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筆者搜索多個電商平臺發現,印有LV標識的箱包、手機殼、飾品、服裝等山寨品大行其道。這些商品的價格均低於官方定價,質量更是層次不齊,但月銷量卻直逼萬件!
隨後,筆者再通過某搜尋引擎檢索,有關LV制假、售假的負面消息比比皆是,相關結果多達12,600,000個。
要知道,四葉花卉、四角星、重迭的LV字母等元素,是LV傑出創意、精湛工藝的藝術象徵,同時也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成千上萬個山寨品通過臨摹複製,吞噬著LV數百年沉澱出來的品牌形象,同時也成為其轉型過程中的一道坎。
一邊是品牌轉型新形象,一邊是由假冒偽劣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保護品牌路在腳下
奢侈品的價值由智慧財產權高附加值決定,LV想要華麗「轉身」,對侵權行為自然是絕不手軟,其做法也可圈可點。
自進入國際市場以來,LV一邊聯合eBay、淘寶等電商平臺尋求智慧財產權保護。一邊在美國、歐洲、亞洲等地頻密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利益。
筆者以「路易威登」為關鍵字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檢索發現,與之相關的判決書高達1907件。就在剛過去的2019年末,廣州一公司因製售假LV,被判賠430萬,股東獲刑4年!在近兩千篇判決書裡,LV輾轉各大法院維權的身影若隱若現。
不過,維權大戶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在2016年巴黎時裝周上,LV發布的iPhone手機殼賺足了眼球。而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山寨其設計的保護殼也立刻跟上了。
隨後,筆者通過查詢LV在手機殼方面的專利申請,卻發現其尚未申請任何一個手機外殼的外觀專利。這種情況同樣也發生在諸如moschino、prada等品牌身上,這使得這些品牌的山寨品開始大量出現在A貨市場中。
縱觀LV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出現這樣低級的錯誤實屬不該。
奢侈品行業競爭激烈,GUUCI、Hermès、CHANEL等竟手步步逼近。老牌玩家LV想要保持常青,智慧財產權布局與維權要兩手抓才是。
眼下,受疫情影響,各大奢侈品巨頭被迫停產,行業發展進入疲軟狀態。如何走好接下來的路,或許值得LV進一步思考。
來源: 服裝新聞網 作者: 知產力
共2頁 上一頁 [1] [2] 第1頁第2頁
搜索更多: 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