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氣的三大養生原則

2021-02-08 新民晚報數字報
  文/雋秀

  冬至節氣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所以冬至就意味著冬令進補的高潮到了。冬至陰寒之氣隆盛,成為「進九」之始,因此需要防寒保暖,多參加運動,同時調節飲食和情緒等各方面。

  禦寒保暖添衣勤動

  在冬至養生中我們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國大部分地區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所以冬至養生首先要多著衣、避寒邪。冬至時節一定要進行適當的體育鍛鍊。通過合理的運動就可以幫助我們升發體內的陽氣,但是過度的升發陽氣就會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蟄藏的養生道理了。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強體育鍛鍊之外,在日常飲食中,還應多吃些禦寒食物。這些食物可以提高機體的禦寒能力。

  飲食調養養腎平陽

  冬季飲食應遵循「養腎防寒」、「元憂平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臟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

  冬至日不可吃太過辛辣刺激的食品,過食辛辣只可生陽動火,導致內熱積聚,鬱熱上衝。過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導致飲食不化,聚溼生痰。在補充熱性食物的同時,也得吃一些補充津液的食物。

  情緒調節安心益壽

  養生也要重點養心,要養生先養善良、寬厚之心,心底寬自無憂。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強求名利、患得患失。兒女要對老人噓寒問暖,使老年人在精神上得到給養。

  進入冬季,有些人便會顯得意志消沉,這可能是患上了「季節性情緒病」。季節性情緒病是精神抑鬱症的一種,病人每每在陽光減少的冬季,對身邊事物提不起興趣,還伴有嗜睡、多吃、易怒、過敏等病症。有抑鬱情緒的老人可以在冬天堅持多曬天陽,還可以每天做一些簡單的瑜伽動作,尤其是靜坐和冥想的練習,能讓心情舒緩下來。同時注意生活起居,按時休息和睡眠,不做熬夜的「夜貓子」。

  情緒低落時,不妨做做其他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儘量與人接觸,這樣可以將憂鬱減到最低程度。還可以加入社區活動,培養一些適宜的興趣愛好。

相關焦點

  • 【節氣養生】 冬至養生奧妙多
    點擊上面 新苑新農人 關注我們投稿郵箱:zhangqim@enn.cn版塊:明星菜品欄目:節氣養生
  • 【節氣養生】冬至飲食起居養生重點
    大雪過後,迎來冬至,冬至過後進入冬季最冷的時期,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同時心腦血管患者也要警惕,此時養生重點是防寒氣
  • 冬至節氣 | 過冬至,幸福至!
    二十四節氣 冬 至 冬至, 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 它是二十四節氣中 最早制訂出的一個節氣,
  • 「傳統節氣」冬至
    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冬至的起源及習俗吧。冬至,又名數九、冬節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日期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之間,是二十四節氣之中,最早被制定的一個。中國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 節氣| 冬至:此綿長冬日,願歲月安暖
    節氣 | 冬至:此綿長冬日,願歲月安暖 2020-12-21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渭南市第二醫院中醫科:中醫話養生之冬至養生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渭南市第二醫院中醫科:中醫話養生之冬至養生。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冬至節氣飲食指南
    文 |王敏醫生今日,冬至節氣~
  • 冬至節氣插畫壁紙
    冬至節氣插畫壁紙 冬至日起,寒冬至。同時,陽氣回升,白晝時間也將逐日增長。正所謂「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節氣插畫壁紙 冬至日起,寒冬至。同時,陽氣回升,白晝時間也將逐日增長。正所謂「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節令養生|除了溫補,冬至養生還可以這麼做!
    今日是冬至,是不是一大早,家裡人就開始籌劃今天的豐盛晚餐了?作為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在中醫師們看來,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將迎來一年中最佳的進補時節,如俗話中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 寒露節氣:養生篇(附語音)
    所以在寒露這個節氣以養肺為主。秋對應於肺,悲憂傷肺,所以養生先養心,(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第一個養生原則就是一定要消除憂鬱煩躁的情緒,保持神志的安定,避免秋天的肅殺之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幹嘛呢?可以登高望遠,消除惆悵。也就是說到了這個節氣當中,我們登高的這種運動對身體是非常好的。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 艾艾貼:這個冬至養生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一天。每到冬至這一天,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冬至,這個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很多喜歡養生的朋友也少不了要安排起養生項目。艾灸,就是其中一項,那麼冬至這一天什麼時間段艾灸最合適呢?艾灸養生的黃金時間段是上午10-11點和下午2-4點。
  • 2019年冬至節氣溫馨祝福語,朋友圈最暖心的冬至祝福句子大全
    3、冬至到了,我送你一分溫暖,兩分溫馨,三分溫潤,四分溫婉,五分溫情,六分溫柔,七分平安,八分甜蜜,九分吉祥,願你度過十分幸福暖洋洋樂融融的冬季!4、據說冬至收到養生的祝福,可以無限接近幸福。5、冬至到,祝福送,簡訊關懷早送到,願你:煩惱憂愁全拋掉,寒風冷意都趕跑,幸福平安來開道,開心快樂緊擁抱,溫暖真情來儲藏,幸福一生樂逍遙。
  • 2020年冬至節氣創意祝福語,簡短的冬至微信文案!
    一、小餃子,兩頭尖,芳香飄飄幸福甜;冬至到,餃子鼓,滿滿的祝福變無數;冬至祝你快樂連連,幸福熱火朝天!冬至快樂!  27、冬至到,進九天,天至寒,漸變暖,晝至!二、冬至到,快樂為你戴上帽子,開心無限;美好為你披上外套,幸福無限;吉祥為你降下祥光,好運無窮;朋友為你送上問候,情誼濃濃。願你安好,冬至快樂!三、寒冷「冬至」飛雪揚,刺骨北風叫人寒。鍛鍊運動早起床,喝碗熱粥精神爽。午餐雜食羊薑湯,暖身健胃防風寒。祝君養生身體棒,頂風冒雪抗嚴寒。
  • 2021年24節氣都是哪天?順時養生、平安順遂!
    此後氣溫回升,養生重在護肝。立春養生原則  ●起居上要做到夜臥早起。  ●春氣通於肝氣,春季正養肝。  ●立春切忌憂思惱怒,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愉悅的心境。此時養生重點關注心臟。 立夏養生原則——▽立夏飯—吃一碗用筍丁、豌豆、蠶豆、鮮肉、香菇一起炒出來的立夏飯,是開啟夏日模式的一個小小儀式。
  • 冬至節氣II推薦給您幾款養生食譜
    12月21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之冬至,也預示著即將進入養生的最佳時節,我們一定要注意科學的養生,這樣才能保持精力旺盛,達到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效果。古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冬至還曾有「亞歲」的別稱——「歲」即「年」,新年之意,即稱亞歲,可見確實重要。
  • 【二十四節氣】冬至福至:滋陰、藏陽、養脾胃,陽生待春來
    ——冬至二十四節氣的冬至,關鍵又吉祥的一天,特為新老朋友們送來養生習俗攻略,祝願大家冬至健康快樂,如意平安!在過去的12月7日大雪節氣時,養生院提到: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那時陰氣最盛,而到了今天,陰寒之氣將達到巔峰!因為冬至將開啟一年中最冷時節的序幕,此節氣過後,氣溫往往會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
  • 2020年冬至12月21日幾點幾分 冬至為什麼又叫進九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12月21日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
  • 冬至起源由來習俗盤點 冬至飲食養生吃什麼好?
    歷史學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與相對應的「夏至」相反,「冬至」這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稱「日短」或「日短至」。「冬至」過後,太陽直射點慢慢向北移動,北半球的白晝逐步變長,夜晚漸漸縮短。
  • 今日冬至 氣溫回暖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今天18時02分將迎來「冬至」節氣,從這一天起,我國開始進入「數九寒天」時節,民間俗稱「進九」。專家介紹,每年公曆12月22日左右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