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新手益友對於大益改制前的茶品版面是蒙圈的,因為不止7262是這個情況,作為勐海茶廠生產量最大的青餅嘜號7542系列,更是版面多變的「重災區」。同年的茶品可能有中茶標的、大益標的、博字版的、海字版的等等,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要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那就必須去找尋下勐海茶廠的發展史,從一次次的變故與改革舉措中才能了解。這麼一個繁雜的事情,小子不才,在下文自己整理了下,時間線由遠及近,各位茶友可閒暇時品茗細看。
1954年,中茶牌牽手勐海茶廠
1940年勐海茶廠建成,2020年是它的80周年慶典。回顧80載悠悠歲月,勐海茶廠大半時間都是國有制企業,隸屬於當時的中茶公司雲南省(分)公司,茶葉由國家統購統銷,緊隨當時計劃經濟的浪潮。
1954年,勐海茶廠開始生產銷售印有「中茶」牌普洱緊壓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八中」圖標,從此刻開始到改制前夕,中茶標一直都出現在勐海茶廠的茶品中,像大益的一些明星老茶,如88青、94事業青、97水藍印等等。
當然,中茶標根據「茶」字的顏色會有綠印、紅印、黃印、紫印等區別,此間不同在於它們各自的獨特的茶餅特性,如紅印代表著勐海茶廠的上乘之作,黃印是「現代拼配茶的始祖」,紫印是一個經典的配方,而綠印則是勐海茶廠出鏡率最高的中茶牌茶品。
可以說,中茶牌見證了勐海茶廠改制前的普洱茶生產史,也是一代代老茶深深刻畫在茶人心中的經典印級。
1989年,大益牌開啟傳奇之路
1985年後,國家允許國營茶廠在滿足國家規定的生產配額後,可自行生產自有品牌茶品。我們如今所看到的「大益」商標,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催生的。它註冊於1989年,是勐海茶廠在鄒炳良先生帶領下實現的一個重大舉措,完成了獨立品牌的構建。而大益標首次被使用卻等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想必不少益友們都知道這個首款印有大益商標的茶品——96玫瑰大益。
自此,印有大益商標的茶品開始慢慢成為勐海茶廠的主力軍,紫大益、紅大益、黃大益、金大益、銀大益、翡翠大益等等一批又一批的大益茶出現,相反中茶標開始慢慢「退居幕後」,彼時兩個品牌在勐海茶廠的茶品是同時存在的。前文所提到了2003年同時有中茶牌和大益牌的7262,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的產物。
2004年,茶廠改制,國企變私企
此後勐海茶廠一直連年虧損,處在瀕臨倒閉的邊緣,而這苦逼的命運終於在2004年迎來了轉機——勐海茶廠改制,被雲南博聞投資有限公司兼併,國企變私企,茶廠的掌門人也成了吳遠之,這位在後來帶領著大益走向輝煌的男人。
在此之後,中茶牌已成勐海茶廠的歷史,留下來的大益牌跟著吳總一路披荊斬棘,繼續書寫大益輝煌。今天的內容完全是臨時起意,查了不少資料,力求給大家呈現一個真實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