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也陸陸續續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與棺材有關的農村習俗,比如農村壽棺的取材,以及關於農村是否需要用釘子釘棺材的習俗。
而今天打算比較系統一些的來和大家說說,農村入殮時候的幾個禁忌,或者說,這些行為在農村是比較忌諱的,大家需要注意哦~~
入殮,葬禮的重點
入殮的意思就是入棺,一些地方也叫入木、落材等,各地方的叫法不一樣。
我老家貴州就把入殮叫「裝材子」,簡單理解就是,把遺體裝進棺材裡。
這個過程很多農村很講究,比如只有大兒子才能抱頭,其他的人只能抱身體其他部位。
而且遺體入棺,需要腳先頭後出屋!
遺體放進去後,需要給其擦拭身體,換壽衣等。
入殮的過程雖然簡單,但有好幾個禁忌是農村非常忌諱的!
入殮5大忌諱
一、忌柳木做棺
這點之前和大家說過,壽棺的木材以松柏、楠木、樟木為上等,油松、楸樹木、槐木為中等,比較忌諱的是用柳木做棺材。
棺材外面要用黑子紅黃等顏色的油漆塗一遍,一般是逝者不滿50外棺塗朱漆,即「紅棺」!
50歲以上的,塗金色,叫「金棺」!
壽棺內底部還要放些石灰、線、五穀等,山西五寨一帶把這稱為「坐草」蘊意是「落地而生,坐草而歸」!
二、忌棺內毛皮、金屬
有的家屬因為對逝者及其不舍,就會在棺材裡放些生者生前喜歡的東西,器具等,但要注意,毛織物、毛皮製品是非常忌諱的。
這類物品包括毛絨公仔、毛毯、毛氈、皮褥子、皮鞋皮帶等等,都不可以放進去!
原因在於,農村深信「著毛變畜,錯胎轉生」的說法。
一些地方還規定不能放金屬、塑料製品,因為火葬時這些東西燃燒會釋放出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環境汙染,還汙染骨灰。
不過像我老家,哪怕是土葬,但人們還是會忌諱放金屬物品進去,甚至忌諱用釘子釘棺材,這是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習俗。
不過一些地方卻會在館內放些驢蹄甲片和生鐵片,比如犁鏵碎片,蘊意是「入土開路」,各個地方習俗不一樣,這也能理解!
比較適合放進去,不容易出錯的是木梳、手扇等非皮毛非金屬物品,既表達對逝者的關心,又不觸碰禁忌。
三、忌淚溼遺體
入殮完畢後就要蓋上棺材蓋,以後都不能再打開,很多人對逝去親人非常不舍,不想再也見不到他們,就會在入殮時哭泣。
但農村很忌諱入殮時將眼淚灑在遺體上,最好是忍住悲傷,控制好眼淚,不哭是最好的。
一些地方習俗裡,入殮是非常嚴肅且安靜的過程,家屬要保持冷靜,如果有人啼哭會覺得逝者不忍離去,會留在家裡,這很不好。
如果眼淚滴在逝者遺體上,也會讓其留戀世間,不能順利歸去。
在《雜病廣要》裡有一句話則說「骨蒸病者……其源皆由……或臨屍哭泣,屍氣所感,邪氣一生,流傳五臟,蠹食傷心,雖有諸侯,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
意思就是說,靠近遺體哭泣對身體不好,失去親人讓人們身心受挫,大哭更是影響身心健康,其實也是安慰人們失去親人的傷心情緒吧。
當然,不是不能哭,如果忍不住,可以隔遠一些哭泣,正確釋放情緒感覺對身體才沒壞處,強行憋著會憋壞身體的。
四、忌入殮前後貓狗靠近遺體
農村大多人家都養得有貓和狗,而辦喪事因為要製作食物,吃的會比較多,一些村裡人來幫忙,狗也會跟著來。
但入殮前後,不管是別人家的貓狗,還是自家的,都不允許靠近遺體。
可遺體大多放在家神面前,也就是大廳,要避免還是有難度的。
所以農村需要晚上守靈,不僅是表達孝道,也是為了保護遺體不被貓狗接近或破壞,是對逝者的尊敬!
當然也有玄乎的說法,說是貓狗靠近會屍 bian~~
五、忌拍照或將影子投在棺材內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太懂規矩,參加葬禮到處亂拍,可以拍其他的,但不能拍與遺體或棺材有關的,入殮時更是禁止拍照,這是對逝者的基本尊重。
這點漢族不太重視,但在水族則是直接禁止拍照的。
水族的入殮叫「和梅」,入殮時在場的人不能相互叫自己的名字,同宮的人(金木水火土相衝)要避開。
女性逝者要等娘家人帶衣服來才能裝棺,入殮時不能拍照,遺體放好後不能將影子投在棺材裡。
遺體的擺放也要忌諱頭高腳低,頭不能看到遺體的腳。
還有與逝者生肖相衝的也不能參加入殮儀式,可以來幫忙,但要避開入殮和下葬過程。
一些村民為了避免來幫忙的人不知情,就會在大門上貼張紙,上面寫明了與逝者生肖相衝的生肖,需要迴避,就避免衝撞。
有的地方則在靈堂裡放一盆水,參加喪禮的人可以洗一下,去除不好的意思。
農村把白事看得很重要,逝者為大,人去世了,他們生前做過的一切事情不能再評論,不管好與不好,議論逝者會被看作是不仁不義。
不過也有些人關上門小聲議論去世之人,個人覺得非常不好。
小時候很害怕生離死別,尤其是特別想那個人卻怎麼也見不到的時候,就會忍不住一直哭一直哭。
但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哭都沒用,人去世了,就是再也見不到。
不過如果一直記著那個人,他們沒被遺忘,就一直活在我們心中。
他們只是肉身去了另一個世界而已,而那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遲早會去,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才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