礦石去鑑定所獲得重要的蓋章。第二處。小波士頓的油井發生瓦斯爆炸,有一個他用錘子錘斷礦井支架繩索的長鏡頭,同樣是揮舞雙臂,竭盡全力。這不僅是斬斷繩索,也模糊地含有某種斬斷聯結和絕不妥協的隱喻。瓦斯爆炸意味著這裡的石油儲量豐富,他的財富在他冷硬的作風下不斷累積。
  • 周潤發:豆瓣評分很高的五部電影,第一部《英雄本色》8.8分
    第一部:1986年由周潤發、張國榮、狄龍、等人主演的《英雄本色》犯罪動作片,片長95分鐘,豆瓣評分8.7分,也是一部90後人幾乎都看過的電影。看完之後,有時候我就一直在想,什麼叫做義蓋雲天,什麼叫做兄弟情深,思緒萬千,心中躍起驚濤駭浪,我被豪哥、小馬哥和傑哥之間的兄弟情義深深的打動了。
  • 王源新歌《四百擊》,你能看到他身上的光,是那麼與眾不同
    事實上這是很多練習生的通病,早年生長環境的不同,使得他們跟普通人的生活無法重合,很多時候他們創作出來的東西,共情程度會遠遠低於街頭走出來的孩子。 或許很多人不那麼願意接受王源的音樂,但個人而言是沒有理由去批判好與壞的,因為你也沒走過他的那條路,憑什麼說王源的青春就是錯誤?
  • 豆瓣8.8:一群「不拼爹媽」的少年,靠棒球叫板命運
    少年》,一部拿下豆瓣8.8高分的電影,也是一部紀錄片。沒有自帶流量的明星,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卻收穫了「爆炸」的口碑。這部第十四屆FIRST青年電影展的「最強黑馬」影片,僅僅用一群少年的故事,拿下了「最佳紀錄片」、「觀眾選擇榮譽」雙料大獎,帶給無數觀眾久違的熱血和感動。
  • 王源《四百擊》幕後全紀錄上線 溼身奔跑詮釋炙熱青春
    8月4日,王源全新EP《肆百擊》同名主打曲《四百擊》幕後全紀錄正式上線。凌晨的海邊,身穿白色襯衣的少年肆意奔跑跳躍,投入全部熱情去感受世界、感知美好,用最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日出的到來。將自由的靈魂注入音樂旋律中,唱響四百擊之下的璀璨樂章。從該幕後紀錄中可以看出,拍攝從凌晨3:30開始,低溫的海邊環境下,王源一遍一遍地溼身奔跑,用對音樂的熱情去抵消身體的寒冷。
  • 王源EP《四百擊》榜單成績優秀,原創歌手之路越走越穩~
    王源 全新EP《肆百擊》第一擊,當指尖輕彈黑白鍵,夏天的前奏悠然復甦;第二擊,當潮汐撞向海巖,浪花從那片海遞送時光的密語;第三擊,當夏風撩動花瓣,有一種無聲卻熱鬧的音符在耳邊流動第六擊、第十九擊、第三百六十五擊,第四百擊......這是屬於他的音樂與真實世界的四百種撞擊。這也是屬於每一個年輕生命的四百種協奏。我們說,貪玩的小孩不需要打他四百下。只需要給他鋼琴和筆,他就會變乖。
  • 蔡明亮新片找來《四百擊》男主角跨刀
    蔡明亮新片找來《四百擊》男主角跨刀2001年1月20日18:53:45 網易社區   昨日舉行開鏡式的蔡明亮新片《7到400擊》,除李康生、陳湘琪、苗天、陳昭榮等人外,還邀請到影星葉童和已故法國名導杜魯福《四百擊》男主角讓·皮埃爾·李奧(Jean Pierre Leaud)跨刀,預計12月4日開拍,場景將橫跨臺北和巴黎
  • 王源新歌《四百擊》上線!20歲的野心他都唱在了歌裡!
    16日,等待許久的王源第二張EP《肆百擊》的主打歌《四百擊》終於上線了!怎麼說呢,聽完就一個感悟,驚喜,很驚喜,比驚喜更驚喜。「總會有一片海,適合我去看看」,這是王源在新歌《四百擊》中想要向歌迷訴說的主題,20歲的青春是迷惘的,也是熱烈的,也曾彷徨,但終究會勇敢去嘗試。
  • 王源《四百擊》幕後紀錄上線 溼身奔跑詮釋青春
    網易娛樂8月5日報導    8月4日,王源全新EP《肆百擊》同名主打曲《四百擊》幕後全紀錄正式上線。將自由的靈魂注入音樂旋律中,唱響四百擊之下的璀璨樂章。從該幕後紀錄中可以看出,拍攝從凌晨3:30開始,低溫的海邊環境下,王源一遍一遍地溼身奔跑,用對音樂的熱情去抵消身體的寒冷。而事後王源也玩笑地表示自己一度被凍到「懷疑人生」,而剛從水裡出來的他關心身邊的工作人員的舉動也獲贊暖心少年。
  • 王源新歌《四百擊》獲音樂榜第一,批髮式拿獎,粉絲開心又心疼
    眾所周知,王源在前段時間發行了自己的新專輯《肆百擊》,專輯剛上線就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支持,而在昨晚的東方風雲榜盛典中還首次帶樂隊表演了自己的專輯同名新歌《四百擊》,現場表演超穩。而在7月20日,另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也在網絡上傳開,那就是王源的新歌《四百擊》登頂由你音樂榜新一期周榜第一,三分多鐘評論就打破十萬的記錄,其後又榮登巔峰人氣榜空降第一,這樣批髮式的拿獎,這是讓眾多音樂人羨慕不已,歌手王源可謂是實至名歸。在現在這個電子音樂流行的時代,歌手只有不斷進行創新才能贏取大家的目光。
  • 2015年豆瓣高分電影排行榜 豆瓣高分電視劇推薦
    還不到一周2015年就要結束了,豆瓣電影也在此時送上年終大禮——2015年度榜單!希望這份榜單,能幫你回顧過去一年電影生活裡的點點滴滴(點擊)。2015豆瓣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荒蠻故事  1.《荒蠻故事》8.7分  2.《卡羅爾》8.8分  3.
  • 酷狗由你音樂榜:王源《四百擊》奪冠,超越天王周杰倫!
    tfboys組合中的王源近日發表新單曲《四百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首歌的名字略顯獨特,也讓人難以想像他要表達的是什麼。而這首《四百擊》才剛上線,便在酷狗由你音樂榜中一舉拿下了第一,超越天王周杰倫。王源的這首《四百擊》真的有超越周杰倫新歌的實力嗎?若從歌詞上來說,周杰倫的《mojito》無疑更佔了些優勢,畢竟黃俊郎親自作詞,不容小覷。而反觀《四百擊》,他的歌詞更顯得俗了一些,但卻依舊能打動人心,尤其是對於少年。
  • 豆瓣8.8,港劇又出爆款,我連刷15集後強烈推薦
    前幾天播完大結局後,豆瓣更是慘到只有5分。潦草的收尾讓一眾觀眾直呼「港劇已死」。確實,隨著TVB的大勢已去,港劇的沒落似乎已成定局。也許在我們內地觀眾的認知裡,港劇就是亞視和TVB。隨著二者走向末路,港劇昔日的輝煌也就不復存在了。但事實上,因為兩巨頭的經營不善,人才凋敝,也就此滋生了一些小眾電視臺在崛起。
  • 豆瓣8.8《刺蝟的優雅》:成長影片的背後,是永無止境的求知
    影片依靠其獨特的兒童敘事視角以及對現代人生存狀況的深刻洞察,自上映以來就在西方電影界引發熱烈的討論和激烈的反響。獲開羅國際電影節大獎,在豆瓣上更是被評為8.8的高分。刺蝟性喜孤獨,用尖銳的刺保護弱小的自己,正如影片中的幾位角色,他們將波瀾的內心世界隱藏在孤寂的外表下,在平凡生活中尋找相似的靈魂世界。「勒妮,帕洛瑪,小津格郎」是三個真正優雅的人。他們相互吸引,彼此理解,超越年齡,超越相貌,超越階層,超越國界。《刺蝟的優雅》充滿了隱喻,耐人尋味。
  • 豆瓣8.8分,一部少兒不宜的冷門獵奇動畫!
    這部動畫豆瓣給出了8.8的高分,是一部屬於那個特定時代的佳作。故事的男主角是D伯爵,是一位異色雙瞳的短髮中國人,身穿類似旗袍繡滿美麗圖案的長衫,滿滿的中國風。他經常面帶神秘微笑,與當地的達官顯貴來往,伯爵的稱號只傳到祖父那一代。在美國唐人街上開了一家寵物店,這個寵物店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