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冰藍月吟
玉田亮甲店這也是唐山有意思的地名之一!亮甲店讀起來就是兩家店?這可不是我在這瞎說,縱觀歷朝戰爭史,亮甲店是通往東北邊塞的戰略要地的急遞鋪,傳遞軍事信息的中轉站,原名雙橋鋪!
01 兩家店,劉李相爭
兩家店曾為亮甲店由來傳說之一。俗語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著中轉軍事信息的急遞鋪,在此居住的村民,都把眼睛盯到了這上面!此地有劉李兩個家族,宗族之間的利益分屬兩邊,為了共享資源,劉家在驛道左邊開了劉家旅店,李家在右邊開了李家旅店。
由於驛道的開闢,雖有傳遞消息的驛館供官軍住宿休息,但是往來經商的商人也逐漸多起來,形成了新的財富來源!兩家旅店爭相提高服務質量,不斷提供新的服務!
在古代長期在外行走的男人,每到佳節都會倍加思念遠方的妻子,為了緩解思鄉的情緒,店家也會把過節時沒來得及回家的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聽小曲,喝酒!
02 東徵高麗,逢雨,李世民晾甲
「亮甲店」的另外一個傳說則是唐太宗李世民東徵高麗時,途徑亮甲店,遇到大雨,身穿的鎧甲都被雨水澆透!天晴後,官兵們在此地石頭上晾曬作戰時穿的戰甲而得名。不知怎麼就被人傳成了亮甲!
話說唐太祖李世明東徵高麗怎麼老在唐山地區挨雨淋呢?古時候,唐山的生態環境肯定要比近代好太多吧,雨量也太充沛了!
03 十三阿哥胤祥主管水利營田事務
《雍正王朝》裡的十三阿哥胤祥,相必大家都比較熟悉,也是清朝王子中人性比較善良的人,也為人們所接受,命運有些坎坷,好在跟對了哥哥,得以在雍正年間獲封鐵帽子王,世襲罔替。
雍正三年(1725年),胤祥總理京畿水利營田事務。他在玉田亮甲店鎮小泉村附近種植水稻300多頃。
偏北部有少量山地,半山腰中有泉水,從山間石縫流下,匯入榮輝河,是亮甲店鎮附近農田的灌溉水源,這也是小泉村附近水稻的灌溉水源!
04 甘泉灌地,稻米微紅,名曰胭脂米
因水稻稻田用山泉水灌溉。礦物質較多,微量元素俱有,營養豐富。成熟後比一般米粒要長,長約半寸,圍繞長軸有一絲紅線,煮粥時,呈現出粉紅色,味道香醇。
小泉胭脂米盛於皇家宮廷精緻絕倫的食用瓷器中,更加展現出醇美的味道和誘人的觀感!胭脂米如絕代佳人般容顏至美,內蘊至醇。
小泉胭脂米始供於清朝宮廷,百年來一直作為御用貢品。
宮廷御廚一般用玉泉山的泉水提前將胭脂米泡上,然後煮粥時,小火慢煨,逐漸添加各種配料,比如蓮子、燕窩等!
05 慈禧猶喜紅稻米煮粥
慈禧太后在清代宮廷後期,特別喜歡用小泉胭脂米煮粥作為早餐。作為清廷晚期的實際統治者,從生活的衣食住行都比較講究,她把小泉胭脂米作為宮廷內膳煮粥首選,說明亮甲店小泉村的胭脂米品質是上佳的!
06 亮甲店的現在
近代,地質變化,地下水位下降,小泉水量減少,後來山泉不出水了。沒有了水源,亮甲店小泉村的胭脂米也不再栽種。如今,亮甲店小泉村都是旱田,歷史上的胭脂米在此地已經絕跡了!
現在亮甲店鎮的工農業發展已然沒有了特色,泯然淹沒在諸多農村小鎮裡。我們只能在故事、歷史遺蹟中,追尋往昔古人生活的風貌,嗅一嗅歷史中胭脂米豐醇的味道!
我是@冰藍月吟,一起聊唐山!#我的家鄉在唐山#系類小故事!
若有不同意見請評論區留言!若喜歡我的文章請點點關注!原創不易,圖侵必刪!
您的支持是我更文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