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份重量級年度流行語榜單4日同時發布。
其一來自《咬文嚼字》編輯部在滬揭曉的2020年十大流行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颯」「凡爾賽文學」等熱詞入選;
其二來自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入選者依次為逆行者、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帶貨、雲監工、光碟行動、奧利給、好傢夥、奪冠、不約而同、集美。
《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表示,今年大事要事多,新鮮事物多,先進人物多,感人事跡多,語言是記錄社會的符號,這些折射在語言層面,就讓2020年成為了一個流行語「大年」。
如果按主題分類,抗疫流行語是今年最有辨識度的主題
可以看出這兩份榜單有部分的重合性。其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都與抗疫高度相關。黃安靖告訴記者,「如果按主題把流行語分類,抗疫流行語一定是今年最有辨識度的主題」,無論是工作的重點還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抗疫鬥爭、復工復產、社會經濟的恢復等方面,今年都湧現了大量與「抗疫」相關的新詞。
最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逆行者」以高票入選。
「不約而同」和「雲監工」同樣因疫情而成為熱詞。前者原指沒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見解或行動一致,今年有了新含義:不約會、不聚集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準則。後者指的是今年年初,在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造過程中,無數人以「雲監工」的方式見證和參與了這場與疫情賽跑的戰役。
另外,作為恢復經濟的重要手段,「直播帶貨」在今年作為新鮮事物,成為了人們日常消費生活的新寵。疫情對經濟運行帶來衝擊,各行各業紛紛加入「帶貨」行列,邀請兄弟、「集美」們共同助力地方經濟發展。因此,兩張榜單都有「帶貨」相關熱詞入選,也就變得十分容易理解了。
設立在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師範大學的流行語檢測站團隊也證實了這點。「在全世界範圍內,今年的流行詞主要都與『抗疫』密切相關」,上師大人文學院教授何偉漁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監測站團隊中一些負責「監測」語言文字新情況的年輕學者和研究員,後來成為了《咬文嚼字》今年新闢欄目「前線觀察」的供稿者與作者,在這裡,「前線」具體指的就是「抗疫前線」,欄目中就抗疫中新生的流行詞進行集納、分析,最終集成一座豐富的語言文字寶庫。
全民流行語增多,描繪平凡人間火熱鮮活的生活百態
「全民流行語」增多,則是今年的另一大特徵。在初選階段,《咬文嚼字》編輯部便發現他們的工作量比前幾年大了不少,往年通常是在50個熱詞的範圍裡面遴選,而今年則出現了150進100、100進70、70進40、40進15這樣層層篩選的過程。一個年輕編輯透露,編輯部裡,為一個詞進行激烈辯論的事變得稀鬆平常。最後入選榜單的十個流行詞,直到發布當天,還在被專家學者們反覆斟酌討論。而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則是以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語料庫(網絡媒體部分)的數據為依據,採用「以智能信息處理技術為主,兼顧領域專家意見和搜尋引擎收錄情況」的方式獲得的。監測語料庫包含網絡論壇、新聞、博客等不同媒體形式語言資源。
採樣方式的不同,使兩張榜單有相似之處,也各具特色。相比《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語,「2020年度十大網絡用語」榜單顯得更年輕化一些。如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我們仍需警惕糧食安全問題,因此「光碟行動」成為他們選出來的網絡熱詞;電影《奪冠》的熱映讓人們回想起振奮人心的女排精神,不少觀眾深受感染並為中國女排吶喊一句「奧利給」。透過流行熱詞,一幅火熱鮮活的生活百態圖躍然紙上。
兼顧社會價值和語言價值的「雙標」,是評選的重要考量
「流行語也好網絡熱詞也好,事實上,每年底都會出現名目繁多的流行語評選。」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徐默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迄今為止,就他關注到的,今年已有五家機構發布了各自的年度熱詞榜單。如「B站」根據其後臺統計數字,評出了「十大彈幕語言」,「爺青回」高居榜首;百度沸點和搜狗輸入法旗下的內容平臺「字媒體」各自發布了2020年度網際網路熱詞榜等。當然,不同的評選,背後的依據和標準各有側重,不同的側重決定了榜單之間迥異的「性格色彩」。但在徐默凡看來,萬變不離其宗的無非三條:即語詞的使用頻率、語詞的社會價值和語詞的語言價值。
值得關注的是,語詞的社會價值和語言價值的「雙標」,正越來越成為重要的考量標準。徐默凡認為,流行詞反映的是大眾的社會情緒,它記錄了時代特徵、社會變化和老百姓的心理變遷,這體現在這類評選背後都有其深刻的「社會學價值」。其次,怎樣去引導語文生活、倡導規範的語言文字運用,則讓不同的評選顯示出自己的個性。對《咬文嚼字》來說,語詞的「創新性」是一個重要標準,即更多地考量流行詞的新鮮感和語言趣味等,「凡爾賽文學」「打工人」等均在語言用法上出現了創新性。「一個高質量的年度評選,應更多地考慮選入『文質兼美』的流行詞,讓它們真正進入到大眾語言生活之中,甚至最終進入詞典」,徐默凡表示。(陳熙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