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98%的中國人都學不好英語?

2021-03-03 書單

「書米」們早,我是小仙女

這是書單的「定製廣告」

這是我們第二次分享這個故事

但或許,他會讓你重新認識堅持這件事

 

告訴你們一個恐怖的事情,2018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一了!年初列的計劃你實現了多少?

在健身房辦了張年卡,Po在朋友圈求監督。2周之後不論教練怎麼喊你,都有理由不去。

在朋友圈發毒誓,要吃草吃三個月,結果第3天晚上就忍不住偷吃了一包衛龍。

99%的人都是這樣的佛系健身、佛系減肥吧?但偏偏我的身邊,就有那麼一些人,能成為堅持到底的1%。

就像韓劇《未生》裡說的:

「無論我多早迎接這清晨,都會有人在,我以為別人還在夢鄉,但無論什麼時候,這個世界都比我快一步。」

 

去年,我給大家分享過一個勵志的故事,主人公就永遠快人一步。

他英文名叫Chris Lonsdale

中文名叫龍飛虎

 

 

很多年前,他在紐西蘭讀大學,主修語言心理學。當時,語言學的研究結論是——成年人無法掌握流利的外語。

 

但這位大叔不信,做了很多實驗研究,發現成年人不僅可以掌握流利的外語,而且可以比孩子學得更快。

 

於是,21歲時,他來到中國,從零基礎開始學習中文,在6個月內掌握了中文的聽說讀寫等全方面的技能,並能夠獨立在中國生活、學習以及交友。

 

25歲時,他因為籤證的緣故,離開了中國大陸,來到香港,又在4個月內學會了標準地道的廣東話。

想想我們,學了十幾年英語,從小學到大學,多少人除了how are you,別的一句話都講不出來.而且,98%的中國人,用的都是死記硬背的方法,學得越多反而說得越差。

 

前幾天,我看了龍飛虎大叔在TED的演講,他說,掌握這幾個方法,便可以在6個月內,學會任何一門外語。(因為篇幅關係,整理了部分觀點,有興趣看完整視頻的,可以去網上搜索一下)

 

外語不是知識,而是工具

 

很多人一提到學語言就頭大,感覺是個很難學會的東西。所以,大叔先和大家分享了幾個核心原則,幫你去除心魔:

 

關注跟自己有關的語言內容

從第一天起就把這個新的語言當做工具去用

 

什麼意思呢?

 

大叔舉了個例子,多年前,他有個同事上夜校學習中文打字,周二、周四都上兩小時課。周末也在家練習,但花了9個月時間,仍然沒學會打字。

 

一天晚上,這位同事被委派了 一個緊急任務,要在48小時內,用中文做一本訓練手冊。

你猜怎麼著?這人竟然在48小時內,就學會了中文打字。

 

這中間的區別就在於,這件事是與她相關的,重要的,有意義的,她使用了工具,創造價值,所以學得很快。

我認為,這是很關鍵的一個觀念轉變。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學外語當成一門知識,但其實,這是一個工具,用來輔助我們實現更重要的,更有意義的目的。

找到你不得不學的理由,也許就會事半功倍。

 

 

多聽,是學好外語的第一步

 

再和大家講個故事。

 

1981年,大叔來到中國的第二個星期,還完全不懂中文。有一天,他在火車上過夜,花了8個小時坐在餐車,跟一位乘警聊天。

 

「我們用中文聊了整夜,隨著他畫畫、比劃雙手並動用他的面部表情,我逐漸明白的越來越多。

但真正有趣的是,兩個星期後,當人們在我周圍說中文的時候,我可以明白一些,而且我並沒有為之付出任何努力。」

 

他說,學外語的第一步,就是要聽。

 

他把這種「聽」,叫作「泡腦子」,也就是將自己的大腦「泡」在外語的聲音裡,聽他們的節奏,聽他們重複的模式,聽他們凸出來的詞語。

尤其是英語。

很多人學英語,都是從字母開始學起——先學「ABC」,然後每天背單詞,結果背很久還在abandon,根本記不住,效率很低。

實際上,英語和中文非常不同,英語的文字和讀音是緊密相連的。只要掌握了讀音規律,如果你能聽,自然也能拼寫。

而且,還要在情景中聽。

為什麼呢?舉個例子:

老師上課,教你:fire,是火,這叫語言學習。

但如果一個地方,著火了,有人大喊:「fire!!!」你記住了,這叫語言習得。

哪種方法印象會更深刻?當然是第二種。

因為這是你自己主動去記的,而不是老師灌輸的。

 

說到這裡,很多人應該都有疑問吧:「誰不知道要多聽啊,但不出國,哪有這個環境?」

這麼想,就大錯特錯了。

 

出國就能學好外語?


你周圍一定也有很多朋友有出國留學,不說6個月,1-2年後,他們的外語水平是不是都達到了native speaker的水平呢?

大叔認識一位臺灣女生,上大學的時候英語成績很好,可是去了美國,卻一句都聽不懂。還被質疑,你是聾子嗎?

 

「是的,她是英語聾子。

 

因為我們大腦會過濾掉不熟悉的聲音,選擇熟悉的聲音進入腦子裡,如果你聽不到,你不會明白,你聽不明白,將學不會他。」

他說:「溺水的人學不會遊泳。」

 

意思就是,當你不能說那種語言,就像個嬰兒,進入到一個環境,全都是成年人在嘰嘰呱呱的說一些你完全聽不明白的話,你還是學不會。

 

這也是著名二語習得專家克拉申提出的核心假說——只有當學習者接觸到大量的「可理解輸入」,語言習得才能實現。

 

而「可理解輸入」,就是略高於學習者現有語言技能水平的輸入,這樣學習者能夠把注意力集中於對意義的理解。

 

如果你現在的水平是「i」,那麼就要給你提供「i+1」水平的輸入。換句話說,「i+1」就是在你現有的水平上增加一點點難度。

 

如果太難,或者太簡單,都是無效輸入。而大多數人在學習英語時,接觸到的材料都和自己的水平差距太大,於是大多數情況下聽到的都是不可以理解的「噪音」。這也是大家學習外語速度很慢的最主要的原因。

 

根據克拉申的語言測試報告,可以明顯看到通過可明白輸入學習法學習外語的人,分數更高:

 

 

最近,我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分享一個微信公眾號,叫「芝士派,他們推出了一套英語3D聽力劇的課程。就是像Chirs大叔這樣,從聽力入手,一步一步帶你提升英語水平。

根據「i+1」的原理,他們把課程分為三種級別,確保不同水平的人可以學到最符合自己能力的課程。

每期課程會精選3部最適合語言學習的劇本,比如<科學怪人>、<了不起的蓋茨比>等等。你不僅能像Chirs大叔一樣,在地道的場景中提高聽力,還能感受跌宕起伏的劇情。

再搭配BBC級別的後期製作,簡直就是耳朵裡的電影大片。

每天的學習步驟也為你安排好了,完成3個小挑戰,就能循序漸進地完成一天的學習。

而你只用準備好15分鐘,以及一副耳機,每天跟著學就行。

截止到2018年2月28日,已經有678237位朋友參與了課程,94.33%的人都能持續學習超過50天。學起來真的很輕鬆不費力噢!

如果,你也對這種在情境中學英語的方法感興趣,可以立即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芝士派」

60天的課程,原價199元,現在報名還能立省10元學費。而且,正式開課後3天內,學得不滿意還能無條件退款退課。


不用出國,就能像龍飛虎大叔一樣學好英語!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芝士派

獲得你的專屬報名連結

3月31日24時截止

想學好英語的「書米」,不要錯過咯

本文為廣告,商務合作請發郵件至:

gulimedia@126.co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內很多孩子都學不好英語?清華教授說出了其中真相
    為什麼國內很多孩子都學不好英語?清華教授說出了其中真相英語成績不好是國內很多學生的通病,為什麼會有如此現象呢?清華教授對此進行過專業的分析和調查,最後得出了三個結論。1.對英語的不認可很多家長從心底裡就覺得孩子們不該學英語,中國人說漢語就可以,為什麼要說英語呢?而且還把英語列入了一個很重要行列,就是這樣的思想也會影響到孩子,讓孩子也覺得學英語沒用,有這樣的思想又怎麼可能學好英語呢?不過確實是,自己都對英語不認可,自己又怎麼可能有學習的動力,沒有學習的動力,又怎麼能學好英語呢?
  •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學不好英語?
    學習英語這件事,真的是太讓咱們中國人頭疼了, 我們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英語,設置有的從小學一年級就有英語課,一直到高考,一直到大學,這麼多年為什麼我們還沒有學好英語呢?1 是我們確實沒有語言環境,這個是主要的因素,語言這個東西是講究浸泡的,為什麼咱們的孩子從小都會和爸爸媽媽學說話,就是因為有語言環境,我們英語用的實在太少了,雙語的家庭在中國還是少之又少的。就單純靠一天一節或者兩節英語課,這種課時量是刺激不到孩子的語言思維的,而且課上又主要集中在做題上面了。
  • 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了爭奪將來的英語解釋權
    基礎英語就像一輛汽車的天窗。我打賭絕大部分人,在汽車買回來後,幾年間天窗打開的次數是個位數。沒人會在意它的存在,因為這本來也不是核心部件。但是當陽光普照的時候,你每時每刻都在用它。
  • 泰國人喜歡問我,中國遊客英語都很差,為什麼你的英語這麼好?!
    在出國以前,我一直覺得自己的英語不太好,當我去過幾個國家旅行後發現,我的英語是真的不太好。和很多外國人溝通的時候常常想不起單詞,常常詞不達意,所以每次出國旅行後,我的最大感悟之一,就是要好好學英語。但是,這次在清邁,我卻有了完全相反的感受——我的英語很好!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清邁認識了一個當地在旅行社工作的朋友,我們經常聊天,天南地北隨便聊,只是口語而言,她比我好太多了。
  • 英語一直學不好?給英語小白的逆襲寶典
    英語一直學不好?英語小白如何逆襲? 很多同學對英語這門功課可謂愛之深,恨之切。愛之深是,覺得能學好英語很有成就感,能用英文和人交流很牛逼,所以對英語不可謂不一往情深。但是,愛之深,又擺脫不了恨之切的苦惱。人生最大的苦惱之一,就是求不得之苦。
  • 為什麼學了這麼多年英語,依舊聽不懂說不好
    現代的大多數中國人幾乎就是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很多同學學英語都已經十年以上了,每周的學習英語的時間也至少在6個小時以上,總計幾千個小時的英語學習。但很常見的一個現象是:很多人擁有了還不錯的英語閱讀能力,能看懂簡單的句子文章,但最基本的溝通交流仍舊一團糟,也就是聽不懂,不會說。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現象呢?
  • 為什麼你學不好英語?來聽聽首師大3+2留學老師怎麼說
    英語能力是直接關係到首都師範大學3+2留學學生申請國外大學成效的重要依據,然而一些首都師範大學3+2留學學生總是學不好英語,這是為什麼呢?首都師範大學3+2留學老師為大家進行簡要介紹。首都師範大學3+2留學招生老師解析為什麼學不好英語?
  • 你為什麼學不好英語?掌握這6種學習方法,讓你成為英語學霸
    在所有科目中,英語應該是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甚至研究生,都要學的一門最重要、最基礎的課程,英語學習會很艱苦,為什麼我們學英語要花這麼長時間?英語不能只靠老師教,只有自己進行大量聽、說、讀、寫的訓練,才能獲得高分。1、英語學習沒有不努力就能學好的捷徑。
  • 學了八百年英語,依舊發不好QQ?
    為什麼學了八百年英語,依舊發不好QQ?理論上來說,QQ的正確發音應該是kiūkiū,可是為什麼大家普遍不這麼發音呢?這是因為kiu這個音節突破了普通話聲韻配合中"舌根音(舌面後音)不能跟齊齒呼韻母拼合"的規律,這個音是普通話中本來沒有的。
  • 為什麼現在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要學英語,歷史都不如英語重要嗎?
    在誇讚這種做法之前,為了堵住一些鍵盤俠的手和嘴,我必須要先講一下為什麼很多人不理解要把英語當成主課學習。第一點:英語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講,可能終身都用不上。就像我的父母這樣,平平淡淡過了大半輩子,從來沒有覺得英語有什麼用,也從來沒有用到過英語。甚至我父親在上學時英語學得很好,經常拿滿分,可是出來社會幾十年,連給他講英語的機會都沒有。第二點:認為把英語看得太重要,完全跟我們的母語同等了。
  • 每天堅持語法學習,為什麼英語還是學不好?(文末有方法)
    語法學習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中國人認識到了「學英語,一定要學好語法」呢?那麼,學了這麼多年,最終,孩子的英語好嗎?能夠正確的輸出英語嗎?有語感嗎?能用英語思維嗎?其實在英語學習中,要不要學語法,語法應該學到什麼程度,一直是一個爭論不斷的問題,很多家長因為找不到英語的學習方法,所以就讓孩子多背單詞、死扣語法,但是卻一直得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學好英語語法,告別傳統的死扣語法,真正的做到學好語法,學以致用呢?
  • 學不好英語,該怎樣提升英語口語能力?
    你也學不好英語嗎?最淺層的就是你陷入了一個又一個誤區。先看下DreamABC國際英語為你整理的英語學習者都有的誤區吧: 1. 背完某本教材(通常這本教材是新概念英語),就能學好英語。 2. 我出國了,在英語環境裡呆上一段時間,口語就會突飛猛進。
  • 中國人教英語?看我把英語學到了「最高境界」,Chinese English
    都不是中國人的母語嗎,教起來總覺得有點怪,學出來的東西也覺得怪。英語也有口音嗎?記得以前初中的時候,我們的英語新來了一個很牛掰的英語老師,上課全部英語教學,當然現在可能算不上什麼高大上的,那時候給我們的感覺還是很震驚的。恰好班上又轉學來了一個同學,這個同學說的一口流利的英語,又把龍爪手震驚了,於是這兩位經常用英語對話。
  • 為什麼國外有人英語說得很好,但是他們卻不學音標呢?
    英語和漢語一樣,都是語言,語言的作用都是為了有效的溝通,那麼我們在說這門語言的時候,一定要發音標準一點,這樣子別人才能聽得懂,我們說的什麼,我們也聽得懂別人在說什麼,在考試的時候才能聽得懂,聽聽音頻裡面所念的句子或者文章,才能把題做對才能得分。
  • 為什麼要學英語?
    孩子才3歲,家長們早早地讓孩子接受英語學習,從家庭陪伴學習、輔導班學習,小小年紀的孩子已經開始自己的學習生涯。作為80後的媽媽,表示感同身受,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學。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早一點學英語,在未來他的學習生涯階段他會感覺到壓力,因為同班同學都很優秀。
  • 英語難學?你張開嘴學英語了沒?堅持+把學過的英語用在日常生活中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總結過,就是我們在英語課上學的東西,除了考試的時候用一用,在日常的生活當中是很少用到的,甚至是幾乎用不到的,我們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見了外國人我們會脫口而出的跟他說一聲hello嗎?學英語,我們得主動去學,不管是對課本,還是對聽力和口語的交流,我們都要拿出來一種精神,就是我要主動的去攻克英語的難點。
  • 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報班還學不好英語,他們沒人教卻成了英語大家?
    現在從學校到家長都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一方面是出於拓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未來更有競爭力的考慮,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英語是主科,不得不學好的無奈之舉。有需求就有市場。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英語產品,五花八門,有線下一對一,線下小班,線上直播課,AI課,外教課,中外教雙師課,還有免費的繪本、動畫等資源分享。可以說,現在各種英語教育資源,觸手可得,只要孩子想學,就能學好。目前的困境卻是,儘管如此,不少孩子還是學不好英語。這到底是因為什麼?今天,啟小達跟大家分享老一輩英語名家的英語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對大家有所啟示。
  • 一直學不好英語?有這幾個深層原因
    這麼多年,社會告訴我們,英語很重要,久而久之,洗腦成功,我們也接受了環境的薰陶,認為英語很重要。但是我們並沒有真正思考過,為什麼要學習英語,為什麼英語很重要。我們只是市儈地認為,英語好了,可以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有更高的工資,有更好的生活。但是這就像看著答案做題一樣,永遠沒有難度。而且這些膚淺的事物,並不會有真正的吸引力,至少在你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不會幫你度過難關。
  • 孩子小時候,我為什麼沒讓他學新概念英語?
    孩子小時候我為什麼沒讓他學新概念英語?1.不是這套書不好,而是如果學這套書,我們的時間就會不夠用。這套書太嚴謹,太按部就班。2.孩子三年級之前除了學校的課,光拉琴,但我感覺沒什麼時間幹別的。如果幹也可以,學琴的進度和強度都得降低。考慮了一下,還是只拉琴。3.到了四年級,小提琴開始拉更難的曲子帕格尼尼隨想曲第二十四首及其它,五年級增加了柴可夫斯基D大調協奏曲。但四年級再不補英語就來不及了,這時候如果開始學新概念顯然落後了一大截,所以我給選了朗文的一套閱讀理解書,光記單詞和閱讀。
  • 為什麼會覺得學英語那麼難?
    工作以後,更是除了一句「How are you」其他都忘光了的感覺,可總是覺得不甘心,不覺得自己哪兒比別人差,為什麼英語總是學不好?在學習英語之前,我們先得了解,語言的本質是什麼?語言的本質就是一種被人使用的溝通系統,包含聲音、詞彙和語法。簡而言之,就是溝通工具,我們為什麼會覺得英語難,是因為每種語言都有獨特的使用群體和文化背景,我們本土文化背景與英語有天然的鴻溝,又缺乏使用環境,所以會覺得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