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後…平度村民100多畝玉米泡湯,魚塘的魚被衝跑3000斤!怨天...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一場大雨後…平度村民100多畝玉米泡湯,魚塘的魚被衝跑3000斤!怨天呢,還是怨人呢?

2020-09-14 0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原創 半小島 半島都市報

「沒了,什麼都沒了

玉米、花生都沒了

我已經接連兩宿沒睡著

你說我都70多歲的人了

不就指著這點收成嗎…」

01

再過幾天,平度田莊鎮的玉米就要進入收穫期,可是西南寨村部分村民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8月底一場大雨,讓玉米泡在水裡將近半個月,很多已經澇死了。

「本來覺得今年糧食肯定豐收,沒想到最後成了這樣。

因為雨水無法疏通,只能眼瞅著爛在地裡。」

半島全媒體記者

來到西南寨村時

眼前的一幕讓人心酸不已

成片的玉米稈已經枯黃

有些東倒西歪

地裡淤泥遍布

↓↓

「我有4畝半的玉米,全部都澇死了!一畝就損失將近一千元錢!」

村民曲老漢欲哭無淚。

眼下正是玉米灌漿期,但是被雨水一泡,玉米種子全變成了癟的,對於他來說,這筆損失可不小。

西南寨村另一名村民,這次5畝半的玉米地損失了七八千塊錢。

「下的雨太大了,排不出去,水都到大腿根了。」

村民帶著記者

走到附近高地上

指著面前一片枯黃的玉米說:

「這些全都澇死了

已經沒有收成了

現在就跟草一樣…」

02

「我都兩宿睡不著了,你說我都70多歲的人了,不就指望著這點收成嗎?」

村民曲女士有五畝玉米地,還種了不少花生。

「原本再過一個月玉米就能收了,現在什麼都沒了。」

村裡種植大戶王女士,損失更慘。

她說,家裡有200多畝玉米地,現在100多畝絕產,還有很多地減產了。

除了糧食,魚塘這次也沒躲過去…

「我承包魚塘十幾年了,這次魚被衝走了3000多斤。」

曲先生表示,由於洩洪通道被堵,魚隨著大水被衝進地裡和溝裡,初步統計損失將近兩萬元。

03

辛辛苦苦種的莊稼

盡心盡力養的魚

一場大雨,說沒就沒了

怨誰呢?怨老天?

先聽一聽村民的說法吧

村民們說,下完雨之後,如果能及時洩洪,莊稼也不至於澇死,他們的損失也不會這麼嚴重。

往年,一遇大雨,雨水都直接流到附近的河道中。

後來修建高速公路,當時留下了排水道,但是這幾年雨水少,有人將排水道填平,還在上面種上了樹,這導致積水不能及時排出。

之前雨水小的時候,即使排水不暢,情況也不嚴重。

誰也沒想到,今年天降大雨,地裡的水無法及時排到河道中,積水近半個月,玉米、花生全被泡了,導致村民損失慘重。

「事情都已經發生半個月,遲遲沒有個說法!」

04

對於村民們的說法

村委作何回應呢?

↓↓

9月11日,半島全媒體記者聯繫到田莊鎮西南寨村村委工作人員曲先生。

據曲先生介紹,本次澇災最主要的是自然原因。

西南寨村地處田莊鎮最西南角,地勢極其低洼。

田莊鎮西邊村鎮的雨水,基本都流到了西南寨村一帶,再加上這次雨勢極大,導致了內澇的發生。

內澇發生後,村委就申請了挖掘機,發動人力去疏通。

他本人基本每天都去被淹的玉米地巡查,雖然著急,但也真的沒有辦法。

這次澇災與高速公路處排水道被堵,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曲先生表示,沒有直接關係,這是一場自然災害,與其他因素關係不大。

對於村民損失的補貼,曲先生說,西南寨村基本全村人都入了保險,但只能等到臨近收穫的時候,保險公司前來評估損失、再進行賠償。

因為內澇屬於自然災害,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補貼了。

至於魚塘塘主的損失,應屬於自己管理問題,並不在補貼範圍內。

截至9月12日

村民損失仍在統計中

半島將繼續關注後續進展

---------------------------------------------------------------

◆半島都市報微信(bandaobao),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鮑福玉 劉玉凡 實習生 吳靜涵

原標題:《一場大雨後…平度村民100多畝玉米泡湯,魚塘的魚被衝跑3000斤!怨天呢,還是怨人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洪水之後,一些魚塘跑出來的魚,該怎麼釣好?
    在我們這邊,前段時間經歷了一場大雨,直接可以用傾盆而下。因為當時連續下的時間比較的長,導致很多山上匯集了大量的水。那些常年少水的小河溝,突然之間就變得洶湧起來。我們村裡的幾條小河,基本都發了大水。下大雨,村裡一般會有兩類人特別擔心,一部分是自家住處處在比較低的位置,另外一些就是河邊的一些養殖塘。基本上每年下大雨的時候,都會聽說一些地方的池塘裡跑魚了。今年,我們這邊那些沿著小河的池塘都被水淹了,所以導致我們當地的小野河裡面,非常的好釣魚。就在前幾天,我每天去河邊坐上半天,就可以釣起15斤左右的鯽魚。因為河溝裡面的鯽魚特別的多,所以自然會有很多人聚集在河邊釣魚。
  • 貴州六枝:「乾魚塘」搶春
    從村活動室出發,沿著3米多寬的水泥路向北行約2.5公裡,有一處2畝左右的「大坑」,有農戶正在下面翻地。 「這裡就是『乾魚塘』。」村主任陳國祥告訴記者,「大坑」原是村裡的魚塘,因特殊的喀斯特地貌,魚塘蓄不住水也養不了魚。乾涸多年後,村民將魚塘改成耕地種玉米,並將其所在區域取名「乾魚塘」。
  • 魚塘的塘堤越填越高,村民的擔心越來越多
    範先生家住嘉興嘉善縣光明村,他說最近村裡承包出去了一片魚塘,魚塘老闆運來很多渣土,把塘堤填得很寬很高,不少村民都表示擔心。1四百多畝水域被承包當時說的做魚塘 現在感覺不太對?光明村位於嘉善天凝鎮,村民範先生介紹,這片水域叫做東麟湖,總面積有600多畝,去年年底,村裡把其中四百多畝承包給了一位褚老闆做魚塘。範先生:「放假回來一看,好了,變成堆土方的了,以前魚塘塘堤的寬度大概在一米到兩米左右,現在已經形成一個,面寬至少達到六米了。」
  • 湖南衡陽一魚塘裡來了條「水老虎」,吃掉無數塘魚,哪來的?
    然而下面這位湖南衡陽的養殖戶,魚塘損失不小卻並非因為洪水將魚塘裡的魚卷跑,而是魚塘裡不知道從哪來了一條「水老虎」,吃掉無數塘魚.......魚塘裡經常有魚苗被吃,養殖戶撒網捕獲罕見「怪魚」十多畝面積的魚塘裡,投放了數萬尾魚苗,然而最近卻頻繁發現有「炸水聲」傳來——經驗豐富的釣魚愛好者就知道,這是有大魚在捕食小魚。這位養殖戶黃師傅也是深知這一點,於是用大拖網在魚塘裡「清塘」。
  • 魚塘變「食堂」: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養殖戶損失百萬卻束...
    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撈魚不及時,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站在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邊,老馮束手無策,語氣裡滿是無奈。「偷」走他魚的,是烏泱烏泱的候鳥,尤以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最為惹眼。這些通體雪白、飛羽泛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北向南長途遷徙,這裡是重要的「驛站」。
  • 平度大姜開始搶種 去年一姜農種植12畝毛收入近30萬
    半島記者 韓小偉 通訊員  劉軍增  孫科強  清明前後,是平度市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蟠桃大姜的種植時期。日前,伴隨著煦暖的春光,在東閣街道北窩洛子、北臺、五畝蘭、喬家、寨子、公沙等等村莊肥沃黑土地上,處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
  • 江西九江修水養殖戶5000斤魚一夜暴亡續:每天仍死100多斤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周學軍報導:11月16日,中國江西網九江頻道以《九江修水養殖戶5000斤魚一夜暴亡 疑上遊水源遭人投毒》為題,報導了修水大橋鎮水產養殖戶的成魚大量死亡的新聞。快一個星期了,吳為民的魚塘裡每天還有成魚在不斷死亡。
  • 苦竹村裡鴕鳥跑 萬元一隻村民笑
    有相關資料顯示,成年鴕鳥體重在250斤左右,雌性鴕鳥在3歲左右開始產蛋,它們壽命最長可達90多歲,足見其是一種適應性很強的動物。同時,除了發情期,飼養鴕鳥性情也較為溫順,遇到人會主動靠前,給你摸摸它粗糙的羽毛以示親熱。當然,飼養的鴕鳥,更關鍵還在其食用價值。
  • 「現代漁人」陳選鐘的2020年:水中魚+塘底泥=200萬鈔票
    2020年12月2日,陳選鍾一撥「鐵算盤」就來勁了:今年魚塘裡撈起30多萬斤魚和成千上萬斤淤泥,正是這些魚和淤泥,為他在本年度創造了200多萬元的產值。陳選鍾查看魚苗長勢從虧20萬到賺100萬元2013年,陳選鍾退役返鄉。
  • 「視頻」兩地3個魚塘的魚5天內接連死亡,老闆懷疑是熟人投毒,警方...
    楚天都市報11月22日訊(見習記者劉琴 視頻剪輯王鵬)今日,家住武漢市新洲區倉埠街道陡坡村村民周先生向楚天都市報反映,五天時間內,他在黃陂和新洲兩地承包的三個魚塘,均出現成塘的魚死亡現象。3個魚塘的魚接連死亡,讓他心痛不已。
  • ...黔西縣金碧鎮8000餘畝訂單高粱獲豐收,村民鼓了腰包笑彎腰!
    今年,黔西縣金碧鎮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中,由鎮級層面統籌,和公司籤訂高粱收購訂單,在全鎮18個村(社區)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組織群眾實施種植或村民自種,全鎮共種植高粱8000餘畝。目前,高粱正在採收中,群眾也收穫著這一季的辛勞。
  • 富陽新沙島村民回家:1.5米深大水浸過家園,淤泥之下正在煥新
    7月8日,新安江水電站史上首次開啟9孔洩洪,沿江而下100多公裡,江中小島新沙島不可避免遭遇大水圍困。全島居民緊急「離島避險」三天後,7月11日,連日暴漲的富春江水位退到8米警戒線以下,600多名村民終於重回家園。
  •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大嘴像鱷魚有劇毒!
    繼前幾日,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一魚塘發現一條長嘴「怪魚」雀鱔後,老闆任某在民警建議下清塘(《投放的幾萬元魚苗莫名失蹤 竟然因為這條「怪魚」》)。而在9月14日的清理過程中,竟再次發現了它的身影,體型比上次那條更大、更長,驚呆眾人。
  • 夏收甜玉米有望迎好收成
    眼下進入夏收時節,我市春種甜玉米迎來採摘期。得益於早期天氣條件較好,今年甜玉米的產量比往年有所增加,價格方面也有所提升,實現豐產又增收。 在惠城區汝湖鎮仍北村一片玉米地裡,村民王暢新說起今年甜玉米的收成,笑逐顏開。
  • 莘野村線上發包魚塘激活「一池春水」
    上午9時,記者隨鹽都區樓王鎮莘野村黨總支書記姜金燦來到村民姜中貴承包的魚塘處。  春節前後,姜金燦和其他村幹部一家一家跑,看望慰問水產養殖戶,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送去新春祝福。記者隨姜金燦跑了一段路來到楊蓋承包的魚塘處,大片大片的水面,一個塘口接著一個塘口。  姜金燦介紹:「老楊是淮安人,在淮安辦有飼料生產企業。他從網上獲悉我們這裡通過交易平臺公開發包水面的消息,實地察看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通過鹽都『三資』管理信息網和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網上參與競標,以每畝高於發包價100多元競得7年承包經營權。」
  • 3000斤魚苗散落一地,一群村民提著桶圍上來……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近日,湖南常德 一輛裝滿魚苗的貨車發生故障 3000斤魚苗散落一地,鋪滿沿路車道 就在司機愁眉不展時一群村民提著桶出現了 ↓↓↓ 近日,湖南常德 一輛運魚貨車在途徑西洲鄉新興村時 罐車底部出口插銷脫落 車上3000斤魚苗散落一地
  • 廣東:25畝魚塘一夜之間乾涸,魚和水都消失了,現場僅剩兩個大洞
    對於那些養魚的養殖戶來說,他們的家庭收入就靠著魚塘裡的那些魚了,平時也是細心地照料著,生怕出現什麼意外,然而廣東一家養殖戶卻遭遇了這樣一件奇怪的事:25畝魚塘在一夜之間就乾涸了,魚和水都消失了,現場僅剩下兩個大洞。
  • 萬寧紮實推進退塘還海工作 老爺海1306畝魚塘全部籤約退出
    按照萬寧市老爺海退塘還海工作安排,眼前這片魚塘即將被拆除清退,王河清專程過來和魚塘「告別」。在此之前,由於老爺海周邊密布的魚塘排放的養殖廢水等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汙染,中央環保督察組和國家海洋督察組均提出整改要求:恢復老爺海的生態。「早在去年底,我們就啟動了退塘工作。」
  • 產量排名前五的玉米品種,最高畝產3000多斤,特此推薦
    1,寶玉龍高L2此品種是黑龍江農科院培育的玉米品種,目前在黑龍江地區已大面積種植,其他地區也在進行試種,此品種曾打破畝產3000多斤的記錄,平均畝產在1000公斤左右,目前來看,只適合一二季溫帶種植。2,金衝一號金衝一號玉米是內蒙培育的品種,此品種適應性好,抗病、抗寒、抗倒伏,平均畝產1600斤以上,最高時畝產突破2000多斤,在東北三省以及內蒙、新疆等地均有種植,其他地區可以先試種,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