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陳耀 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
編者按:2020年12月13日,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第十八次專題研討會在山東省濟南市山東大廈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耀在專題研討會自由發言環節上的發言予以全文刊發,與網友共享。
最近這幾年,大家關注南北差距的問題,如果長江流域代表的是南方,黃河流域就代表著北方,我也借這個機會講一個觀點,即提振北方經濟,遏制南方差距擴大,應成為「十四五」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著力點。
我們最近做了一個統計局的重大專項課題,從多維角度揭示了南北方最近20年的發展差距變化,有一些數據簡要地介紹一下情況。
從總量份額、人均GDP、經濟增速、城市地位、泰爾指數幾個維度來看。,南北方的總量份額在很長時間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北方15個省市,在2000年的時候佔到全國的41.37%,南方16省區佔到58.61%,南方在全國佔比一直是比較大的。最突出的變化在「十三五」2016年以後,2016年北方佔41.13%、南方53.88%;到2019年,北方降到35.45%,南方64.56%,2020年前三季度,北方35.32%,南方64.69%,北方經濟的份額在「十三五」時期一下降了5.81個百分點,這是最值得關注的變化。
南北人均GDP的差距實際上一直不是很大,2005-2015年這10年北方人均GDP還高於南方,但是「十三五」期間,這種情況發生逆轉,從2016年絕對差值僅有160元,到2019年差距擴大到13304元,擴大8倍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變化。人均GDP相對差到目前為止不算很大,北方整體人均GDP相當於南方的82%,這是與北方人口淨流出密切相關的,需要引起重視。
經濟增速,這20年北方一直是低於南方。2010年以後持續下降,一直到2018年變為負值,在全國經濟增長率最低的10個省區中,2019年北方佔了7個,其中最低的6個省都在北方。
從城市地位講,GDP前10位的城市,2000年的時候也只有北京和天津,現在天津逐步往後退,到今年2020年被擠出前10位,北方只有北京一個城市在經濟總量前10位,其餘都在南方,分別是上海、深圳、重慶、廣州、蘇州、成都、杭州、南京和武漢。
泰爾指數計算顯示,2016年前南北差並不明顯,之後快速擴大。南北差距對全國總體區域差距的貢獻率2015年只有0.24%,以後不斷地快速上升,到2019年貢獻率達到10.76%。可見,南北差距的擴大主要發生在「十三五」期間。
提振北方經濟,我有這麼幾句話:努力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創新驅動和新舊動能轉換,調整和優化以重化工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推進適應市場競爭和國際化要求的體制機制改革,以自貿區為抓手,推動北方地區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讓北方地區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在全國經濟高質量增長中不拖後腿。
主持人楊開忠:新時代以來,北方的經濟地位急劇下降,南北平衡已經成為我們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十分重大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黨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今年又提出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黃河流域對平衡南北方和協調東中西意義重大。
作者簡介:陳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成員。
(來源:中國區域經濟50人論壇秘書處 2020-12-13)
責任編緝:祁國燕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陳耀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的發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