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被大陸綁架就自殺" 臺灣"阿Q防長"再成兩岸笑柄

2021-01-15 參考消息

中國臺灣網10月26日訊 若萬一被綁架到中國大陸,「那我就自殺」。蔡英文當局「國防部長」馮世寬昨日(25日)此言一出,立即在臺灣「立法院」引發一片鬨笑。上任將近5個月,這位蔡英文當局「防長」,憑藉略顯「混不吝」的奇葩言行,並混搭阿Q式的樂觀、自信,越來越為兩岸各界所熟知。

有蔡英文給「續命」 最惹人嫌「閣員」官運不倒

臺媒早前曾報導,9月21日時,馮世寬到「立法院」進行報告,中國國民黨「立委」盧秀燕詢問:「一旦兩岸開戰,臺灣可以撐幾天等待外力救援?超過一周嗎?」馮世寬當場回應:「不只,能打多久打多久,撐一周是絕對的。」「馮部長」現場分析,兵力數量上大陸確實佔優,但臺灣在戰術訓練上,有信心不處劣勢。馮世寬的強大自信,讓大家驚呆了。

當然,最讓馮世寬「大名遠揚」的,還是發生在7月1日的雄三飛彈「誤射」事件。當日臺軍稀裡糊塗「讓飛彈飛」,炸死百姓。面對鋪天蓋地的聲討,馮世寬事後赴「立院」答詢時依舊老神在在,當「立委」逼問「你何時遞辭呈下臺?」,馮當場豪言:「不知什麼是辭呈」,一副任你怎麼罵,我就「只道歉不辭職」的滾刀肉架勢。

馮世寬厚顏、傲慢又荒誕的言行聽得名嘴邱毅火冒三丈,怒指馮世寬是「一皮天下無難事」,混到七十多歲,都已經退休了,好不容易能「回鍋」,臨老入花叢,混得「國防部長」高位,怎肯輕易放棄。何況蔡英文若換他,代表無識人之明,所以笑罵由人,總之屁股黏了強力膠,就是不辭!

此後,馮世寬果然依靠蔡英文開出的60天「續命湯」,通過了「觀察期」,如願保住官位。當然,其間惹出的是非依舊不少。

8月25日,中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公布最惹人嫌「閣員」八強,「馮部長」「當仁不讓」地榮登榜首。據統計,島內網友對其最不滿的議題為雄三「誤射」,佔最不滿政策的53.20%。其他不滿的還包括「官兵虐狗,部長道歉」、「承諾登太平島護權,卻食言毀承諾」、「狂言炮彈運送太平島,洩密又失言」、「阿立事件,『國防部』打部長巴掌」等。

給自己打100分 最滿意「兩岸能維持和平」

最近一段時間,馮世寬又因派官兵援助颱風救災,被質疑將臺軍當成掃街工,繼續名列「內閣」滿意度最底。面對排山倒海的質疑,「馮部長」卻依舊對自己滿意得不得了。

馮世寬9月21日赴「立院」報告時,「立委」詢問:「你上任4個月期間發生這麼多事情,你給自己打幾分?」誰料馮世寬竟坦然響應,「我給自己打100分」。

自封滿分的「馮部長」隨即遭到臺灣網友撻伐:「莫名其妙的自信」;還有網友指出,「『部長』客氣了,總分是3000分。」

馮世寬給自己打滿分的「梗」此後風靡了臺灣島。9月26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赴東吳大學演講,獲得滿堂喝彩。課後有媒體提問馬英九,為自己的演講打幾分?馬英九笑回,「我跟『馮部長』不一樣」。

臺灣《聯合報》文章曾指出,馮世寬不僅自信滿滿,還稱他上任四個月來,臺軍戰力比以前更精進。他最滿意的,則是兩岸能維持和平,官兵都接受他的領導。文章驚呼,如此自我感覺良好的「部長」,恐怕是史上僅見。以柯文哲之驕傲,他上任百日得到一百分的評價,都還是柯媽媽打的分數。馮世寬的自信更勝於柯,阿Q精神猶有過之。

「馮部長」「自殺承諾」遭網友花式吐槽

「若被綁架到中國大陸,我就自殺」。馮世寬的奇葩言辭又一次成為兩岸笑柄。只是,還沒等到「部長」自殺,臺軍不少官兵卻已紛紛「先走一步」。據報導,馮世寬昨日接受質詢時,有「立委」指出,最近6個月,臺軍自殺事件頻傳,且都涉及軍中霸凌。澎湖防衛指揮部日前發生王姓中士於浴廁上吊自殺一案,多名民眾指稱死者生前遭軍中的土皇帝欺壓。「立委」要求馮世寬改善臺軍內迂腐的威嚴風氣。面對質詢,馮世寬一如既往地自信回擊稱,他當「部長」後,軍中生活、教育、訓練都大幅改進,軍中沒有敗壞,只有改進,更沒有土皇帝。在他的領導之下,不可能有霸凌。

「馮部長」「自殺」的「承諾」傳到大陸,招來網友好一通嬉笑調侃:「是在逗比嗎你?大陸綁你幹嘛?大陸的豬肉又不是供應不上」;「希望你能言而有信,別到時候下不去手」;「明知不能被抓瞎說承諾,你辭職的勇氣都沒有」;「太高看自己了,就你還值得綁架?陰謀是弱者才用的。現在大陸強大,直接來硬的,你又能怎麼樣?」;「綁架?應該是依法逮捕」;「別給自己臉上貼金,老朽不堪,綁你何用?到時投降的肯定比別人都快」……

或許,馮世寬最該滿意的是,上任不足5個月,便為兩岸網友奉獻了一堆笑料,並無形中提醒生活在現代社會的忙碌人群,具備適當的阿Q精神有助緩解壓力,讓自己和別人活得更開心,只是不要太過就好。(中國臺灣網 王思羽)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
  • 港臺腔:臺灣對陸出口創紀錄,「脫鉤論」成笑柄
    從李登輝到陳水扁再到蔡英文,東南亞都被視為臺灣減少對大陸經濟依賴的主要出路,昔日「南向政策」早已慘敗,「新南向」同樣淪為笑柄。這足以證明,妄圖與大陸搞經貿切割,嚴重違背經濟規律,只會換來一敗塗地的下場。作為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大陸堪稱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對島內經濟起到強有力拉動作用。
  • 雄評|「兩岸脫鉤」?若沒大陸,臺灣前10個月出口將是-3.4%
    蔡英文當局整天喊著「減少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甚至還叫囂「兩岸經濟脫鉤」,可實際上,她被經濟數據狠狠「打臉」。今天,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舉行。有學者談及今年臺灣經濟表現時指出,臺灣今年1至10月的貨品出口成長3.4%,貿易順差達478億美元。
  • 生聊|兩岸脫鉤?若沒大陸,臺灣貿易瞬間逆差 出口馬上轉負數
    蔡英文當局整天喊著「減少臺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甚至還叫囂「兩岸經濟脫鉤」,可實際上,她被經濟數據狠狠「打臉」。今天,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在廈門舉行。有學者談及今年臺灣經濟表現時指出,臺灣今年1至10月的貨品出口成長3.4%,貿易順差達478億美元。
  • 疫情過後,大陸會對臺灣有什麼動作?
    臺灣新黨主席鬱慕明說:「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說「疫情」過後,兩岸關係回不去了,然後呢?是啊,「疫情」即將過去,民進黨當局還想大陸視你為同胞,讓你一面盡享大陸發展的紅利,一面搞「臺獨」是不可能的了。大陸將有更多的精力、更多的資源、更多的手段和更多的工具,反擊「臺獨」分裂行徑。大陸會有什麼動作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過後,兩岸關係也沒有和緩跡象。
  • 臺媒悲觀預測: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
    甚至悲觀地認為,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這是現實,但蔡英文用最廉價的方式打選戰,移花接木精心製造「大陸威脅論」,藉助香港「修例風波」妖魔化和平統一,再把韓國瑜抹成紅色代理人,問題是如果韓國瑜被貼上唯一的和平統一標籤,蔡英文不就自貼被武力統一?
  • 兩岸經濟誰依賴誰?大陸學者:兩岸合作是臺灣保持增長的依靠
    日前民進黨發言人所謂「臺灣地區對大陸出口的增加,證明大陸需要臺灣」相關言論引起熱議。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盛九元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表示,民進黨發言人持續炒作「兩岸經濟誰依賴誰」一議題,其核心就是要將兩岸經濟合作「泛政治化」,為民進黨「反中去中」張目。
  • RCEP籤署後臺灣3大危機,若大陸此時終止ECFA,會要臺灣的「命」
    RCEP籤署後,臺灣在貿易出口、產業發展、企業競爭力等3方面將面臨危機,經濟會受到嚴重衝擊,也宣告蔡英文當局「鮭魚返鄉」經濟計劃提前破產 。若蔡英文當局繼續走分離主義「臺獨」路線,兩岸關係無法好轉的情況下,這種危機註定越來越深重。
  • 10名大陸官員赴臺遭拒 蔡英文被批「自殺式攻擊」
    【文/觀察者網 尹哲】蔡英文因「我們不會再忍讓」而採取「鎖島」的手段被批「自殺式攻擊」。30日,臺灣百姓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吳榮元向臺灣《中時電子報》證實,上周,在申請2個多月後,包括全國臺聯、中華海外聯誼會、中華文化學院等大陸主辦方指導單位10名公務人員,被臺「移民署」告知「全員被拒」。
  • 臺灣飯店老總聲稱:大陸受水患影響百廢待興,若再終止ECFA很不妥
    受邀參加雙城論壇的林富男,在產業經濟交流分論壇表示,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因為只是框架協議,作為核心的服貿、貨貿及爭端解決機制,都未談妥與籤署,是否9月1日一到,ECFA就會因為十年大限失效?此為近幾個月來臺灣產官學界所關注的議題焦點。
  • 出口大陸銳減!兩岸政治氣氛影響臺灣農產品銷售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臺灣「農委會」)  華夏經緯網9月21日訊:據香港媒體消息,臺灣農產品今年外銷量銳減許多,往年最大出口地為中國大陸,前高雄市「農業局長」吳芳銘表示,現在兩岸關係不好已經反映在臺灣水果出口「走走停停」,兩岸關係越走越冷,影響了大陸消費者的主觀意願。
  • 籃球見證兩岸實力的此消彼長,臺灣離不開大陸
    說起兩岸體育交流,其實兩岸籃壇交流走在前面。大陸在亞洲籃壇長久以來都扮演著領頭羊的角色,從歷屆亞錦賽到亞運會,除少數幾屆被韓國伊朗領先外,基本上都是大陸稱霸。對於臺灣省而言,1980年至2000年,可以說是臺灣省籃球蓬勃發展的時期,臺灣省籃球這段時間在亞洲基本保持在第四至第六左右的排名。
  • 臺灣人看大陸:兩岸馬拉松尚未結束
    (新華社資料照片) 2006年,因兩岸學術交流的機緣,我至大陸的大學參訪,在香港機場短暫停留後,班機便直往北京前進,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的門戶,敞開大門歡迎來自全球的遊客,首次越過臺灣海峽踏上這塊在課本中反覆讀過,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導讀:近年來,大陸和臺灣地區的貿易往來逐漸增高,如今,大陸已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順差地。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今年的「兩岸企業家峰會」針對逐漸增加的「出口額」給出了答案。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臺灣農產品商: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 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
    多位臺灣農產品展商受訪表示,大陸是最重要外銷市場,盼兩岸關係好,產品旺銷大陸。  高雄月光山蔬果運銷合作社此次參展帶來金鑽鳳梨、蜜寶火龍果等特色水果及醬鳳梨等加工農產品。該合作社負責人桂在興說,臺灣盛產亞熱帶水果,他們種植的鳳梨等水果口感好、品質上乘,廣受島內外歡迎。  「大陸是我們最重要的外銷市場。
  • 大陸可能封鎖金門馬祖?臺灣前安全部門負責人:從未如此焦慮
    臺灣有「退將」擔憂,大陸可能逐步封鎖金門、馬祖。對此,臺當局前安全部門負責人蔡得勝研判,大陸類似行動會愈來愈多,「不排除相關動作升溫」。 蔡得勝昨天出席臺北論壇舉辦的「COVID-19衝擊下臺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時表示,這是大陸針對兩岸關係不好所祭出的反應行為。至於有無機會走向更激烈的情況?
  • 海峽兩岸貿易簡析:大陸對臺灣地區集成電路和電子元器件依賴大
    1998年以來,海峽兩岸貿易關係不斷發展,根據中國海關的數據,2019年自臺灣進口金額達到1730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了7.9倍;對臺灣出口551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了13倍;和臺灣的貿易逆差達到1179億美元,比1999年增長了6.6倍。
  • 大陸新規定!臺灣飛大陸兩岸航班旅客需3天內核酸陰性報告
    航空圈訊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國民航局宣布,自2020年10月12日起,臺灣搭乘兩岸航班離、到大陸旅客將於登機前嚴格查驗3天(72 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 大陸經濟很依賴臺灣?專家:兩岸互相依賴才是真相
    臺灣中時新聞網今天發表作者為胡勇的署名文章,摘編如下: 在兩岸對抗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任何風吹草動似乎都能激起唇槍舌劍。前不久一組兩岸最新貿易資料的公布就引發針鋒相對的解讀。一方大談臺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度創下歷史新高,另一方則聲稱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 臺擺脫不了對大陸依賴,若大陸動用經濟手段,比軍事手段更狠
    2020年1月到11月,臺灣從大陸進口額584.17億美元,佔臺灣總進口金額的22.5%。大陸連年成為臺灣最大出口市場和進來源地,而且所佔的份額不斷升高。再看兩岸投資情況,2020年1-11月臺有關部門核准臺商赴大陸投資445件,投資金額同比大幅增長50.43%。臺灣統計的數據表明,1月到11月,臺灣對外貿易順差530.4億美元,其中對大陸貿易順差高達783.2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