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頭版:對中國經濟悲觀的人總在犯錯誤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對中國經濟悲觀的人總在犯錯誤

何偉

冬季達沃斯有個現象,中國話題總是成為熱點。就說今年,正式議程中每天都有關於中國的專題會,如韓正副總理的特别致辭、中國經濟展望、中國資本市場新氣象、中國的全球綠色領導力、對話林鄭月娥等專場,場場爆滿。論來賓最多的國家是美國,論話題最多的無疑是中國。

實際上,達沃斯的中國因素,會下的色彩比會上的話語更濃鬱。

散會後筆者回駐地,經過達沃斯小鎮的主幹道,發現路兩側的店面被許多國家和公司租下,裝修一下作為推銷自己的「外宣」陣地。夜幕降臨,霓燈如幻,多國以及大公司的酒會和展覽此起彼伏,但最濃鬱的還是中國情。華為、京東、尚乘等攤位爭奇鬥豔,會歇更有獲獎的舞蹈家金星以及馬友友的大提琴助興。天津作為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的主辦城市,舉辦天津之夜,開始熱身。廣州之夜、香港之夜也來湊熱鬧,令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場子的受邀嘉賓,嘆無分身術。東方投資的諸立力律師是達沃斯的常客,親眼見證了中國話題年年升溫。

論壇的中國情與達沃斯創始人施瓦布的中國情密不可分。早在1979年,施瓦布就率代表團訪華,並與中國企業聯合會開始在北京舉辦年度「企業管理國際研討會」。其後,他親身體會到,中國在過去40年裡的變化和進步。隨著中國的不斷發展,不但中國的企業精英不斷出席論壇年會,國家領導人也頻頻亮相。在這個世界經濟的最頂級論壇上,中國的分量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現在,世界經濟論壇這個組織在全球除了日內瓦之外,還設了兩個辦事處,一個在紐約,一個在北京。

中國還不是富國,為何引發全球富人俱樂部的持續關注?施瓦布解釋,除了中國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外,在應對「逆全球化」方面,中國的聲音非常重要。

對中國經濟風雲的判斷,論壇上歷來有兩派:悲觀派和樂觀派。

悲觀派基本持中國崩潰論和中國威脅論。他們對中國主要有三大憂慮:一是對14億人口大國的崛起,帶來資源、能源的挑戰,無人能說清;二是對社會主義大國的崛起,所帶來的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挑戰頗多警惕;三是對尚未完全解決主權和領土完整問題的中國所帶來的軍事安全的挑戰憂心忡忡。這三大擔憂構成中國威脅論的來源和以美國為主的心理恐懼。

施瓦布曾多次提到自己是中國經濟的樂觀派,並表示自己反覆學到的一課,就是發現對中國經濟抱悲觀主義態度的人總在犯錯誤,因為他們一直低估了中國在面對重大挑戰時的彈性和韌性。

他們沒有看到:中國人是最勤奮的,中國市場是最大的,中國政府是最有力量的。

去年中國GDP增速為6.1%,創下近年來的最低值。立足於中國國內樓市前景撲朔迷離、產能過剩陰影不散及地方債務持續增加等問題,國際社會急切想知道——2020,中國經濟會否失速?中國政府也格外看重這個非官方平臺,每年都有國家領導人蒞臨致辭,向世界說明中國,消解悲觀派的愁雲慘霧。

中國的富人獲得的改革開放紅利更多,貧富差距是當今中國沒解決好的大問題。論壇上,也有振聾發聵的聲音,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皚皚冰雪下,小鎮達沃斯透著暖意,暖自人們對改善世界狀況的希望與信心。這份希望與信心很大程度源自勇立潮頭、砥礪奮進的中國。我在想,經濟論壇為何選在冬季開?是因為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該是「氣候經濟學」在論壇中的應用吧。(作者系證券時報社社長兼總編輯)

相關焦點

  • 直通達沃斯|社長手記:對中國經濟悲觀的人總在犯錯誤
    作者何偉 系證券時報社社長、《國際金融報》社董事長來源:國際金融報冬季達沃斯有個現象,中國話題總是成為熱點。就說今年,正式議程中每天都有關於中國的專題會,如韓正副總理的特别致辭,中國經濟展望、中國資本市場新氣象,中國的全球綠色領導力,對話林鄭月娥等專場,場場爆滿。論來賓最多的國家是美國,論話題最多的無疑是中國。實際上,達沃斯的中國元素,會下的色彩比會上的話語更濃鬱。
  • 證券時報頭版評論:既要高薪挖人 也要制度留人
    來源:證券時報網原標題:既要高薪挖人 也要制度留人證券時報記者 孫翔峰歲末年初,又是券商等金融機構跳槽挖角的關鍵時刻。高級管理人員、明星分析師等「轉會」往往伴隨著高額的「轉會費」,動輒百萬年薪讓不少「打工人」感慨不已。毫無疑問,金融行業作為智力密集型行業,頂尖管理人、分析師往往可以憑藉一己之力讓一個團隊甚至一個業務線快速崛起,這也是各家機構不惜重金挖人的核心動力。在當下證券行業「馬太效應」越來越強烈的背景下,高薪挖角核心人才顯然成為一些中小券商彎道超車的有效手段。
  • 以整版名單紀念美國新冠死者《紐約時報》刊出「最令人痛心的頭版」
    參考消息網5月25日報導美國《紐約時報》5月24日用整個頭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齡和身份,並在導語中寫道:「這裡列出的1000人僅佔死者總數的1%。他們不僅是一個個名字。他們曾經是我們當中的一份子。」
  • 紐約時報的頭版「哭牆」:你看到了什麼?
    全世界包括美國人,都在批評美國政府的防疫不力。美國日裔政治學家福山日前就撰文稱,「(處理危機方面)中國的表現勝過了美國。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場雙邊比較。」據今天的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23日,《紐約時報》提前公布次日出版的報紙頭版,大標題是「美國接近10萬人死亡,無法計算的損失」。該報用整個頭版列出了1000名新冠肺炎死者的姓名、年齡和身份。
  • 《紐約時報》頭版刊登美國新冠逝者名單
    《紐約時報》頭版刊登美國新冠逝者名單
  • 單位裡所有人都在犯的錯誤,領導偏偏針對你、打壓你是怎麼回事?
    網友諮詢:單位裡所有人都在犯的錯誤,領導偏愛你針對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很高興為你回答這個問題。職場中的確會出現像題主說的情況,所有人都在犯的錯誤,領導往往會針對某一個人。後來終於抓住機會,發現所有人都在犯的錯誤,你也不經意在犯,於是就狠狠地針對你、打壓你。這樣的領導格局太小,純粹是因為私人恩怨,公報私仇。遇到這種情況,因為私人恩怨導致的,你可以私下找領導,請他喝茶,在酒桌上賠罪,領導如果接納了,這事兒就算和解了,他不會再找麻煩。
  • 證券時報主辦的「2020中國上市公司消費與投資論壇」近日在海口...
    12月8日,由證券時報主辦的以「新循環,新消費,新品牌」為主題的「2020中國上市證券時報社長助理朱麗在開場致辭中表示,官方預計今年中國消費市場規模有望超過45萬億元,並且一舉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品零售市場,我們堅信隨著14億人組成的超大規模市場逐步釋放消費潛力,中國經濟獲得足夠的內需支撐,一定能夠行穩致遠。
  • 中國經濟時報:國企改革,從「股份制」到「混合所有制」
    1994年年底,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有291家公司掛牌股票上市,比上年新增106家。兩地股票市值達3687.83億元,比1993年增長近200億元,全年上市總額達644.55億元,比1993年增長50%以上。17家國有企業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和到境外募集股份並上市的工作,共募集境外資金192.3億港元,9.58億美元。
  • 2020中國證券公司金牛獎揭曉 中信證券斬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等...
    中證網訊(記者 周璐璐)12月2日,由中國證券報主辦的2020中國證券業高質量發展論壇暨第十一屆中國證券業金牛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2020證券公司金牛獎榜單評選結果也正式出爐。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證券)榮獲十大證券公司金牛獎、證券公司社會責任獎、金牛資產管理團隊三個獎項。
  • 國聯證券擬換股吸收合併國金證券;TikTok將於一年內在美上市
    國金、國聯官宣 9月20日,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同時公告,國金證券控股股東長沙湧金與國聯證券籤署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二者股票將自今日起停牌。 長沙湧金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將其持有的約7.82%的公司股份轉讓給國聯證券。
  • 美媒用報紙頭版悼念,死者照片布滿版面
    每經編輯:王曉波美國新冠死亡病例已突破10萬例,美國一家主流報紙日前在頭版版面,以發布死者照片的方式來紀念這場災難。據環球時報報導,5月27日,美國主流《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在報紙頭版刊發因新冠肺炎去世的100張死者照片,這是繼《紐約時報》5月24日頭版的「千人訃告」後,又一家美國主流媒體在頭版採用類似方式紀念死於新冠肺炎的美國人。CNN報導稱,彩色報紙《今日美國報》這一頭版採用黑白設計,印上了100張死者的照片。而在照片下面,加粗的數字「100000」十分醒目。
  • 四大證券報紙及人民日報頭版內容精華摘要(3月26日)
    減稅降費 重在提升企業獲得感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在出席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特別視頻會議時表示,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大力提質增效,支持擴大內需。分析人士認為,在此方面,做好減稅降費大有可為,將在減輕企業壓力、促進經濟恢復等領域加以體現。
  • 中國綠色時報:黨建引領林長制改革走出新路
    中國綠色時報記者 鍾南清本報通訊員 樓志文 周細榮1月7日(頭版倒頭條)報導: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擰緊林長制改革和黨建工作「一根繩」,發揮縣級黨委領導作用、鄉鎮黨委執行作用、基層組織堡壘作用、普通黨員先鋒作用,實施百名支書帶百村、千名黨員聯萬戶的「百千工程」,帶動千家萬戶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 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報告摘要 - 證券時報電子報實時通過...
    具體內容詳見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及公司指定法披媒體《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證券時報》刊登的《關於公司前次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的報告》。  具體內容詳見上海證券交易所網站(www.sse.com.cn)及公司指定法披媒體《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證券時報》刊登的《關於會計政策變更的公告》。
  • 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 證券時報電子報實時通過手機...
    《關於廣發信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發乾和投資有限公司與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資的關聯/連交易的公告》與本公告同時在《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日報》和巨潮資訊網站(www.cninfo.com.cn)披露。  特此公告。
  • 證券時報網-證券時報官方網站,創業板指定信息披露平臺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截至今日下午收盤,上證綜指2860.08點,收於年線之下,漲跌幅1.334%,A股總成交額為6364.77億元。到目前為止今日有128隻A股價格突破了年線,其中乖離率較大的個股有開爾新材、移為通信、臥龍電驅等,乖離率分別為8.26%、6.56%、6.47%;金城醫藥、南玻A、中關村等個股乖離率小,剛剛站上年線。
  • CNN報導中國經濟由負轉正,「全世界都眼紅了」
    CNN報導稱,19日上午,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三季度經濟數據,多個指標由負轉正,中國經濟第三季度增長4.9%。這表明,中國經濟正延續穩定恢復態勢。這一數據向世界其他國家展示了新冠肺炎被成功控制後可以達到的目標。
  • 2021:中國經濟將強勁復甦專訪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
    2021年中國經濟走勢如何?又怎樣以自身發展的穩定性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如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為此,《金融時報》記者專訪了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教授。
  • ...證券時報電子報實時通過手機APP、網站免費閱讀重大財經新聞...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擴大消費成為近期促進經濟恢復的熱門話題,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0省市宣布將通過發放消費券拉動消費,給經濟「添柴」。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表示,疫情後,餐飲、住宿、健康醫療、休閒娛樂、出行等領域存在消費回補的可能性。
  • 證券時報社長何偉...
    來源:券商中國▲證券時報社社長、總編輯何偉(左)對話屠光紹2020年是不同尋常之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中國資本市場面世30周年。公開設立證券交易所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以來劃時代的裡程碑,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浩蕩發展史也是一部歷屆監管者和從業者上下求索、銳意創新的改革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