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實體店的現狀越來越不理想了,很多商家迫於壓力紛紛轉移至線上銷售或者採用「新零售」的方式,這種現象好像也是大勢所趨,因為如果你不做出這樣的改變的話,市場是不會容納你的,消費者也不會再接受你。特別是在今年突發了疫情之後,實體店的狀況更是不容樂觀,很多店鋪的門口都貼上了「旺鋪轉讓」的標識。
實體店難做,並不是哪一行難做,在國內普遍來說是各個行業的實體店都難做,比如說現在的餐飲行業,如果你不加入外賣平臺的話,光靠著門店流量的生意是完全不夠的,而且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線上訂餐,你不迎合這個市場的話就會被淘汰。但是現在很多商家加入了外賣平臺的話,處境更是艱難,國內的外賣平臺抽成佣金太高,商家忙活了半天根本掙不到錢。
不僅是國內很多個人的商家門店,就是國際大品牌,500強企業在國內都紛紛的關閉部分線下門店,比如說星巴克、麥當勞等等。但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的的確確也是因為現在的網際網路非常的發達,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同樣是實體店,日本為什麼比中國經營的好?
現在是電商時代,日本也是有電商平臺的,但是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店鋪依舊非常受歡迎呢?日本的民眾還是非常願意去線下購物,甚至線上的購物平臺還沒有實體店的生意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對比一下我國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主要在3個方面:
一、服務體驗
日本的服務行業非常好在全世界都是很出名的,顧客在購物的時候體驗感是在線上感受不到的。幾乎在日本的商場實體店總都會配有兒童手推車、急救藥箱、手機充電等等,這都是非常人性化的服務,並且你在商場買了東西之後,不需要自己再提著這些沉重的商品繼續購物,商家給你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可以幫你把東西送到家,即使你買的物件再小。
日本的商場內的有些體制是和國內差不多的,一般都是九點或十點左右開門營業,國內的商家如果遇上打折的話很多人早就有很多人都擠在門口了,但是日本的商家會貼心的為顧客在門口準備好椅子供顧客坐著等候。在商場內消費了之後還可以兌換積分,這個積分是可以直接衝抵現金消費,還可以憑積分免費在商場內兌換一份午餐,在商場內用餐之後可以繼續購物。
二、購物打折季
因為日本人每年發兩次雙薪,因此日本每年會有兩次打折季,並且每次都會持續3至4周。這個打折季內所有的商品都非常的划算,是日本人「血拼」的好機會,通常大家在一年中都會集中在這兩次打折季中購物。相比於在線上購買的話,東西都一樣還沒有線下便宜,大家當然願意在實體店購買了,況且還有人給你送貨到家。
三、質量和品質
日本非常信奉匠心精神,就算是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鋪很可能都是百年老店。並且日本的貨幣日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防偽標識的流通貨幣,幾乎所有的日本商品也都不會做防偽標識,更沒有什麼所謂的「山寨貨」,如果賣假貨的話,基本上就意味著你的店鋪倒閉了。
所以在日本購物非常的放心,商家的信譽也非常好,商品的價格每家的差別也並不是很高,如果你在商場中買到殘次品的話,那麼你就「走運」了,不僅會得到一筆大額補償,經理還得親自上門向你致歉。如果在國內的話是沒有這種服務體驗的,可能你試了這件衣服不買,售貨員都會給你臉色看,穿的衣服不是品牌的話,有些店鋪根本就不會接待你。
其實日本的電商發展的並不比我們慢,但是日本的實體店依舊蓬勃發展,人滿為患,這也是我們需要借鑑的地方。實體店的購物感受是線上購物替代不了的,如果國內的商家能夠給予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和售後服務,在商品的質量和品質上下功夫,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在實體店消費的。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