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2020新增長大會 | 在經濟新周期裡看見商業新未來

2020-12-26 網易

  

  2020年,全球疫情大流行,伴隨著經濟周期的巨幅震蕩,讓全球商業世界面臨巨大變化,告別過去的高速增長勢頭,進入全新的經濟周期。企業之間的分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不少企業在巨大的外部衝擊下掙扎在生死的邊緣,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商業的本質,尋找新的增長思路。

  《哈佛商業評論》堅持透過「長期主義」的視角來觀察商業世界,也一直保持著對「可持續性增長」的關注。在我們看來,即使身處新的周期裡,企業也可以通過加速數位化變革、探索新的商業場景等手段取得逆勢增長。因此,2020年,我們明確提出「突破周期 開闢增長」的理念,並以此為主題召開新增長大會,從後疫情時代的商業探索、新消費時代的商業進化、數字商業社會中的創新與堅守等視角出發,探索商業增長的新機遇和新規律,為更多企業在2021年的商業實踐指明方向。

  

  在12月23日順利閉幕的2020新增長大會上,圍繞著「突破周期 開闢增長」這個主題,來自學界和業界的眾多大咖分享了自己的精彩觀點,共同探討商業增長的本質和未來。小佛爺這就幫你提取其中精華,嘉賓金句精心奉上。

  同時,「中國新增長?先鋒人物榜」、「中國新增長?商業進化榜」、「中國新增長?敏捷領導力榜」、「中國新增長?數位化革新榜」、「中國新增長?企業社會責任榜」五大榜單也在大會上重磅揭曉。快來一起回顧現場盛況吧~

  

  

  

  

  現場直擊

  2020新增長大會

  

  「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執行出品人齊馨:

  希望通過新增長學院探尋商業增長的真實路徑與底層邏輯、搭建起跨界增長的開放平臺,開闢新增長的未來。

  」

  

  「

  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前CEO、全球問題專家克勞德·薩馬加:

  中美關係下三大投資機會:全球價值供應鏈重塑、歐洲市場存量挖掘、國產替代自主創新。

  」

  

  「

  經濟學家、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

  中國經濟未來五到十年的三大關鍵詞,構建雙循環、統一大市場、數字基建升維。

  」

  

  「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厲克奧博:

  寬鬆的經濟政策、需求被壓抑後的釋放、科技革命,是後疫情時代重啟增長的三大有利因素。

  」

  

  「

  聯想集團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阿木):

  日出東方,推動和賦能智能化變革,邁入新增長之路,為社會、企業、個人創造智慧新價值!聯想,智慧中國。

  」

  

  「

  健合集團BNC中國區執行總裁朱定平:

  數字消費越發達,消費者對精神體驗和親身經歷的需求越旺盛。

  」

  

  「

  天圖投資創始合伙人、CEO馮衛東:

  商業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企業戰略就是品牌戰略之和。

  」

  

  「

  微軟大中華區首席轉型官趙質忠:

  團隊規模、跨部門協作、外部資源構成企業內部網絡。內部網絡越大,成功率越高。

  」

  

  「

  字節跳動副總裁謝欣:

  全員使用的辦公軟體會影響全員行為,不同的工具會塑造不同的公司組織。

  」

  

  「

  道達爾集團中國主席趙偉良:

  發展人才和發展技術同樣重要,創造長期價值的公司必須學會長期發展人才。

  」

  

  「

  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精算師、首席市場官蔡廉和:

  關注員工健康,打造有溫度的賦能型組織,有助於中國企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

  

  「

  有意思教練CEO,高管教練,清華蘇世民書院導師,《故事力》作者高琳:

  吸收新知識、並運用到新場景的能力是提升職場敏捷度的重要方式。

  」

  

  「

  雀巢(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李紅霞:

  領導者不僅需要自身具備韌性,還要大力培養團隊的韌性、提升抗壓能力。

  」

  

  「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人力資源、組織結構與信息技術流程部執行副總裁Jens Pfitzinger:

  公司打造品牌不僅要面向客戶,還要面向頂尖人才。只有不斷吸引優秀人才加入,企業才能夠保持競爭力。

  」

  

  「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江濤:

  解決社會剛需是人工智慧規模化應用的關鍵驅動力。

  」

  

  「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企點總經理張曄:

  存量時代的競爭關鍵在於:服務即營銷。只有離客戶越近的企業,把客戶增購、復購做得更好的企業,才是具有長期增長勢能的企業。

  」

  

  「

  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

  進入新的行業並獲得增長的一個重要辦法是在這個領域創造增量價值。

  」

  

  「

  美的集團副總裁兼CIO IoT事業部總裁張小懿:

  訂單的碎片化和多元化對於產業鏈挑戰巨大,只有擁抱數位化才能保持競爭力、交付好產品。

  」

  

  「

  雀巢穀物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柏林甫:

  數字時代更要重視商品創新能力和對消費者的理解能力。

  」

  

  「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新媒體中心總經理麻震敏:

  在中國做消費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企業都在挖空心思「寵愛」用戶。

  」

  

  「

  時尚女王、《了不起的姐姐》出品人蘇芒:

  女性力量在今後會持續崛起,評價女性的標準會更加多元、更公平。

  」

  

  「

  長江商學院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 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蔣德嵩:

  男性力量在商業世界已經被充分認識,未來需要淡化性別、認可每一個人的價值,推動社會整體的發展。

  」

  

  「

  nice創始人&CEO周首:

  消費者越來越精明、品牌忠誠度越來越差,消費決策已經從品牌轉向產品。

  」

  

  「

  光曜傳媒董事長、短視頻出品人朱一旦:

  需要打破劇情類視頻與用戶的距離,直播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

  

  「

  航天文創發起人 中國航天建設集團航天文創中心主任陳奕光:

  航天文創要喚起的是每個人「星辰大海」的夢想。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20網易未來大會現場直擊
    2020網易未來大會現場直擊 2020-12-20 20:22
  • 協同共進·創享未來,2020中國童裝供應鏈大會為行業未來尋新路
    協同共進·創享未來,2020中國童裝供應鏈大會為行業未來尋新路 2020-08-25 08:25:01 來源:中國紡織報 為推動中國童裝產業供應鏈協同與創新
  • 首屆商業夥伴戰略大會背後 太平鳥加速向新
    回首2020,疫情留下傷痛的同時加速了商業變革;展望2021,疫後「重生」的商業人更多了一份在不確定中生存的坦然。值此新舊交替之際,作為中國領軍時尚品牌,太平鳥(需求面積:200-500平方米)總結過往,面向未來,邀一眾好友,再出發。
  • 網易創新企業大會圓滿收官,看新技術和新商業如何撞出花火
    現場,網易(杭州)副總裁、網易智企總經理阮良,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王欣,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楊建義,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國際標準組織MPEG視頻工作組召集人虞露,《計算廣告》作者,大數據與人工智慧專家,科大訊飛副總裁劉鵬,以及眾多新商業和新技術代表參與了此次大會,在見證網易智企戰略升級的同時,以多方視角和觀察為企業增長建言獻策。
  • 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新創意:從上海藍本看新經濟未來十年
    未來,上海將圍繞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頭部企業加快發展,優化完善產業生態等重點方向  作者: 寧佳彥 錢童心  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不能阻隔人類智慧的緊密相連。  如果細細品味,這些能力早已滲透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雲端峰會的細節之中。  在全球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很多嘉賓和學者無法到達現場,只能通過視頻錄製或連線的方式遠程參會,想要解決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就需要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融合。
  • 克勞銳|紅人新經濟,締造新未來
    紅人經濟勢如破竹,激發出無數內容營銷的新可能,在進擊的紅人經濟背後,紅人、MCN機構、平臺、品牌等角色不可或缺。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克勞銳作為第三方,一直致力於通過數據把握行業的變化和發展趨勢。
  • 現場直擊!首屆華南國際美博會將為行業帶來什麼新動向?
    化妝品市場一直被外界稱為「美麗經濟」,在短短的20多年裡,中國化妝品行業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簡單粗放到科技領先、集團化經營,中國的化妝品市場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新興市場。 受益於美妝消費人群擴張、護膚步驟增加及消費升級趨勢,我國化妝品行業持續高景氣度。2012-2019年,我國化妝品零售總額逐年增長。
  • 2021年能否開啟全球增長新周期?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2021年能否開啟全球增長新周期?2021年全球經濟的復甦態勢尤為關鍵,能否為未來十年基調打下堅實的基礎是巨大的看點。2021年全球面臨的風險仍然居高不下。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裡寫道:「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麼,而是你記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銘記的。」
  • 2021新榜大會,來了!
    但是,人類就是生活在對美好未來的期待中,不是嗎?2020註定將是歷史教科書上被鐫刻的一年,那麼多黑天鵝事件,那麼多跌宕起伏。但是,假如我們回首過去這300多天,對於新媒體紅人內容產業來說,這絕非是一個只有憎念的年份。
  • 寵物門店如何逆勢增長?CIPS 2020新電·店商大會現場告訴你
    現場,CIPS為國內寵物門店從業者組織策劃了以「增長新引擎,得電·店商者得天下」及「逆勢而上」為主題的論壇活動,特別推出「第一屆新電·店商大會暨營銷峰會」和「逆勢2020丨中國寵物店TOP 100評選」兩個同期活動,以求賦能寵物店,激發新生意,實現新增長。
  • 36氪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圓滿落幕 超170位嘉賓縱論新經濟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通過十年演講、十年對談、十年圓桌、十年榜單以及新經濟十年白皮書等內容,對新經濟的過去十年進行盤點、未來十年進行展望。
  • 引領首店新風潮,賦能消費新場景——2020成都首店經濟大會成功舉辦
    引領首店新風潮,賦能消費新場景——2020成都首店經濟大會成功舉辦 2020-10-22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貨運寶亮相2020第三屆中國智慧物流大會,共創物流新未來!
    2020第三屆中國智慧物流大會於12月18-20日在廣州盛大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智慧物流專業委員會承辦。大會以「智能新視界,物流新未來」為主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提升物流智慧化水平、促進網際網路與物流產業融合發展。
  • 新基建,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澎湃中國經濟新動能  新華社記者周琳、龔雯、朱涵  從中央密集部署,到地方積極響應;從企業主動投資,到資本市場熱捧,2020年伊始至今,新基建正式站上風口。3月份,全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8.9%,比1至2月大幅回升了20多個百分點。一季度,上海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增長15.3%,智慧型手機、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33.7%、25.5%和8.9%。  「新基建,正在成為新的投資和發展方向。」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張勇說,數位化是未來社會治理的必經之路,巨大價值已經深入人心。
  • 驅散「新冠」疫情 點亮人間煙火 2020中國小店經濟發展大會精彩紛呈
    8月3日下午,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中國貿促會商業行業委員會共同主辦,北京垚泰商業管理有限公司承辦的賦能2020中國小店經濟發展大會在北京市朝陽區長楹天街約滙街區成功舉辦。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線上小鵝通、抖音等網絡平臺同步直播,共計30餘萬人次收看互動。
  • 微贊直播2020小蠻腰科技大會 聚焦新社交新消費新電商
    10月13日-14日,以「 無限可能」為主題的2020小蠻腰科技大會在廣州四季酒店隆重舉辦。 微贊直播CEO周鵬鵬、花生日記聯合創始人何世全、茉莉集團聯合創始人兼CEO林敏、尚品宅配營銷中心總監何健婷、三雄極光家居零售渠道總監陳浩洵等諸多大咖齊聚,分享「跨界出圈·新社交新消費新電商」的行業觀察和見解。
  • 【回顧】2020年中國數字新商業發展洞察報告
    預計在2020年宏觀經濟回落和市場整體需求不振的大環境下,「數字新商業」服務仍能取得超過50%的增長,到2022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113.5億元。 未來「數字新商業」服務將從零售、電商領域逐漸拓展至餐飲、美業、酒旅等生活服務業,越來越多的中型、大型企業加入到「數字新商業」的陣營,將帶來客單價提升與流失率降低,促進行業的良性發展。
  • 變局中開新局 中國新天地2020回顧及展望_快訊_宏觀_經濟網_國家...
    2020是特殊的一年,全球經濟迎來前所未有的衝擊與挑戰,後疫情時代該如何賦能商業空間,引流線下恢復商業活力?面對Z世代崛起、高端消費國內循環的趨勢,如何迭代產品及服務來滿足需求?面對數位化和社交化趨勢,如何驅動商業模式創新?中國新天地逆境中謀突破,於變局中開新局,交出一份2020向上的答卷。
  • 小滿科技C位亮相「向上的力量2020新領袖商業年會」
    2020年11月13日,小滿科技攜手阿里巴巴國際站深圳大區舉辦的「向上的力量2020新領袖商業年會」在深圳寶安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現場超過5000位企業家共同參與這場盛會。
  • 新浪會選股加入「經復集」,攜手360智慧商業迎接商業新周期
    2020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生活的正常節奏,一切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國內外經濟出現停滯。但在全國人民萬眾一心、齊心協力之下,疫情逐漸被控制住。618不只是零售行業復甦的起點,更是各個行業經濟復甦的集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