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記者 鍾南清本報通訊員 樓志文 周細榮1月7日(頭版倒頭條)報導: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擰緊林長制改革和黨建工作「一根繩」,發揮縣級黨委領導作用、鄉鎮黨委執行作用、基層組織堡壘作用、普通黨員先鋒作用,實施百名支書帶百村、千名黨員聯萬戶的「百千工程」,帶動千家萬戶參與生態文明建設。
目前,全縣雷竹栽植面積10萬畝,年產值超15億元,惠及林農9200餘戶,戶均年增收4.39萬元。
強化組織體系建設
弋陽縣建立健全以縣委書記任總林長、鄉鎮黨委書記任鄉級林長、村支部書記任村級林長的三級林長制度。全縣共明確村級林長145名、生態監管員34名、專職護林員172名、黨員生態信息員1004名,對森林資源進行無縫監管和巡護。
通過整合公益林、天然林、森林防火等人員資金,弋陽縣完善了「一長三員」森林資源源頭管理架構,建成了集森林資源保護、森林經營管理、林權管理服務、森林應急減災於一體的智慧林業平臺,把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著力點延伸至源頭、落實到山頭地塊,解決了150多個生態保護、林業發展難題。
黨員帶頭並帶動群眾參加國土綠化。2019年,全縣完成人工造林0.62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復0.6萬畝。村級黨支部發揮人熟、林熟、地熟優勢,配合執法隊伍,開展「綠盾行動」和森林督查專項行動,並發動群眾參與松材線蟲病防控和古樹名木修復保護,嚴厲打擊了亂砍濫伐、破壞林地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行為,森林督查違法圖斑由2019年度的103個減少至2020年的20個。
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
弋陽縣發揮黨的宣傳優勢,在每個行政村設立林長制公示牌,在每個村小組懸掛橫幅標語、張貼宣傳公告,由黨員向群眾宣傳林業政策,確保一個村支部書記包一個行政村、一個自然村配備一名黨員生態信息員、一個黨員聯繫幾戶或幾十戶,帶動全縣1.4萬餘戶林農參與生態建設。
為推動林業高質量發展,弋陽縣打通群眾與黨組織的互通渠道,用足惠農政策。累計保障對上海等地雷竹鮮筍貿易1000餘噸,挽回雷竹筍農損失1600餘萬元。取締人工養殖野生動物企業(個體戶)5家、黃錦蛇等人工養殖野生動物10餘種。幫助20多家林業企業解決林區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問題,協助30多家林業企業緩解資金困難,協調解決雷竹、獼猴桃等林產品銷售難等問題。同時,積極開展森林保險,全縣67.77萬畝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全部投保,77.17萬畝商品林全部納入森林火災保險。
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弋陽縣鼓勵黨員爭當林農服務員。2019年,全縣共組織50餘人次到浙江、福建等地參觀學習,培訓雷竹、油茶、中藥材等重點產業林農20餘批次5000餘人次。利用微信等網絡平臺開展遠程指導,做到全天候、不間斷技術服務。
打造生態扶貧新模式
弋陽縣堅持以黨建帶扶貧、以林長制促脫貧,將林業建設融入生態扶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贏。
按照「一片一示範」模式,弋陽縣在曹溪鎮、葛溪鄉、三縣嶺鎮、灣裡鄉等鄉鎮,打造了4個萬畝雷竹示範基地。馬安村通過示範引領,種植雷竹3800餘畝,年產值7600萬元,帶動全村300餘戶致富。
目前,弋陽縣共落實生態補償資金2126.5萬元,種植雷竹超10萬畝、油茶6.1萬畝、中藥材超2萬畝、鐵皮石斛和花卉苗木3萬畝,建成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1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2家,國家級示範合作社1家、省級示範合作社2家,省級林下經濟示範基地3家,各類林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產業協會193家。
弋陽縣注重引導種植大戶、合作社、企業發揮脫貧主導作用。幫助藝林公司與專業合作社、大戶等,將4000餘畝已成林的雷竹林交由貧困戶經營管理,貧困戶每畝每年可增收1萬元。優先聘用貧困勞動力從事種植管護工作,帶動貧困戶9498人次就業,戶均年增收6300餘元。與康恩貝集團開展林業扶貧合作,在馬尾松林中補植楓香容器苗,並興建了兩個高產油茶輕基質容器壯苗定點苗圃,每年可供苗500萬株。
發揮生態優勢,弋陽縣大力發展特色花卉、森林旅遊、生態康養等綠色產業,建成了獼猴桃、油茶、雷竹、馬家柚等優勢林業產業和以樟樹墩鎮大港村、葛溪鄉馬安村為代表的生態文明村莊,打造森林鄉村30個、鄉村森林主題公園3個。
【來源:省林業局信息宣傳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