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代達矢:《切腹》

2020-12-07 銳銳推書醬

如果你是對黑澤明的電影有興趣的人,想必對這張臉一定不會陌生。

仲代達矢作為日本國寶級演員,可謂日本影壇的活化石。

《切腹》

「如果讓我最後選一部電影,我應該會選擇《切腹》」

《切腹》不僅是經典的武士電影,也屬於經典的「羅生門式敘事」的電影,人們常說張藝謀的《英雄》模仿了《羅生門》,但是在我看來,《英雄》更像是模仿了《切腹》。

《切腹》(上)

《英雄》(下)

《切腹》同樣在片中進行了顛覆,顛覆人們了以往對「武士道」的看法。又通過非常規的敘事,不斷地在節奏上進行醞釀,最終讓情緒爆發。

片中決鬥時草木含悲,風雲變色的意境,令人嘆為觀止。這部電影的成功離不開導演小林正樹的才華,更離不開仲代達矢收放自如的演技。

這也是仲代達矢首次主演武士片,也無疑是仲代達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仲代在86歲高齡時對《切腹》如此評價:

演員不是一個人的工作。要有精彩的劇本、優秀的導演、合作演員、劇組人員才能成就一部精彩的電影。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全方位非常優秀的電影就是《切腹》。

在日本大家都認為武士很高貴,但《切腹》講的是武士道中沒有人性的一面。放在當年那個時代來看,電影講了保守勢力和進步勢力,關乎不正當體制和每個個體生命的問題。放到現代來看,電影觸及了如果民眾遭遇不正當的體制,應該如何抵抗等問題。

我也是風燭殘年了,在我過世前,如果讓我最後選一部電影,我應該會選擇《切腹》。

相關焦點

  • 仲代達矢:《大菩薩嶺》
    如果說《切腹》中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小林正樹的才華,那麼《大菩薩嶺》中令人嘆為觀止的無疑是仲代達矢愈發純熟的演技。《切腹》裡的仲代如三船敏郎般蒼髯如戟,不怒自威,一身正氣;而在《大菩薩嶺》中,則鳶肩豺目,陰騭酷烈,充滿邪氣。
  • 仲代達矢:《影武者》
    《影武者》《影武者》中仲代達矢一人分飾了武田信玄和影武者兩角,用天衣無縫的表演獲得了當年《每日電影》「藍綬帶獎」的最佳男主角。《影武者》也獲得第33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以及第5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此時,仲代達矢的表演已臻至化境!
  • 日本切腹文化
    由此,切腹成為了尚為雛形的武士道精神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切腹本身也成為了武士階級獨有的自殺方式。在戰事失利時,武士們常常會為了避免受降、受刑等有辱名節之事,以及向主上謝罪而選擇切腹自盡。它的具體流程是這樣的:1,自幼就要學習切腹規則的切腹人,在某天夜裡,接到了要求切腹自盡的命令。2,第二天白天,上面派來的檢使來到切腹人的宅邸(或牢房),帶走切腹人。平常的話,身為武士,進入他人宅邸要放好武具(佩刀),而此時例外。3,切腹人在切腹之前,要進行一次沐浴。由其在世時的故人為其擦拭身體,調節水溫。與切腹者進行最後一次的接觸。
  • 【補完版】切腹自殺還要幫忙?日本人切腹全過程揭秘
    很快,日本武士們就開始流行切腹了。古書《太平記》裡,記錄了2600多名武士自殺,2100多名都是切腹。    既然是裝逼,自然就有一個逐步提高逼格的過程,首先,庶民不可以切腹,武士才可以。最初的切腹本來就是一刀割開肚皮然後一扔,噁心了敵人弄死了自己,就完事了,畢竟敵人和自己都趕時間。但是這樣的切腹,逼格不夠,需要增加步驟來體現嚴肅性和儀式感。
  • 灼見丨日本人是怎麼切腹的?
    所謂的「切腹」,就真的只是切腹而已,切腹人正坐,用短刀劃開肚子,若有介錯人則由介錯人來完成介錯,但是更多的時候都沒有介錯人,切腹者只能忍受極大的痛苦默默死去。切腹真正成為一種儀式,具備了成型的流程與規則,是在江戶時代中期以後。1.自幼就要學習切腹規則的切腹人,在某天夜裡,接到了要求切腹自盡的命令。2.第二天白天,上面派來的檢使來到切腹人的宅邸(或牢房),帶走切腹人。
  • 日本人是怎麼切腹的?丨壹讀精選
    切腹,在日文中作為正式的名詞的話常用「せっぷく(seppuku)"為讀法,寫作「切腹」。而在口語中,常用「はらきり(harakiri)」這個讀法,寫作「腹切り」。在最初的平安時代,室町時期,到江戶時代前期,切腹的實質就是一種自殺方式,因此過程較為簡單。所
  • 日本人對切腹自殺有什麼執念
    切腹的原因有很多,追隨自己的君主而死的「追腹」(おいばら)、為了承擔職務上的責任和義務而進行的「詰腹」(つめばら)、萬念俱空無所牽掛的「無念腹」,為了避免成為俘虜的恥辱或者在戰場上違反軍令的人也會被要求切腹。
  • 《切腹》——日本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
    切腹是日本「武士道」精神裡面一個非常重要的行為,這種自殘行為極度痛苦,與中國古代將士自刎這種快刀斬亂麻的方式不同,切腹要求把刀用力地插入腹部
  • 日本人道歉切腹最中
    當然,比謝罪高一個等級就是切腹。促使渡邊想出切腹點心的創意,居然是日本一個古老的俠義故事新正堂原址位於新橋四丁目的「田村右京太夫」宅邸,他並非歷史名人,但他位於江戶的這間宅邸卻超級有名,因為這裡正是播磨赤穗藩第三代藩主淺野長矩的切腹之地。
  • 日本武士到底用啥玩意切腹,打刀、肋差還是懷劍?
    日本的切腹文化,可謂舉世聞名。但是很多人卻對日本的切腹文化缺乏了解。其中最典型的流言,便是說日本武士腰裡插著兩把刀,一把長刀一把短刀,長刀殺人,短刀用來切腹。武士作為社會的精英階層,多少識文斷字,擁有文具也屬正常。在切腹風俗流傳開後,這種隨身攜帶的文具便被賦予了新的作用,慢慢演變為專門用來切腹的懷劍。懷劍沒有固定的長度,但是大多都在一尺以內,刀刃輕薄,刃口鋒利,大部分都沒有刀鐔。而且大部分懷劍還是雙刃的,在切腹時可以很順利的切出一個十字開口,讓內臟平緩的流出。
  • 切腹的日本女人,除了看著肚子痛,一定還能給我們一些思考
    少為人知的是,切腹在日本並不是男人的專利。        在某些場合,切腹被日本人作為一項傳統而表演的,就像中國四處流行的琴藝、漢服一樣被包裝成古老文化予以營銷。今日的網絡時代,切腹表演甚至成為直播行業攫取流量的一個超級爆款。這都隱含著這個民族的古老性格和時下情緒。
  • 切腹竟是騙局?日本人為何會選擇如此血腥的自殺方式?
    源自網絡談及日本文化,「切腹自盡」永遠是一個避不開的話題。在外族人看來,切腹自盡充斥著血腥、恐怖和殘忍。但日本人卻將此行視為英雄壯舉,是尊嚴、氣節和果敢的體現。【切腹的源頭】早在永祚元年(989年),就有文字記載切腹自盡這一行徑。當時,著名大盜藤原義在被捕前,為了避免無盡的刑罰與屈辱,就選擇了切腹自盡。他將腹部呈一字割開,然後用刀尖挑出內臟扔向官軍。
  • 日本史上最耐疼的武士,切腹選擇連切三刀自盡,成為最強武士
    不知道剖腹產的靈感是不是來源於日本的切腹自盡,但是日本應該是最喜歡這種死法的國家了,當然應該也沒有別的國家會這麼做……讓我們現在來想的話,切腹是一種多麼自虐的自殺方式,我們砍頭好歹一下就失去意識了,這切腹得遭多大罪才能死呀!
  • 切腹自殺已經很殘忍了,他們還讓朋友砍下自己的頭,日本人圖啥?
    提到切腹自殺,大家下意識想到的自然是日本人,這種死法非常殘忍,相信大家也在銀幕上看到過這樣的場景。 並不是說自己朝自己腹部插一刀就算完成了,在武士道精神中,切腹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所以有一系列的流程。
  • 《切腹》:一部描述武士道精神實質的電影,武士道沒有想像中美好
    武士浪人津雲半次郎,女兒與外孫身染重疾無錢醫治,女婿千千巖求女不得已到當時的大名井伊家假裝請求切腹博名,以期求得一官半職,至少討些錢財救急。不想當權者不問緣由,百般刁難,硬逼得女婿用竹刀切腹自殺,下場悽慘。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日本武士切腹後,最多還能多活6個小時,為何還醉心於此?
    前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對於日本大多數人影響非常的大,而日本中世紀武士盛行的時候,「武士道」自然也被發揚光大,但是日本的「武士道」中卻有一個極為殘忍的自裁方法,那就是日本武士的「切腹謝罪」,不過為了讓人不那麼痛苦,日本武士切腹的時候通常都會有一個介錯人的存在
  • 豆瓣9.2《切腹》:布衣之怒,武士時代最後的輓歌
    但是,到了正午時分,元芸州廣島福島家的浪人,來到井伊家的門前,要求借用內宅的殉道場,切腹自盡。所以井伊家的決定是,求仁得仁,命令他即刻切腹,以儆效尤---就用他自己佩戴的竹劍。他們不允許他反悔,即使他磕頭求饒。井伊家的武士們要用刀和矛,幫助他堅持決心,捍衛真正的武士道精神。
  • 日本武士切腹自殺竟要9步,最後一步還要3人才能完成丨日本文化
    所謂的「切腹」,就真的只是切腹而已,切腹人正坐,用短刀劃開肚子,若有介錯人則由介錯人來完成介錯,但是更多的時候都沒有介錯人,切腹者只能忍受極大的痛苦默默死去。同時切腹,也分為好幾種類,分成憤腹(受了大委屈成了憤怒的小鳥)、商腹(為了後代的富貴,切腹後給我子孫錢財)、還有一種純粹為了樹立好名聲叫「論腹」,想出名就切腹等。