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重控制、飲食與運動的關係

2021-02-23 威猛士健身

【導語】人體內的脂肪組織過多稱為肥胖。體內脂肪主要儲存於脂肪細胞中,就18歲左右的青年人而言,正常情況下的體脂百分比女性約為20%~25%,男性約為15%~18%;對於20~29歲年齡段的健康人來說,正常體脂百分比平均約為25%,男性平均約為21.6%。當體脂含量過多,即脂肪細胞內脂肪的積累過度,男性超過體重的25%,女性超過體重的30%時,則發生肥胖。

肥胖對健康的危害已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減肥也因此成為人們熱衷的話題。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肥胖是脂肪問題,而不是體重問題,減肥絕不是簡單的減體重,而是減少體脂比例,改變身體成分,將體重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體重減輕也並不意味著減肥的成功,不科學的減脂結果喪失的往往是體內的水分和肌肉,而不是脂肪。因此,體重只能被看作是評判肥胖與否的一個參數而已。

標準體重計算方法:

成年男子標準體重(千克)=身高(釐米)-100;

成年女子標準體重(千克)=身高(釐米)-105。

若實際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5%~34%,為輕度肥胖;超過35%~40%為中度肥胖;超過50%以上為重度脂胖。若實際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的15%~25%,為輕度消瘦;低於26%~40%為中度消瘦;低於40%以上則為重度消瘦。


體重控制的飲食、運動療法

(一)飲食控制法

通過飲食來控制體重,不是單純地節食或禁食,而是採取調整飲食結構、限制熱量攝入、改善飲食方式及控制食量等科學的綜合的飲食計劃來達到降低體重、減少脂肪比例的目的。

食用低熱量、高營養素的食物

導致體重增加和肥胖的最重要的飲食因素之一,是飲食的脂肪含量過多,熱量過高。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比高碳水化合物飲食更易引起脂胖;含大麥、粗糧少,或蔬菜少的飲食也有助於肥胖的發生;嗜甜食、零食及以晚餐進食過多也易於導致脂胖。因此,調整飲食結構,首先應減少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比例和含量、限制熱量的攝取量,選擇食用低糖、低脂食品及少食高糖、高脂食品;同時,提高蛋白的攝入量,注意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及食物纖維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做到既減體重,又不失營養平衡,保證機體正常的生理需要。

2.適當控制食量

控制食量不等於單純地節食或禁食,而是在合理調整了飲食結構的基礎上,適度控制進食總量。食量控制以既有飢餓感,但又不影響正常的活動精力和體力為宜。控制飲食要循序漸進,逐量遞減,一般來說,降至平時正常需要量的60%~70%即可。

如果採用一味地禁食或單純地節食方式來限制熱量的攝取,將會因攝入的糖、脂肪過少及其他各營養素的攝取減少,難以滿足人體正常的活動需要而造成營養不良,並嚴重影響人體健康。此時即便出現了體重的減輕,往往也不是脂肪的減少,而主要是水分和肌肉組織的減少。因而單純的禁食或節食是不科學的,也是很危險的。

  

3.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科學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有效控制體重不可或缺的環節。它包含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少吃多餐,增加進餐次數。一日可進餐4~6次。但總熱量須在限度以內。避免少餐多吃。這可減少餐後胰島素的分泌和體脂合成。此外可使胃的容積縮小,減少飢餓感。

(2)放慢進餐速度、細嚼慢咽。這可減少進食量。進餐速度過快易造成多吃。

(3)不要進餐後即睡或靜坐不動。進餐後如適當活動,這樣可使食物特殊動力作用的熱能消耗比平時增加2倍。

(4)減少鹽攝入量,改進食物烹調方式,少煎、炸、多拌、煮,能生吃的儘量生吃。

(5)少吃刺激食慾的食物。如辣椒、味精等。

(6)酒精是高熱量食物,應戒酒或少飲酒,,少飲或不飲酒精飲料、咖啡等,適量飲茶。

(7)預先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是否為自己所需,做到營養素的攝入心中有數。

  

(二)運動控制法

研究發現,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創造並維持了體能量攝取與消耗的負平衡狀態,可逐步消除多餘體脂,有效改變身體成分,達到減輕肥胖、降低體重的目的。

運動增加能量消耗,是造成機體熱能負平衡的另一種手段。此外,運動還作用於神經分泌系統,使之改善對脂肪代謝的調節,促進脂肪的分解,減少脂肪合成。如運動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釋放脂解激酶增加,從而使甘油三脂的水解過程加強。運動還同時使胰島素分泌減少,從而抑制體內脂肪的合成,促進脂肪的分解。運動可使血液中游離脂肪酸和葡萄糖利用率增高,一方面使脂肪細胞釋放大量的游離脂肪酸,細胞縮小;另一方面,使多餘的葡萄糖被消耗,不轉化為脂肪,減少異生脂肪的聚積。

但是,不是任何運動都能減肥,必須符合下麵條件才能有效。

  

1.中等負荷強度,即最大耗氧量55%左右的運動強度最好

以心率計為每分鐘110~130次。強度過大最大攝氧量80%以上 ,能量消耗是以糖為主,此時反而抑制脂肪組織中脂肪酸的釋放,肌肉氧化脂肪的能力也較低。而負荷強度小,機體熱能消耗不多,達不到熱能負平衡,起不到減肥作用。

2.持續較長時間

中等強度運動時,開始階段不是立即動用脂肪,因為從脂肪釋放出脂肪並運到肌肉,需要一定時間,一般至少20分鐘。因此,消耗體內脂肪的運動持續時間至少在30分鐘以上,1~2小時更好。

3.經常運動

經常運動可使體內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酶的活性等生理生化過程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使骨骼肌氧化脂肪酸和酮體的能力增強,這有利於消耗體內的脂肪。運動的項目和形式不限,走路、慢跑、自行車、遊泳、球類活動、迪斯科舞等。

  

減輕體重與減少體脂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已經證實,經常性的有氧運動結合適當且科學的飲食計劃,是減少體脂,控制體重的最佳方法,它使體重減少部分的95%是脂肪組織,僅5%為肌肉組織。對於重度肥胖者而言,在嚴格實行長期熱量攝入限制時,運動所導致的體內熱能消耗、散失遠比單純飲食控制效果好,且體重降低明顯,保持瘦體重時間長、呼吸循環系統耐力增加。

總之,有效控制體重、保持理想的體脂比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關鍵在於要有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持之以恆地參加運動鍛鍊,保持一生良好的飲食習慣及終身科學的生活方式。

本文屬天涯健身分享,轉載請保留本欄位,對你有益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tyyjjs

相關焦點

  • 減肥控制了飲食並加強了運動,體重不減的時候,該怎麼辦?
    科學減脂的前提是:你吃得均衡,合理控制飲食,科學計劃運動。那麼平臺期說明,你的體重過去也在下降,但是現在減肥卻停止進步了。平臺期的出現是很正常現象,因為一成不變飲食和訓練,身體會適應,身體會各方面去維持這個狀態。
  • 每天運動還控制飲食,為什麼一個月後體重不變
    每天運動吃得少體重反而上漲?就大部分人來說,如果真的吃的少那麼相應的體重肯定會下降,至於少是否是真的吃得少,不妨記錄一下自己的飲食以及每天其他的攝入,或者是否過量運動。一、三餐吃的少不等於攝入熱量低這是一個致命的問題,關係著減肥是否成功!
  • 飲食在最大限度的控制,也做力量訓練,為什麼體重一直不變?
    飲食在最大限度的控制,也做力量訓練,為什麼這幾天體重一直不變?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飲食在最大限度地控制,也做力量訓練,為什麼這幾天體重一直不變?"這個問題。首先我覺得您需要明確您是想增肌,而體重沒有上升,還是指您想減脂,而體重沒有下降?
  • 運動和控制飲食,哪個減肥速度快?怎麼運動、怎麼吃,是關鍵!
    其三,提升基礎代謝率和燃脂效率人體的基礎代謝率和瘦體重呈正相關關係,而參加體育鍛鍊能夠增加瘦體重。資料:瘦體重,又稱去脂體重,指除脂肪以外身體其他成分的重量,肌肉是其中的主要成分。如果你的身邊有常年堅持健身的肌肉男,你或許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有時候吃得比你多、在某個時期飲食也不加控制,卻仍舊保持著低體脂率。肌肉量大、基礎代謝率高、燃脂效率高,是他們有資格在一段時間內「亂吃」的重要原因。其四,除了上述三個原因,運動方式也會對運動減脂的效果產生嚴重影響。
  • 運動了,也控制飲食了,為啥不掉稱?體重減不下來大多是這倆原因
    有位網友發來私信,他說自己已經在控制飲食,並且還保持著一定頻率的運動,但是體重卻維持在一定的數值兩三個月沒有動過了,這是怎麼回事?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你雖然在控制飲食,也在保持運動,但是你並沒有打開身體的熱量缺口。另外,還要明白的一點就是:控制飲食比運動更加的關鍵,但是加上運動可以讓你的減肥進展更好。
  • 運動和控制飲食到底怎麼做才不反彈
    有點灰心喪氣,下班只想躺著在家減肥半月後,每天加班真的沒空健身,飲食恢復正常,最多少吃點米飯一看體重,反彈?減肥失敗,下次繼續努力吧。打開零食,忘記減肥想法很多時候,逐步去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會比一下子改變要有效的多,更加長久,運動+飲食,一定是有效的,但具體是怎樣的運動頻率,如何控制飲食?需要注意的是,我們要循序漸進,不要急躁的追求體重秤上的數字畢竟我們為的不止是良好的身材,更是健康的狀態,更好的工作生活。
  • 如何通過控制飲食讓體重減下來
    減肥需控制熱量的攝取   人變胖是由於每天攝取的熱量超過活動所消耗的熱量,身體每累積7700大卡的熱量,就轉化成身上一公斤的體重,想要減掉多出來的體重,應先控制每天吃進身體的熱量、
  • 控制飲食還是健身運動?
    對於減肥來說,在飯量上一定要控制好自己,要多食少餐,不要吃澱粉之類的東西,也不要吃原糖很高的水果,我們應該選擇蔬菜或者肉類。隨著我們其中下降,皮膚也會變得鬆弛,所以我們必須要每天堅持鍛鍊,使皮膚的緊緻感和我們的體重保持在同一水平線。在減肥的過程中,會出現一個瓶頸期,就是你吃飯也少,運動也多,但是體重不變,有時還會比重,這個呢,是非常正常的。
  • 鍛鍊加控制飲食一周了,體重沒減少,這是為什麼?
    只要運動得法、飲食好好控制,堅持一段時間後,身體瘦下來只是一個時間問題。那麼,從運動開始,到明顯地瘦下來,需要多久呢?每個人的身體情況、訓練和飲食情況等不同,所以沒有一個固定的計算方式,能讓我們可以精確地知道,運動後多久可以明顯地變瘦。只要運動和飲食得法,減肥的效果是連續的、時時刻刻在發生的。
  • 如何科學控制體重
    如果能量的攝入和能量消耗相等,則能量達到平衡——體重不會改變  如果能量的攝入大於能量消耗,則能量達到正平衡——體重增加  如果能量的攝入小於能量消耗,那麼他們必須保持能量攝入和消耗之間的平衡;如果想降低體重,那麼,他們必須運動,讓消耗的能量比他們輸入的能量要多,以此保證他們能達到能量的負平衡。
  • 養生推薦|飲食控制頑固性肥胖
    所以控制體重,實不可輕心忽略。 所以除了因疾病或不得已的藥物引起之因素外,其它如飲食不當、運動不足、吸菸、飲酒過度、生活不規律等,在控制體重過程中皆應避免。
  • 不運動只控制飲食就保持身材保持健康的建議分析
    如果一個人不想運動,只想通過合理飲食、心情保持、戒菸限酒的其餘三大健康基石保持健康狀態和不變胖,當然是可以的。只是目前三個變量的控制與適量運動、合理飲食、心情保持、戒菸限酒這四個變量結合在一起的效果肯定要差一些。能做到我們所說的第八章科學運動的人群肯定更能夠保持體重和良好身材、保持健康狀態。
  • 控制飲食了也運動了,為何卻沒瘦?破除五種誤解,運動減肥正三觀
    減肥不成功,並不是從我們少去了幾次健身房或少跑了幾次步開始,而是從對運動減肥持有的錯誤認知就開始了。這些稀裡糊塗的認知,害人不淺!誤解一:以為減肥永遠那麼快不少從不運動且體重基數較大的朋友,剛開始運動減肥,沒多久就會發現體重明顯下降。
  • 減脂,飲食和運動誰更重要?每天運動一小時,不控制飲食能瘦嗎?
    【這裡是愛運動的阿皓第59篇文章】對於很多人來說,減肥路上最大的障礙不是邁開腿,而是管住嘴,所以經常有人問我,保持運動,但是不控制飲食,能夠瘦下來嗎?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下這個問題。減脂為什麼是管住嘴、邁開腿?
  • 不能控制體重,何以控制人生?
    而我的這位朋友不僅按時上健身房,還控制飲食,堅持運動。結果大家都猜得到:朋友瘦身成功,身體曲線開始展露,身材越來越贊,和她一起健身的小夥伴則改變不大。聽完她的分享,我的第一個反應是「堅持、毅力「之類的,然後就是「有錢又有閒的人吶!」我自己跑步多年,今年開始練習瑜伽,無論是跑步還是練習瑜伽想要長期堅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常常要和身體的不舒適甚至痛苦呆在一起。
  • 運動減肥初期體重增加的原因
    換言之,肌肉只要「少」增加點,就會抵消脂肪「多」減少一些造成的體重下降。最終造成運動初期體重下降不明顯。  脂肪的消耗和運動量有直接關係,不管何種運動項目或形式,只要運動量夠大(能量消耗夠多),就能促使體內脂肪氧化分解。而肌肉的增加卻和運動形式有直接的關係。
  • 別再瞎減肥了,飲食控制比運動更重要!
    而是因為,最近活動少,運動的也少,攝入的熱量>消耗的熱量,體內熱量有了盈餘,體重增加了,恰好,性天生容易往大腿,臀部囤積脂肪,所以屁股大了,這才是真正的科學的解釋。首先,要控制飲食和均衡營養。 其次,要適當運動。減肥也是為了能夠得到一個健康的好身材,飯後應該多走動,簡單的有氧運動也是有助於減肥和身體健康的。如果不想運動,可以在飯後靜止站立或溜達十分二十分也是可以促進食物消化,幫助胃腸蠕動的。 對於減肥來說,飲食控制比運動更重要,這是不爭的事實。
  • 孕期全程體重控制方案,算出體重指數,吃多少怎麼運動不迷茫
    不過由於其他因素影響,孕期體重指數小的,孕期體重增長也比較少,孕期體重指數高的,孕期增加體重的速度越快,幅度越大,這就需要孕媽媽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體重,保證自己和胎兒的健康和安全。一、首先養成每天測體重的習慣一般來說,在12周進行的初次產檢,就可以作為孕媽媽孕期檢測的一個基礎值,這個基礎上,每次測量和基礎值及上一天的體重做對比,就能知道自己的體重控制情況。
  • 拼命節食運動,體重卻不降,真正的原因是?(飲食偏)
    在運動篇我們已經說過,運動時間和運動強度都會影響減重的效率,不過減重這件事並不能只靠運動,俗話說三分靠練,七分靠吃,有時候邁開腿都不如管住嘴管用。現在就來看看除了運動還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你減脂瘦身。對超重的人來說,在邁開雙腿的同時一定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嘴巴,不要讓自己餓著,不要讓自己放縱著,不要吃得比鍛鍊前多。對體重正常的人來說,運動不是為了減重,而是能讓我們更好的享受美食。例如有時候大吃一頓,偶爾吃些甜食,也是可以的,但不能為此天天大吃大喝。但是即使這樣,運動也是有意義的。
  • 【ADA中國聲音】短期減重效果對比:飲食控制、運動到底哪種好?
    導讀:飲食調整和適當強度的體育運動對於減肥都很重要,但很難有人能夠同時堅持。如果你只有三周時間來減肥,那麼選擇哪種效果可能更好呢?在本屆ADA年會上,賈偉平教授團隊帶來了一項有意思的研究,科研人員採取對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中等強度運動的參與者在短期內的減肥效果進行了對比,本項研究以壁報形式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