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過後,迎來冬至,冬至過後進入冬季最冷的時期,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同時心腦血管患者也要警惕,此時養生重點是防寒氣、補氣血,預防冬季高發病,三門峽市中醫院營養師馬翠花為大家整理了冬至飲食起居養生的幾個重點:1、要養心。要靜神少慮,保持精神暢達樂觀,不為瑣事勞神,不要患得患失;避免長期「超負荷運轉」防止過度勞累,積勞成疾。2、在起居上,應早睡晚起,防止陽氣過度的消耗。儘量做到「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極視、坐不至久、臥不極疲」。
3、外出要保暖。進入冬至節氣,降溫幅度會進一步加大。冬至最重要的養生即是保暖,保暖強調的是頭和腳。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臟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保暖性很差,一旦受寒,會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降低抗病能力,導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冬至時節,腳部保暖也應加強。食補要吃溫性食物。在冬季適宜補益的食品中,中醫又分為幾大類。天寒地凍,首選溫補類食物。如雞、羊肉、牛肉、鯽魚等。上述幾種,均屬美味,在冬季可作為進補的佳品。但過多地進食溫補類食品,容易上火。還有一類滋補類食物,具有滋陰益腎、填精補髓的作用。主要有:木耳、黑棗、芝麻、黑豆、豬脊、海參、龜肉、甲魚、鮑魚等。
【營養價值】
①羊肉較豬肉蛋白質含量多,肉質細膩。
②羊羔肉富含鋅和B維生素,其中鹽酸和維生素B12含量尤其豐富,鎂、鉀和磷的含量也較高,並且易於吸收。
【藥食同源】
①寒冬吃羊肉可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
②羊肉有補腎的作用。
③羊肉屬大熱之品,凡有發熱、牙痛、口舌生瘡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
【性味歸經】
羊肉性溫,味甘;歸脾經、腎經,且有益氣補虛,溫中暖下,補腎生肌的作用;適用於胃寒反胃嘔吐、氣管炎、咳嗽、身體虛弱、陽氣不足、四肢不溫、畏寒無力、產後缺乳等。
凡三門峽區域內醫保患者來
三門峽市中醫院住院治療,
不需辦理轉診手續即可享受正常的報銷政策。參保城鄉居民在
三門峽市中醫院住院,報銷起付線在原基礎上
降低100元,使用中醫藥服務的住院醫療費用
報銷比例提高5%。溫馨提示:
兒科溫陽扶正
「冬至三九貼」活動
本月21日開始。諮詢熱線:
0398-2843459、13503981778(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