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實體店,日本為什麼比中國經營的好?差別體現在「3個方面」

2020-12-11 舒莫財經

國內實體店的現狀越來越不理想了,很多商家迫於壓力紛紛轉移至線上銷售或者採用「新零售」的方式,這種現象好像也是大勢所趨,因為如果你不做出這樣的改變的話,市場是不會容納你的,消費者也不會再接受你。特別是在今年突發了疫情之後,實體店的狀況更是不容樂觀,很多店鋪的門口都貼上了「旺鋪轉讓」的標識。

實體店難做,並不是哪一行難做,在國內普遍來說是各個行業的實體店都難做,比如說現在的餐飲行業,如果你不加入外賣平臺的話,光靠著門店流量的生意是完全不夠的,而且現在大家已經習慣了線上訂餐,你不迎合這個市場的話就會被淘汰。但是現在很多商家加入了外賣平臺的話,處境更是艱難,國內的外賣平臺抽成佣金太高,商家忙活了半天根本掙不到錢。

不僅是國內很多個人的商家門店,就是國際大品牌,500強企業在國內都紛紛的關閉部分線下門店,比如說星巴克、麥當勞等等。但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的的確確也是因為現在的網際網路非常的發達,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同樣是實體店,日本為什麼比中國經營的好?

現在是電商時代,日本也是有電商平臺的,但是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店鋪依舊非常受歡迎呢?日本的民眾還是非常願意去線下購物,甚至線上的購物平臺還沒有實體店的生意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對比一下我國就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主要在3個方面:

一、服務體驗

日本的服務行業非常好在全世界都是很出名的,顧客在購物的時候體驗感是在線上感受不到的。幾乎在日本的商場實體店總都會配有兒童手推車、急救藥箱、手機充電等等,這都是非常人性化的服務,並且你在商場買了東西之後,不需要自己再提著這些沉重的商品繼續購物,商家給你提供良好的售後服務,可以幫你把東西送到家,即使你買的物件再小。

日本的商場內的有些體制是和國內差不多的,一般都是九點或十點左右開門營業,國內的商家如果遇上打折的話很多人早就有很多人都擠在門口了,但是日本的商家會貼心的為顧客在門口準備好椅子供顧客坐著等候。在商場內消費了之後還可以兌換積分,這個積分是可以直接衝抵現金消費,還可以憑積分免費在商場內兌換一份午餐,在商場內用餐之後可以繼續購物。

二、購物打折季

因為日本人每年發兩次雙薪,因此日本每年會有兩次打折季,並且每次都會持續3至4周。這個打折季內所有的商品都非常的划算,是日本人「血拼」的好機會,通常大家在一年中都會集中在這兩次打折季中購物。相比於在線上購買的話,東西都一樣還沒有線下便宜,大家當然願意在實體店購買了,況且還有人給你送貨到家。

三、質量和品質

日本非常信奉匠心精神,就算是路邊一個不起眼的小店鋪很可能都是百年老店。並且日本的貨幣日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防偽標識的流通貨幣,幾乎所有的日本商品也都不會做防偽標識,更沒有什麼所謂的「山寨貨」,如果賣假貨的話,基本上就意味著你的店鋪倒閉了。

所以在日本購物非常的放心,商家的信譽也非常好,商品的價格每家的差別也並不是很高,如果你在商場中買到殘次品的話,那麼你就「走運」了,不僅會得到一筆大額補償,經理還得親自上門向你致歉。如果在國內的話是沒有這種服務體驗的,可能你試了這件衣服不買,售貨員都會給你臉色看,穿的衣服不是品牌的話,有些店鋪根本就不會接待你。

其實日本的電商發展的並不比我們慢,但是日本的實體店依舊蓬勃發展,人滿為患,這也是我們需要借鑑的地方。實體店的購物感受是線上購物替代不了的,如果國內的商家能夠給予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和售後服務,在商品的質量和品質上下功夫,相信還是有很多人願意在實體店消費的。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中國電商兇猛,實體店不好過!為什麼在日本電商幹不過實體店?
    大家都知道,這些年隨著電商的崛起,國內很多實體店紛紛關門,有不少就算是開門經營,也是苦苦支撐,勉強度日,日子並不好過。很多人將其歸咎於電商的衝擊。確實,看看電商雙十一的戰績,絕對不是實體店能比的。然而,同樣是有電商,日本的實體店就比中國的日子好過多了。
  • 為什麼美國、日本實體店要比電商發展得好,而在中國正好相反?
    為什麼美國日本的實體店比中國好,而電商比中國差,原因如下:1.他們是發達國家收入比中國好很多,人家的實體店都是正牌,質量有保證,沒有很強的願望為了省百八幾十塊到網上買,實體店購物有體驗感,隨買隨走,不用等幾天。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問題在...
    最近,一份全球實體店陣亡名單在朋友圈廣泛流傳,零售業蕭條、百貨關店、各大曾經風光無限的零售巨頭退敗……在電商、房租、消費者習慣改變的多重作用下,實體店大洗牌的危機又一次被推到臺前。為什麼日本的電商市場做不到中國那樣大那樣快呢?
  • 為啥中國電商「打敗不了」日本實體店?原因有3點,都很現實!
    為啥中國電商「打敗不了」日本實體店?原因有3點,都很現實!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相比於以前,現在我們出門只需要攜帶一部手機就行,甚至於連購物也是通過網絡。而對於淘寶和京東,我們更好奇,為啥中國電商「打敗不了」日本實體店?我們知道,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很多相關行業的發展,比如物流。不過在發展我國電商市場的同時,阿里等公司也逐漸開拓全球市場,其中在某些國家還發展得非常順利。然而日本卻是一個例外,日本雖然也有電商,但多數日本人都更喜歡去實體店購物,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在日本是實體店幹掉電商,在中國卻是電商幹掉實體
    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1、最人性化的細節服務 日本的商場都擁有十分人性化的服務體驗,以東京為例,東京的百貨商店位置集中,因此安排一天專門用於「購物血拼」是最合適的方案。大部分商場從上午10點或11點開始營業,閉店時間為晚上8至10點。
  •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在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為何在中國卻恰恰相反?3個原因很現實 推薦語:電商,這個曾經不被認可的「假冒偽劣」代名詞,在今天已經深入改變了中國商業生態與人們生活方式。 小到牙刷、垃圾袋,大到各種家具和日用電器,絕大部分國人都選擇在網上購買。
  • 為什麼是中國電子商務「打敗不了」日本實體店?有三個原因
    為什麼是中國電子商務「打敗不了」日本實體店?有三個原因,都很現實!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過去相比,我們出門只需攜帶一部手機,即使是連購物也是通過網絡。對於淘寶和京東,我們更好奇為什麼中國電子商務「打敗不了」日本商店?我們知道電子商務在中國的發展帶動了許多相關產業的發展,比如物流。然而在發展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同時,阿里巴巴等公司也逐漸打開了全球市場,在一些國家發展得非常順利。日本是個例外,儘管日本也有電子商務,但大多數日本人都去實體店購物,為什麼?為什麼成功「徵服」日本人不能成功「徵服」日本人?
  • 與中國恰恰相反,為何日本實體店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正是因為電子商務的興起,實體店受到了相對衝擊,導致很多實體店相繼倒閉。然而,這種現象只發生在我國,在日本則完全不同。所以,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實體店能夠完爆電子商務,而中國實體店卻被電子商務幹掉?問題就出現在這三個地方:一是產品缺乏多樣性,二是具體表現的便利性,三是行動支付的普及性。這三個原因值得國內實體店思考。
  • 為何日本的實體店能打敗電商,而中國的實體店卻被電商打敗?
    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的原因 世界各國都有電商行業,比如中國有阿里,京東。美國有亞馬遜,日本也有Zozo Town、Wowma等等。 和我國不同,日本電商行業反而沒有實體店受歡迎。按理說電商購物快捷方便,足不出戶就能下單。那麼日本實體店打敗電商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 不是實體店不賺錢了,而是你不具備這3個經營能力!
    在20年前,實體店不賺錢,大多都是選址有誤所導致的;在10年前,實體店不賺錢,更多是因為電子商務的衝擊所致;在今天實體店不賺錢,跟個人的經營能力有關。經營能力包括3個方面:1、順勢而為2、用戶與會員經營3、品類重構一在90年代,網際網路和物流還沒有興起以前,對於實體店來說,選對位置,基本就成功一半了。
  • 在中國「瘋狂」擴張的電商,為何在日本被實體店打敗?輸在了哪裡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零售業已經非常發達了。說到實體店在日本的受歡迎程度,原因離不開整體整合。縱觀目前日本眾多大型商場,以單一業務為主業的商場、超市寥寥無幾,從服裝、日用品、電器甚至汽車都實現了整體經營。因此,在網上可以買到的商品通常都在大型購物中心都可以買到。而且,就服務態度而言,日本服務員的服務態度無話可說。
  • 為什麼網店的衣服比較便宜?跟實體店有什麼差別嗎?
    隨著電商不斷深入我們生活中,很多人已經不喜歡到實體店去買衣服或者其他東西了,有的人就是在逛街的時候看到一件喜歡的衣服,愛不釋手但價格太貴了,還是沒有買下來。於是乎,乾脆拍一張相片,直接到網上去搜這件衣服,價格合適就下單。結果買回來的衣服和實體店都差不多,那麼,為什麼網店的衣服比較便宜?跟實體店有什麼差別嗎?
  • 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
    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網際網路的發展,確實帶來了很多的改變,尤其是在我們中國,可以說,從2010年到2020年,在這短短10年的時間內,由於智慧型手機和網絡的普及,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很多的實體店,也都被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打敗,為啥中國實體店被電商打敗,日本卻恰恰相反?問題出在這3個地方!
  • 與中國不同,日本的實體店為何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裡?
    一些人有經營生意的想法,於是會籌集一些錢,租一個小店鋪賣些小商品,維持生計。與中國不同的是,日本電商卻被實體店打敗了。日本人更多都是選擇去實體店購物,雖然有電商行業,但電商的發展遠不如實體店。所以很多人不理解,日本的實體店為何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裡?
  • 與國內相反,為什麼日本實體店就能打敗電商?問題出在哪?
    在國內,電子商務發展的非常好,不僅僅造就了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平臺,更是讓馬雲登上過中國首富,不得不說,電子商務的發展潛力很大。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崛起,不少實體店鋪遭遇重創,不少人紛紛轉型去做電商,有的人無奈閉門不幹了。
  • 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因為啥?
    那就是手機普及之後,電商行業更是猶錦上添花,發展速度飛漲,之後導致各種實體店難以生存,甚至不少店鋪因為電商的出現,直接關門倒閉。但是我們的鄰國日本卻大大相反,日本電商行業發展多年,卻一直很難打開市場,反觀實體店生意經常火熱。日本實體店"擊敗"電商,中國實體店卻因電商"倒閉",是何原因?
  • 實體店與網店買來的手機差別巨大?為什麼網店的東西更便宜
    但是像手機這樣稍加貴重的商品,很多人還是持懷疑態度的,網上有不少關於「實體店和網絡商店的差別」的問題,就手機而言,本人就親身體驗分析出以下幾點差別一:實體與網店所用成本不同,所以價格也會不同相信很多人網上購物會疑問,為什麼在店裡看的好幾百,到了網上少了這麼多,就這點就可以看出,實體店的弊端很明顯且無法避免
  • 日本實體店是這麼幹掉電商的
    來源:商智庫相比中國的電商的熱火朝天的場面,日本顯得冷清很多。大阪城比較繁華的商業區像大阪城、心齋橋、難波、天神橋、梅田等,一到節假日人滿為患,店面生意火爆。更不用說購物天堂-東京了。為什麼日本的實體商業能抵擋得住電商經濟的衝擊呢?
  • 實體店營銷如何更好的在裝修中體現?
    實體店營銷如何更好的在裝修中體現?最近開始走出去到實體店商家中做營銷觀察的學習工作,通過這種實地實打實的營銷觀察,讓我更加的學習到總結出實體店營銷如何更好的在裝修中體現?店面裝修是實體店營銷中的重要一環,門頭設計、動線設計、商品陳列……這些都是需要下功夫去做的,去想這些怎麼做才能吸引消費者到店?今天這篇文章不去重點去說具體到細節怎麼做,而是從實體店營銷在裝修大框架下的思維應該是什麼?
  • 2019實體店做什麼好?當下新手經營實體店的困局是什麼?
    尤其是當下很多實體店也在陸續關門的情況下,新手創業做實體店鋪確實有一定的困難。筆者分析了一下當前實體店的發展趨勢,概括了以下幾個方面。1.餐飲類,如果自己對餐飲類不是很熟悉的話就不要輕易的嘗試,畢竟這個成本是非常高的,另外要考慮到當地的飲食習慣。比如上海人喜歡吃甜食,麵包之類的。所以這類店鋪都比較吃香,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上班族人數太多,有的來不及吃飯就用麵包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