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話養生

2022-01-07 養心一齋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物候說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養身

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做準備。正如「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汗出,發洩陽氣。」因此,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陽氣潛藏,陰精蓄積,不可大汗淋漓。冬至養生注意「冬藏」,重點養腎,不忘養心。

早臥晚起 以待日光

冬至時節儘量做到「早睡」,不熬夜,生活規律,心情相對平靜,早睡以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起床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以後,人體陽氣迅速上升,此時起床,則頭腦清醒,機智靈敏。防寒也是為了更好地保養腎氣。

冬至時節注意頭腳保暖。頭為"諸陽之會",也是陽氣容易散發的部位,頭部最容易受寒邪侵襲,可致頭暈頭痛等症狀,甚至會導致中風,因此保暖必須從頭開始。"寒從腳下起"腳部也容易受寒邪侵襲,使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可致呼吸道感染,故在寒冷的冬至時節也應特別注意腳部的保暖。防寒保暖、調整心態。在氣溫降到0℃以下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保持良好的心境,情緒要穩定、愉快,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早晚溫差懸殊要謹慎起居,適當運動,增強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

冬至時節室溫不宜過高或過低。室溫過低易傷人體元陽,過高則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活動很容易外感。所以室溫保持在18℃~22℃為好。

按摩保健

按摩神闕穴:

神闕穴,就是肚臍眼,又名臍中,是人體任脈上的要穴。神闕穴是五臟六腑之本,為任脈、衝脈循行之地、元氣歸藏之根,為連接人體先天與後天之要穴。

按摩方法: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男性宜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女性則是先逆時針方向後順時針方向。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按摩神闕穴可有溫通經絡、調和氣血、祛病健身、益壽延年的功效。

戳腳心:
推搓湧泉穴俗稱「搓腳心」,按摩時取坐位於床上,用兩手拇指指腹自湧泉穴推至足跟部,局部出現熱感後再終止操作。每日1~2次。最好於足浴後按摩湧泉穴,效果更好。按摩湧泉穴可以達到對腎、腎經及全身起到由下到上的整體性調節和整體性治療的目的,可使人精力旺盛,體質增強,防病能力增強。

不時不食

益氣補虛 溫精暖陽
冬至後自然界的陰氣開始消退, 陽氣逐漸回升, 使冬季的閉藏轉向活潑的生機。在這個時候進補,人體攝入的養分吸收與利用率高,較易積蓄並發揮功效,是體虛病人補養腎臟、延年益壽的最好時機,故有「冬季進補,開春打虎」之譽。


冬至前後是進補的最佳時間。但是進補也因人而異,飲食調理要針對不同的個體,選擇適宜補益的食品,才能達到真正養生的效果。高血壓患者要合理飲食控制「三高」,不要貪吃油膩,多吃水果、蔬菜,如芹菜、菠菜、番茄、苦瓜、佛手瓜、黑木耳、洋蔥頭、茄子、山楂等,多喝藥膳粥湯,多喝水,以稀釋血液,避免形成高脂血症;在冬至時節不要多吃肥牛肉、涮羊 肉、動物內臟火鍋,或過鹹的食品,以免加重動脈粥樣硬化。

羊肉燉蘿蔔
[材料] 白蘿蔔、紅蘿蔔各200 克,羊肉250 克,姜、料酒、食鹽適量。
[做法] 紅蘿蔔、白蘿蔔去皮洗淨切塊,羊肉洗淨切塊,並於沸水中焯去血水備
用。沙鍋放入清水,大火煮沸後放入羊肉、生薑、料酒,小火燉至六成熟,加
入蘿蔔,燜至羊肉爛熟,調入精鹽、味精即成。
[功效] 益氣補虛、溫中暖下。

山藥丸子
[材料] 山藥300 克,醬油、食鹽、白糖、味精、柱候醬、色拉油、奶湯適量。
[做法] 先準備將山藥去皮蒸熟,用刀壓成茸泥狀加鹽、味精拌勻,捏成直徑1.5
釐米的丸子。烹調方法最好用紅燒。油燒至7 成熱,下山藥丸炸至金黃色起鍋,
鍋內留油少許燒熱,把白糖製成糖色,再加入柱候醬、奶湯、醬油、食鹽、味精、山藥丸,燒10 分鐘即成。
[功效] 健脾補虛、滋精固腎。

九仙糕
[材料] 蓮子、山藥、白茯苓、薏苡仁、芡實各15 克,炒麥芽、炒白扁豆各9 克,陳皮6 克,白糖150 克,糯米粉1000 克。
[做法] 將蓮子用溫水泡後去皮、心,然後將山藥、茯苓、薏苡仁、麥芽、白扁豆、芡實、陳皮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大火燒沸後轉小火煮30分鐘,去渣留汁,把糯米粉、白糖放入盆內,加藥汁揉成麵團,做成糕,上籠蒸30 分鐘即成。
[功效] 補虛損、健脾胃。

音樂推薦


冬至推薦多聽羽調音樂。
羽調匹配水型人,為太陰之人。性格內向,喜怒不露於表,不喜歡引人注目,心思慎密,謹慎精明,認識事物細緻深刻。學問頗好,但含而不露。水型人陰氣太重,應該用水樂洩其陰氣,再以火樂振奮其陽氣,從而獲得陰陽平衡。

音樂推薦:

《二泉映月》、《梁祝》、《漢宮秋月》、《烏月啼》

順勢而動


冬至天寒 量力而行 循序漸進
慢跑、廣場舞、太極等有氧運動適合於廣大人群;而散步比較適合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以及患有心肺疾病和膝關節疾病的不適合劇烈運動的青年群體。滑冰是冬季較為適宜的體育鍛鍊項目,既能增強體質,又能產生熱量,抵禦寒冷,還有益於調節情緒,恢復精力。但由於氣溫低,速度快,故極易發生凍傷。因此,滑冰時要做好準備活動,使身體發熱,各關節活動開。鞋襪要合適,衣帽要保暖。鞋襪過於緊小影響血液循環,使末梢血液受阻,易發生凍傷。

善養其身

一、冬至節氣多發病

消化道潰瘍

除了中風、心臟病是冬季多發病多外,老胃病也容易復發。寒冷刺激人的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支配內臟的植物神經處於緊張狀態,在副交感神經的反射作用下,致使胃腸凋節功能發生紊亂,胃酸分泌增多,進而刺激胃黏膜或潰瘍面,使胃產生痙攣性收縮,造成胃自身缺血、缺氧,從而引起胃病復發。

血壓變化特點

冬至時節極端氣候變化,特別是早晚溫差大,血壓容易波動大,注意養成早晚測量血壓的習慣,需要密切觀察血壓變化。高血壓患者要注意保暖,天氣驟寒時儘量減少戶外活動,可在室內鍛鍊。


二、用藥注意事項

1、用藥選擇

降壓藥選擇長效降壓藥物幫助平穩24小時血壓,不可盲目減藥,及時調整降壓藥,應在嚴格監測血壓的情況下規律服藥。
2、藥物調整
血壓值高於140/90mmHg,可選擇適當增加藥量,出現血壓不穩定時,自己不能盲目增加藥物,否則一旦不當,會引起併發症,最好去請教專科醫生。

以上內容選自《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降壓手帳》,由我院心內科符德玉教授擔任主編,姚磊醫生擔任副主編,並由董振華、桂明泰、韓亞楠、李建華、蘆波、任敏之、石亞楠、舒婷、王大英、王佑華、楊建梅、苑素雲擔任編委。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文編輯   陳曉喆

相關焦點

  • 南通三角橋社區:茶韻茗香,「冬至」話養生
    中國江蘇網12月20日南通訊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為了為弘揚民族茶文化,傳播傳統節日習俗,12月19日,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三角橋社區黨總支攜手工會、婦聯邀請逸廬茶境到社區開展「茶韻茗香,浸潤民心」茶藝活動。鄰裡網格的老年人、最美家庭代表、黨員志願者參加了活動。
  • 冬至時節話養生:首要任務就是做好防寒保暖
      冬至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它的由來和曆法有著直接的關係。古有:「鬥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行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也。」「日短」、「日短至」之說,這段經文從陰陽學觀點闡述了冬至的到來是陰氣盛極而衰,陽氣開始萌芽的時候,從天文學角度說明了晝夜長短變化的依據,明確指出:冬至這一天的白天是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在南回歸線上。過了冬至後,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漸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
    冬至養生吃什麼食物養生比較好 今日冬至養生小常識1.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中醫認為,羊肉、狗肉都有壯陽補體的功效。羊肉味甘性溫,有補腎壯陽的作用,歷來作為補陽佳品,是冬至進補的重要食物之一。
  • 冬至傳統飲食及養生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古人喜賀冬至,今人雖多不以為節,但冬節是「年時八節」之一,衢州地方還有「有的吃吃一夜,沒的吃凍一夜」的俗語。
  • 冬至節氣的三大養生原則
    文/雋秀  冬至節氣亦稱冬節、交冬。
  • 冬至咋養生?防寒保暖護陽氣,少動泡腳睡好覺
    ZAKER 哈爾濱記者 石晶12 月 21 日是冬至時節,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醫生遲慶濱介紹,冬至的 " 至 " 當極致講,包含兩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的一天,最冷;陽氣開始生發——陽始至。
  • 【節氣養生】冬至飲食起居養生重點
    大雪過後,迎來冬至,冬至過後進入冬季最冷的時期,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發病率上升,同時心腦血管患者也要警惕,此時養生重點是防寒氣
  • 渭南市第二醫院中醫科:中醫話養生之冬至養生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渭南市第二醫院中醫科:中醫話養生之冬至養生。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 【365養生】冬至防寒保暖護陽氣 少動泡腳睡好覺
    【365養生】冬至防寒保暖護陽氣 少動泡腳睡好覺 2020-12-21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生命樹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開啟養生模式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冬至後如何養生,起居飲食該注意哪些要點?記者採訪了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馬鴻斌和魏清琳兩位甘肅省名中醫,談談冬至後的養生攻略。
  • 冬至如何科學養生?禦寒補陽是關鍵
    中國天氣網訊 冬至節氣期間是一年中養生的好時節,是健康「儲蓄」的最佳時段。此時應注意禦寒、補陽,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養生呢?數九寒天要禦寒補陽冬至養生首先要注意禦寒保暖,在氣溫較低的清晨和夜晚,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出門,白天外出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頭和腳不能受涼。
  • 冬至飲食養生,就看這些食物還有蛋白粉的作用!
    冬至是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它既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又作為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冬至標誌著已經進入寒冬,各地紛紛迎來降雪天氣,氣溫寒冷乾燥,在這個時節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很容易感冒著涼。因此,很多人選擇在冬至這個健康「儲蓄」的好時節開始養生,改善體質健康平穩度過冬季。
  • 「365養生」遲慶濱醫生:冬至防寒保暖護陽氣 少動泡腳睡好覺
    12月21日是冬至時節。冬至的「至」當極致講,包含兩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開始生發——陽始至。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治未病中心遲慶濱醫生介紹,冬至無論在民俗還是在中醫學方面都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節氣
  • 甘肅醫衛丨冬至到,開啟養生模式
    原標題:冬至到, 開啟養生模式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冬至時逢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23日, 從太陽到達黃經270°時開始。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
  • 【節氣養生】 冬至養生奧妙多
    點擊上面 新苑新農人 關注我們投稿郵箱:zhangqim@enn.cn版塊:明星菜品欄目:節氣養生
  • 艾艾貼:這個冬至養生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一天。每到冬至這一天,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冬至,這個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很多喜歡養生的朋友也少不了要安排起養生項目。艾灸,就是其中一項,那麼冬至這一天什麼時間段艾灸最合適呢?艾灸養生的黃金時間段是上午10-11點和下午2-4點。
  •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冬至後白天越來越長嗎天氣有什麼變化 冬至養生知識吃什麼  12 月 21 日下午 6 時 02 分,將迎來 「冬至」節氣。這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從 「冬至」開始,就要進入 「數九寒天」時節了,民間俗稱 「進九」。「氣始於『冬至』」,此時為養生最佳時機。
  • 節令養生|除了溫補,冬至養生還可以這麼做!
    今日是冬至,是不是一大早,家裡人就開始籌劃今天的豐盛晚餐了?作為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也是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在中醫師們看來,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也將迎來一年中最佳的進補時節,如俗話中說的「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今年冬令補,明年可打虎」。
  • 冬至養生——三九天灸
    天灸療法一般選在夏季三伏天(夏至為初伏)和冬季三九天(冬至為初九)進行。而冬至,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南緯23°26'),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晝達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晝越短。冬至12月21日~23日,太陽移至黃經270度,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則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長至」,成為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北半球白晝漸短,氣溫持續下降,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 艾艾貼:這個冬至養生方法,你一定要知道
    冬至,又稱「冬節」、「賀冬」,華夏二十四節氣之一、八大天象類節氣之一,與夏至相對,是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一天。每到冬至這一天,在中國北方有冬至吃餃子的風俗。俗話說:「冬至到,吃水餃。」而南方則是吃湯圓,當然也有例外,如在山東滕州等地冬至習慣叫做數九,流行過數九當天喝羊肉湯的習俗,寓意驅除寒冷之意。  冬至,這個一年中最寒冷的節氣,很多喜歡養生的朋友也少不了要安排起養生項目。艾灸,就是其中一項,那麼冬至這一天什麼時間段艾灸最合適呢?  艾灸養生的黃金時間段是上午10-11點和下午2-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